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发布文号: 毕署办通[2011]165号
各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地直有关单位:
《毕节地区2011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已经行署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毕节地区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为确保完成全区“十二五”及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总则
(一)目的和意义
“十一五”期间,全区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控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cod和so2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100.04%和100.18%。全面超额完成全区“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仍将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为确保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范围内。到2015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6.12%;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5.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3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27%。
“十二五”时期是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将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谋划“十二五”污染减排规划,对于推动我区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开局之年和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第一年,科学制定年度减排计划,确定年度减排目标,对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三)编制原则
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要服从于省及全区的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
2、分类指导。各地应基于分区域、分流域、分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
3、分解落地。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计划编制的过程切实推动2011年污染减排工作。
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和任务落实要兼顾需求和实际可能,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可控、政策措施可行、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和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
(四)总体思路
1、严格按照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的测算要求: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参数、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和新增削减量的计算,按照《编制指南》中有关测算2015年相关数据的要求进行测算。
2、与有关规划相衔接:与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衔接一致。
3、可操作性:按照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属性和控制途径,明确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在结构调整、工程治理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具体项目,使计划项目能层层落实到位,便于自查和核查,具有可操作性。
(五)编制依据
1、2010年污染源动态更新数据;
2、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发〔2010〕97号);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
4、《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意见》(黔府发〔2010〕3号)和《关于征求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或计划意见的函》(黔经信办函〔2010〕239号);
5、《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
6、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
7、《2005-2009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8、《2010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毕节地区环保统计年报》;
10、《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六)计划目标
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10年,排放基数采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规划目标年为2011年。
控制因子:so2、nox、cod、nh3-n四项主要污染物。
2011年各项污染物的计划目标如下:
so2排放总量控制在26.24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削减2.0045万吨,削减7.1%;
nox排放总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增加5782吨,增加4.32%;
cod排放总量控制在4.67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削减1618吨,削减3.35%;
nh3-n排放总量控制在0.57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削减32.79吨,削减0.57%。
二、so2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本计划采用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数据作为计划基数,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全区so2排放量为28.25万吨,其中火电行业23.35万吨。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亿元,根据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4.6%,到2015年,总值达到1188亿元以上。据此推算得出2011年全区的gdp为689亿元。
根据《纲要》,毕节地区2010年单位gdp能耗为2.59吨标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为1131万吨标煤,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到达2.15吨标煤/万元,预测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12.36%,计算2011年的gdp以及2011年比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比例3.4%,根据上述按《“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有关公式计算出在2015年gdp达到1188亿元情形下,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276万吨标煤。
(2)煤炭消费增量
根据《2010年毕节地区统计年鉴》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有关公式计算,2010年毕节地区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为2754万吨。
根据2010年和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2010年煤炭消费总量,推算出在2015年gdp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按《编制指南》有关公式计算出2011年的煤炭消费总量为3107万吨,从而推算出2011年比201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增量为353万吨。
(3)电力煤炭消费增量
2011年,我区无新增装机机组,根据《编制指南》无新增电力煤炭消费增量,但根据2010年污普各电厂耗煤量及2011年我区gdp增长率,预计全区已建火电机组将新增煤炭消费量285万吨。
综上所述,在2015年全区gdp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的预测值分别为:
2011年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值
2、宏观法预测
(1)电力行业新增量
2011年电力行业新增煤炭消费量285万吨,硫份按2009年火电机组平均硫份取值2%,综合脱硫效率按80%,计算得出2011年电力行业新增so2排放量为1.938万吨。
(2)非电力行业新增量
根据2011年煤炭消费总量新增量与2011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计算出在2015年gdp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分别为68万吨。
2010年非电行业单位煤炭消费量so2排放强度为6千克/吨煤。
按《编制指南》有关公式计算“十二五”期间非电行业so2排放强度下降比例为75%,据此推算排放强度的年均下降比例为15%。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得出2011年非电行业so2新增量为3281吨。
综上所述,按宏观法预测,在2015年gdp分别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毕节地区so2新增排放量分别为2.2661万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2011年全区共有55个减排项目,预计可形成新增削减量42705.52吨。具体如下:
1、结构调整项目
2011年有37个非电行业的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形成削减量759.46吨。
其中:2011年全区新增36个结构调整项目,全部为非电行业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形成新增削减量747.26吨。具体项目见附件1。
2011年结转2010年环保部核定的1个非电行业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形成结转削减量12.2吨,具体项目见附件2。
