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020年08月08日10:06:00
发布部门: 环境保护部
发布文号: 环办函[2012]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各直属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

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要求,我部启动了2013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为确保项目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部在广泛征集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重点,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了《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见附件)。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指南》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请单位和申请人须认真阅读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试行办法》、《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了解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定位、组织管理程序等有关要求。

(二)项目必须符合本年度《指南》中的内容,具有创新的学术思想,明确、先进的研究目标,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案。

(三)项目申请者只可针对项目整体目标和内容进行申请,不能只对部分目标和内容进行申请。

(四)项目申请单位必须具有国内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综合能力,可以由一家申请,也可由多家共同申请,但最多不得超过四家,鼓励不同部门、不同机构、中央与地方以及企业等优势单位进行产学研用组合。对于多家申请的项目,自行组合形成申请团体,并提出项目牵头单位和负责人,由牵头单位具体负责申请。同一单位不得有多个团队申报同一项目。各级行政部门不得申报项目。

(五)项目申请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原则上在60岁以下,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同期只能主持一个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参与一个项目。过去三年没有科研信用管理不良记录。各级政府公务员不得申报项目。

(六)项目申请单位提出项目任务和经费分解方案,提出课题安排及承担单位建议。项目或课题牵头单位经费预算不少于50%,参与单位经费不少于10%。

(七)项目执行年限为2-3年,经费预算根据研究任务实事求是申报。

不符合上述规定的申报书视为无效申请,不参与评审。

二、承担单位选择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自由申报、公开答辩、统一评审、择优委托”等程序确定项目承担单位。

三、申报材料的编制与报送

(一)申报材料编写应语言精炼,数据真实、可靠。

(二)申报材料包括申请函、项目建议书、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申报书及预算说明书五部分,本次预算申报书及说明由项目牵头单位编制项目总预算,协作单位不用单独编制分预算。相关文件格式可在http://kjs.mep.gov.cn/gyxhykyzx/下载。

(三)申报材料首先通过网络同时发送到两个指定邮箱,不接受专家直接到办公室报送申报材料,材料文件名和邮件名称统一命名为“xx项目-xx单位”。待形式审查通过后,再按通知要求将申报材料一式10份加盖牵头单位公章带到答辩现场。申报材料要用a4纸双面印刷,统一采用羊皮纸(皮纹纸)封皮进行胶订,请勿用塑料封皮等其他装订方法。

(四)报送申报材料的截至日期:请各申报单位于2012年4月8日17时前,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申请函加盖牵头单位公章后可先将扫描件发至邮箱或传真至办公室,后寄至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过时不再受理。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邮编100035)

联系人:陈胜 禹军

电话:(010)66556209 66556208

传真:(010)66556206

e-mail:kejichu@mep.gov.cn;hbgyxm@126.com

附件: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二○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附件:


2013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根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和我部“十二五”工作重点部署,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及轻重缓急的原则,我部编制了《2013 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确定以下研究领域作为2013 年度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地下水与近岸海域污染防治领域

1、地下水系统中新型污染物监测技术与源解析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地下水系统中抗生素类、消炎药类、降血压血酯药类药物和全氟有机物(c 4 ~c 10 的全氟烷基磺酸和全氟烷基酸)等新型污染物所存在的直接和潜在环境风险突出、必要的调查与分析方法缺乏、污染程度和污染源不明确等关键问题,开发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适于我国的地下水系统中新型污染物调查、监测、分析方法与成套设备,研发建立我国地下水系统中新型污染物的源解析技术并提出控制对策建议,初步形成一套监测与分析技术规范,为我国地下水各类新型污染物的调查、监测与污染防控提供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研制出具有高选择性和富集性的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现场预处理技术与成套设备;(2)形成污染物监测布点与采样的系列方法和程序;(3)开发出适合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的痕量分析技术;(4)形成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源解析方法;(5)制订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的监测与分析技术导则;(6)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4 项。

主要研究内容:

(1)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监测技术框架研究。系统调研国内外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法规、毒性数据,综合识别调查、分析、评价技术与方法,分析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监测关键技术构成,研究建立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新型污染物调查、监测的技术框架。

(2)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监测方法研究。研究建立样品采集、运输和贮存方法,筛选去除干扰物质、富集目标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技术,确立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分离预处理分析方法,建立适用于我国地下水药品和全氟有机物等采样、分析的方法与技术流程。

(3)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的环境行为与污染方式研究。通过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行为特征与空间分布状态研究,结合典型地段地下水埋藏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生物学特征分析,探讨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代谢方式与归趋,评价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的迁移行为和污染方式。

(4)地下水系统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源解析及控制对策研究。识别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来源,分析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输移过程;基于现代分析、示踪与模拟技术与手段,研究建立地下水系统中药物和全氟有机物等源解析技术与方法,案例验证源解析技术与方法,并研究提出控制对策。

2、地下水环境污染监测井建井与采样技术及质控体系研究

目标:研发适用于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地下水环境监测建井技术,探索符合地下水环境监测要求的先进洗井技术;开发适合地下水环境监测的系列采样技术和设备,制订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构建地下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体系,提升我国地下水水质监测的质量水平。

主要考核指标:(1)研发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地下水环境监测建井与洗井成套技术;(2)开发具有国际水准的3~5 套地下水环境监测采样方法和设备;(3)形成地下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体系;(4)编制地下水环境监测建井与采样技术规范;(5)建立普通、一体式、自动连续式等标准环境监测井系列示范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

