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南府发[2006]12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南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已经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南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推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4〕64号)、《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 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就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市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1.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市、县成立了地震局,在市县防震减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2.防震减灾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照《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自治区防震减灾管理条例》、《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南宁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法规,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逐步开展,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得到加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行政许可,进入行政审批办证大厅,明确地震行政许可的办事程序,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3.防震减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了以南宁为中心,拥有马山杨圩、隆安南圩、武鸣狮子山、横县百合、山圩农场五个测震子台的数字遥测台网,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柳州市地震监测中心联网,实现南宁市与柳州市地震信息共享,为区、市、县三级联网搭建了平台。建成了以地下流体为监测手段的九塘和石埠两个地震前兆台站。可监测到区域内1.0级以上的地震;地震速报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建成133个群测群防点。
4.初步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市、县(城区)及各相关部门制定和重新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细化方案》,对地震速报、震情监视、灾情通报、灾害评估、灾民抢救、生命线工程抢修、交通运输通信保障、救灾物资、卫生防疫、灾民的安置、震情的新闻报道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部署。
5.防震减灾科研取得显著成果。开展了?《?、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沙井4个小区共60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南宁市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等科研项目活动,并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在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规划建设中。编制了南宁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方案,按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新区地震小区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地震局的肯定。
6.市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坚持防震减灾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3个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专题防震科普宣传活动,并形成制度,市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市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以指数趋势上升。全市的地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还相对较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地震监测网络需要完善。全市地震台站特别是地震前兆台站密度不够,分布不尽合理,上林、宾阳两县没有测震台站,不能满足地震监测的需要;观测范围还局限于地表监测,空间对地监测、井下监测、地球深部探测等方面还处于空白。
2.全社会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偏低。1990年以前建设的工程建筑大多没有抗震设防,虽然在近二十年的城市改造中拆除了部分危旧房屋,但仍有许多建筑未设防、不抗震,城市较多新建的重要工程没有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潜在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不断增大。多数市区和新开发区没有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尚未开展,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存在地震安全隐患;重大工程及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建设尚属空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房屋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多数自行建造,结构不合理,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
3.应急救援和响应能力亟待提高。地震救援队伍尚未建立,专业救援能力尚未形成。城市地震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尚未设置,一旦发生地震,大量人员将无法进行安全、有序的安置。市县联动、指挥中心与现场联动的地震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体系尚未建立,地震应急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滞后,应急基础设施薄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尚未健全,救灾物资得不到有效保障。
4.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对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和作用的认识总体不足;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不多,网络教育尚未开展,社会公众缺乏地震应急及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
5.各级政府对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不均衡,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三)面临的地震形势
第一,南宁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地质背景,面临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威胁。
南宁位于广西主要的第四纪活动断裂的右江断裂和南宁至桂林断裂带交汇处,有发生5至6级左右地震的潜在震源,其中,横县位于6.7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内。全市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加速度0.05g以上,横县和隆安更是处于地震加速度0.10g 和0.15g以上(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和Ⅶ度以上)。
根据国家地震部门研究认为,2006―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8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尤其是南北地震带存在发生多次7级地震的危险;广西存在着发生6级强破坏性地震的危险,南宁市被国家列为2006―2020年全国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因此,2006―2020年,我市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震情。
第二,加快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南宁市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拉大,规模不断扩张,人口密度加大、高层建筑剧增,一批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容易引起地震次生灾害工程不断增加,如果不重视抗震设防,不重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一旦强震发生,必然会给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严重的损失。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逐步提升农村地震综合防御能力,改变广大农村基本不设防的局面,既是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之,未来15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复杂严峻的震情形势,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繁重,迅速提高我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十分迫切。
二、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科技体系创新力度,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公共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南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抗御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市域范围监测≥1.0级,市域外监测≥2.0级的地震监测能力;建立健全全市公众预警系统;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城镇一般建设工程要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在农村80%以上新建房屋采取抗震措施;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全部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3)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搜救体系;建立地震救灾物资储备和医疗保障体系,确保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救助。