2、管理减排项目
管理减排项目共计18个,全部为火电企业通过脱硫设施增容改造及提高综合脱硫效率的项目,涉及4个火电企业,预计可形成新增削减量41946.06吨。
全区有6台机组的增容改造工程已在2010年第4季度完成,改造后综合脱硫效率的提高已在2010年环保部的核查核算结果中得到体现。2011年将通过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脱硫设施长期正常稳定运行,保证2011年每台机组的综合脱硫效率均达到85%,以此形成新增削减量23446.42吨。具体项目见附件3。
另外有12台机组的增容改造工作自2010年以来开始安排推进,部分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已完成,其余预计将在2011年10月前完成。改造后机组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按85%预计,则19台机组预计可新增削减量18499.64吨,具体项目见附件4。
在2015年gdp实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so2新增排放量22661吨,新增削减量42705.52吨,净削减量20044.52吨,可在2010年排放量28.2481万吨的基础上削减7.01%。
(四)可达性分析
在预测的42706.46吨新增削减量中,结构减排类项目为759.4吨,管理减排类项目为41946.06吨。
其中新增非电结构减排项目按期完成的可能性较大,实际有一部分企业在2010年12月底以前已经实施关停。结转结构减排项目的结转削减量应能实现。
管理减排的18个火电企业脱硫设施增容改造项目,其中结转2010年的6个项目已进入平稳运行期,只要在2011年继续通过加强监管,确保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5%,23446.42吨的新增削减量是能够实现的。其余12个项目部分已建设或在运行过程中,但部分工程工期会因电网调度原因出现延后。
综上所述,毕节地区2011年so2减排项目较为单一,仅有非电行业结构减排项目和火电工程管理项目,因此加强火电机组的监管极其重要:一要确保尚未完成增容改造的脱硫设施按计划时间完成改造工作;二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对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完成增容改造后的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三、nox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的nox排放量13.3725万吨作为本计划2010年nox排放基数。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电力行业新增排放量
根据对2011年全区电煤新增量的测算,预计2011年新增电煤285万吨,按照nox平均排污系数1.72千克/吨煤计算,2011年全区新增nox排放量4902吨。
2、交通运输行业新增排放量
根据2005-2010年我区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比例,及机动车增长实施控制的下降趋势,预计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排放量比2010年增长5%,计算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新增nox排放量比2010年增长326吨。
3、建材(水泥)行业新增排放量
根据2010年《毕节地区统计年鉴》中水泥行业的产量,按照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4.6%以上,计算出2011年比2010年水泥产量新增28.51万吨,按1.15千克nox/吨水泥的排污系数(污染源普查数据)计算,2011年水泥行业新增nox排放量为328吨。
4、其它行业新增排放量
2011年其它行业煤炭消费量比2010年增加67.62万吨,2010年其它行业单位耗煤量nox排放强度按0.638千克nox/吨煤取值,则2011年其它行业nox新增排放量为421吨。
综上所述,按照行业法进行测算,2011年毕节地区nox新增排放量为5977吨,具体结果见下表。
行业法计算2011年nox新增排放量汇总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根据目前掌握的项目情况,全区2011年没有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项目,只有36个新增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可形成nox新增削减量194.55吨。具体项目见附件1。
(四)净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测算
在2015年gdp实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nox新增排放量5977吨,新增削减量194.55吨,净削减量-5782.45吨,与2010年排放量133725吨相比,增加4.32%。
(五)可达性分析
从上述测算可以看出,我区仅有结构调整项目来削减nox排放量,根本不足以实现在2011年对全区nox排放量进行削减的目标,2011年全区nox的排放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32%。
我区2010年nox排放量构成中,电力行业nox排放贡献率最大,nox的重点减排领域首先是火电机组的脱硝设施建设。我区目前共有20台已投运的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需要建设脱硝设施,总装机为600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的88%。由于2011年我区火电机组脱硝工作处于前期准备阶段,难以产生直接的nox减排效益,为确保“十二五”我区nox削减27%的目标能够实现,按照省政府与毕节行署即将签订的《毕节地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安排,我区积极督促全区火电机组建设脱硝设施的工作,根据省厅《关于做好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2台火电机组尽快开展脱硝改造前期工作,在2011年11月底前开工建设脱硝设施并在2012年建成投运(具体项目见附件5),确保在2012年我区能够实现nox的净削减。此外,其余机组的脱硝设施建设工作也将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确保这些工程措施的nox减排效益在“十二五”的第二、三、四年得到充分体现。
四、cod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基数,全区cod排放量为4.8333万吨,其中工业cod排放量为8348吨,城镇生活cod排放量为3.6392万吨,农业源cod排放量为3593吨(规模化以上为913吨)。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工业新增量预测
根据《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亿元,根据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4.6%,预计2011年全区的gdp为689亿元,按照2010年工业cod排放量为8348吨,计算2010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为13.89万吨/万元。
根据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结合我区工业企业现状,低cod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量采用2010年六个行业统计数据33.96亿元,取监测与监察系数2%,按照cod工业增加公式,计算2011年工业cod新增排放量739吨。
2、生活新增量预测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根据《毕节地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我区城镇人口为171.37万人,并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城镇化率年均上升1.36%,从而推算出2011年全区城镇人口将达到173.7万人,较2010年新增2.33万人。因此,预计2011年生活cod新增排放量527吨。
3、农业源排放量预测
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农业源cod排放量3593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913吨(猪604.01吨、肉牛110.24吨、蛋鸡198.64吨),根据毕节地区各畜禽种类的规模化养殖增长率:猪14%、肉牛22%、蛋鸡23%,计算2011年各规模化养殖的各畜禽种类新增排放量分别为猪84吨、肉牛24吨、蛋鸡46吨,综上所述,我区2011年畜禽养殖cod新增排放量为154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2011年我全cod减排项目共有178个,新增cod削减量3038.613其中:主要以生活源减排项目为主,其中结转污水处理厂削减量为主要削减途径。
1、生活源减排项目12个,合计新增cod削减量1006.233吨。(详见附件8)。
2、工业源减排项目共160个,合计新增cod削减量1875.54吨。其中:工业企业工程治理项目共145个,新增cod削减量1672.18吨(详见附件7),工业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共15个,新增cod削减量203.36吨(详见附件6)。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共6个,合计新增cod削减量156.84吨(详见附件10)。
(四)净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测算
2015,当gdp为1131亿元时,2011年,工业加生活cod新增排放量1549吨,新增削减量2881.77吨,净削减量1615.77吨;农业源cod新增排放量283吨,新增削减量156.84吨,预测全年cod排放总量为4.6714吨,与2010年排放量4.8333万吨相比,下降3.35%。
(五)可达性分析
2011年作为“十二五”总量减排的第一年,基数由原来的环境统计数据变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范围由工业源、生活源两项,扩大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
由于全区煤矿都在整合阶段,煤矿废水的治理建设滞后,工程项目任务完成较难,而作为我区减排主题的生活源减排项目总设计规模14.1万吨的各城市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运行,但新增管网削减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11年主要削减途径只能依托污水处理厂结转削减量。
为确保 “十二五”减排项目的完成,必须严格控制新增排放量,保证结转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理项目稳定运行,保证新建减排项目按时投运,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必须全部按要求安装cod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要加大对畜禽养殖、牲畜屠宰、酿酒行业的废水治理力度。另外,按照《毕节地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全区1座污水处理厂2011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并在2012年建成投运(具体项目见附件9),确保在2012年我区能够实现cod的削减。此外,其余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也将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确保这些工程措施的cod减排效益在“十二五”的第二、三、四年得到充分体现。
