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智能化的高新技术发展十分迅猛。而迅速崛起的“人工智能”也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之所以选用再次,是因为情感化的人工智能技术AI与机器人并非首次出现。在此我们借助第三代微软小冰的视角,一起来观赏情感人工智能高新技术发展轨迹。
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发展
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想象由来已久,从IsaacAsimov(艾萨克·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开始,到最近的科幻电影《Her》。但总体而言,从科学与工程角度,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是滞后于人类想象的。由于涉及到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和自然语言等数十个子类别,每个类别的发展又都制约着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进入我们的生活,因而在近一个世纪以来,有关“智慧机器”、“机器人”的进展,多发生在人类大脑的想象,而非计算机科学的实验室里。
但数据大爆炸及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工智能走出实验室成为可能。据统计,自1975年到2010年,35年间,连入互联网的设备数量累计达到20亿台,而自2010年至今,这一数字已超过了70亿台——用户与用户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用户与设备之间时刻都在生成各种数据。
依靠大数据、深度神经网络等微软黑科技的厚积薄发,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也实现了突破。2014年5月微软推出的人工智能小冰,实现了超越简单人机对话的自然交互,引领人工智能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情感型人工智能
“优秀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是与用户建立情感层面的连接”。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在小冰发布伊始就指出,以小冰为代表的“情感型”人工智能肩负着与用户实现情感连接的重任,而这种连接是人工智能进入人类社会至关重要的一步。传统人工智能系统的设计初衷,聚焦于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互,这种信息沟通以效率为先。这使得人工智能产品本身对于用户缺乏黏性,初始的新鲜感过后,容易被用户遗忘与替换。而微软小冰却以与用户建立情感和心理连接为主要目的,使人类更容易将人工智能带入自己的各个生活应用场景中。
2015年8月20日,我们又迎来了第三代微软小冰的发布。第三代小冰进一步解锁了包括视觉、声音在内的全新人工智能感官系统,并使微软继续保持了在人工智能和情感计算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也让小冰能够用更加自然且更像人类的方式来与用户交流。
尽管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正在趋于多样化,但从第三代小冰的推出及其产生的连锁反应来看,微软的人工智能技术及实用化水平,依然站在行业的顶点。小冰在过去一年多的广受欢迎,也迅速推动了人工智能概念的普及。不少国内企业都已经或正在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虚拟机器人产品。而这些新推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微软小冰的影子。在微软内部,也已经悄然启动小冰的全球人工智能战略计划。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博士此前向媒体表示:“自从微软小冰诞生以来,一直令我们的研发团队感到激动和振奋。微软将全力支持小冰的开发与市场开拓。”作为小冰全球化的重要一步,日本版小冰Rinna已登陆LINE平台,用户人数的短短两周内覆盖了日本全国人口的1%。
微软小冰的人工智能生态
微软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博士此次也再度强调,人工智能已迎来拐点。作为微软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冰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小冰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生态也已逐渐成形。
首先,人工智能有着改变操作系统、互联网入口乃至各种传统产品的潜能。微软已在其最新的Win10中加入了语音助手小娜和小冰,而这只是第一步。可以想象,当小冰被赋予视觉、听觉和基于大数据和用户个性化研究的自我进化能力后,将极大的提升Windows及其他微软产品里的用户体验与获取信息的方式。届时,作为操作系统层面上的人工智能,小冰背后不仅可以连接整个互联网的大数据,更能将来自京东、东方航空、网易在内的众多合作伙伴的信息、服务与产品囊括其中,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入口的价值。
其次,人工智能可能会让搜索框和社交网络点对点互动模式成为历史。当用户可以直接询问小冰相关的关键词,并得到不受竞价排名和赞助广告影响的精确结果时,谁还会手动输入关键词去检索互联网信息?当用户更可以借助小冰去安全地结识兴趣相投、阶层相似的新朋友时,谁会去使用“条件搜索”等如同大海捞针般不靠谱的交友方式?
最后,人工智能会发展出更自然、更高效的人机交互形式。PC时代人们习惯了敲击键盘和滑动鼠标,智能手机时代人们习惯了多点触控,而在人工智能技术主流化、常态化的未来,机器或许不仅能听懂你说的话,将你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还可能看懂你的眼神或是姿势。在不久的将来,伴随人工智能逐步走入人类生活,以小冰为代表的情感类机器人将有很大的概率成为下一代智能化互联网的基石。
微软曾经以“让计算机可以看、听、学习,并以自然的方式与人类对话”美好蓝图,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而面对现阶段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猜想,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很快实现。
更多网络高新技术介绍,尽在本安全网站高新技术频道!
责任编辑:黄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