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河北省农业厅
发布文号: 冀农市发[2011]7号
各市县农业(农牧、畜牧水产)局,厅属有关单位:
现将《“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2011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2011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2011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
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按照中央“三化同步”重大战略和全省推进农业“四大体系”建设的部署,提出“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信息化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为己任,抢抓“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机遇期,围绕全省农业“四系共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检和农业信息化),大力实施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智能化、宽带化、可视化和泛在化能力,发挥农业信息化引领支撑现代农业,聚合农业管理服务的载体作用,全面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行政扁平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任务目标
到2015年底,结合实施全国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全省农业“四大体系”建设,如期完成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全省农业数据中心,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全省农业视频指挥、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市场信息四大平台),实现“四大目标”:一是规划引领,聚合发展,基本实现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等主要生产过程信息技术全覆盖;二是共建共享,装备优先,全省普及乡村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城乡间信息服务无差异;三是机制创新,效率优先,实现全省农业系统政务管理信息化;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农业信息化体系。
三、重点工作措施
(一)加快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升级和数据中心建设,奠定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一是完善公共财政保障和市场运作机制,加快农业信息设备装备步伐,落实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升级改造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奠定坚实的软硬件基础。二是多方共建共享河北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系统平台,围绕农产品产销衔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等热点问题,加强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相关产业的数据。三是组织人员将农业政务信息、市场供求、质量安全等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农业信息产品,通过互联网、电话、电视等媒体,架起农民与政府、农业与市场、科技与生产的信息金桥。
(二)科学定位网站功能,打造以“河北农业信息网”为主的全省农业网站群。网站既是窗口,也是阵地。按照“政务、公益、社会”网站服务定位,整合现有省市县三级农业网站,完善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一是集合现有农业网站优势,打造服务品牌,将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培育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信息服务阵地,市场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的港湾,服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创品牌拓市场的宣传阵地,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农业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二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完善提升11个设区市的市级区域性农业网站,增加为市民服务的内容。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网站,重点扶植80个县级农业网站创建为特色农业网站。
(三)开发四大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一是开发全省农业视频指挥平台,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农业应急指挥的部署,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尽早覆盖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平战结合,使之具备战时应急指挥处置各类农业突发事件,平时组织农业专家视频会诊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切实增强农业部门依法履职的能力。二是开发全省农业政务管理平台,围绕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推进全省农业政务信息化,实现公文流转等业务数字化,推进权力公开透明,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农业部门科学、民主、依法行政。三是开发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集成电话、电视、互联网和短信等多种信息服务方式,以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12316”为窗口,与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力推进“12316新农村热线”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结合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信息化,创建标准化服务站,开展“星级”服务,实现四大体系共建共享;延伸服务网络,通过农民合作社、农资门市、涉农企业、种养大户、村委会等村级信息服务站,送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切实增强农业科技和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开发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围绕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供需平衡,针对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提供产销信息发布、市场波动预警等全程信息化管理服务。
(四)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体系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服务,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一是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专职机构,确保农业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政务信息高效运转。二是专职兼职相结合,在农业系统内部各单位、乡镇和区域站普及兼职信息员,增强农业部门自身的信息化服务力量。三是社会参与,共建共享,以农民合作社、农资门市、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批发市场、乡村信息服务站等市场主体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推动互联网、视频专家、语音电话和短彩信在农村的直接应用。四是充实农业专家咨询队伍,加强技术指导和市场引领服务,为提升全省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保障。