五、氨氮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基数,全区氨氮排放量为5733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为379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4586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68吨(规模化以上为128.08吨)。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工业新增量预测
根据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工业氨氮新增量为九个排放氨氮的重点行业氨氮新增量之和,但由于2010年我区九个行业的统计的工业增加值比2009年有所下降,重点氨氮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量为-5.5亿元。因此,2011年我区无工业氨氮,新增排放量。
2、生活新增量预测
城镇生活氨氮新增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人口采用与cod预测相同。因此,2011年较2010年新增2.33万人,预计2011年生活氨氮新增排放量64吨。
3、农业源排放量预测
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农业源氨氮排放量768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128吨(猪112吨、肉牛2吨、蛋鸡14吨),根据毕节地区各畜禽种类的规模化养殖增长率:猪14%、肉牛22%、蛋鸡23%,计算2011年各规模化养殖的各畜禽种类新增排放量分别为猪16吨、肉牛0吨、蛋鸡3吨,综上所述,我区2011年畜禽养殖氨氮新增排放量为19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根据目前掌握的项目情况,2011年我区氨氮减排项目共有89个,新增cod削减量115.785吨,其中:
1、生活源减排项目12个,合计新增氨氮削减量70.834吨。(详见附件8)。
2、工业源减排项目共71个,合计新增氨氮削减量36.35吨。其中:工业企业工程治理项目共62个,新增氨氮削减量34.75吨(详见附件7),工业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共9个,新增氨氮削减量1.6吨(详见附件6)。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共6个,合计新增氨氮削减量8.601吨(详见附件10)。
(四)净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测算
2015,当gdp为1131亿元时,2011年,工业加生活氨氮新增排放量64吨,新增削减量115.785吨,净削减量32.785吨;农业源氨氮新增排放量38吨,新增削减量1.28吨,预测全年氨氮排放总量为5700吨,与2010年排放量5733吨相比,下降0.57%。
(五)可达性分析
同cod一致,氨氮也采用了2011年的年度计划按照1188亿元预测工业新增量,基数由原来的环境统计数据变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范围由工业源、生活源两项,扩大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
同cod一致,氨氮计划项目减排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且我区氨氮减排工程项目较少,畜禽养殖项目治理进展缓慢,主要依托生活源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结转量。
为确保 “十二五”减排项目的完成,同cod一致,必须严格控制新增排放量,保证结转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理项目稳定运行,保证新建减排项目按时投运,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必须全部按要求安装氨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要加大对畜禽养殖、牲畜屠宰、酿酒等行业的废水治理力度。全区1座污水处理厂2011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并在2012年建成投运(具体项目见附件9),确保在2012年我区能够实现氨氮的削减。
(六)2011年各县(市、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目标
根据以上新增量的测算,结合各县(市、区)2010年污普更新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情况,2011年减排措施实施情况,各县(市、区)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目标见附件11、附件12、附件13、附件14。
(七)保障措施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突出我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务必牢牢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将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着力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持续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减排工作,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1、继续强化监管减排力度
目前我区所有火电企业发电机组已全部建成投运脱硫设施,重点污染源均有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全区8县市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各项工程减排措施基本到位的同时,2011年必须继续狠抓管理减排,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现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环保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现有污染防治设施在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效果,确保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能够通过监管减排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所有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均必须安装cod和氨氮自动监控设施,并加强自动监控设施有效性审核工作。以燃煤电厂和污水处理厂为重点领域,通过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督管理、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系统运行管理的监管、利用监督性监测手段强化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稳定、环保监管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现有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为实现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提供有力的环境执法保障。
2、进一步加大重点减排工程治理力度
在大气污染物工程减排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大力推进烟气脱硝设施建设。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施,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根据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对已投运的脱硫设施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实际燃煤硫分超过设计硫分的机组进行更新改造。对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实行脱硝改造,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
(2)积极推进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新建烧结机应配套安装脱硫脱硝设施,全面推进现役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3)加强工业炉窑烟气so2二氧化硫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必须按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积极推进现有有色冶炼设备、建材窑炉、炼焦炉、燃煤锅炉等重点污染源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已投运脱硫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进行脱硫设施改造。
在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2011年全区各县(市、区)要着力解决好“十一五”期间存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不足和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问题。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建设中控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2)加大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力度。饮料制造(制酒)、牲畜屠宰、化学制品、煤炭等行业是我区cod和氨氮治理的重点行业,要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鼓励中小型企业废水集中进入园区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有条件的或缺水地区企业,可通过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提高废水回用率。
3、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
突出结构减排,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行业准入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省经信委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标准,确定各地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力,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大气污染行业和重点排水行业落后产能。