(1)地下水环境监测建井与洗井技术研究。总结归纳国内外现有地下水环境监测建井和洗井技术,探索符合地下水环境监测要求的快速、便利的建井和洗井方法,开发适用不同类型井结构的洗井技术方法,研究建立标准环境监测井系列示范工程。

(2)地下水环境监测样品采集技术研究。基于国内外各种采样装置和采样方法的比对,研究适合国内推广使用的地下水环境监测系列采样方法和设备,通过现场示范,研究评估不同采样技术的适用性,制订地下水环境监测采样技术规范。
(3)地下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基于地下水环境监测过程分析,地下水基体标准样品制备方法,研究样品采集、样品保存与运输、样品分析等全过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系统,研发地下水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保证/质量控制技术。

3、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类与防控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分类和防控技术缺乏等问题,结合地下水污染源类型、分布、污染物构成与污染途径分析,建立适合我国的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方法,提出地下水污染源防控技术,为我国地下水污染源治理提供技术与方法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的系列指标(2)形成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方法;(3)开发出2~3 类地下水污染源防控技术,提出技术有效性评估方法;(4)制订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与分类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基于不同水文地质、地下水埋藏条件、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与污染物构成分析,探讨地下水污染源强评价量化方法,研究污染源强分类系列指标与方法;基于地下水污染源类型与污染源强综合控制与复合阻断技术研究,示范性评估技术有效性,形成地下水污染源分类与防控技术体系。

4、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目标:针对华北平原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研究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体系, 开展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 研究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方法,提出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策略;研究设计典型地区典型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和指标体系,优选实用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制定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模式,为华北平原地下水防控技术提供示范。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体系;(2)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技术指南(建议稿)》;

(3)提出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4)编制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1)建立适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地下水重金属和有机污染主要来源、成因和分布状况,开展华北平原石家庄地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案例示范研究。(2)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技术指南,构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分区体系,开展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案例示范。(3)综合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相互影响,以饮用水水源地和污染源为重点,兼顾区域尺度,研究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控目标和指标体系,制定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控分阶段目标。(4)评估不同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实用性、技术有效性、经济可行性,构建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控技术体系,提出典型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方案。

5、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金属冶选尾矿库渗漏对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问题,建立污染范围和程度的生物监测方法,评价尾矿库周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提出可操作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尾矿库渗漏对周边地下水生态风险评价模型,给出尾矿库周边地下水安全警戒线;提出尾矿库渗漏的防控管理技术及已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为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与修复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形成一套规范的生物监测地下水污染的方法;(2)给出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生态风险评价与分类系列指标;(3)提出尾库矿生态风险防控区划分方法;(4)开发出尾矿库渗漏对地下水污染的防控及修复技术。

主要研究内容:以金属冶选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研究反映污染状况的生物监测新方法;基于尾矿库周边地下水不同水文地质、埋藏条件、污染源类型与污染物构成,结合生物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生态风险评价模型;采取源头控制与过程阻断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思路,受污染地下水回用,控制地下水的流向,修复尾矿库周边污染的地下水,建立尾矿库周边地下水污染修复关键技术示范基地。

6、入海排污口设置与直排海污染源监管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目前我国入海排污口的设置缺乏科学、统一的技术论证和审批监管规程以及直排海污染源分布和排污状况不明确等问题,研究制定入海排污口选址与排污方案优化技术导则、混合区划定技术导则,制定入海排污口设置-审批-监测-考核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建立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地理信息系统,提高我国直排海污染源与入海排污口环境管理水平。
主要考核指标:(1)入海排污口选址和排放方案优化技术导则或指南(征求意见稿);(2)入海排污口/污染源直排海混合区划定技术导则与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3)入海排污口审批监管工作规程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4)我国各海区重点直排源/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信息系统(gis)。

主要研究内容:(1)入海排污口选址与排放方案优化技术研究。研究损害污纳海域生态健康的关键因素和影响海域容量的限制因子,研究不同排放方案(近岸和深海)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从规划相符性、资源可持续性、环境影响可接受性、工程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系统地提出入海排污口选址及排放方案优化的原则、程序、内容和技术方法。(2)入海排污口/污染源直排海混合区划定技术研究。研究入海排污口/污染源直排海混合区控制污染物的选取、主控污染物混合区大小的确定原理与方法,针对混合区制定生态补偿方案与风险防范措施的原则与技术方法,提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纳污海域特征的直排口入海混合区划定技术规范和对应的控制标准。(3)制定入海排污口监管工作规程。以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目标和入海排污口选址与排放方案优化技术导则、混合区划定技术规范为依据,以排污口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制定入海排污口设置论证-审批-监测-考核的监管工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为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监管依据和方法。(4)提出入海排污口/直排海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方案。开展我国不同类型直排入海污染源、入海排污口特征、以及受纳海域环境特征调查研究,构建入海排污口动态管理数据库。

7、入海河口区水质标准和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不同类型河口流域环境胁迫下的物理、化学和生态特征,构建河口水域水环境管理分区技术方法;建立反映河口生态环境状况的水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初步构建河口区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与《海水水质标准》的有效衔接,并在典型河口进行适用性验证。

主要考核指标:(1)《入海河口水环境管理分区技术法》建议稿;