2.“十一五”规划目标
(1)在现有地震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地震立体监测监控能力;
(2)逐步具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率先在全区达到基本具备综合抗御相当于本市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
(4)实施首府地震安全工程,完成城市活断层探测、城区地震小区划,已建工程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实行全面加固,新建工程全面实施抗震设防;
(5)各县要建立农村民居抗震示范区,提高示范区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逐步改变农村普遍不设防状况;
(6)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对突发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宏观监控、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
(7)加快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手段,逐步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三)主要任务
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震预测水平;重点提高市区和中小城镇、重大生命线工程和农村的抗震防御能力。加强各级政府对地震事件的应急反应、紧急救援能力,以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实现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全面协调发展。
具体任务是:
1.建立现代化地震立体监测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研究制定地震监测台网发展规划,巩固现有的地震监测科技成果,建立一流的现代化地震监测台网,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
指导县级地震台网建设。依托高新技术,发展地下深井观测和GPS等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建立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的现代化的立体地震观测网络,提高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
开展对已建水库和拟建水库以及矿山、石油化工企业等重大建设工程基本情况调查,对于坝高30米、库容1亿立方米,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以及受地震破坏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重大建设工程,依据《地震监测管理条例》规划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组织开展重要建筑群和生命线工程的调查工作,并依法规划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依托自治区正在规划的北部湾海域和近海地震观测台网建设,争取与全区各大中城市地震观测台站实现联网,进一步扩大地震科技信息的对外联系与交流,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地球物理场的信息。
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开展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受到影响的情况调研,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地震监测设施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和备案以及对地震观测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类城乡建设必须事先征求地震部门意见等制度,真正形成对地震监测设施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群测群防网络。进一步调整完善布局,加大投入,增建网点,加强对群测群防点观测员的培训。把群测群防点建设与推进地震台站优化改造结合起来,把现代化地震监测高新技术与传统的群测群防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群测群防点在短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专业台网和手段的不足,从而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能力。
2.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根据未来十五年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对我市现有预报手段进行科技攻关,开展地震预报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我市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提高地震预测和震后趋势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落实政府在震情跟踪监测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加密和强化地震监测,努力捕捉前兆信息,做好短临预报,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制定规范的地震信息发布办法,及时向社会发布震情灾情、应急避险、抗灾救灾、震后趋势判定等信息,适时适度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3.开展防震减灾基础信息调查。
配合自治区开展南宁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编制全市1:5万数字化活动断层分布图和条带状地质图;完成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调查与评估;建立地震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
4.提升城乡及重要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
国土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必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及其影响。2020年前,南宁市各城区、各县、各开发区、投资区、县城要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
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工程,重点推进地震安全小区、避难防灾场所建设。完备城市重点工程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立技术支撑系统,提供城市工程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建立实时灾情监控和城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构建辐射到乡镇的信息传输通道,初步装备市、区、县三级应急响应基本设备。
建立工程抗震能力应用技术体系,推进防震减灾新技术、新材料在工程抗震设防中的推广使用;加强城市地震强震动基础建设,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强震动观测台网;强化市县两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督管理,积极做好市区内重点工程抗震设防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完成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水库及电厂等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危旧校舍的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工作。
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调查和农村民居防震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民建造经济实用、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符合民族生活习俗的新民居,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5.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建设。
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基础平台,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预警信息。逐步建立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
6.强化地震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县(区)两级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重点危险源管理单位等制定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歌节、大庆日等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实施地震安全保障;编制城市人口密集场所、社区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对策。
加强应急预案的检查和落实,建立地震应急检查与培训制度,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
以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平台,建立完善市县和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地震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与共享平台,为及时紧急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提供技术和指挥平台,为社会提供震情、灾情服务,确保政务、指挥系统畅通。
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的灾情速报渠道,并结合群测群防网点建设,建立健全灾情信息速报人员网络。县(区)地震部门和防震机构,要发展乡镇和街道的科技助理员或民政助理员等成为灾情速报人员,配备相应装备。
7.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
充分依靠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及预备役部队,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依托骨干企业,集合多种力量”的原则,建立健全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