4、开展农业源减排工程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农业污染源纳入了总量控制管理体系,将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切入点,开展农业污染源的总量减排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畜牧主管部门强力推进清洁畜禽养殖工程。
5、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交通管理主管部门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加速淘汰“黄标车”,推进车、油同步升级等综合措施,控制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
6、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行政问责
按照《毕节地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每年对各市(州、地)年度减排目标和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
严格执行地区考核办关于毕节地区双考双评双挂钩的有关规定,对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攻坚任务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实等情况的,对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问责。
7、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1)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国发〔2007〕15号文和国家有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条件,提高准入门槛。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实施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优化区域流域工业布局。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市建成区、近郊区禁止新建、扩建造纸、化工、皮革、医药等重污染企业,现有重污染企业要逐步退出;鼓励重污染行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集中生产、集中配置资源、集中治污;对城区内已建重污染企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搬迁改造。
附件1:
新增非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排项目表
附件2:
结转2010年非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so2减排项目表
附件3:
电力行业脱硫工程(管理)项目表(结转2010年项目)
附件4:
电力行业脱硫工程(管理)项目表(2011年新增项目)
附件5:
2011年开工建设的电力行业脱硝硫工程项目表
附件6:
2011年工业结构调整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附件7:
2011年工业结构调整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发布文号: 毕署办通[2011]165号
各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地直有关单位:
《毕节地区2011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已经行署研究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
毕节地区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
为确保完成全区“十二五”及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本计划。
一、总则
(一)目的和意义
“十一五”期间,全区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so2)和化学需氧量(cod)总量控制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cod和so2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任务的100.04%和100.18%。全面超额完成全区“十一五”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区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减排仍将是各级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为确保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规定指标范围内。到2015年,全区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6.12%;氨氮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5.0%;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31%;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27%。
“十二五”时期是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将对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科学谋划“十二五”污染减排规划,对于推动我区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改善民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起步开局之年和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第一年,科学制定年度减排计划,确定年度减排目标,对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化监管减排,明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确保实现年度减排目标任务。
(三)编制原则
1、统筹衔接。规划编制要服从于省及全区的宏观经济政策、节能减排重大战略、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要求,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全过程系统控制角度,对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进行总体设计。在规划目标与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加强统筹协调、上下衔接、部门联动,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区域与流域相结合,行业与项目相结合。
2、分类指导。各地应基于分区域、分流域、分行业的技术、政策、标准等差异化要求,合理测算减排潜力。总量控制目标与任务应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资源能源消费需求,综合考虑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治理现状、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环境容量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
3、分解落地。按照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工作要求,准确掌握本辖区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重点行业治理水平,科学测算总量控制基数、新增量,上下统筹衔接,将减排任务分解落实到地区、行业、项目,明确工作重点,落实责任、严格考核,通过计划编制的过程切实推动2011年污染减排工作。
4、合理可行。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和任务落实要兼顾需求和实际可能,在综合考虑新增量的基础上,按照技术可达可控、政策措施可行、经济可承受的思路,做好存量、新增量、减排潜力、削减任务之间的系统分析,合理把握工作节奏和步伐,做到总量控制目标、任务和投入、政策相匹配。
(四)总体思路
1、严格按照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的测算要求: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参数、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和新增削减量的计算,按照《编制指南》中有关测算2015年相关数据的要求进行测算。
2、与有关规划相衔接:与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发展及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划衔接一致。
3、可操作性:按照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属性和控制途径,明确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在结构调整、工程治理和监督管理方面的具体项目,使计划项目能层层落实到位,便于自查和核查,具有可操作性。
(五)编制依据
1、2010年污染源动态更新数据;
2、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发〔2010〕97号);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
4、《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意见》(黔府发〔2010〕3号)和《关于征求部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或计划意见的函》(黔经信办函〔2010〕239号);
5、《贵州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草案》;
6、国家环保总局《“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办法(试行)》;
7、《2005-2009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年鉴》;
8、《2010年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9、《毕节地区环保统计年报》;
10、《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六)计划目标
规划编制的基准年为2010年,排放基数采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数据,规划目标年为2011年。
控制因子:so2、nox、cod、nh3-n四项主要污染物。
2011年各项污染物的计划目标如下:
so2排放总量控制在26.24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削减2.0045万吨,削减7.1%;
nox排放总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增加5782吨,增加4.32%;
cod排放总量控制在4.67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削减1618吨,削减3.35%;