(五)细分农业信息用户,为“五群”提供周到细致个性化的服务。一是粮食生产群。加快粮食核心生产区的先进农机装备和信息技术的组装配套,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实现粮田监控、农机植保作业、节水灌溉、防灾减灾等信息技术全覆盖,抗灾夺丰收。二是菜篮子产品群。针对京津冀区域人口超亿,农产品消费刚性需求强,高端消费旺盛的实际,开展肉、蛋、奶、菜、果全程信息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搭建市场与基地的信息桥,促进产销衔接,供需平衡。三是农资群。围绕种子、种禽、农药、兽药、肥料、饲料、鱼苗和农机具等重点农资产销和售后服务,搭建农资企业与农民间的信息直通桥。开发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直销配送、合作消费、质量追溯等信息系统,确保农业安全。四是农业专家群。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专家为主,搭建农民与专家,科技与生产的信息桥。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和防灾减灾的能力。五是农民合作社群。以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服务等专业合作社为中心,搭建合作社与社员、合作社与服务对象间的信息服务群,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
四、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抢抓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全面提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农业信息化关系农业现代化全局,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的战略认识,率先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对此,各地各单位要明确目标抓责任,聚合力量攻难点,环环相扣保落实,确保2011年全省各项农业信息化目标的如期完成。
(一)抓规划,促聚合,切实发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围绕“十二五”全省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农业各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信息化进程,统筹谋划全厅信息化工作,共建共享;厅属各有关单位要合力推进全省农业政务信息化、蔬菜产业发展信息化、农机作业管理信息化、乡镇和区域站信息化、粮食主产区全程信息化、奶站监管信息化、渔政渔港信息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全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年内要率先完成以24个蔬菜县为重点的全省蔬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二)抓装备,提效能,切实提升全省农业系统政务信息化水平。一是省市县联动,加快推进全省农业信息网络改造和全省农业视频系统工程建设。该工程是经省政府批准,财政重点支持的项目。厅属各有关单位要加快省级视频会议室改造和网络升级进度;市县农业部门要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市级20万元,县级4万元),加快市县农业视频会议室改造步伐;力争2011年6月底前省市县三级农业视频系统开通。二是结合全省农业系统内网建设,开发全省农业政务信息系统,厅属各单位和各市县农业部门要提早安排,积极行动,确保年内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公文交换系统试运行。
(三)抓质量,出精品,切实发挥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的窗口作用。一是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完善全省农业网站测评和信息员激励机制,采取百分计奖和政务通报等形式,调动各级农业部门和厅属单位办网积极性,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提升网站质量,擦亮服务窗口。二是加快整合提升现有省市县农业网站,完善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建设。2011年6月底前完成河北农业信息网站改版运行,年内完成11个设区市农业网站改版和20个特色网站(各设区市1-2个县)建设,全省统一开展农业网站测评活动,形成新时期“三农”服务的新亮点。
(四)创机制,增实力,不断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一是在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培训网站信息员300名,视频会议系统操作员200名,切实提升素质,确保合格上岗。二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与电信运营商合力推进“12316新农村热线”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新发展乡镇信息员2000名,村级或农民合作社信息员10000名,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三是在河北省农业专家咨询团首批466名专家基础上,以基层农业专家为主,遴选专家600名,充实完善省农业专家咨询团。四是在乡镇或区域站、专业合作社、农资门市等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建设标准化农业信息服务站1000个,达到 “有服务品牌、有服务场所、有上网设备、有视频专家、有语音电话、有信息制度、有专职人员、有稳定用户、有延伸服务、有实际成效”的“十有”标准。
发布文号: 冀农市发[2011]7号
各市县农业(农牧、畜牧水产)局,厅属有关单位:
现将《“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2011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附件:“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2011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
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一日
附件:
“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及2011年农业信息化工作要点
信息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按照中央“三化同步”重大战略和全省推进农业“四大体系”建设的部署,提出“十二五”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如下:
一、总体思路
“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信息化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为己任,抢抓“三化同步”(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机遇期,围绕全省农业“四系共建”(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检和农业信息化),大力实施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建立健全农业信息化体系,不断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智能化、宽带化、可视化和泛在化能力,发挥农业信息化引领支撑现代农业,聚合农业管理服务的载体作用,全面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行政扁平化,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二、任务目标
到2015年底,结合实施全国农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和全省农业“四大体系”建设,如期完成全省农业信息化“114工程”(全省农业数据中心,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全省农业视频指挥、农业政务管理、农业科技服务和农业市场信息四大平台),实现“四大目标”:一是规划引领,聚合发展,基本实现粮食、蔬菜、畜牧、水产等主要生产过程信息技术全覆盖;二是共建共享,装备优先,全省普及乡村信息服务站,基本实现城乡间信息服务无差异;三是机制创新,效率优先,实现全省农业系统政务管理信息化;四是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省市县乡村农业信息化体系。
三、重点工作措施
(一)加快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升级和数据中心建设,奠定农业信息化的基础。一是完善公共财政保障和市场运作机制,加快农业信息设备装备步伐,落实全省农业信息网络升级改造和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奠定坚实的软硬件基础。二是多方共建共享河北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系统平台,围绕农产品产销衔接、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等热点问题,加强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工作,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相关产业的数据。三是组织人员将农业政务信息、市场供求、质量安全等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形成农业信息产品,通过互联网、电话、电视等媒体,架起农民与政府、农业与市场、科技与生产的信息金桥。