建设专业地震救援培训基地,建立面对社会公众和志愿者的固定与流动宣传培训点,并分期分批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建立健全地震紧急救援与指挥网络系统。
将城市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等内容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8.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责任意识,建立地震、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机制,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基层宣传员培训,组织宣讲团,针对不同宣传对象,制作并散发宣传资料,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活动和“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
继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成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为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创造条件。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防震减灾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实现“十一五”阶段目标,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通过项目示范,围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防震减灾项目相互衔接,推动防震减灾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一)建设防震减灾中心
防震减灾中心的建设已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和自治区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示范工程之一。建设防震减灾中心,有利于建立起功能完备的地震监测系统、提高南宁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依托市应急联动中心指挥平台,建立市县统一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地震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有利于地震救援培训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主要建设内容:
1.市防震减灾指挥部及各县分指挥中心;
2.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
3.市、县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培训基地;
4.市地震科技研究、震害防御科学试验中心;
5.市地震局办公场所。
(二)地震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既是建设平安南宁的要求,也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又一举措。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落户城市,应对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的能力要求高。建设“平急结合,一场多用”的应急避难场所,是防震减灾建设平安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需要。
主要建设内容:
1.南湖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建设;
2.各县(区)、各大中院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三)地震立体监测系统建设
建成包括地面观测、空间、井下新一代综合监测系统,优化台网布局,开拓新的观测技术,使地震观测系统实现对全市及周边地区地震的有效监测,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水平,为地震预报、地震安全及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观测数据,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内容:
1.测震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2.强震地震动参数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3.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建设;
4.地震前兆信息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工程;
5.地震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设。
(四)首府地震安全工程
南宁是国家划定的全国11个地震重点防御城市之一,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背景,而且城市的综合防御能力还很低,这些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地震安全,尤其是在南宁市正向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早作好防震减灾规划和部署。主要建设内容:
1.首府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2.首府地震小区划工作;
3.首府防震减灾管理技术平台建设;
4.首府地震安全规划与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五)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震知识,目前又尚未将农村地区的建房纳入建设管理,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村镇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不设防的农村民居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示范改变民居无抗震设防状况,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主要建设内容:
1.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防震能力评价;
2.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研究开发;
3.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
4.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
5.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建设。
(六)强震应急响应联动工程
针对政府公共安全平台的需求,加强政府对突发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政府应对重大破坏性地震的宏观监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当前制约我市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瓶颈有:一是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脆弱,二是灾情获取能力薄弱;三是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缺乏;四是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主要建设内容:
1.地震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建设;
2.地震灾害协同响应系统建设;
3.地震紧急救援系统建设;
4.依托市应急联动中心指挥系统建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集成。
(七)提升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工程
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社会、民众的主动参与和政府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防震减灾的社会化。要健全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编印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全市的防震减灾宣传网、宏观异常观测网、灾情速报网,使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主要建设内容:
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建设
2.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平台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管
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对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保障防震减灾战略目标的实现。
强防震减灾规章建设,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应急工作条例》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条例》的要求,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我市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地震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加强执法培训,加大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地震执法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复议、行政监督监察等制度。
(二)完善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领导指挥机构,提高统筹、指挥和协调能力。推进市县地震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发挥市县地震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将防震减灾事业按照事权范围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公益性基础地位,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捐赠、地震保险等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投入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防震减灾的实际需求,提高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专项投入,使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增强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改善地震科学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保障地震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加强防震减灾重大科技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五)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总体结构,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才体制和人才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人才梯队。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地震科技发展和我市防震减灾战略需求的地震科技队伍。