(2)《河口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议稿;(3)《河口区生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议稿;(4)典型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实施示范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选择不同类型大中型流域的入海河口,开展河口区水文、水动力、水质、沉积物和水生态系统特征及演变规律调查研究,阐明河口水生态系统的长期演变过程与重要突变时段,提出河口区管理分区的技术方法;统筹《地表水质量标准》与《海水水质标准》,建立河口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河口区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建立河口区水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河口区生物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建立基于群落分析的河口区生物评价技术方法;选择若干不同类型典型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与评价实施示范研究,探索河口区水环境质量管理新模式。

8、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近岸海域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不完善的现状,研究制定能反映海域环境压力、海水水质和海洋生态状况的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估方法,为科学、合理地开展海岸带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2)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技术方法(建议稿);(3)近岸海域湿地退化评价方法(建议稿);(4)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征求意见稿)。(5)典型海区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实施示范报告。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能反映近海环境压力及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的指标体系,构建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评价技术框架。以《海水水质标准》为依据,建立近岸海域水质评价技术方法;研究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表征方法、健康状况等级划分方法,建立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海岸带湿地退化和湿地生态功能损失状况,建立滨海湿地退化评价方法研究;针对近岸海域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结合海域环境背景状况,研究富营养化指数等级划分及评价方法,提出海域富营养化程度的表征方法;基于近岸海域各环境要素评价结果,研究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估的计算方法,建立近岸海域环境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以东海海区、渤海海区为研究对象,开展海域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应用示范。
(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

1、氨排放对华北地区细颗粒物(pm2.5)形成的影响及控制对策研究

目标:测定华北地区农业化肥、畜牧业、生物质燃烧、化工等氨排放重点行业的排放因子,确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提出华北地区氨控制的技术手段和方案建议,定量评估氨污染源减排对二次细粒子的控制成效,为我国细粒子污染控制提供科学支持,为氨污染源环境监督和管理提供政策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1)农业化肥、畜牧业、生物质燃烧、化工等氨排放重点行业的排放因子;(2)重点行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及排放量估算;(3)各季节华北区域氨减排的技术手段和控制对策及其对大气细粒子的控制效果;(4)重点行业氨排放控制方案及环境监督和管理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建立华北地区典型的农业施肥、畜牧业、生物质燃烧、化工等氨排放重点行业排放因子的测定方法,确定排放因子;确定氨排放清单的编制方法;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氨排放特征的影响水平,并建立高时空分辨率氨排放清单;提出氨减排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定量评估氨排放源控制对削减大气细粒子的作用;对氨减排技术进行费效分析,综合评估氨减排环境和经济效益,提出氨污染源控制方案,并定量评估其实施效果,提出具体的环境监督和管理建议。

2、pm2.5/pm10 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方法关键技术研究目标:以国家标准方法hj618-2011 pm2.5/pm10重量法为基础,对于采用β射线原理、teom 微震荡天平原理以及光散射原理pm2.5/pm10自动监测方法进行比对研究,确定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方法和准确性检验方法,提出我国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技术方案和质量保证/控制方法,为保证即将在全国陆续开展的pm2.5/pm10监测的可比性和准确性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采用β射线原理、teom 微震荡天平原理以及光散射原理pm2.5/pm10 自动监测方法标准量值传递关键性能指标及其限值;(2)我国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标准量值传递与传递技术方案;(3)我国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质量保证/控制方法。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国际通用的β射线原理、teom 微震荡天平原理以及光散射原理pm2.5/pm10自动监测方法,在我国选择不少于4 个典型气候区域和地理区域,研究确定其差异性和适用性,以及不同pm2.5/pm10颗粒物浓度条件下的差异性和适用条件;开展不同原理的颗粒物监测的标准量值传递与传递关键技术研究(包括流量与标准膜的传递);研究确定颗粒物自动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和质量保证/控制方法研究。

3、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遥感监测关键技术和业务化运行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污染状况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业务化应用的需要,开展基于分区的卫星遥感近地面pm2.5 浓度反演技术攻关和业务运行方法研究,建立相关标准规范,为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中东部地区卫星遥感pm2.5分区监测模型;(2)高精度卫星遥感pm2.5 浓度反演方法;(3)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 遥感监测业务运行方法;(4)卫星遥感分区监测pm2.5 标准、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我国中东部地区卫星遥感pm2.5分区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卫星遥感监测pm2.5 分区监测模型;建立我国中东部地区基于分区的卫星气溶胶光学厚度及pm2.5 反演方法,实现高精度近地面pm2.5 反演;开展我国中东部地区pm2.5 遥感监测业务数据源、业务运行方式、业务管理模式研究,建立一套pm2.5 遥感监测业务运行体系;开展卫星遥感分区监测pm2.5 的规范研究,制定相关技术的标准、规范,指导环保监测及污染防治工作。