(二)科学定位网站功能,打造以“河北农业信息网”为主的全省农业网站群。网站既是窗口,也是阵地。按照“政务、公益、社会”网站服务定位,整合现有省市县三级农业网站,完善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一是集合现有农业网站优势,打造服务品牌,将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培育为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信息服务阵地,市场主体间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服务的港湾,服务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创品牌拓市场的宣传阵地,农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农业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二是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完善提升11个设区市的市级区域性农业网站,增加为市民服务的内容。三是围绕农产品优势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农业网站,重点扶植80个县级农业网站创建为特色农业网站。
(三)开发四大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为全省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一是开发全省农业视频指挥平台,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农业应急指挥的部署,加快平台建设步伐,尽早覆盖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平战结合,使之具备战时应急指挥处置各类农业突发事件,平时组织农业专家视频会诊和视频会议等功能,切实增强农业部门依法履职的能力。二是开发全省农业政务管理平台,围绕高效、廉洁、服务型政府,推进全省农业政务信息化,实现公文流转等业务数字化,推进权力公开透明,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农业部门科学、民主、依法行政。三是开发农业科技服务平台,集成电话、电视、互联网和短信等多种信息服务方式,以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12316”为窗口,与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合力推进“12316新农村热线”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结合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步推进信息化,创建标准化服务站,开展“星级”服务,实现四大体系共建共享;延伸服务网络,通过农民合作社、农资门市、涉农企业、种养大户、村委会等村级信息服务站,送信息服务进村入户,切实增强农业科技和防灾减灾等信息服务水平。四是开发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围绕菜篮子产品产销衔接,供需平衡,针对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超市、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提供产销信息发布、市场波动预警等全程信息化管理服务。
(四)完善农业信息化体系,为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体系保障。按照“政府主导,公益服务,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一是健全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专职机构,确保农业系统信息网络安全,政务信息高效运转。二是专职兼职相结合,在农业系统内部各单位、乡镇和区域站普及兼职信息员,增强农业部门自身的信息化服务力量。三是社会参与,共建共享,以农民合作社、农资门市、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批发市场、乡村信息服务站等市场主体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信息员,推动互联网、视频专家、语音电话和短彩信在农村的直接应用。四是充实农业专家咨询队伍,加强技术指导和市场引领服务,为提升全省农业信息服务水平提供保障。
(五)细分农业信息用户,为“五群”提供周到细致个性化的服务。一是粮食生产群。加快粮食核心生产区的先进农机装备和信息技术的组装配套,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实现粮田监控、农机植保作业、节水灌溉、防灾减灾等信息技术全覆盖,抗灾夺丰收。二是菜篮子产品群。针对京津冀区域人口超亿,农产品消费刚性需求强,高端消费旺盛的实际,开展肉、蛋、奶、菜、果全程信息化服务,延伸产业链条,搭建市场与基地的信息桥,促进产销衔接,供需平衡。三是农资群。围绕种子、种禽、农药、兽药、肥料、饲料、鱼苗和农机具等重点农资产销和售后服务,搭建农资企业与农民间的信息直通桥。开发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监管、直销配送、合作消费、质量追溯等信息系统,确保农业安全。四是农业专家群。以农业科研、教学、推广专家为主,搭建农民与专家,科技与生产的信息桥。切实增强农业科技服务和防灾减灾的能力。五是农民合作社群。以种植、养殖、农机、植保服务等专业合作社为中心,搭建合作社与社员、合作社与服务对象间的信息服务群,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息化水平。
四、2011年工作安排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抢抓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形势,全面提速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之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要切实增强农业信息化关系农业现代化全局,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的战略认识,率先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支撑。对此,各地各单位要明确目标抓责任,聚合力量攻难点,环环相扣保落实,确保2011年全省各项农业信息化目标的如期完成。
(一)抓规划,促聚合,切实发挥信息化支撑农业现代化的载体作用。围绕“十二五”全省农业发展规划,结合农业各行业管理水平和行业信息化进程,统筹谋划全厅信息化工作,共建共享;厅属各有关单位要合力推进全省农业政务信息化、蔬菜产业发展信息化、农机作业管理信息化、乡镇和区域站信息化、粮食主产区全程信息化、奶站监管信息化、渔政渔港信息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整体提升全省农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年内要率先完成以24个蔬菜县为重点的全省蔬菜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二)抓装备,提效能,切实提升全省农业系统政务信息化水平。一是省市县联动,加快推进全省农业信息网络改造和全省农业视频系统工程建设。该工程是经省政府批准,财政重点支持的项目。厅属各有关单位要加快省级视频会议室改造和网络升级进度;市县农业部门要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市级20万元,县级4万元),加快市县农业视频会议室改造步伐;力争2011年6月底前省市县三级农业视频系统开通。二是结合全省农业系统内网建设,开发全省农业政务信息系统,厅属各单位和各市县农业部门要提早安排,积极行动,确保年内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公文交换系统试运行。
(三)抓质量,出精品,切实发挥河北农业信息网站群的窗口作用。一是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的有关要求,完善全省农业网站测评和信息员激励机制,采取百分计奖和政务通报等形式,调动各级农业部门和厅属单位办网积极性,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提升网站质量,擦亮服务窗口。二是加快整合提升现有省市县农业网站,完善全省性、区域性和特色农业网站建设。2011年6月底前完成河北农业信息网站改版运行,年内完成11个设区市农业网站改版和20个特色网站(各设区市1-2个县)建设,全省统一开展农业网站测评活动,形成新时期“三农”服务的新亮点。
(四)创机制,增实力,不断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息化体系。一是在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培训网站信息员300名,视频会议系统操作员200名,切实提升素质,确保合格上岗。二是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实现多方共赢,与电信运营商合力推进“12316新农村热线”和“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新发展乡镇信息员2000名,村级或农民合作社信息员10000名,不断壮大农村信息员队伍。三是在河北省农业专家咨询团首批466名专家基础上,以基层农业专家为主,遴选专家600名,充实完善省农业专家咨询团。四是在乡镇或区域站、专业合作社、农资门市等农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建设标准化农业信息服务站1000个,达到 “有服务品牌、有服务场所、有上网设备、有视频专家、有语音电话、有信息制度、有专职人员、有稳定用户、有延伸服务、有实际成效”的“十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