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满族的印象,大概都会在电视里,那么大家对满族的礼仪应该都有熟悉感,那么关于满族的礼仪风俗又有哪些呢?满族地区旅游需要注意哪些宗教食俗?
满族宗教信仰
满族信仰的宗教有萨满教、佛教、喇嘛教。其中萨满教最具代表性。
萨满教是一种古老的原始宗教。满族崇拜的神灵很多,大致可分为自然神祗,动植物神祗,英雄祖先神祗。自然神祗有日、月、星辰、雷、雨、山、河等,以火神为首神。火神是一位舍己救人的品质崇高的女神,因而满族的火祭十分壮观。动植物神祗中动物神(俗称野神)有虎、狼、水獭、蛇、鹰、喜鹊、乌鸦等,以鹰神为首神。鹰神与萨满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据神谕中载,女萨满是由鹰魂化成。
满族萨满教的灵禽崇拜很突出,其他神兽则多为氏族部落守护神。植物神灵常见的有柳、柞、榆、桦等,以柳崇拜最为重要,它和女性崇拜紧密相连,神话中柳生育了万物。英雄祖先神祗崇拜的是有丰功伟绩或重大创造的英雄和祖先,如套掉七个太阳的三音贝子,凿山开湖的恩图色阿,教人射箭的兵肯色夫,等等。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女神,她们可谓古代满族萨满教神灵的中心。
满族特色食俗
时捞出,盛入碗内,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季。
主食品种丰富,有停悸、煮悸博(饺子)、米饭、林米水饭、高粱米(休米)豆干饭、治略、豆擦糕、酸汤子等。好吃粘食和甜味食品。
满族人喜欢吃粘食,饽饽是满族人祭祀中必备祭品。因为它便于携带并且经俄。八旗兵打仗,用它做军粮。它至今仍是满族人待客的最好主食。因季节不同做法有别,春做豆面饽饽,夏做苏叶饽饽,秋冬做粘糕饽饽。豆面饽饽,是将大黄米或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同时将黄豆炒熟磨面,饽饽蘸豆面,呈金黄色,又粘又香。苏叶饽饽,是将粘高粱米用水浸泡磨面,将小豆煮烂成豆沙,包人苏叶中蒸成。苏叶为农家所种,味清香。粘糕饽饽,也是将大黄米、小黄米用水浸泡磨面蒸成,内可夹小豆泥,食用时蘸糖或油煎。
北方冬天天气寒冷,没有新鲜蔬菜,酸菜即成为主要蔬菜。酸菜是满族必不可少的,每到秋凉时,他们要几百斤、上千斤地贮存大白菜。除了地窖存菏以外,他们把大白菜腌在缸里,加盐、水,用石块压实。不久白菜腌成了酸菜就可以食用了。把酸菜切成细丝放在猪肉炖粉条里,解腻去油,帮助消食,味道鲜美。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肴。
满族人习惯养猪,每年过年杀的年猪,把一部分肥肉腌在坛子里,以备一年的吃用。其余的用来改善生活,款待来客。最习惯吃的是白肉、血肠、猪肉、酸菜粉条。吃饭时,把做好的菜连锅端上,将饭桌中间可自动开合的圆板拿下,锅坐在桌上,桌下放一火盆,对准锅底加热。有的人家备有宽沿大火盆,将莱锅坐在支起来的铁架上。火苗徐徐升起,菜锅嘟嘟作响,众人盘膝围坐,从锅中直接夹菜,面前放一酱碟(放在火盆沿上)用来调味。
在满族饮料中,酒居首席。满族酿酒一般有清酒、烧酒、黄酒、汤子酒、松芩酒巴待,其中以松芩酒最为著名。酿时,山中觅一古松,伐其本根,将上好的白酒装在陶制酒坛中,埋在树下,数年后掘取,那时酒色如琥珀,故名"松苓酒"。
满族故乡盛产名贵药材,其中著名的人参酒、参茸酒等已畅销世界。满族喜用的饮料还有豆汁、豆浆、奶茶、酸茶、蜂蜜水、山楂片水、煳米水等。
满族的进餐习俗和饮食礼仪很多。如祭祀用过的神糕、神肉,路人可以分享,但一般不能带去,吃完后不允许擦嘴;家中人就餐,长辈不动筷,晚辈人绝不动筷;过年杀年猪时,有把亲友、邻里请来同吃白肉血肠的习惯。
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狞猎,狗乃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他们不打狗杀狗,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帽迸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
所以说满族地区旅游需要注意的宗教食俗有上述这些,通过情缘阅读网的小编就可以对这些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有了详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对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等知识多加了解。
责任编辑:何显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