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公安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工作规范》的通知

2020年07月25日02:21:29
发布部门: 福建省公安厅
发布文号: 闽公综[2009]520号
各市、县(区)公安局(分局):
现将《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工作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二OO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福建省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工作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切实加强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有效监督,促进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推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公安部政务公开工作办法》等规定,结合我省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所称警务公开,是指公安机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向社会或公安机关内部公开警务信息的活动。
第三条 警务公开工作应当遵循依法、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并接受社会各界和民警的监督。
第四条 警务公开工作应当按照“谁制作、谁保存、谁审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警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确保信息公开安全。
第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建立健全警务公开协调机制,警务公开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应与有关行政机关协作开展信息的比对、确认,保证与其他行政机关发布的政府信息准确一致。
第二章 警务公开的内容
第六条 警务公开的内容包括向社会公开的警务信息和向公安机关内部公开的警务信息。
第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主动向社会公开的警务信息:
(一)本单位机构设置及职能、领导成员、办公地址、办公时间、邮政编码、办公电话、传真号码等;
(二)办事窗口的办公地址、办公时间、工作人员、监督和举报电话;
(三)与本单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 和执法规范性文件;
(四)行政、刑事案件管辖范围,受理、立案标准和办理流程;
(五)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
(六)行政许可、行政审批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申请行政许可的途径、方式、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格式文本以及办理结果;
(七)报警、查询的途径和方法;
(八)重大警务工作部署、警务工作制度、警务工作纪律以及服务承诺、便民利民措施;
(九)本地区社会治安动态;
(十)对公众安全感有较大影响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案件和事故侦破、处理情况;
(十一)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及应急处置情况;
(十二)需要以公安机关名义说明或澄清的事项;
(十三)其他应当主动公开的事项。
第八条 省公安厅、设区市公安局除公开本规范第七条 规定的警务信息外,还应当向社会公开以下警务信息:
(一)代表省、市政府与港、澳、台等地区签署的关于加强警务执法合作的文件及重要外事活动情况;
(二)由省公安厅、市公安局发布的通缉令等。
第九条 除本规范第七条 规定的内容外,各级公安机关业务部门还应根据各自工作内容和特点,及时向社会公开警种的相关警务信息。其中:
(一)治安(户政)部门应重点公开户籍、人口、特种行业、公共场所、危险物品等方面的治安行政管理政策以及重大案(事)件的处置、办理情况;
(二)刑侦部门应重点公开重大犯罪案件的侦破情况,当前犯罪活动的主要规律、特点及防范措施;
(三)交警部门应重点公开机动车、驾驶证管理方面的政策以及交通违法行为处理、交通事故处理、交通管制等方面的信息;
(四)边防部门应重点公开边防管理方面的政策,群众前往边境管理区、办理边防管理证件的须知事项以及海上治安信息;
(五)消防部门应重点公开公众消防安全须知事项,消防行政处罚、监督抽查、火灾事故调查和重大火灾隐患整改方面的信息;
(六)出入境部门应重点公开出入境管理政策以及公民办理出入境证照的有关信息;
(七)监管部门应重点公开羁押人员伙食费标准、加餐代购物品收费标准和取保候审、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假释、会见(探视)、请假、通信、治病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下列警务信息不应公开:
(一)属于国家秘密的;
(二)属于警务工作秘密的;
(三)属于个人隐私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不当侵害的;
(四)属于商业秘密或者公开可能导致商业秘密被泄漏的;
(五)正在调查、讨论、审议、处理过程中的,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公开后可能会影响检查、调查、取证等执法活动或者威胁个人生命安全的;
(七)法律、法规、规章 规定不予公开的其他信息。
第十一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自身生产、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可向公安机关申请获取相关警务信息。依申请可以公开下列警务信息:
(一)申请公开的警务信息中虽含有不应公开的内容,但是能够作区分处理的可公开相应内容;
(二)第十条 第(二)项所列的警务信息中,权利人或相关当事人同意公开的,或公开后的公共利益超过可能造成的损害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公开的;
(三)第十条 第(三)、(四)、(五)、(六)项所列的警务信息,如果公开后具有明显的公共利益并且不会造成实质性损害的。