4、柴油车尾气细颗粒物(pm2.5)减排和监管技术研究

目标:对我国柴油车尾气细颗粒(pm2.5)排放清单及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柴油车尾气pm2.5 的减排技术途径,研究其监管技术方案,为大气pm2.5 减排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柴油车尾气pm2.5 排放清单建立方法技术指南(建议稿)(2)我国2010 年柴油车尾气pm2.5 排放清单;(3)不同控制方案的柴油车尾气pm2.5 减排费效分析结论;(4)柴油车尾气p pm2.5 减排的监管技术方案及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实车道路和台架测试及模型模拟研究,确定油品硫含量、车型及技术水平、行驶工况等因素与柴油车尾气pm2.5排放因子的关系,建立2010 年我国柴油车pm2.5 排放清单,预测2015 和2020 年基线情景下的柴油车尾气pm2.5 排放清单,研究提出柴油车尾气pm2.5 排放清单建立方法技术指南(建议稿);调研评估发达国家和地区常用的柴油车pm2.5 减排技术和措施,研究其实际成本和减排效果,分析不同控制方案的费用效果,提出优化的柴油车pm2.5减排技术途径;研究有效应用各类排放控制先进技术和清洁车用油品的监管技术措施,提出强化我国柴油车pm2.5 减排的监管技术方案及政策建议。

5、北京市交通流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研究

目标:以北京市为目标城市,建立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交通源高时空分辨率的动态排放清单,实现交通排放源对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和臭氧浓度贡献的定量解析,为国家和地方制定并实施与交通相关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提供科技支持。

主要考核目标:(1)城市交通流与污染物排放的定量耦合关系及确定方法技术导则(建议稿);(2)基于实时交通流状况的城市高时空分辨率动态排放清单建立方法技术指南(建议稿);(3)交通排放源对pm2.5 和臭氧浓度贡献的定量解析;(4)基于城市交通流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建立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城市交通排放源估算和预测模型,改进高时空分辨率动态排放清单的处理程序,研究确定基于实时交通流状况的城市高时空分辨率动态排放清单建立方法并形成技术指南;开展交通排放源对城市空气质量特别是pm2.5和臭氧浓度贡献的定量解析研究,研究提出城市交通流与污染物排放的定量耦合关系及确定方法技术导则;提出基于城市交通流的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建议。

6、城市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监管机制研究

目标:研究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技术,确定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并定量评估其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提出大气污染物减排途径以及监管机制建议,为各级环保部门开展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技术及清单编制方法技术指南(建议稿);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监管技术方案。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建立茶浴炉、烧烤、平房面源等低矮面源so 2、no x、颗粒物(pm 10、pm 2.5)、voc s 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测试技术,确定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和排放因子;建立低矮面源活动水平调查方法,开发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并选择2-3 个典型城市编制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定量评估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出低矮面源大气污染物减排途径和排放监管机制政策建议。

7、典型工业源排放特征谱数据库建立及源解析评估

目标: 以冶金、建材、石化等典型工业行业为对象,建立典型工业源排放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源特征谱数据库,识别各类源对二次污染物的生成贡献。

主要考核指标: (1)冶金、建材、石化等典型工业源排放特征谱的采集与测试规范;(2)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的pm 和voc 源排放特征谱数据库; (3)各行业基于组分的pm 和voc 源排放清单及二次污染物生成潜势。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冶金、建材、石化等行业中的主要工艺过程污染物的产生机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源特征谱采集和测试方法和规范; 通过对典型工业源排放工艺过程的测试,建立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源特征谱数据库;基于源特征谱数据库,分析各类源的示踪成分,尤其是有机示踪成分;建立各行业基于组分的pm 和voc 排放清单,识别各类源对二次污染物的生成潜势;将建立的数据库应用于典型地区,进行受体模型和源解析示范研究,对数据库进行评估和验证。

8、城市大气监测用20 种臭氧前体物混合气体标准样品研究

目标:开展城市大气监测用20 种臭氧前体物混合气体标准样品研究,为臭氧前体物气体监测与管理提供仪器校准、方法评价、质量控制和量值溯源必需的实物标准样品技术支撑,为我国典型区域光化学污染与灰霾成因研究和综合控制提供测量标准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20 种臭氧前体物(涵盖烷烃、烯烃和芳烃)混合气体标准样品1 项;(2)组分不少于20 种,浓度水平为ppm 级,定值不确定度不大于10%;(3)申报国家标准样品编号。

主要研究内容:(1)研究臭氧前体物气体标准样品制备和分析技术,建立臭氧前体物气体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分析方法;(2)研究不同气瓶内壁对臭氧前体物气体组分的吸附特性,开展气瓶转移实验,筛选适合臭氧前体物气体标准样品制备的气瓶;(3)研究臭氧前体物气体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确定气体标准样品的最低使用压力和使用有效期;(4)研究量值评定技术及溯源性,确定气体标准样品的不确定度;(5)与国际同类标准样品之间的量值比对研究。

9、我国南部、西南部空气污染物跨界输送及应对战略研究

目标:在我国南部、西南部的跨界污染物输送路径开展空气污染物的长期和加强观测,掌握空气污染物和短生命周期气候辐射强迫污染物在青藏高原的污染状况和传输路径,为制定中、长期区域空气污染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对我国区域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方面的环境国际合作提供科学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不少于1 年的地面和遥感观测数据集;(2)基于气象和大气物理、化学特征的青藏高原、印度洋季风和热带东风带的区域空气污染模式;(3)南部、西南部空气污染物排放源清单;(4)我国南部、西南部区域空气污染防制对策及环境国际合作对策。

