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也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在孩子得病后,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特别是要及时的检查,做好治疗的相关工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脑膜炎的分类吧。
1、结核性脑脊髓软硬脑膜炎型:
简称Ⅳ型,可由脑底脑膜炎或脑膜脑炎型在治疗过程中转变而来,也可一开始发病即为本型。炎症病变不仅限于脑膜,且蔓延到脊髓膜及脊髓,除脑及脑膜炎症状较明显外,常见神经根症状及脊髓受损症状,还会出现脊髓损害和蛛网膜下腔梗阻征象,如肢体瘫痪、大小便障碍等。脑脊液初压和末压相差很大,蛋白升高明显。本型病程长,脑脊液恢复更慢,临床恢复慢,常遗留截瘫等后遗症。
2、脑底脑膜炎型:
简称Ⅱ型,是常见的病型,脑膜刺激症状和颅神经损害表现较典型,病变主要位于颅底,纤维蛋白渗出物可较弥散,见于视交叉附近,可波及脑干、小脑、大脑外侧裂,包围压迫脑神经,脑膜弥漫充血,可有粟粒结节。可有程度不等的颅压高及脑积水症状,但多无脑局灶性症状。脑脊液呈典型结核性炎症改变。脑膜刺激征和脑脊液的恢复较慢,病程有时呈迁延性。需要坚持治疗。
3、脑膜脑炎型:
简称Ⅲ型,病变不仅在脑膜,而且蔓延到脑实质,可见脑实质充血或出血,发生血管病变如闭塞性动脉内膜炎时可见到脑软化坏死,并可引起局灶性病状。除有脑膜刺激征及颅神经损害表现外,脑实质损害征象明显,颅压增高及脑积水症状十分显著。有典型脑脊液改变。病变在脉络丛或脑室管膜,则可引起脑室管膜炎。炎症可波及间脑,则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炎症如蔓延到延髓或延髓受压时可出现迷走神经综合征而导致迅速死亡。本型脑脊液变化显著,常有相对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病程长,即使临床恢复,常留有后遗症,预后较差。
4、浆液型:
又称Ⅰ型或反应型、过敏型,其病理特点为浆液渗出物只局限于脑底部视交叉附近,病情较轻,脑膜刺激征及颅神经损害不明显,脑脊液改变轻微,外观透明,细胞数轻度升高,氯化物偏低或正常,蛋白和糖改变不明显。多在急性粟粒型肺结核或原发结核活动期经腰椎穿刺检查而发现,经治疗后脑脊液变化很快恢复。
以上就是新生儿脑膜炎的分类介绍,如果你对宝宝脑膜炎有多严重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情缘阅读网婴幼儿脑膜炎安全常识栏目。
责任编辑:王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