第十二条 依申请公开的警务信息由各级公安机关办公室(指挥中心)统一受理,并按申请内容交有关部门办理。承办部门应按照《福建省公安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提出具体的答复意见。
第十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向内部公开以下警务信息:
(一)公安机关干部人事政策及可公开的执行情况;
(二)公安机关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及管理情况,建设工程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情况;
(三)经费预算及具体财务收支情况,但属于保密经费的除外;
(四)涉及民警切身利益重大事项的决策;
(五)其他应在内部公开的事项。
第三章 警务公开的形式
第十四条 各级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警务信息的基本形式有:
(一)公安机关门户网站;
(二)新闻发布会;
(三)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
(四)声讯电台、手机短信;
(五)公告、通告;
(六)设置警务信息查阅点、警务公开栏、公告宣传栏,制作警务公开手册、服务指南、宣传单、标语、横幅及其他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
以上形式可并行采用。已公开的信息或事项如需进行变更、撤销或终止的,应由原公开机关在原公开范围内及时公布并作出说明。
第十五条 各级公安机关应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条件,确定本单位警务公开的必要形式,其中:
(一)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及其业务部门的警务信息必须通过公安机关门户网站的形式予以公布;
(二)基层单位的警务信息必须通过设置咨询服务台、警务公开栏、公告宣传栏等形式公布。
第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还应通过定期召开警情通报会、特邀监督员座谈会等形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邀监督员和广大群众及时通报社会治安动态、重大案(事)件处理情况、便民利民措施等。
第十七条 各级公安机关对内公开警务信息的基本形式有:
(一)公安机关内部网络系统;
(二)定期召开会议;
(三)张贴公告、发文公布;
(四)其他适当的方式。
以上形式可并行采用。其中,本条第一款第(一)项为公安机关对内公开警务信息的必要形式。
第四章 警务公开的程序
第十八条 应当主动公开的警务信息,按照以下程序予以公开:
(一)审定。省公安厅及其业务部门制发的各类文件,依照《福建省公安厅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审核办法》执行。市、县级公安机关制发的文件,参照该《办法》执行。应当公开的其他警务信息,按照保密规定,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公开;属于重大事项、本单位难以作出决定或者上级文件有规定的,报上级公安机关审定。
(二)发布。通过公安门户网站或新闻发布会公开的,由各业务部门提交所属公安机关办公室(指挥中心)统一发布;通过其他方式公开的,由各业务部门内设综合科室统一发布;本单位另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
(三)时限。本单位制作、产生的信息,从警务信息生成之日起不得超过20日公开;非本单位制作、产生的应当予以公开的信息,应在有权部门做出公开决定后10日内公布。
第十九条 依申请公开警务信息的程序,省公安厅及其业务部门依照《福建省公安厅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办法》执行,市、县级公安机关参照该《办法》执行。
第二十条 法律、法规、规章 或上级规范性文件对警务信息公开程序和时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章 职责分工
第二十一条 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制定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的具体办法;
(二)组织对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和评议,落实责任追究;
(三)聘请特邀监督员,设置监督电话、投诉信箱等警务公开举报器材,畅通监督渠道;
(四)受理涉及警务公开工作的投诉、举报、控告等事项。
第二十二条 办公室(指挥中心)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编制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制度、警务信息公开指南、目录手册和警务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二)对本单位拟公开的警务信息进行保密审查;
(三)汇总本单位主动公开的警务信息;
(四)受理、组织办理和答复对本单位警务信息公开的申请。
第二十三条 法制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收集整理法律法规、执法规范性文件以及行政许可、审批等信息资料;
(二)承办因本单位警务公开工作引发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第二十四条 政工、督察、装财、信通等部门根据工作职责,配合做好警务公开的宣传推广、监督检查、后勤保障以及网络维护等工作。
第二十五条 其他业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收集整理本部门警务公开资料,编制本部门警务信息公开目录;
(二)按规定对警务信息是否公开进行审定或送交有权部门审定;
(三)协助纪检监察、办公室等部门做好警务公开的监督、检查、考评以及警务信息的日常更新、维护等工作。
第二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内设各部门应加强协作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警务公开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范所称指挥中心,是指未设办公室等综合部门的县级公安机关指挥中心。
第二十八条 本规范所称基层单位,是指各级公安机关基层科、所、队和边防工作站。
第二十九条 警务公开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单位年度预算。
第三十条 本规范由省公安厅纪委监察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