主要研究内容:在我国青藏高原南部和云贵高原南部的背景地区对pm 10、pm 2.5、so 2、no x、o 3 及黑碳等污染物开展不少于1 年的观测研究,在跨界输送显著的季节对空气污染物和短生命周期气候辐射强迫污染物以及边界层气象开展加强观测,建立我国华南、西南、青藏地区较高时空分辨率排放源清单,研究我国南部、西南部区域重要空气污染物分布特征、传输状况、能见度和辐射影响及其与周边国家pm 2.5、臭氧污染等的相互影响关系;开展空气污染物远距离跨国界传输问题控制对策研究。

10、典型行业和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与环境监管机制研究

目标:设计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生产(hcfc-22、己二酸、硝酸)和作业期内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典型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方法、技术规范、核算方法和申报制度。开展典型城市工业、交通、建筑、消费等领域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环境监管试点,提出相应的管理体制与技术政策建议。

主要考核指标:(1)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生产(hcfc-22、己二酸、硝酸)和作业期内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典型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技术规范(建议稿);(2)温室气体监测和核算纳入现行环境污染物监测统计体系的申报制度(建议稿);(3)典型行业温室气体环境监管制度设计与管理试点示范;(4)典型城市典型行业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环境监管技术政策路径(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生产(hcfc-22、己二酸和硝酸)、作业期内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典型行业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排放量核算方法;在上述五个行业选择大、中、小规模生产企业或垃圾填埋场开展温室气体监测和核算方法试点;评估将温室气体纳入现行环境污染物监测和申报体系的管理、政策和技术可行性;提出温室气体监测制度建设方案与实施路线图。选取1-2 个典型城市,研究提出工业、建筑、交通、消费领域绿色低碳协同发展的环境监管综合方案。

11、工业锅炉及钢铁等涉汞行业大气汞防治技术与管理政策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工业锅炉、钢铁、水泥、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工业炼金等行业大气汞排放源,提出我国大气汞减排最佳可行性技术(bat )及大气汞污染防治政策,为典型行业大气汞防治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得出工业锅炉、钢铁、水泥、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工业炼金等行业大气汞协同控制技术可行性分析结果;

(2)提出典型行业大气汞减排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草案);(3)提出分行业、分阶段的大气汞减排目标和最优分配方案;(4)提出大气汞防治技术准入条件(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我国工业锅炉、钢铁、水泥、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工业炼金等行业的种类及分布现状;研究原料汞含量及汞的排放因子和典型行业不同形态汞的排放去向和排放总量;研究我国现有控制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上述主要大气汞排放源的污染防治技术的可行性,提出相应大气汞防治技术途径;研究分行业、分阶段的典型行业大气汞减排目标和最优分配方案;研究上述主要大气汞排放源大气汞防治技术准入条件以及相关的技术政策。
12、含氢氯氟烃(hcfcs)替代技术评估与推广政策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履行保护臭氧层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的加速淘汰含氢氯氟烃(hcfcs )的目标和任务,研究提出我国hcfcs 替代技术(含替代品)推荐名录以及替代技术推广应用激励政策。

主要考核指标:(1)hcfcs 国家重点推荐技术名录(建议稿);

(2)替代技术推广应用激励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十三五期间hcfcs 淘汰对我国相关行业的经济影响以及可取得的环境效益;研究制定hcfcs 替代技术标准及替代技术评估方法;按照替代技术和替代技术评估方法,研究提出我国淘汰hcfcs的替代技术推荐名录以及促进替代技术应用的激励政策措施。

(三)固体废物与化学品领域

方向1-4 中研究对象废物种类选择标准:(1)产生总量大于等于所研究领域废物总产生量的80%;(2)废物所含污染物质及其污染强度在所研究领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3)废物中所含有害物质及其危害在社会或者行业中受到较大的关注。

1、无机化工废渣污染特征与污染风险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无机化工行业特征,明确无机化工废渣的污染特性及其特征污染物以及未来变化趋势;明确无机化工废渣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环境风险,提出控制对策,为建立我国无机化工废渣无害化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无机化工废渣污染特征、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2)无机化工废渣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建议;(3)无机化工废渣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建议;(4)无机化工废渣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主要研究内容:以基础无机酸碱和无机盐以及其他无机原料生产行业(不包括化肥、农药行业)为研究对象,开展无机化工废渣(不包括废水处理污泥)产生特性调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污染特性研究,提出其未来产生特性和污染特性的变化趋势;开展无机化工废渣污染特征以及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各个环节中环境行为研究,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确定关键污染控制节点,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建议。

2、废催化剂污染特征与污染风险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使用催化剂重点行业特征,明确废催化剂的污染特性及其特征污染物以及未来变化趋势;明确废催化剂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环境风险,提出控制对策,为建立我国无废催化剂无害化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废催化剂污染特征评估、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2)废催化剂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建议;(3)废催化剂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建议;(4)废催化剂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化工、石油炼制、污染治理等行业典型工艺,以催化剂使用工艺为研究节点,开展废催化剂产生特性调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污染特性研究,提出其未来产生特性和污染特性的变化趋势;开展废催化剂污染特征以及在再生、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各个环节中环境行为研究,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确定关键污染控制节点,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建议。

