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卫生系统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

2020年07月10日18:29:59
发布部门: 上海市卫生局
发布文号:
2011年新闻宣传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以宣传医改、弘扬先进为主线,大力弘扬、凝练世博精神,强化新闻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行业管理职能,统筹抓好思想政治、卫生文化、医学伦理、语言文字、三下乡等各项工作,努力提升卫生事业软实力,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十二五”开局工作、迎接建党90周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卫生新闻宣传管理

(一)聚焦医改宣传报道。2011年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之年,医改宣传报道也将成为上海卫生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要按照上海医改方案所确定的目标、原则和政策框架,配合市医改办,加大医改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医改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的认识,为改革构建共同思想基础,营造宽松、和谐的舆论环境。做好医改政策导读和释疑解惑工作,积极宣传医改惠及广大市民、确保医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举措,并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看待医改面对的挑战和困难,既坚定医改信心,又形成合理预期。要围绕医改大局,立足上海实际,积极推出基层医改典型、鲜活实例和新鲜经验报道,与主流媒体联合开展“来自医改一线”的专题宣传报道,在新闻媒体设立“医改区县行”专栏,组织中央及本市媒体对医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发挥引导舆论、营造氛围、凝聚力量、振奋精神的作用。

(二)大力弘扬主旋律,做好先进典型表彰宣传。与市委宣传部、市教卫党委联合举办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王振义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市卫生系统乃至全社会形成向王振义同志学习的热潮。做好《名医大家》第二期拍摄工作,出版《名医大家》一书;积极开展援疆、援滇、援藏等对口支援先进典型宣传;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先进典型宣传;推出一批服务病人的中青年医务人员先进典型;在新闻媒体上开设“感动我的医务人员”专栏,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展“感动·瞬间”上海医务人员职业风采摄影大赛,发动卫生系统广大医务人员、宣传干部和新闻记者深入基层第一线采写先进人物报道,捕捉精彩瞬间,宣传身边人、身边事;开展第十三届“银蛇奖”和2009-2010年度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优秀组织者等评选表彰,向全市推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多渠道、多角度、多形式宣传弘扬正面典型。

(三)开展“体验式、理解式、互动式”宣传报道。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要组织新闻媒体深入医院门急诊、医疗急救、社区服务、疾病防控、卫生监督、无偿献血等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开展“公众体验日”、“开放日”等体验式互动报道,客观介绍医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职业、生活压力,进一步争取社会各界、广大患者、市民的共鸣和理解、支持。拟与电视媒体联合推出国内第一部直击医疗抢救现场的电视纪实专栏《生死一线》。

(四)推进健康教育宣传。统筹协调新闻媒体与医疗卫生行业的健康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宣传,与解放日报报业集团联合推出“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解放健康讲坛”,争创全国一流的健康教育品牌。协调推进市健康教育所与市级医院联合开展健康教育模式,进一步发挥12320热线iptv(网络电视)平台的健康宣教作用。

(五)加强舆情监测。各区县卫生局、办医主体和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对平面媒体、相关重要网站、论坛、博客、微博及社区网站等的监测和舆情研判,掌握舆论动态与趋势,第一时间应对突发事件和负面新闻,加强风险沟通,把握舆论应对的主动权。

(六)推进新闻宣传全行业联动。设立“上海卫生新闻讲坛”,提升全行业新闻宣传理念与新闻传播水平;总结完善卫生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推进卫生新闻发布工作,维护医疗卫生单位良好形象;汇编《上海卫生系统新闻宣传工作手册》,举办“上海卫生系统新闻宣传干部培训班”,加强对新闻发言人、宣传干部的培训和实战演练;与复旦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开展“卫生新闻宣传实务研讨会”,推进医疗卫生单位建立新闻报道评估反馈机制,努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