nh3-n排放总量控制在0.57万吨以内,较2010年排放量净削减32.79吨,削减0.57%。
二、so2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本计划采用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数据作为计划基数,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全区so2排放量为28.25万吨,其中火电行业23.35万吨。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
(1)国内生产总值(gdp)
根据《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亿元,根据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4.6%,到2015年,总值达到1188亿元以上。据此推算得出2011年全区的gdp为689亿元。
根据《纲要》,毕节地区2010年单位gdp能耗为2.59吨标煤/万元,能源消费总量为1131万吨标煤,到2015年单位gdp能耗到达2.15吨标煤/万元,预测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12.36%,计算2011年的gdp以及2011年比2010年单位gdp能耗下降比例3.4%,根据上述按《“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编制指南》)有关公式计算出在2015年gdp达到1188亿元情形下,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276万吨标煤。
(2)煤炭消费增量
根据《2010年毕节地区统计年鉴》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算细则》有关公式计算,2010年毕节地区全社会煤炭消费总量为2754万吨。
根据2010年和2011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以及2010年煤炭消费总量,推算出在2015年gdp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按《编制指南》有关公式计算出2011年的煤炭消费总量为3107万吨,从而推算出2011年比2010年的煤炭消费总量增量为353万吨。
(3)电力煤炭消费增量
2011年,我区无新增装机机组,根据《编制指南》无新增电力煤炭消费增量,但根据2010年污普各电厂耗煤量及2011年我区gdp增长率,预计全区已建火电机组将新增煤炭消费量285万吨。
综上所述,在2015年全区gdp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的预测值分别为:
2011年各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值
1188亿元 gdp增长目标 | |
2011-2015年年均gdp增长率(%) | 14.6 |
2011年gdp(亿元) | 689 |
2011年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煤) | 1276 |
2011年煤炭消费总量(万吨) | 3107 |
2011年比2010年煤炭消费总量增量(万吨) | 353 |
2011年比2010年电煤消费量增量(万吨) | 285 |
2、宏观法预测
(1)电力行业新增量
2011年电力行业新增煤炭消费量285万吨,硫份按2009年火电机组平均硫份取值2%,综合脱硫效率按80%,计算得出2011年电力行业新增so2排放量为1.938万吨。
(2)非电力行业新增量
根据2011年煤炭消费总量新增量与2011年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计算出在2015年gdp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非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分别为68万吨。
2010年非电行业单位煤炭消费量so2排放强度为6千克/吨煤。
按《编制指南》有关公式计算“十二五”期间非电行业so2排放强度下降比例为75%,据此推算排放强度的年均下降比例为15%。
根据上述参数,计算得出2011年非电行业so2新增量为3281吨。
综上所述,按宏观法预测,在2015年gdp分别达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毕节地区so2新增排放量分别为2.2661万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2011年全区共有55个减排项目,预计可形成新增削减量42705.52吨。具体如下:
1、结构调整项目
2011年有37个非电行业的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形成削减量759.46吨。
其中:2011年全区新增36个结构调整项目,全部为非电行业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形成新增削减量747.26吨。具体项目见附件1。
2011年结转2010年环保部核定的1个非电行业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形成结转削减量12.2吨,具体项目见附件2。
2、管理减排项目
管理减排项目共计18个,全部为火电企业通过脱硫设施增容改造及提高综合脱硫效率的项目,涉及4个火电企业,预计可形成新增削减量41946.06吨。
全区有6台机组的增容改造工程已在2010年第4季度完成,改造后综合脱硫效率的提高已在2010年环保部的核查核算结果中得到体现。2011年将通过进一步加强监管,确保脱硫设施长期正常稳定运行,保证2011年每台机组的综合脱硫效率均达到85%,以此形成新增削减量23446.42吨。具体项目见附件3。
另外有12台机组的增容改造工作自2010年以来开始安排推进,部分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已完成,其余预计将在2011年10月前完成。改造后机组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按85%预计,则19台机组预计可新增削减量18499.64吨,具体项目见附件4。
在2015年gdp实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so2新增排放量22661吨,新增削减量42705.52吨,净削减量20044.52吨,可在2010年排放量28.2481万吨的基础上削减7.01%。
(四)可达性分析
在预测的42706.46吨新增削减量中,结构减排类项目为759.4吨,管理减排类项目为41946.06吨。
其中新增非电结构减排项目按期完成的可能性较大,实际有一部分企业在2010年12月底以前已经实施关停。结转结构减排项目的结转削减量应能实现。
管理减排的18个火电企业脱硫设施增容改造项目,其中结转2010年的6个项目已进入平稳运行期,只要在2011年继续通过加强监管,确保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5%,23446.42吨的新增削减量是能够实现的。其余12个项目部分已建设或在运行过程中,但部分工程工期会因电网调度原因出现延后。
综上所述,毕节地区2011年so2减排项目较为单一,仅有非电行业结构减排项目和火电工程管理项目,因此加强火电机组的监管极其重要:一要确保尚未完成增容改造的脱硫设施按计划时间完成改造工作;二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对火电企业脱硫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完成增容改造后的脱硫设施的综合脱硫效率达到85%以上。
三、nox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的nox排放量13.3725万吨作为本计划2010年nox排放基数。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电力行业新增排放量
根据对2011年全区电煤新增量的测算,预计2011年新增电煤285万吨,按照nox平均排污系数1.72千克/吨煤计算,2011年全区新增nox排放量4902吨。
2、交通运输行业新增排放量
根据2005-2010年我区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比例,及机动车增长实施控制的下降趋势,预计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机动车排放量比2010年增长5%,计算2011年交通运输行业新增nox排放量比2010年增长326吨。
3、建材(水泥)行业新增排放量
根据2010年《毕节地区统计年鉴》中水泥行业的产量,按照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4.6%以上,计算出2011年比2010年水泥产量新增28.51万吨,按1.15千克nox/吨水泥的排污系数(污染源普查数据)计算,2011年水泥行业新增nox排放量为328吨。
4、其它行业新增排放量
2011年其它行业煤炭消费量比2010年增加67.62万吨,2010年其它行业单位耗煤量nox排放强度按0.638千克nox/吨煤取值,则2011年其它行业nox新增排放量为421吨。
综上所述,按照行业法进行测算,2011年毕节地区nox新增排放量为5977吨,具体结果见下表。
行业法计算2011年nox新增排放量汇总表
行业 | 新增nox排放量(吨) |
电力行业 | 4902 |
交通运输行业 | 326 |
建材(水泥)行业 | 328 |
其它行业 | 421 |
合 计 | 5977 |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根据目前掌握的项目情况,全区2011年没有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项目,只有36个新增结构调整项目,预计可形成nox新增削减量194.55吨。具体项目见附件1。
(四)净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测算
在2015年gdp实现1188亿元的情形下,2011年nox新增排放量5977吨,新增削减量194.55吨,净削减量-5782.45吨,与2010年排放量133725吨相比,增加4.32%。
(五)可达性分析
从上述测算可以看出,我区仅有结构调整项目来削减nox排放量,根本不足以实现在2011年对全区nox排放量进行削减的目标,2011年全区nox的排放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至少增加4.32%。
我区2010年nox排放量构成中,电力行业nox排放贡献率最大,nox的重点减排领域首先是火电机组的脱硝设施建设。我区目前共有20台已投运的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需要建设脱硝设施,总装机为600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的88%。由于2011年我区火电机组脱硝工作处于前期准备阶段,难以产生直接的nox减排效益,为确保“十二五”我区nox削减27%的目标能够实现,按照省政府与毕节行署即将签订的《毕节地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安排,我区积极督促全区火电机组建设脱硝设施的工作,根据省厅《关于做好火电行业氮氧化物总量控制工作的通知》,要求2台火电机组尽快开展脱硝改造前期工作,在2011年11月底前开工建设脱硝设施并在2012年建成投运(具体项目见附件5),确保在2012年我区能够实现nox的净削减。此外,其余机组的脱硝设施建设工作也将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确保这些工程措施的nox减排效益在“十二五”的第二、三、四年得到充分体现。
四、cod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基数,全区cod排放量为4.8333万吨,其中工业cod排放量为8348吨,城镇生活cod排放量为3.6392万吨,农业源cod排放量为3593吨(规模化以上为913吨)。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工业新增量预测