发布文号: 南府发[2006]126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公司):
《南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已经市十二届人民政府第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六年十一月三十日
南宁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为履行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推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桂政发〔2004〕64号)、《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广西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意见的通知》、《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 防震减灾工作回顾
(一)主要成就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市加大对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大力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不断增强。
1.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的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市、县成立了地震局,在市县防震减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2.防震减灾工作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依照《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自治区防震减灾管理条例》、《自治区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南宁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法规,防震减灾行政执法逐步开展,法制监督与行政监督得到加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及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纳入行政许可,进入行政审批办证大厅,明确地震行政许可的办事程序,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3.防震减灾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建成了以南宁为中心,拥有马山杨圩、隆安南圩、武鸣狮子山、横县百合、山圩农场五个测震子台的数字遥测台网,并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与柳州市地震监测中心联网,实现南宁市与柳州市地震信息共享,为区、市、县三级联网搭建了平台。建成了以地下流体为监测手段的九塘和石埠两个地震前兆台站。可监测到区域内1.0级以上的地震;地震速报的时间进一步缩短;建成133个群测群防点。
4.初步建立了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市、县(城区)及各相关部门制定和重新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细化方案》,对地震速报、震情监视、灾情通报、灾害评估、灾民抢救、生命线工程抢修、交通运输通信保障、救灾物资、卫生防疫、灾民的安置、震情的新闻报道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和具体部署。
5.防震减灾科研取得显著成果。开展了?《?、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沙井4个小区共60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南宁市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等科研项目活动,并将科研成果广泛应用在本市城市规划建设和国土资源规划建设中。编制了南宁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设计方案,按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开展新区地震小区划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自治区地震局的肯定。
6.市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法律知识等宣传教育活动,坚持防震减灾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了13个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基地,每年开展专题防震科普宣传活动,并形成制度,市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我市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将以指数趋势上升。全市的地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还相对较低,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与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地震监测网络需要完善。全市地震台站特别是地震前兆台站密度不够,分布不尽合理,上林、宾阳两县没有测震台站,不能满足地震监测的需要;观测范围还局限于地表监测,空间对地监测、井下监测、地球深部探测等方面还处于空白。
2.全社会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偏低。1990年以前建设的工程建筑大多没有抗震设防,虽然在近二十年的城市改造中拆除了部分危旧房屋,但仍有许多建筑未设防、不抗震,城市较多新建的重要工程没有依法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潜在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不断增大。多数市区和新开发区没有开展地震小区划工作,城市活断层探测工作尚未开展,不能满足城市规划和重大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存在地震安全隐患;重大工程及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建设尚属空白。农村地区绝大多数房屋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多数自行建造,结构不合理,基本上处于不设防状态。
3.应急救援和响应能力亟待提高。地震救援队伍尚未建立,专业救援能力尚未形成。城市地震避难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尚未设置,一旦发生地震,大量人员将无法进行安全、有序的安置。市县联动、指挥中心与现场联动的地震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体系尚未建立,地震应急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总体滞后,应急基础设施薄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地震救援物资储备体系尚未健全,救灾物资得不到有效保障。
4.全民的防震减灾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的程度不够,对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建设和作用的认识总体不足;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不多,网络教育尚未开展,社会公众缺乏地震应急及自救互救的知识和能力。
5.各级政府对防震减灾事业经费投入不均衡,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三)面临的地震形势
第一,南宁市具有发生中强地震地质背景,面临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威胁。
南宁位于广西主要的第四纪活动断裂的右江断裂和南宁至桂林断裂带交汇处,有发生5至6级左右地震的潜在震源,其中,横县位于6.75级地震潜在震源区内。全市国土面积处于地震加速度0.05g以上,横县和隆安更是处于地震加速度0.10g 和0.15g以上(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和Ⅶ度以上)。
根据国家地震部门研究认为,2006―2020年,我国大陆可能发生10次左右7级以上地震,最大震级可能超过8级;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在大陆西部,尤其是南北地震带存在发生多次7级地震的危险;广西存在着发生6级强破坏性地震的危险,南宁市被国家列为2006―2020年全国11个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之一,存在发生破坏性地震危险。因此,2006―2020年,我市面临十分复杂严峻的震情。
第二,加快推进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随着南宁市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拉大,规模不断扩张,人口密度加大、高层建筑剧增,一批生命线工程、重大工程、容易引起地震次生灾害工程不断增加,如果不重视抗震设防,不重视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一旦强震发生,必然会给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严重的损失。
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逐步提升农村地震综合防御能力,改变广大农村基本不设防的局面,既是我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之,未来15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复杂严峻的震情形势,防震减灾工作任务繁重,迅速提高我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十分迫切。
二、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加大防震减灾科技体系创新力度,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充分发挥防震减灾在维护公共安全、保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和谐南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抗御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达到全国中上水平:
