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以前的人他们是没有这么先进的,他们在看到美丽图画的时候,只能是用自己的笔画下来,在回家以后慢慢的摸索。所以国画就是从那个时候保存下来的,而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国画山水分类有哪些吧。
山水国画系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是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所以阴阳、晦冥、昼夜有无穷的妙趣。从六朝到唐山水画家虽然很多,但他们的笔法,位置却很古拙。
1.泼墨
所谓山水,就是西画及摄影的风景。国画中山水的境界最为重要,然而也要笔墨来辅助。有了境界,但是没有笔墨,或者有了笔墨,但是没有境界,也就不成为。它那结构和位置,必须特别加意,如画寺观,这些地方就不宜像人家的庐舍,好像和讲风水一样。这个说法,要多看古人名迹,以及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自然会了解的。假如画了一张画,其中主要安置人家,却恰恰似一块坟地。这样的画,挂在中堂上面,试问别人看了,舒服不舒服呢?还能引人入胜吗?郭河阳论画,要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他所谓可以观的,是令人一看这张画,就发生兴趣,要一看再看,流连不舍。第二步就想去游玩游玩,第三步就联想到,这样的好地方,怎样能够搬家去住才好呢!这样的山水才算够条件了。
2、浅绛
浅绛山水,大多数用在秋景。这是创始于黄大痴,后来南宗派把它作为标准,用色拿赭石做主体,在林木上面略略施点花青就是了。浅绛不是单用来表示秋景,大凡石质的山,都宜采用这方法,如像画黄山,是最宜于此法的。中国画,光和色是分开来用的,要拿颜色做主体的地方,便用色来表现,不必顾及光的一方面。所以只说浅绛两个字,便可表现山的季节了。浅绛画的画法,画时仍和墨笔山水一样,先用淡墨画就大体,再用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开层次,等它干了之后设色。在景物上,由淡到深渲染数次,等到全干,再用焦墨渴笔,加以皴擦勾勒。树木苔点,拿淡花青或汁绿一处一处的晕出来,当向阳的地方,用赭石染醒它,这是最要紧的。屋宇上色拿淡墨或淡花青代表瓦屋,拿赭石来代表土屋和草屋。
3.写意山水
写意两个字,写是用笔,意是造境,不是狂涂乱抹的。也不是所谓文人遣兴,在书房用笔头写写的意思。作画自然是书卷气为重,但是根基还是最要紧的。若不从临摹和写生入手,那么用笔结构都不了解,岂不六大错误。所以非下一番死工夫不可。临摹古人,要学他用笔用墨,懂得他苦心构思。写生要认识事物的情怀。画时先用粗笔淡墨,勾出心里面要吐出来的境界。山石、树木、屋宇、桥梁、布置约定了,然后用焦墨渴笔,先分树木和山石,最后安置屋宇人物,勾勒皴勾勒皴擦既完毕,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必定要能显出阴阳、向背、高低、远近。近处石头稍浓,远处要轻清。创境有曲折不尽的意味,其中的人物用减笔为宜,越简单越妙。古人说「远人无目」,若在要有照应的陪候,也不妨点目,不必拘泥。近树根枝要分明,远则点戮,不必见枝。写意画创作自元代四家,到了明末清初四高僧,石溪、渐江、石涛、八大,神明变化,一直按盖过了前人。渐江戍削,八大朴茂,拿用笔表现他的特点,石溪、石涛的特别拿意境来显出他的特点。至于石涛尤其是了不起,他自己题他所画黄山说:「予得黄山之性情,不必指定其处也。」又说:「出门眼中所见节写之,此是写生。」又说:「拈秃笔用淡墨半干者。向纸上直笔空钩,如虫食叶,再用焦墨重上,看阴阳点染,写树亦然,用笔以锥得透为妙。」这简简单单几句话,简直透漏了画家不传的秘密。
以上就是有关国画这方面常识的相关介绍,相信通过小编的介绍大家已经对国画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如果你想了解更多有关国画这方面的常识,不妨继续关注情缘阅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