3、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污染特征与污染风险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有机化工行业特征,明确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的污染特性及其特征污染物以及未来变化趋势;明确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环境风险,提出控制对策,为建立我国有机化工废物无害化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污染特征评估、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2)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建议;(3)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建议;(4)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主要研究内容:以基础有机化工为重点研究对象,适当结合精细化工和高分子合成等行业(不包括煤化工、制药和农药生产行业),开展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不包括废催化剂、废水处理污泥)产生特性调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污染特性研究,提出其未来产生特性和污染特性的变化趋势;开展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污染特征以及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各个环节中环境行为研究,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确定关键污染控制节点,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建议。
4、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污染特征与污染风险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产生工艺的行业特征,明确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的污染特性及其特征污染物以及未来变化趋势;明确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环境风险,提出控制对策,为建立我国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无害化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 (1)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污染特征评估、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2)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建议;(3)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建议;(4)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有机溶剂和矿物油使用行业调查;以产生工艺为研究节点,开展废有机溶剂(以苯系、卤代烃类毒性较大有机溶剂为重点,不包括有机化工精蒸馏残渣和有机溶剂生产副产物)和废矿物油(以废润滑油、废传动油为重点,不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生产废物)产生特性调查,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趋势和污染特性研究,提出其未来产生特性和污染特性的变化趋势;开展废有机溶剂和废矿物油污染特征以及在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各个环节中环境行为研究,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确定关键污染控制节点,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和技术政策建议。

5、油田含油污泥污染特征与污染控制研究

目标:针对我国不同类型油田开发与石油开采工艺过程的行业特征,明确油田含油污泥的污染特性及其特征污染物,完成油泥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筛选与评估,明确不同类型废油田含油污泥贮运与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环境风险,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与环境监管对策,为建立我国油田含油污泥无害化管理体系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我国油田含油污泥污染特征评估、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环境风险评估及对策建议;(2)我国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建议;(3)我国油田含油污泥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和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建议;(4)我国油田含油污泥污染控制技术手册。

主要研究内容:针对我国油田和石油开采工艺特征,开展不同类型油田含油污泥产生特性调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污染特性研究,提出其未来产生特性和污染特性的变化趋势;开展油田含油污泥污染特征以及在再生、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各个环节中环境行为研究,开展油泥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筛选与评估,完成环境风险评价,确定关键污染控制节点,建立提出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技术政策、最佳可行技术指南建议。

6、建筑废物处置和资源化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目标:针对当前建筑废物处置和利用的环境管理缺失及其环境压力大的问题,开展建筑废物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为我国建筑废物的安全处置和资源化的管理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建筑废物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建议;(2)建筑废物再生产品环境保护质量标准建议(3 类产品)。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不同来源建筑废物(以工业企业建筑废物为重点)的产生和污染特点,可能的利用和消纳方式;研究建筑废物中主要特征有害物质的存在特征,分析这些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可能的迁移转化途径和及其在利用、消纳和填埋处置过程中的释放潜力,并据此提出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针对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的典型产品,评价其特征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污染物释放速率和释放量,评价其环境安全性,形成技术标准,并对其产品的利用方式提出建议。

7、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及管理研究

目标:通过对我国农药助剂使用及环境残留调查,明确农药助剂污染特征,开展农药助剂环境行为和生态效应评价研究,建立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建立农药助剂分类分级控制管理制度,提出农药助剂产业全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为农业源污染控制与农业环境保护监管提供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2)农药助剂分类分级环境风险关注名单;(3)农药助剂产业全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主要研究内容:(1)农药助剂使用及污染状况调查。通过农药助剂使用及环境残留状况调查,明确我国农药助剂环境污染特征,建立农用助剂基础信息数据库,为环境安全管理提供研究数据。(2)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研究。通过实验室内和野外试验,开展不同类型农药助剂环境持留、生物富集与食物链传递等环境行为研究,以及其对环境生物的内分泌、基因、致死等毒性效应研究,提出农药助剂环境风险关注阈值,建立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3)农药助剂环境安全管理模式研究。基于农药助剂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开展农药助剂分类分级源头控制管理制度研究,提出农用助剂环境风险重点关注名单;开展农药助剂生产、储藏、使用和处置等各环节环境安全管理技术和制度研究,建立农药助剂产业全程环境风险管理模式。
8、极高持久性和生物蓄积性化学品筛查方法和清单研究

目标:建立极高持久性(vp)和极高蓄积性(vb)化学物质的筛查方法,开展我国高产量化学品极高持久性和极高蓄积性的筛查,提出我国化学品管理和重点行业优控vpvb 的初步清单。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vpvb 筛选模型,该模型包括不少于15 类100 种化学品的实测食物链传递系数;(2)提出vpvb 筛查技术导则;(3)我国vpvb 高产量优控化学品初步清单。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不同类型vpvb 化学品在我国典型水域食物网中的传递系数;测定vpvb 化学品的毒代参数;基于化学物质结构、理化参数和体外毒代参数,建立vpvb 化学品的筛选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我国高产量vpvb 化学品的筛选,提出我国优控高产量vpvb 化学品初步清单。

9、化学品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技术研究目标:解决化学品环境危害性鉴定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提出化学品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中的优化测试技术指南。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化学品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中的优化测试技术指南;(2)提出新化学物质生物降解与富集等环境行为参数测试的关键技术程序和降解性判别方法;(3)建立指南和关键技术程序的数据应来自至少3 家合格实验室、至少3 个地理区域或污水处理工艺类型;(4)项目总试验重复次数应至少20 次(实际数据量大于2000)。

