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文号: 京教基[2009]39号
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调研时重要讲话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课程改革实际,现就2009—2010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一)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北京课程改革实际出发,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教学相长,切实提高广大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效能;坚持统筹规划,促进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坚持规范管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持鼓励创新,着力建立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长效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深化课改,聚焦学校,通过努力,使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建设得到协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和城区薄弱校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一轮实验经验得到全面总结和进一步完善;实现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提高,不同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努力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努力形成学科门类设置科学完善、课时安排合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针对完成的一轮实验,深入调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大力推进高中选修课的多样化,改变单纯依据高考方案统一设置选修课、限制学生选课的做法,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保障每个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机制,形成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教育基地。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课程改革均衡发展,特别关注、研究和解决农村中小学和城镇薄弱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教学改革为重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引导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做到学思联系、知行统一。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大力开发高中选修精品课,推出一批具有一定风格和特色的教学形式。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注重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服务与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进一步创新建设和管理制度,有效利用北京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建设,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新途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三)创新教师研训方式,提高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和实施能力
完善干部教师培训机制。鼓励和促进教师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现专业发展。转变广大教师、学校干部、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科研人员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提高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课程领导能力,强化教师课程的实施能力。
进一步完善研修一体机制,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常规滚动培训,进一步开发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加强研究并实施新形势下的深层次课程培训,加强综合实践教师的培训。继续教研员的专项培训,提升教研员的专业能力。
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与教研、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市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京教基(2008)16号)基础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安排教学授课时间的通知》(京教基(2009)29号),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和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小学校广大干部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上述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贯彻落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
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继续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市级课程建设示范基地学校作用,推动全市新课程的整体建设。
强化对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管理和指导,认真研究国家课程、市级专题教育地方课程中部分内容重复、交叉、割裂等问题;制定三级课程相关内容优化整合的指导建议,指导区县和学校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建立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加强监管和指导,坚决纠正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确保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有效实施。
鼓励和支持学校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专业化指导,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六)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监控反馈系统,完善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制度,加强命题管理,建立完善市级试卷评估制度。
加强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完成好2009年学科测试结果的反馈工作,指导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进一步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组织好本学年度的高中各学科会考命题、阅卷工作。
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通知》(京教计(2009)21号)精神,确保高考改革平稳进行。以推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应用为抓手,做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加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能力建设,把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以区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督导,把课程改革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七)加强教材建设,分步骤做好实验教材修订工作
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一阶段的修订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材中的全面渗透,精选课程教材内容,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突出时代性,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家即将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着手准备修订和完善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和教材。
完善地方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继续优化高中课程教材的建设,推动课程的整体建设。严格规范地方教材编写、使用审批程序,提高选用教材的适宜性。制定具体办法和保障措施,保证教材循环政策的有效落实。严格规范教材的更换程序,保证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性。
(八)进一步发挥项目推动的积极作用
各项目委托单位要加强对委托项目的过程管理和进度检查。各受委托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配置资源,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绩效,要做好项目档案等日常工作。
各项目组要深入一线,与区县、学校紧密配合,扎实推进课改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各区县、各中小学校要与项目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切实发挥项目推动的作用。
三、工作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相关单位、各中小学校要深刻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不懈探索,精心组织、平稳推进。
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学校的实际,按照本学年度的工作任务,采取得力措施,落实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继续给予表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发布文号: 京教基[2009]39号