(1)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市域范围监测≥1.0级,市域外监测≥2.0级的地震监测能力;建立健全全市公众预警系统;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2)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城镇一般建设工程要达到《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在农村80%以上新建房屋采取抗震措施;重大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全部要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3)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完善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搜救体系;建立地震救灾物资储备和医疗保障体系,确保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的生活和医疗救助。
2.“十一五”规划目标
(1)在现有地震监测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地震立体监测监控能力;
(2)逐步具备地震监测预警能力;
(3)率先在全区达到基本具备综合抗御相当于本市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
(4)实施首府地震安全工程,完成城市活断层探测、城区地震小区划,已建工程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实行全面加固,新建工程全面实施抗震设防;
(5)各县要建立农村民居抗震示范区,提高示范区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逐步改变农村普遍不设防状况;
(6)全面提升各级政府对突发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宏观监控、应急处置和紧急救援能力;
(7)加快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利用高新技术手段,逐步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三)主要任务
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震预测水平;重点提高市区和中小城镇、重大生命线工程和农村的抗震防御能力。加强各级政府对地震事件的应急反应、紧急救援能力,以全面提升防震减灾综合能力,实现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全面协调发展。
具体任务是:
1.建立现代化地震立体监测系统,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研究制定地震监测台网发展规划,巩固现有的地震监测科技成果,建立一流的现代化地震监测台网,进一步提高监测能力和预报水平。
指导县级地震台网建设。依托高新技术,发展地下深井观测和GPS等空间对地观测新技术,建立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的现代化的立体地震观测网络,提高地震监测和预警能力。
开展对已建水库和拟建水库以及矿山、石油化工企业等重大建设工程基本情况调查,对于坝高30米、库容1亿立方米,且可能诱发5级以上地震的水库以及受地震破坏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重大建设工程,依据《地震监测管理条例》规划建设专用地震监测台网。组织开展重要建筑群和生命线工程的调查工作,并依法规划设置强震动监测设施。依托自治区正在规划的北部湾海域和近海地震观测台网建设,争取与全区各大中城市地震观测台站实现联网,进一步扩大地震科技信息的对外联系与交流,以获取更加丰富的地球物理场的信息。
依法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开展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受到影响的情况调研,加大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建立地震监测设施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通报和备案以及对地震观测可能造成影响的各类城乡建设必须事先征求地震部门意见等制度,真正形成对地震监测设施有效保护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群测群防网络。进一步调整完善布局,加大投入,增建网点,加强对群测群防点观测员的培训。把群测群防点建设与推进地震台站优化改造结合起来,把现代化地震监测高新技术与传统的群测群防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发挥群测群防点在短临预报中的重要作用,弥补专业台网和手段的不足,从而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能力。
2.提高地震预报水平。
根据未来十五年地震趋势判定意见,对我市现有预报手段进行科技攻关,开展地震预报的新理论、新方法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我市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提高地震预测和震后趋势判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落实政府在震情跟踪监测工作的职责,进一步加密和强化地震监测,努力捕捉前兆信息,做好短临预报,力争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制定规范的地震信息发布办法,及时向社会发布震情灾情、应急避险、抗灾救灾、震后趋势判定等信息,适时适度发布地震预警信息。
3.开展防震减灾基础信息调查。
配合自治区开展南宁市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编制全市1:5万数字化活动断层分布图和条带状地质图;完成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调查与评估;建立地震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
4.提升城乡及重要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
国土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必须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地震小区划、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充分考虑潜在的地震危险及其影响。2020年前,南宁市各城区、各县、各开发区、投资区、县城要完成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
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工程,重点推进地震安全小区、避难防灾场所建设。完备城市重点工程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立技术支撑系统,提供城市工程地震安全公共服务;建立实时灾情监控和城市地震应急响应系统,构建辐射到乡镇的信息传输通道,初步装备市、区、县三级应急响应基本设备。
建立工程抗震能力应用技术体系,推进防震减灾新技术、新材料在工程抗震设防中的推广使用;加强城市地震强震动基础建设,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强震动观测台网;强化市县两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督管理,积极做好市区内重点工程抗震设防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完成城市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和水库及电厂等重大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危旧校舍的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工作。
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调查和农村民居防震技术的培训,引导农民建造经济实用、具有一定抗震能力、符合民族生活习俗的新民居,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5.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建设。
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基础平台,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预警信息。逐步建立对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
6.强化地震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县(区)两级政府部门、大型企业、重点危险源管理单位等制定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制定中国―东盟博览会、民歌节、大庆日等重大活动和重点时段地震应急工作方案,实施地震安全保障;编制城市人口密集场所、社区应急预案和家庭应急对策。
加强应急预案的检查和落实,建立地震应急检查与培训制度,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
以市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为平台,建立完善市县和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加强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地震与其他突发事件应急联动与共享平台,为及时紧急处置地震突发事件提供技术和指挥平台,为社会提供震情、灾情服务,确保政务、指挥系统畅通。
建立市县乡三级政府部门的灾情速报渠道,并结合群测群防网点建设,建立健全灾情信息速报人员网络。县(区)地震部门和防震机构,要发展乡镇和街道的科技助理员或民政助理员等成为灾情速报人员,配备相应装备。
7.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
充分依靠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民兵及预备役部队,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依托骨干企业,集合多种力量”的原则,建立健全地震专业救援队伍,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
建设专业地震救援培训基地,建立面对社会公众和志愿者的固定与流动宣传培训点,并分期分批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培训。建立健全地震紧急救援与指挥网络系统。
将城市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等内容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依托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8.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
强化政府防震减灾责任意识,建立地震、宣传、教育部门、新闻媒体及社会团体的协作机制,健全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将防震减灾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加强基层宣传员培训,组织宣讲团,针对不同宣传对象,制作并散发宣传资料,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纳入文明社区活动和“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
