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浙委办发[2005]38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
近年来,我省各地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也存在着工作进展不平衡,制度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监督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协调农村不同群体和方面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努力形成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到位、责任落实、民意畅通”和村级民主自治依法、文明、有序运行的良好发展局面,真正把这项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分类指导
(一)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总体要求,切实做到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三个到位”,重点推进财务公开。围绕农民群众长期关注的财务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包括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及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等热点重点问题,以及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用及补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问题,及时、全面、准确地予以公开。各村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逐笔逐项公开村级财务及政务和事务,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意见表以及村务民主听证会等有效形式进行公开,努力实现与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从方案提出、审查完善、讨论决定到及时公布的基本程序,对公开的时间、地点和步骤、方法等重要环节均应记录在案,并确保公开后群众意见受理和处理渠道的畅通有效。
(二)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重点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建设。要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在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规范村民代表推选、村民代表权利和义务、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等方面的规则和程序,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联系村民制度;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社员)会议或村民(社员)代表会议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及社员代表中推选产生的方式,实现两个小组工作职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制度,重点推进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的“三项制度”建设和创新。要加强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建设,村重大事项如财务收支、工程项目资金筹集、招投标方案、村级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计划生育管理,以及大多数村民认为必要的事项,在召开村民(社员)会议、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进行决策前,均应实行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要加快完善民主理财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加强村干部经济责任或离任审计工作,积极推进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做到村民对村干部年度工作评议和上级工作考核结合、民主评议结果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有效强化村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在总结各项制度运行的情况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更加完备的法制化轨道。
(四)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施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实效。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集体经济较发达、管理较好的村,应当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群众反映财务问题较多的村,要加大财务清理整顿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农民群众全面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新路子,针对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等不同情况,创新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村民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的运作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农业税取消后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转,保障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环境整治、困难群体救助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引导各地农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的能力
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使农民群众了解、熟悉、掌握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继续加强农民群众参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联创”、“民主法治村”创建、乡镇政务公开、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等农村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先进、宣传典型,并曝光一些反面事例。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动员和组织村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活动,让广大村民群众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提高参政议政和依法维权能力。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把提高民主、法律素质和文明道德素质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之中。以县、乡两级为主,加强对村两委会及村经济合作社干部、村民(社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以及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推行民主自治的综合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四、强化督查检查,完善考核评比和激励约束机制
各地要建立健全和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并适时组织力量进行督促检查。要把督促检查与考评奖惩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分析、通报和反馈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工作考核,完善考评体系,推进考核评比的制度化、规范化。各地要根据现有的全国和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市、县(市、区)考核评比情况,进一步完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积极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活动,创建一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乡(镇)、村”,辐射和带动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入县、乡两级干部考核目标,按照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干部政绩等内容对干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评比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宣传、表彰。结合正在开展的“落实三真、关爱基层”活动,切实帮助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基本任务要求的村干部,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对因工作不力引发干群矛盾和群众上访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拒不改正以及有打击报复行为的,建议村民会议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予以罢免;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要坚决查处,有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进一步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责任机制。市、县、乡三级要成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真正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和完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特别是县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责任制,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是本地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乡镇党政“一把手”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抓好各项任务要求的落实。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把指导、督促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切实抓出成效。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6月23日