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调研时重要讲话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结合课程改革实际,现就2009—2010学年度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工作原则和目标
(一)工作原则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北京课程改革实际出发,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努力促进每一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坚持教学相长,切实提高广大教师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效能;坚持统筹规划,促进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坚持规范管理,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持鼓励创新,着力建立课程教材改革实验长效机制;坚持分类指导,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学校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贯彻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深化课改,聚焦学校,通过努力,使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得到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地方、学校课程建设得到协调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和城区薄弱校课程改革得到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一轮实验经验得到全面总结和进一步完善;实现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广大教师教学水平切实提高,不同学校办学特色不断彰显。
二、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努力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努力形成学科门类设置科学完善、课时安排合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
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针对完成的一轮实验,深入调研,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各项工作制度。大力推进高中选修课的多样化,改变单纯依据高考方案统一设置选修课、限制学生选课的做法,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保障每个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管理机制,形成富有特色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教育基地。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课程改革均衡发展,特别关注、研究和解决农村中小学和城镇薄弱校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以教学改革为重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研究,引导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学会学习,做到学思联系、知行统一。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和实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策略,大力开发高中选修精品课,推出一批具有一定风格和特色的教学形式。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注重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的服务与引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进一步创新建设和管理制度,有效利用北京丰富的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大课堂课程资源建设,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新途径。深入推进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三)创新教师研训方式,提高干部教师课程领导和实施能力
完善干部教师培训机制。鼓励和促进教师结合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现专业发展。转变广大教师、学校干部、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科研人员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提高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课程领导能力,强化教师课程的实施能力。
进一步完善研修一体机制,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常规滚动培训,进一步开发以优秀教学案例为载体的培训课程,加强研究并实施新形势下的深层次课程培训,加强综合实践教师的培训。继续教研员的专项培训,提升教研员的专业能力。
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逐步建立适应新课程要求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学与教研、教研与科研相结合。
(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市教委在《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京教基(2008)16号)基础上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科学安排教学授课时间的通知》(京教基(2009)29号),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教师培训和招生考试机构、各中小学校广大干部教师,要认真学习领会上述文件精神,采取有力措施予以贯彻落实。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五)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
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继续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市级课程建设示范基地学校作用,推动全市新课程的整体建设。
强化对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管理和指导,认真研究国家课程、市级专题教育地方课程中部分内容重复、交叉、割裂等问题;制定三级课程相关内容优化整合的指导建议,指导区县和学校优化课程与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时,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建立科学的三级课程评价机制,加强监管和指导,坚决纠正随意加深课程难度、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赶超教学进度和提前结束课程的现象,确保三级课程整体推进和有效实施。
鼓励和支持学校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专业化指导,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
(六)完善考试评价制度,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
进一步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科学方法和基本程序,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
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监控反馈系统,完善初中毕业考试和中考制度,加强命题管理,建立完善市级试卷评估制度。
加强学业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研究,完成好2009年学科测试结果的反馈工作,指导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工作的改进。进一步加强对高中新课程学业水平测试的研究,组织好本学年度的高中各学科会考命题、阅卷工作。
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的通知》(京教计(2009)21号)精神,确保高考改革平稳进行。以推动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应用为抓手,做好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加强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课程管理的能力建设,把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以区县为主”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督导,把课程改革成效作为评价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
(七)加强教材建设,分步骤做好实验教材修订工作
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切实做好北京市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一阶段的修订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教材中的全面渗透,精选课程教材内容,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联系,突出时代性,提升课程教材的现代化水平。根据国家即将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着手准备修订和完善义务教育新课程计划和教材。
完善地方课程规划和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继续优化高中课程教材的建设,推动课程的整体建设。严格规范地方教材编写、使用审批程序,提高选用教材的适宜性。制定具体办法和保障措施,保证教材循环政策的有效落实。严格规范教材的更换程序,保证教材使用的相对稳定性。
(八)进一步发挥项目推动的积极作用
各项目委托单位要加强对委托项目的过程管理和进度检查。各受委托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合理配置资源,规范预算资金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项目的实施进度和绩效,要做好项目档案等日常工作。
各项目组要深入一线,与区县、学校紧密配合,扎实推进课改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各区县、各中小学校要与项目组密切联系、优势互补,切实发挥项目推动的作用。