继续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成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中心,为建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创造条件。
三、“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期间是我区防震减灾发展的重要阶段。为了实现“十一五”阶段目标,结合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实施“防震减灾示范工程”,通过项目示范,围绕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形成国家、自治区、市、县防震减灾项目相互衔接,推动防震减灾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一)建设防震减灾中心
防震减灾中心的建设已列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和自治区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示范工程之一。建设防震减灾中心,有利于建立起功能完备的地震监测系统、提高南宁地震监测预报水平;依托市应急联动中心指挥平台,建立市县统一的地震应急指挥系统,提高地震应急指挥和处置能力;有利于地震救援培训和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壮大地震灾害救援力量,提升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主要建设内容:
1.市防震减灾指挥部及各县分指挥中心;
2.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
3.市、县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培训基地;
4.市地震科技研究、震害防御科学试验中心;
5.市地震局办公场所。
(二)地震避难场所建设工程
建设应急避难场所,既是建设平安南宁的要求,也是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又一举措。南宁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永久落户城市,应对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的能力要求高。建设“平急结合,一场多用”的应急避难场所,是防震减灾建设平安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需要。
主要建设内容:
1.南湖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建设;
2.各县(区)、各大中院校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三)地震立体监测系统建设
建成包括地面观测、空间、井下新一代综合监测系统,优化台网布局,开拓新的观测技术,使地震观测系统实现对全市及周边地区地震的有效监测,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和水平,为地震预报、地震安全及地球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观测数据,为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主要建设内容:
1.测震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2.强震地震动参数监测网络系统建设;
3.计算机通讯网络系统建设;
4.地震前兆信息监测网络系统建设工程;
5.地震群测群防网络系统建设。
(四)首府地震安全工程
南宁是国家划定的全国11个地震重点防御城市之一,有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质背景,而且城市的综合防御能力还很低,这些迫使我们必须加强地震安全,尤其是在南宁市正向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早作好防震减灾规划和部署。主要建设内容:
1.首府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
2.首府地震小区划工作;
3.首府防震减灾管理技术平台建设;
4.首府地震安全规划与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五)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
由于农村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防灾减灾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防震知识,目前又尚未将农村地区的建房纳入建设管理,大多数房屋未经正规设计、正规施工,村镇房屋抗震能力普遍低下,不设防的农村民居直接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行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示范改变民居无抗震设防状况,是我们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主要建设内容:
1.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防震能力评价;
2.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研究开发;
3.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
4.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
5.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建设。
(六)强震应急响应联动工程
针对政府公共安全平台的需求,加强政府对突发破坏性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升政府应对重大破坏性地震的宏观监控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紧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新要求。当前制约我市地震应急救援工作的主要瓶颈有:一是地震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脆弱,二是灾情获取能力薄弱;三是应急救援技术保障缺乏;四是相关部门之间的联动协调能力有待加强。
主要建设内容:
1.地震灾情监测评估系统建设;
2.地震灾害协同响应系统建设;
3.地震紧急救援系统建设;
4.依托市应急联动中心指挥系统建立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技术系统集成。
(七)提升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工程
防震减灾工作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坚持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把社会、民众的主动参与和政府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防震减灾的社会化。要健全防震减灾宣传网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编印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能力。要建立健全全市的防震减灾宣传网、宏观异常观测网、灾情速报网,使地震科普知识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主要建设内容:
1.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建设
2.远程教育网络系统平台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对防震减灾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监管
依法开展防震减灾工作,加强对防震减灾行政执法的监督管理,规范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规范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活动,保障防震减灾战略目标的实现。
强防震减灾规章建设,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应急工作条例》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管理条例》的要求,研究制定和修订完善我市相关的政策性文件。
加强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地震行政执法机构和队伍,加强执法培训,加大执法的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地震执法管理、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复议、行政监督监察等制度。
(二)完善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制
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领导指挥机构,提高统筹、指挥和协调能力。推进市县地震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发挥市县地震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强化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将防震减灾事业按照事权范围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保障防震减灾事业公益性基础地位,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捐赠、地震保险等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投入机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防震减灾的实际需求,提高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专项投入,使防震减灾工作的投入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四)增强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加强地震科学基础研究,改善地震科学研究的软硬件设施,建设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保障地震科技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加强防震减灾重大科技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研究、防震减灾基础性工作和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五)实施人才强业战略
按照“用好现有人才,稳定关键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的原则,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总体结构,提高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推进人才体制和人才机制的创新,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整体推进人才资源开发,形成不同层次,满足不同需求的人才梯队。培养造就一支适应地震科技发展和我市防震减灾战略需求的地震科技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