发布文号: 浙委办发[2005]38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省直属各单位:
近年来,我省各地普遍实行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也存在着工作进展不平衡,制度不健全、决策不民主、监督不到位,缺乏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等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省正处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协调农村不同群体和方面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快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努力形成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组织健全、制度完善、程序到位、责任落实、民意畅通”和村级民主自治依法、文明、有序运行的良好发展局面,真正把这项事关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突出工作重点,实施分类指导
(一)进一步明确村务公开总体要求,切实做到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三个到位”,重点推进财务公开。围绕农民群众长期关注的财务计划及其执行情况,包括各项收入和支出、各项财产及债权债务、收益分配、代收代缴费用等热点重点问题,以及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土地征用及补偿、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问题,及时、全面、准确地予以公开。各村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栏,逐笔逐项公开村级财务及政务和事务,同时也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意见表以及村务民主听证会等有效形式进行公开,努力实现与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要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从方案提出、审查完善、讨论决定到及时公布的基本程序,对公开的时间、地点和步骤、方法等重要环节均应记录在案,并确保公开后群众意见受理和处理渠道的畅通有效。
(二)进一步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重点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三个组织”建设。要依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在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规范村民代表推选、村民代表权利和义务、村民会议向村民代表会议授权等方面的规则和程序,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健全村民代表联系村民制度;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由村民(社员)会议或村民(社员)代表会议从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及社员代表中推选产生的方式,实现两个小组工作职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各项制度,重点推进民主议事协商、集体财务审计监督、民主评议村干部的“三项制度”建设和创新。要加强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建设,村重大事项如财务收支、工程项目资金筹集、招投标方案、村级年度工作计划及实施、计划生育管理,以及大多数村民认为必要的事项,在召开村民(社员)会议、村民(社员)代表会议进行决策前,均应实行民主议事协商制度,广泛听取村民意见。要加快完善民主理财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加强村干部经济责任或离任审计工作,积极推进村集体财务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要建立健全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做到村民对村干部年度工作评议和上级工作考核结合、民主评议结果与村干部报酬挂钩,有效强化村干部的激励约束机制。要在总结各项制度运行的情况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纳入更加完备的法制化轨道。
(四)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实施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实效。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集体经济较发达、管理较好的村,应当建立财务预决算制度;群众反映财务问题较多的村,要加大财务清理整顿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农民群众全面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新路子,针对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及行政区划调整撤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等不同情况,创新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委会、村民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的运作机制和群众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切实保障农业税取消后基层政权和基层自治组织的正常运转,保障农村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农村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环境整治、困难群体救助等公共产品的供给。尊重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中涌现的好经验、好典型,引导各地农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的能力
要利用各种有效途径使农民群众了解、熟悉、掌握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的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继续加强农民群众参与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努力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联创”、“民主法治村”创建、乡镇政务公开、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等农村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大力弘扬先进、宣传典型,并曝光一些反面事例。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动员和组织村民群众参与村级民主实践活动,让广大村民群众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更新观念,强化意识,提高参政议政和依法维权能力。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把提高民主、法律素质和文明道德素质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纳入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之中。以县、乡两级为主,加强对村两委会及村经济合作社干部、村民(社员)代表、村民小组长以及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推行民主自治的综合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
四、强化督查检查,完善考核评比和激励约束机制
各地要建立健全和落实监督检查制度,并适时组织力量进行督促检查。要把督促检查与考评奖惩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分析、通报和反馈制度,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工作考核,完善考评体系,推进考核评比的制度化、规范化。各地要根据现有的全国和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市、县(市、区)考核评比情况,进一步完善考评内容和考评标准,积极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活动,创建一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示范乡(镇)、村”,辐射和带动全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列入县、乡两级干部考核目标,按照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干部政绩等内容对干部进行考核,并将考核评比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工作激励和约束机制,对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宣传、表彰。结合正在开展的“落实三真、关爱基层”活动,切实帮助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基本任务要求的村干部,要及时予以通报批评,责令改正;对因工作不力引发干群矛盾和群众上访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拒不改正以及有打击报复行为的,建议村民会议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予以罢免;对有违法乱纪行为的,要坚决查处,有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进一步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民政部门组织协调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责任机制。市、县、乡三级要成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真正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调推进,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健全和完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特别是县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责任制,县(市、区)党政“一把手”是本地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抓好组织协调和监督考核工作;乡镇党政“一把手”是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负责抓好各项任务要求的落实。同时,要充分发挥农村工作指导员的作用,把指导、督促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切实抓出成效。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