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以及生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发病快,而足月儿和早产儿的宝宝,出现黄疸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从中医讲,治疗新生儿黄疸应先看病因。
(1)湿热蕴结
由于孕母内蕴湿热,传入胎儿;或婴儿胎产之时,出生之后感受湿热邪毒而发。正如《证治准绳》所说: 皆因乳母受湿热而传于胎儿也。 《医宗金鉴》也说: 儿生遍体色如金,湿热熏蒸胎受深。 胎儿因其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运不健,感受湿热之邪不能输化,郁结于里,气机不畅,郁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出生后泛溢于肌肤面目,因而皮肤发黄。由于湿从热化,热重于湿,故黄色鲜明,常伴热象,属阳黄。如果热毒炽盛,卒然发黄,邪陷厥阴,黄疸迅速加深,并伴神昏、抽风等证,则为急黄,见于高胆红素血症。
(2)脾胃虚寒
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脾阳素虚,阴寒内生,复受胎内孕母之湿所传,或生后为寒湿所侵,蕴蓄脾胃,脾阳受困,寒湿阻滞,以致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发为黄疸。因为湿从寒化,黄色晦暗,精神疲软,属阴黄。清代《临证指南医案》说: 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
(3)瘀积发黄
小儿禀赋虚弱,湿热内阻,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以致气滞血瘀,脉络瘀积而发为黄疸。清代《张氏医通》对此有所论述: 诸黄虽多湿热,然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 认为这种 瘀血发黄,大便必黑,腹胁有块或胀 ,临床可见瘀积在里之症,除面目皮肤发黄色深而暗外,还有肚腹膨胀,腹壁青脉怒张,胁肋下有积聚痞块等证。
以上就是治疗新生儿黄疸中医治疗方法,需先分析病情病因,再进行治疗。情缘阅读网关于新生儿黄疸高有多严重等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责任编辑:陈淼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