主要研究内容:(1)开展生物降解接种物、不同降解测试终点的适用性研究;(2)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工艺对接种物的影响;(3)开发低浓度下生物富集测试技术及标准化程序;(4)富集试验中的暴露方式及其对结果的效应研究;(5)开展降解微生物活性特征及毒性快速诊断研究。

10、超高灵敏二恶英类生物检测方法的开发与应用

目标:为落实《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中对二恶英类生物筛查法开发和应用的要求,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且有超高灵敏度的二恶英生物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开展二恶英类生物检测法在固体废物与土壤中二恶英类筛查的应用。

主要考核指标:(1)所开发的二恶英类生物报告基因检测方法检出下限低于0.01 pg/assay,动态检测浓度范围达到3 个数量级;(2)该方法与高分辨质谱检测方法的误差不大于100%;(3)对100 个以上的焚烧飞灰等固体废物、200 个以上的土壤样品开展二恶英类含量的筛查;(4)提出土壤/沉积物、飞灰等报告基因生物筛查法标准文本。

主要研究内容:构建超高灵敏度二恶英生物报告基因质粒,以该质粒为基础构建二恶英生物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利用tcdd 等标准品获得其mdl、ec50 等关键参数,以该系统为基础,对典型固体废物、土壤等环境样品进行二恶英类含量的筛查,并与hrgc-hrms 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适用性;提出二恶英生物分析方法标准。

11、区域pops 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研究

目标:揭示pops 环境污染与本地水生和陆生生物体内pops 残留的关系,筛选具有指示性效应的生物物种,建立指示性生物体pops 残留表征区域环境pops 污染的方法。

主要考核指标:(1)研究的pops 的种类不少于4 类,即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多溴二苯醚和pfoa/pfos;(2)分析实际环境介质和生物样品不少于400 个;(3)建立区域pops 污染指示性生物筛选指南和pops 污染指示性生物表征方法指南; (4)提出的敏感指示性生物不少于5 种。

主要研究内容:以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控制的pops 为研究对象,在区域范围开展大气、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pops 环境残留分析测试,选择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常见的陆生和水生生物物种,进行pops 生物体内残留测定,揭示环境中pops 污染特征与生物体内pops 残留之间的联系,估算生物体对环境中pops 的富集放大系数。寻找敏感指示性生物,建立指示性生物对污染水平的预测、表征和风险评估方法。

12、我国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的检测方法、污染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目标:建立适用于我国不同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体内抗性基因分析检测的标准方法技术体系,获取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养殖业、制药业、医疗业)以及不同区域抗性基因污染基础数据,弄清我国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空间和行业污染特征,提出我国抗性基因污染实施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策略,为控制新型污染物和防范环境风险提供基础技术准备。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不同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体内抗性基因定性定量化指标分析检测的标准方法,编制《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中抗性基因污染检测标准方法技术规范》(草案);(2)监测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四环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抗性基因污染;提交《我国典型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空间和行业污染特征》报告;(3)特征抗性基因污染的优控行业企业名录;(4)提出对我国抗性基因污染实施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对策,编制《我国抗性基因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控制对策》报告(建议稿)。

主要研究内容:在建立一整套通用的适用于不同环境介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体内抗性基因定性定量化指标分析检测的标准方法基础上,研究抗性基因在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区域的污染特征。构建我国不同环境介质、不同行业、不同区域抗性基因污染的第一手数据库。以控源排放作为重点,筛查抗性基因污染排放严重的行业作为优控对象,评估现有行业废水控制排放技术体系对抗性基因污染的控制现状,提出针对特征抗性基因污染的优控行业企业名录。在以上数据基础上,提出对我国抗性基因污染实施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对策,提交《我国抗性基因分级、分区以及跨行业的控制对策》报告(建议稿)。

(四)土壤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领域

1、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目标:研究建立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技术和措施,为科学有效地防范土壤污染事故和土壤环境损害的发生提供管理手段。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指标体系;(2)提出相应的管理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以工矿企业(如各类工业企业、采矿区尤其是尾矿库所在区域)周边土壤为管理对象,研究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管理水平的工矿企业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潜在风险;研究提出分级分区管理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提出基于风险源监管的土壤环境分级分区管理技术指南。

2、土壤典型污染物生态毒理评价及其在标准制修订中的应用

目标:以典型重金属和有毒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开展适合我国情况的土壤污染物生态毒理学评价,为土壤环境标准制修订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获取镉、砷和苯并(a)芘在我国典型土壤中的生态毒理学阈值;(2)提出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取值的制修订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以镉、砷和典型有毒有机污染物苯并(a) 芘为研究对象,筛选适合我国特点的土壤生态毒理评价代表性物种(植物和土壤无脊椎动物);针对我国典型类型土壤开展室内和野外尺度生态毒理学试验;研究提出基于不同土壤类型和生物受体的污染物生态毒理学阈值,并探讨其在土壤环境标准制修订中的应用。

3、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微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与方法研究

目标:针对目前石油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指标复杂,对设备和分析时间要求较高,难以快速确定毒性水平等问题,研究开发基于生物传感的石油污染土壤快速检测的特异性方法,提高污染监管水平。

主要考核指标:(1)提出石油污染土壤生态毒性评价指标;(2)提出石油污染土壤毒性的微生物传感快速监测的特异性方法及技术导则。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的理化和生物学特性研究,筛选并优化生态毒性快速评价指标;研究评估污染土壤生态毒性指标的代表性,建立基于土壤污染急性毒性与遗传毒性的微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方法的适用条件,选择实际石油污染土壤开展方法学验证。