根据《毕节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01亿元,根据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4.6%,预计2011年全区的gdp为689亿元,按照2010年工业cod排放量为8348吨,计算2010年单位gdp工业cod排放强度为13.89万吨/万元。
根据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结合我区工业企业现状,低cod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量采用2010年六个行业统计数据33.96亿元,取监测与监察系数2%,按照cod工业增加公式,计算2011年工业cod新增排放量739吨。
2、生活新增量预测
城镇生活化学需氧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根据《毕节地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我区城镇人口为171.37万人,并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城镇化率年均上升1.36%,从而推算出2011年全区城镇人口将达到173.7万人,较2010年新增2.33万人。因此,预计2011年生活cod新增排放量527吨。
3、农业源排放量预测
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农业源cod排放量3593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913吨(猪604.01吨、肉牛110.24吨、蛋鸡198.64吨),根据毕节地区各畜禽种类的规模化养殖增长率:猪14%、肉牛22%、蛋鸡23%,计算2011年各规模化养殖的各畜禽种类新增排放量分别为猪84吨、肉牛24吨、蛋鸡46吨,综上所述,我区2011年畜禽养殖cod新增排放量为154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2011年我全cod减排项目共有178个,新增cod削减量3038.613其中:主要以生活源减排项目为主,其中结转污水处理厂削减量为主要削减途径。
1、生活源减排项目12个,合计新增cod削减量1006.233吨。(详见附件8)。
2、工业源减排项目共160个,合计新增cod削减量1875.54吨。其中:工业企业工程治理项目共145个,新增cod削减量1672.18吨(详见附件7),工业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共15个,新增cod削减量203.36吨(详见附件6)。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共6个,合计新增cod削减量156.84吨(详见附件10)。
(四)净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测算
2015,当gdp为1131亿元时,2011年,工业加生活cod新增排放量1549吨,新增削减量2881.77吨,净削减量1615.77吨;农业源cod新增排放量283吨,新增削减量156.84吨,预测全年cod排放总量为4.6714吨,与2010年排放量4.8333万吨相比,下降3.35%。
(五)可达性分析
2011年作为“十二五”总量减排的第一年,基数由原来的环境统计数据变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范围由工业源、生活源两项,扩大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
由于全区煤矿都在整合阶段,煤矿废水的治理建设滞后,工程项目任务完成较难,而作为我区减排主题的生活源减排项目总设计规模14.1万吨的各城市污水处理厂虽已建成运行,但新增管网削减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2011年主要削减途径只能依托污水处理厂结转削减量。
为确保 “十二五”减排项目的完成,必须严格控制新增排放量,保证结转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理项目稳定运行,保证新建减排项目按时投运,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必须全部按要求安装cod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要加大对畜禽养殖、牲畜屠宰、酿酒行业的废水治理力度。另外,按照《毕节地区“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全区1座污水处理厂2011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并在2012年建成投运(具体项目见附件9),确保在2012年我区能够实现cod的削减。此外,其余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也将合理有序地进行安排,确保这些工程措施的cod减排效益在“十二五”的第二、三、四年得到充分体现。
五、氨氮总量控制计划
(一)2010年排放基数的确定
以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为基数,全区氨氮排放量为5733吨,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为379吨,城镇生活氨氮排放量为4586吨,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768吨(规模化以上为128.08吨)。
(二)新增排放量测算
1、工业新增量预测
根据环保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指南》,工业氨氮新增量为九个排放氨氮的重点行业氨氮新增量之和,但由于2010年我区九个行业的统计的工业增加值比2009年有所下降,重点氨氮排放行业工业增加值的增量为-5.5亿元。因此,2011年我区无工业氨氮,新增排放量。
2、生活新增量预测
城镇生活氨氮新增量预测采用综合产污系数法,人口采用与cod预测相同。因此,2011年较2010年新增2.33万人,预计2011年生活氨氮新增排放量64吨。
3、农业源排放量预测
2010年污普动态更新农业源氨氮排放量768吨,其中规模化畜禽养殖128吨(猪112吨、肉牛2吨、蛋鸡14吨),根据毕节地区各畜禽种类的规模化养殖增长率:猪14%、肉牛22%、蛋鸡23%,计算2011年各规模化养殖的各畜禽种类新增排放量分别为猪16吨、肉牛0吨、蛋鸡3吨,综上所述,我区2011年畜禽养殖氨氮新增排放量为19吨。
(三)新增削减量测算
根据目前掌握的项目情况,2011年我区氨氮减排项目共有89个,新增cod削减量115.785吨,其中:
1、生活源减排项目12个,合计新增氨氮削减量70.834吨。(详见附件8)。
2、工业源减排项目共71个,合计新增氨氮削减量36.35吨。其中:工业企业工程治理项目共62个,新增氨氮削减量34.75吨(详见附件7),工业结构调整减排项目共9个,新增氨氮削减量1.6吨(详见附件6)。
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共6个,合计新增氨氮削减量8.601吨(详见附件10)。
(四)净削减量及削减目标测算
2015,当gdp为1131亿元时,2011年,工业加生活氨氮新增排放量64吨,新增削减量115.785吨,净削减量32.785吨;农业源氨氮新增排放量38吨,新增削减量1.28吨,预测全年氨氮排放总量为5700吨,与2010年排放量5733吨相比,下降0.57%。
(五)可达性分析
同cod一致,氨氮也采用了2011年的年度计划按照1188亿元预测工业新增量,基数由原来的环境统计数据变成2010年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范围由工业源、生活源两项,扩大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
同cod一致,氨氮计划项目减排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且我区氨氮减排工程项目较少,畜禽养殖项目治理进展缓慢,主要依托生活源项目城镇污水处理厂的结转量。
为确保 “十二五”减排项目的完成,同cod一致,必须严格控制新增排放量,保证结转城镇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治理项目稳定运行,保证新建减排项目按时投运,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必须全部按要求安装氨氮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同时要加大对畜禽养殖、牲畜屠宰、酿酒等行业的废水治理力度。全区1座污水处理厂2011年12月底前开工建设并在2012年建成投运(具体项目见附件9),确保在2012年我区能够实现氨氮的削减。
(六)2011年各县(市、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目标
根据以上新增量的测算,结合各县(市、区)2010年污普更新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情况,2011年减排措施实施情况,各县(市、区)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目标见附件11、附件12、附件13、附件14。
(七)保障措施
2011年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的第一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突出我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务必牢牢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将污染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着力点,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立足点,持续深入推进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减排工作,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控制各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1、继续强化监管减排力度
目前我区所有火电企业发电机组已全部建成投运脱硫设施,重点污染源均有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全区8县市9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在各项工程减排措施基本到位的同时,2011年必须继续狠抓管理减排,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对现有污染防治设施运行管理的环保监管力度,充分发挥现有污染防治设施在污染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方面的效果,确保2011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能够通过监管减排取得实质性进展。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厂自动监控设施建设,所有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均必须安装cod和氨氮自动监控设施,并加强自动监控设施有效性审核工作。以燃煤电厂和污水处理厂为重点领域,通过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环境监督管理、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系统运行管理的监管、利用监督性监测手段强化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管等措施,进一步加大环境执法监督力度,着力解决污染防治设施运行不稳定、环保监管不到位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现有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管理水平,为实现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提供有力的环境执法保障。