三、工作要求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相关单位、各中小学校要深刻认识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的重大意义,认识到推进课程教材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不懈探索,精心组织、平稳推进。
各部门要紧密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学校的实际,按照本学年度的工作任务,采取得力措施,落实意见要求,深入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继续给予表彰。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六日
时间 | 主要工作 | 责任单位 |
2009年9月 | 1. 组织区县开展对小学开展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等专题研究,对初中学生进行课改年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能力、学业习惯、学业价值观等追踪实验研究; 2. 修订和完善2009年度小学学校、高中学校发展现状形成性评价方案和评价工具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1.农村骨干班主任专题论坛研讨活动。 2.学校特色建设实验校申报。 3.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修启动会。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学科专家组成员调整。 | 北京市教育学会 | |
1.义教教材审读。 2.筹备召开基础教育课改总结交流会(义教、高中)。 3.地方校本课程项目工作推进会。 4.高中课程方案完善项目工作推进会。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 |
1. 市区县教研系统负责人工作交流会。 2.社会大课堂课程实验基地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系列研讨会。 3. 小学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准备。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
1. 完成所有2010届高中新课改毕业班的第一次《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数据抽测。 |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 |
2009年10月 | 1.修改、完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手册;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专题研究。 2.召开科研人员学术年会。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1.农村中学地理教师研究性学习——走进门头沟。 2.基于课堂教学的骨干教师交流。 3.联合举行“树立先进教育理念 推进高中课程改革”论坛。 4.农村骨干班主任合作探究专题研讨。 5.特色学校建设校长联席会。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召开义务教育阶段课改总结交流会。 2.北京市义务教育教材修订工作启动会。 3.专题教育项目评优总结暨工作项目组启动会。 4.普通高中选修课开设与优质课程资源共享现场会。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 |
1.小学教师基本功现场展示活动。 2.08、09年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检测结果分学科分区县反馈。 3.高中新课程郊区县实施情况专项视导。 4.社会大课堂实施一年工作总结 。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
1.启动“北京市普通高中综合管理系统”研究与建设项目 |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 |
2009年 11月 | 1.研制初中学校教育质量评价方案和评价工具; 2.义教样本校完成3所名校发展路径分析报告。 3.高中课程网、义教课程网建设研讨会; 4.高中样本校项目教学方式变革研讨会 5.高中样本校项目管理专题探讨会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1.农村教学干部现场观摩活动-走进平谷三中。 2.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场会活动。 3.学校干部研修沙龙——基于课堂的教学管理。 4.推进区域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5.地理现场交流——走进密云的同课异构。 6.区域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网络课堂五学科分科交流研讨会(每学科约2次,共10次)。 2.网络课堂 技术组资源建设方案调整及资源建设推进。 | 北京市教育学会 | |
1.修订高中阶段新课程实施计划。 2.启动三级课程整体建设相关活动。 3.自主设课通州潞河全市研讨会。 4.组织完成第一阶段义教教材修订工作。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 |
1.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反馈学校及学生报告查询系统启用。 2. 教研员专业培训及专项学习考察。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
1. 专题培训方案设计及部分校长培训。 | 北京教育学院 | |
2009年12月 2010年1月 | 1.举办规划项目09年校长论坛:影响力论坛。 2.举办高中样本校校长论坛。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1.高中课改教师专刊编辑与发行。 2.密云县骨干班主任现场观摩活动。 3.城乡学校教学研究现场交流活动。 4.学校特色建设行动现场会。 5.校本教研基地建设研讨会。 6.媒体报道与课改推进研讨会。 7.平谷区中学校长合作研究结题论证会。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修订义务教育新课程实施计划。 2.组织北京市编写的高中教材实验活动。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 |
1.小学新课程农村学校专题调研。 2.高中新老课程会考命题。 3.义教课程改革跟进式培训。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
1.完成所有2010届高中新课改毕业班的第二次《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数据抽测。 2.修订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评价方案;并准备发布。 |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 |
1.以专题形式研究学校自我评价的组织与实施等机制; 2.高中课程网建设培训会及总结交流会。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
1.高中课改专项联席会。 2.课改推进与教师成长座谈会。 3.课改专刊改版咨询会。 4.优质学校建设专题研讨会。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开展中考考试内容、考试标准、命题技术的研究。 2.高校录取会考成绩使用调研论证;开展高职志愿设计研究。 3.高校自主招生监控;进行录取系统软件调研及需求分析等。 4. 完成网上阅卷工作;开展对新课程下会考科目的统计分析与评价。 | 北京教育考试院 | |
1.筹备召开宣传培训会议;策划推出“数字校园”专栏。 |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 |
2010年2月 | 1.开展学生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 2.实施初中学校资源配备及使用效益现状调研;实施初中学校资源配备与教育质量的关联研究。 3.研发特色建设分类指标,并对分类情况进行理论研究。 4.研发高中规划制定工具。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1.学科教育学与教师发展咨询会。 2.骨干班主任专业发展阶段交流会。 3.区域教育合作中的校长研修。 4.中学课改教师专刊策划咨询会。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新型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五科“个性化学习实录”及“案例集”编撰。 | 北京市教育学会 | |
1.课程改革干部培训。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 |
1. 2010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检测工作准备 2.社会大课堂课程实验基地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专题研讨。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
1.进行2010年祥云行动子项目:骨干校长培训班培训需求调研。 | 北京教育学院 | |
2010年3月 | 1.2010年义务教育阶段课改调查问卷提纲的研制和修改;拟定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语文、数学学科教学质量抽测方案; 2.高中课改一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总结准备工作;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长培训;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研。 3.召开北京市小学学校发展现状形成性评价报告全市培训会; 4.以特色建设指标研发为基础对区县进行特色建设培训。 5.高中规划制定工具实测。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 |
1.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案例现场交流会。 2.地理教师研究性学习——走进怀柔。 3.农村中学干部研修专题沙龙—学校德育管理。 | 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 |
1. 受理地方教材审查申请。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 | |
1. 2010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检测命题。 2.全市体育教师专业基本能力考核活动。 3.全市高中教师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启动。 |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
1.指导学校完成2010届高中新课改毕业班的《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生成及上报。 |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 |
1.召开高中课改第一轮总结宣传培训会议。 |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 | |
1.2010年祥云项目骨干校长班开班。 2.启动2010年祥云行动祥云子项目“北京市新课程实施一轮情况调研”。 | 北京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