(七)加强《健康报》驻地记者站建设。加强健康报上海记者站记者梯队建设,完善驻地记者、特约记者和通讯员网络,在《健康报》上推出一系列医改报道、深度报道、人物报道和专题报道,进一步增强上海卫生工作在全国卫生系统的影响力;加强健康报网“上海地方频道”的采编工作。

二、强化精神文明建设管理力度,努力提升卫生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一)延伸世博文明效应。召开全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大会,总结迎世博600天、世博召开184天的医疗卫生行业文明服务经验,推出一批践行“三化二十条”先进单位,表彰2009-201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个人和优秀组织者,把迎、办世博会期间行之有效的服务品牌和举措转化为后世博时期医疗卫生服务的常态、长效制度,促进文明行业创建。联合新闻媒体总结、推出一批精神文明创新举措进行宣传。

(二)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发挥2010版上海市卫生系统文明单位评审指标体系的导向功能和约束功能,进一步将文明单位创建与绩效考核挂钩。突出文明单位的人文服务培育、社会责任强化、卫生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创建。在文明单位创建基础上,开展“和谐医院”创建,强化典型引领和分类指导,丰富主题内涵,拓展活动载体,完善评估方法,拓展创新领域,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积极做好全国文明单位和创建先进单位的推荐、申报工作,引导民营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增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交流、研究,搭建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展示、推广平台,推出“上海卫生系统十大便民服务举措”、“文明单位创建十大流程优化案例”等评选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不断涌现。

(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结合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并作为新职工岗前培训、考核内容。推进“医德档案”制度常态长效管理,进一步落实医德档案“内容统一化、管理信息化、考核绩效化”,充分发挥“医德档案”制度的激励、引导和规范作用;完成卫生部行风建设课题“医德档案”调研。完善上海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教育载体建设,推出一批卫生系统职业道德教育基地,明确基地建设规范要求,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基地的学习、交流、展示、宣传功能。

(四)推进医务社工和医院志愿者服务活动。总结医务社工和世博志愿服务经验,联合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上海特点的专业社工和医院志愿服务模式,力争打造在全国卫生系统领先的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和支撑计划。推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社工组织建设,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基地,做好医务社工和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吸引、凝聚更多专业人士、大学生和市民群众在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五)加强卫生文化建设。深入总结、凝炼世博精神,开展上海卫生系统行业精神大讨论,形成引领全市16万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职业精神和医学伦理原则,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共同价值观,增强改革创新意识,进一步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努力为医改献计献策。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践行救死扶伤、诚实守信、关爱病人、敬畏生命的价值取向。要推进卫生文化载体建设,开展医院网站文化评比、交流和展示,命名一批医院文化品牌实践基地,形成具有上海卫生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加强局系统思想理论建设,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

抓好局机关、局属各单位党组织中心组学习,重点抓好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单位党政主要领导要率先践行科学发展观。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好广大党员、群众的学习。推进主要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及时了解学习宣传贯彻的情况,回答广大党员、群众关心的问题,发现和总结推广经验。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局系统党员风采宣传展示。每季度下发局属单位“思想政治学习参考”,推进基层职工班组政治学习。加强局系统思想理论工作交流,搭建思想理论工作交流平台,为局属单位思想理论工作创造人员培训机会,加强与其他系统、行业思想理论建设工作的沟通交流。

要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指导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围绕党政中心任务积极开展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医改形势下医务人员思想动态征文交流、研讨,举行优秀院报刊交流、展示,为卫生系统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积极推动上海卫生系统医学伦理工作,以学组建设为抓手,使医学伦理理念渗透医学发展各个亚专业;指导和规范会员单位伦理委员会工作,与市卫生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成立“医学伦理研究室”,加快上海医学伦理学青年人才队伍建设;设立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人文奖”,进一步弘扬医学人文精神。进一步营造卫生系统内部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院报院刊、电子宣传屏的服务、引导与管理;做好卫生系统语言文字、学习型组织建设、“三下乡”工作。指导卫生系统思研会、医学伦理学会围绕医疗卫生中心任务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