2、进一步加大重点减排工程治理力度
在大气污染物工程减排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强化电力行业二氧化硫减排,大力推进烟气脱硝设施建设。新建燃煤机组全部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施,脱硫效率达到95%以上,根据排放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脱硝效率达到80%以上。对已投运的脱硫设施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或实际燃煤硫分超过设计硫分的机组进行更新改造。对单机容量30万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机组实行脱硝改造,综合脱硝效率达到70%以上。
(2)积极推进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新建烧结机应配套安装脱硫脱硝设施,全面推进现役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
(3)加强工业炉窑烟气so2二氧化硫治理工程。新建项目必须按照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最严格的环保要求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积极推进现有有色冶炼设备、建材窑炉、炼焦炉、燃煤锅炉等重点污染源安装烟气脱硫设施,已投运脱硫设施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进行脱硫设施改造。
在水污染物总量减排方面,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进一步完善污水收集管网系统。2011年全区各县(市、区)要着力解决好“十一五”期间存在的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不足和进水cod浓度偏低的问题。已建城市污水处理厂必须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建设中控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确保在线监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
(2)加大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力度。饮料制造(制酒)、牲畜屠宰、化学制品、煤炭等行业是我区cod和氨氮治理的重点行业,要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提高行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从根本上促进工业企业全面、稳定达标排放;鼓励中小型企业废水集中进入园区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有条件的或缺水地区企业,可通过进一步的深度处理,提高废水回用率。
3、推进重点行业结构优化调整
突出结构减排,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行业准入来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省经信委等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分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标准,确定各地分行业的淘汰落后产能计划力,加快淘汰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大气污染行业和重点排水行业落后产能。
4、开展农业源减排工程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农业污染源纳入了总量控制管理体系,将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主要切入点,开展农业污染源的总量减排工作。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畜牧主管部门强力推进清洁畜禽养殖工程。
5、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配合交通管理主管部门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加速淘汰“黄标车”,推进车、油同步升级等综合措施,控制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
6、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和行政问责
按照《毕节地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办法》,每年对各市(州、地)年度减排目标和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告。
严格执行地区考核办关于毕节地区双考双评双挂钩的有关规定,对完成主要污染物减排攻坚任务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不实等情况的,对相关单位责任人进行问责。
7、从源头控制污染物新增量
(1)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国发〔2007〕15号文和国家有关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审批条件,提高准入门槛。把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实施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2)优化区域流域工业布局。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城市建成区、近郊区禁止新建、扩建造纸、化工、皮革、医药等重污染企业,现有重污染企业要逐步退出;鼓励重污染行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集中生产、集中配置资源、集中治污;对城区内已建重污染企业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搬迁改造。
附件1:
新增非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关闭设施的产品 | 关闭时间 | ||
名称 | 规模 | 规模单位 | |||
1 | 贵州省毕节市水泥厂 | 水泥 | 10 | 万吨/吨 | 201101 |
2 | 大方县兴方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3 | 大方县果瓦页岩红砖厂 | 页岩砖 | 200 | 万块/年 | 201105 |
4 | 大方县晓祥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200 | 万块/年 | 201105 |
5 | 大方县飘井顺发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6 | 大方县大方镇对江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7 | 大方县竹园乡二洞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8 | 大方县绿塘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9 | 大方县新型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400 | 万块/年 | 201105 |
10 | 大方县核桃乡资阳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500 | 万块/年 | 201105 |
11 | 大方县鸡场乡利民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500 | 万块/年 | 201105 |
12 | 大方县长石镇山坝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13 | 大方县马场红砖厂 | 页岩砖 | 200 | 万块/年 | 201105 |
14 | 大方县猫场镇红砖厂 | 页岩砖 | 500 | 万块/年 | 201105 |
15 | 大方县兴隆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16 | 大方县马场镇以扒红砖厂 | 页岩砖 | 400 | 万块/年 | 201105 |
17 | 大方县核桃乡三合建材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500 | 万块/年 | 201105 |
18 | 大方县八堡乡长兴页岩砖厂 | 页岩砖 | 300 | 万块/年 | 201105 |
19 | 贵州省织金县兴林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 水泥 | 100000 | 吨/年 | 201108 |
20 | 织金县天桥水泥厂 | 水泥 | 40000 | 吨/年 | 201108 |
21 | 织金县珠藏镇闽顺页岩红砖厂 | 页岩砖 | 80 | 万块/年 | 201105 |
22 | 大雁煅烧煤 | 普煅煤 | 18000 | 吨/年 | 201101 |
23 | 纳雍县中岭镇吊水沟煤矿 | 煤 | | | 201012 |
24 | 纳雍县中岭镇兴隆煤矿 | 煤 | | | 201012 |
25 | 纳雍县百兴镇滑石板煤矿 | 煤 | | | 201012 |
26 | 纳雍县百兴镇麻柳塘煤矿 | 煤 | | | 201012 |
27 | 纳雍县百兴镇石煤硐煤矿 | 煤 | | | 201012 |
28 | 纳雍县百兴镇顺风煤矿 | 煤 | | | 201012 |
29 | 纳雍县鬃岭镇十五公里煤矿 | 煤 | | | 201012 |
30 | 纳雍县中岭镇大转湾煤矿 | 煤 | | | 201012 |
31 | 威宁县向阳砖厂 | 粘土砖 | 800 | 万块/年 | 201101 |
32 | 威宁县福海铸造有限公司 | 炼钢生铁 | 120 | 立方/年 | 201101 |
33 | 浩盛焦化厂 | 焦炭 | 20 | 万吨 | 201108 |
34 | 汇通焦化厂 | 焦炭 | 30 | 万吨 | 201108 |
35 | 大方县腾龙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 | | | 201102 |
36 | 金沙县张家湾铁厂 | 生铁 | 126 | 吨/年 | 201104 |
附件2:
结转2010年非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so2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关闭设施情况 | 关停日期 | 主要产品及产量 | |||
名称 | 规模 | 年/月 | 名称 | 上年同期 | 核查期 | ||
1 | 贵州毕节瑞安水泥有限公司 | 3.5m湿法回转窑 | 200000吨/年 | 201006 | 水泥 | 78176 | 0 |
附件3:
电力行业脱硫工程(管理)项目表(结转2010年项目)
序号 | 电厂 名称 | 机组 编号 | 装机容量(万千瓦) | 机组投运 时间 | 项目 类型 | 减排 措施 | 完成 时间 |
1 | 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 #5 | 30 | 2005-6-25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增容改造 | 201011 |
