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季节,有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性疾病,中医称为烂喉丹痧,西医叫猩红热。此病以突发高热,咽喉肿痛,扁桃体化脓,继而出现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点。北方地区春季风多、寒重,有时还出现“倒春寒”,加重了发生这类疾病的外在条件,小儿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所以,2-8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外感时邪而发生猩红热,下面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春季猩红热的吧?
猩红热最初的症状是:突然高热,体温常常在39-40℃,头痛、咽喉疼痛,扁桃体红肿、化脓,所以中医称为“烂喉”。在此后的1-2天,小儿皮肤出现皮疹,刚开始为鲜红色,然后呈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皮疹最早见于颈、胸、背、四肢,大约24小时即可遍布全身,融合成片。小儿的舌刺红肿,状如杨梅,这些都是猩红热的典型症状。
中医认为治疗猩红热,要以清热解毒为主,热退毒祛,病见转机。
中医退热的办法很多:针灸、刮痧、拔罐放血、中药汤剂、散剂、丸剂以及灌肠、温水浴等等都可以,这些方法已经应用了几千年,在没有西医西药时,祖国医学就是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猩红热的。
中医有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说法。发热的病人在服用一剂中药后,全身汗出,体温随之降至正常,像发汗法、泻下法、清热法等等,牛黄清热散、紫雪散都是儿科常用的解热中成药。
对发热、无汗的小儿除了吃中药外,还可采用温水浴的方法,即在保证不让孩子再受寒的情况下,给小儿洗个温水澡,通过皮肤散热,把体温降下来,此法对1岁以内的小儿效果奇好。但要注意一定是无汗的发热小儿,有汗则不宜。
孩子发热时,家长还一定要注意其大便情况,大便干,或数日无大便的小儿,其热不易退下,还容易发生抽风。所以一定要首先通其大便。中医认为:大便通下则热邪有出路,其热自退。中药中加入大黄之类的泻下药,或将中药煎后给孩子灌肠等,可以帮助孩子通便退热。但泻下药多苦寒,脾胃本弱的小儿一定要“中病即止”,切不可久用、多用,否则损伤小儿脾胃。
高热易抽风,因此对高热的小儿可采用针刺疗法,以针灸刺十指顶端,也可清热泻火退烧。
总之,不管是猩红热,还是小儿高烧发热,只要适当治疗,甚至完全用中医治疗,不用、少用抗生素,也可以控制和治愈。
情缘阅读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是如何治疗春季猩红热的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责任编辑:张小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