4、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负荷核算和防治技术集成模式及绩效评估

目标:以集约化种植典型地区为研究区域,建立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和污染负荷核算技术方法;筛选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适应技术和关键技术,提出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模式,建立不同集成模式面源污染防治效益评估技术体系;建立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和绩效评估方法,为保障集约化种植区域农产品增产及环境安全提供关键技术支持。

主要考核指标:(1)种植业面源污染监测指标体系与监测技术规范(草案);(2)种植业面源污染负荷核算技术规范(草案);(3)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适用技术和关键技术清单3-4 套;(4)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模式3-4 个,集成模式绩效评估方法1 套; (5)提出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和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绩效
评估方法建议。主要研究内容:

(1)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技术方法研究。研究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产生、排放、迁移转化、入水体等不同环节和过程。针对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排放和迁移特点,研究其监测与评价的关键技术,制定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监测的布点原则、采样和分析方法、构建面源污染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体系。开展集约化种植面源监测与评价技术综合应用示范。

(2)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负荷核算技术方法研究。研究不同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类型的产生量、排放量、迁移转化量、入水体量,建立不同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类型的污染负荷核算技术方法,并选择典型区域进行实证研究。

(3)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集成模式研究。收集整理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梳理技术应用范围、效果、成本等,提出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清单,筛选一批关键技术,并验证其区域适用性,提出集约化种植面源污染防治技术的集成模式,评估集成模式的面源污染减排效果。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两减”(减化肥、减农药)试点,提出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监管方法和制度建议。

(4)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研究主要农业政策的目标、主要措施手段和作用机制,提出主要农业政策面源污染防治效应及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选择典型区域开展案例评估,提出对策建议。

5、有机农业生态环境效益定量化评估与管理模式研究

项目目标:选取典型有机农业生产区域,以代表性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为调查评估对象,开展有机和常规农业生产模式的农田生物多样性、面源污染、土壤环境质量等环境因子的定量化比较研究,建立有机农业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研究提出加强有机农业发展的管理模式,为推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考核指标:(1)构建有机农业环境效益定量化评估方法;

(2)提出实现良好环境效益的有机农业管理模式;(3)编制《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估技术指南》。

主要研究内容:以不同地区的大宗有机农业为研究对象,(1)有机农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2)有机农业的面源污染减排效益;(3)有机农业的土壤环境质量保护效益;(4)我国有机农业环境效益综合评估与管理模式。

6、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与环境监管技术研究

目标:调查分析我国现有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估和环境监管技术应用现状,建立适于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提出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和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技术规范,为推进农村污染减排、保障农村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指标体系与监测技术规范》(草案);(2)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

(3)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技术规范。

主要研究内容:(1)选取不同生态经济区的典型农村,调研新农村建设中人居环境质量监测、质量综合评价和环境监管技术体系现状;(2)针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特点,以农村多类型饮用水、地表水、空气、土壤、地下水、敏感生物及植被等为研究对象,以地面监测和卫星遥感生态监测数据相结合,筛选优化监测技术指标,建立适合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3)研究建立以乡镇-村为单元的不同类型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提出新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技术指南;(4)研究提出适宜于不同类型新农村人居环境监管技术规范。

7、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与评价方法研究

目标:筛选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的模式物种,开发转基因作物对模式物种的毒性效应检测技术和方法,筛选毒性效应指示物,建立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为科学评估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提供技术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提出转基因作物风险评价的代表性物种;提出毒性效应指示物1-2 种,敏感指示物的筛查与检测技术1-2 项;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1-2 项;提出转基因作物的环境安全监管的政策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主要转基因作物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现状调查,并结合区域内重要生物物种资源分布状况,评价转基因作物的主要生态风险。针对陆生与水生两大生态系统的代表性物种,筛选合适的模式物种,查明毒理学效应的靶标部位,筛查毒性效应的指示物,建立敏感指示物的筛查与检测技术,研究转基因作物对其发育、生殖、免疫的毒性效应,建立转基因作物的生态毒理学评价方法。
8、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绿色发展机制和模式研究

目标: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对优先区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评估优先区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现状与变化趋势,研究优先区社会经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模式,为实现《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的目标和联合国2020 年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提供科技支撑。

主要考核指标:(1)建立优先区环境问题诊断技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驱动力分析技术、社会经济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

(2)提出优先区鼓励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环境技术政策2-3 项、环境经济政策1-2 项、绿化发展模式3-4 套;(3)提交典型案例研究报告5-6 份。

主要研究内容: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的影响趋势。探讨优先区生态农业、循环工业以及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的内在联系,建立优先区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针对森林、草原、湿地等类型优先区的不同特点,研究并提出优先区关键行业环境准入条件,研究优先区生态系统综合管理和濒危物种保育模式,研究因利用生物多样性而产生的惠益分享和财政激励机制,并选择重点优先区开展示范,建立不同类型的绿色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9、草原文化遗址地区区域开发生态环境风险评估与监管技术研究目标:建立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与关键监测技术方法,掌握其风险源和风险强度;科学构建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及风险预测与预警,确立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生态环境可调控关键因子,建立基于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长效保护的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技术体系与环境监管模式,实现草原文化遗址遗迹类保护地资源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