#6 | 30 | 2005-9-22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增容改造 | 201009 | ||
2 | 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 | #1 | 30 | 2006-7-22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增容改造 | 201010 |
#3 | 30 | 2007-6-24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增容改造 | 201010 | ||
3 | 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贵州西电黔北发电总厂 | #1 | 30 | 2003-3-5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增容改造 | 201011 |
#3 | 30 | 2004-3-31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增容改造 | 201108 |
附件4:
电力行业脱硫工程(管理)项目表(2011年新增项目)
序号 | 电厂名称 | 机组 编号 | 装机容量(mw) | 机组投产时间(年/月/日) | 项目类型 | 减排措施 | 完成时间 |
1 | 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纳雍发电总厂 | 1 | 300 | 2003-4-14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03 |
2 | 300 | 2003-9-4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01 | ||
3 | 300 | 2004-4-23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
4 | 300 | 2004-9-30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
7 | 300 | 2006-7-21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
8 | 300 | 2006-12-19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03 | ||
2 | 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 | 2 | 300 | 2006-12-26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4 | 300 | 2007-11-17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
3 | 中电投贵州金元集团贵州西电黔北发电总厂 | 6 | 300 | 2003-7-29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8 | 300 | 2004-9-30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01 | ||
4 | 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 | 3 | 300 | 2006-9-23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4 | 300 | 2006-12-31 | 管理减排 | 脱硫设施 增容改造 | 201110 |
附件5:
2011年开工建设的电力行业脱硝硫工程项目表
序号 | 电厂名称 | 脱硝机 组数 | 装机容量(万千瓦) | 脱硝设施开工建设时间 | 脱硝设施建成投运时间 | 综合脱硝效率(%) |
1 | 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 | 1 | 30 | 201111 | 2012 | 70 |
2 | 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 | 1 | 30 | 201111 | 2012 | 70 |
附件6:
2011年工业结构调整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 | 所属行业 | 关闭原因 | 投运时间 | 关闭设施的产品及产量 | ||
产品 | 产量 | 产量单位 | |||||
1 | 纳雍县中岭镇吊水沟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资源枯竭 | 2007.06 | 无烟煤 | 8.8 | 万吨 |
2 | 纳雍县中岭镇兴隆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资源枯竭 | 2003.05 | 无烟煤 | 5.8 | 万吨 |
3 | 纳雍县百兴镇滑石板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黔中枢纽 | 2004.05 | 无烟煤 | 2.9 | 万吨 |
4 | 纳雍县百兴镇麻柳塘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黔中枢纽 | 2008.08 | 无烟煤 | 13 | 万吨 |
5 | 纳雍县百兴镇石煤硐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黔中枢纽 | 2004.05 | 无烟煤 | 8 | 万吨 |
6 | 纳雍县百兴镇顺风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黔中枢纽 | 2005.08 | 无烟煤 | 13 | 万吨 |
7 | 纳雍县鬃岭镇十五公里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资源枯竭 | 2004.01 | 无烟煤 | 8.2 | 万吨 |
8 | 纳雍县中岭镇大转湾煤矿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资源枯竭 | 2008.08 | 无烟煤 | 5.8 | 万吨 |
9 | 威宁县炉山镇永昌煤矿 | 原煤开采 | 不符合安全生产 | 1997 | 烟煤 | 3 | 万吨 |
10 | 威宁县炉山镇鑫峰煤矿 | 原煤开采 | 资源整合 | 2001 | 烟煤 | 12 | 万吨 |
11 | 威宁县东风镇尹家冲煤矿 | 原煤开采 | 资源整合 | 2001 | 烟煤 | 3 | 万吨 |
12 | 威宁县发礼煤矿 | 原煤开采 | 资源整合 | 2001 | 烟煤 | 3 | 万吨 |
13 | 威宁县炉山镇德举煤矿 | 原煤开采 | 资源整合 | 1998 | 烟煤 | 3 | 万吨 |
14 | 威宁县炉山镇煤炭湾子煤矿 | 原煤开采 | 资源整合 | 1996 | 烟煤 | 3 | 万吨 |
15 | 大方县普底乡川贵地材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和洗选 | 自然保护区内严禁开采(关闭) | 2005.06 | 无烟煤 | 2.78 | 万吨 |
附件7:
2011年工业结构调整水污染物减排项目表
序号 | 企业名称 | 所属行业 | 主体处理工艺 | 投运时间 | 设计处理规模 (万吨/日) | 项目 投资 |
1 | 贵州毕节碧春酒业有限公司 | 白酒制造 | 厌氧+好氧 | 2011.11 | 0.0300 | 340 |
2 | 贵州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卷烟厂 | 卷烟制造 | a/o | 2011.06 | 0.2000 | 756 |
3 | 毕节市合财屠宰场 | 畜禽屠宰 | 生物接触氧化 | 2010.05 | 0.005 | 36 |
4 | 何官屯夏泉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1 | 0.0960 | 46 |
5 | 长春堡镇金桥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6 | 长春堡镇上甲马石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7 | 长春堡镇永佳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8 | 岔河镇白岩脚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9 | 林口镇煤洞山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10 | 野角乡海嘎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11 | 青场镇顺安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12 | 燕子口镇宝黔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13 | 阿市乡向阳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14 | 清水镇马鞍山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9 | 0.0960 | 46 |
15 | 何官屯夏泉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1 | 0.0120 | 20 |
16 | 长春堡镇金桥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17 | 长春堡镇上甲马石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18 | 长春堡镇永佳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19 | 岔河镇白岩脚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1200 | 20 |
20 | 林口镇煤洞山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21 | 野角乡海嘎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22 | 青场镇顺安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23 | 燕子口镇宝黔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24 | 阿市乡向阳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25 | 清水镇马鞍山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9 | 0.0120 | 20 |
26 | 大方县宏富德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0.12 | 0.048 | 40 |
27 | 大方县高店乡白布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0.12 | 0.072 | 50 |
28 | 大方县核桃乡黑桃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0.12 | 0.072 | 50 |
29 | 大方县六龙镇富利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0.12 | 0.072 | 50 |
30 | 黔西县花溪乡禹花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8 | 0.288 | 69.8 |
31 | 黔西县花溪乡禹花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水解酸化加生物接触氧化 | 2011.08 | 0.02 | |
32 | 黔西县花溪乡大沟煤矿 |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 | 絮凝沉淀 | 2011.08 | 0.06 | 50 |
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