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江苏省镇江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月九日
镇江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
防震减灾是政府管理公共安全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保障我市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06―2020年,重点规划2006―2010年镇江市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参考依据为《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5〕20号)。
本规划是市政府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决定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和安排投资的依据,也是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一、形势与需求
(一)地震构造概况和地震发生情况
1.地震构造概况
我市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扬子断块区的下扬子断块。下扬子断块西北以淮阴――响水口断裂、郯城――庐江断裂为界,与鲁苏断块、徐淮断块、大别山断褶带相接。东南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与华南断褶系相邻。我市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较为复杂,许多断裂隐伏于现代沉积之下。我市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有:茅山东侧断裂带;金坛――南渡――东夏断裂;溧阳――湖熟――南京断裂;茅山――南渡――溧阳断裂;上沛――平桥断裂;汤山――东昌断裂;丹阳――小河断裂;宝埝――贡家村断裂;东乐庙――后周断裂;溧阳――庙西断裂;卜代――张渚断裂;下蜀――伏牛山断裂;江宁――石湫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新城――新建断裂;朱林――埭头断裂;河头――十里牌断裂;孟河――礼河断裂等。其中前6条断裂为我市主要发震断裂。
2.地震发生情况
全市所有陆地面积位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涉及丹阳、句容、扬中3市和丹徒、京口、润州、镇江新区4个区。
我市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破坏性地震。1630年2月4日、1872年7月24日、1913年4月3日和1930年1月3日镇江市区和句容先后发生了43/4级、43/4级、51/2级和51/2级地震。这4次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市境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次,即溧阳1974年5.5级、1979年6.0级地震(当时溧阳属镇江地区管辖)。溧阳6.0级地震,伤亡人员3159人,损坏房屋55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4亿元。2000年以来,我市辖区内共发生ML≥1.5级以上地震7次,其中有感地震2次。同时,公元999年常州发生的5.5级地震,1624年扬州发生的6.0级地震、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发生的6.2级地震、1990年常熟发生的5.1级地震和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发生的6.1级地震以及其他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均使我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未来地震形势及其灾害风险
1.未来地震形势预测
根据国家2001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我市境内均需进行抗震设防。
根据专家对我市及邻区主要发震断裂与中强地震活动规律的关系、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时序特征、地震活动加速模型、大地形变和流动重力测量以及地震地质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市及其邻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未来15年内存在发生6级左右甚至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市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现实危险。
2.未来灾害风险估计
未来的15年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江开发的扩展,大批重点建设工程的开工建设,使得人口、经济总量、社会财富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在当前我市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选址,向着不宜建筑地段拓展,面临着潜在的地震灾害的威胁。我市突出的石油化工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大型企业、能源电力设施、重点水利枢纽、交通等生命线工程,也面临着中强地震的威胁。
据震害预测,一旦我市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破坏性地震,将造成建筑物的大面积严重破坏,导致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以及生命线工程设施的毁坏,甚至造成我市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功能的瘫痪,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大,间接损失将无法估量。这些将严重影响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两个率先”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未来我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和影响不容忽视。
(三)我市“两个率先”对防震减灾的迫切要求
2006年―202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我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左右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省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够预期未来的地震风险;避免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应急工作有序高效,尽可能把应急状态控制在局部范围,减少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缩短灾害恢复周期,避免和减少灾害给经济运行造成的中断或迟滞;为社会提供适合需求的、高质量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
(四)防震减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震减灾现状
――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我市于2002年出台了《镇江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等政府规章,并加大了防震减灾管理的执法力度。绝大部分辖市、区也出台了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方面的规定。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市政府和部分辖市、区政府相继公布了相应的防震减灾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和行政许可事项,规范了防震减灾行政许可行为。
――防震减灾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市和各辖市、区均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辖区内的防震减灾工作。绝大部分辖市、区地震工作机构继续保持稳定,并得到加强。
――防震减灾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十五”期间,市和各辖市、区均能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市政府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加强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各辖市、区也不同程度加大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监测预报、地震应急装备和工作条件。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镇江地震台、句容苏16井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充分利用本省已有的地震信息资源,以镇江数字地震台与周边不同方位地区的6个子台,共同组成镇江市数字地震台网。在地震监测能力、地震信息含量、地震速报、地震数据的快速处理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而提高了我市地震监测和分析预报水平。
――地震灾害预防能力得到加强。全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覆盖率和合格率有所提高,危旧房改造、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加固工作稳步推进。
――地震应急能力和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加强了对辖市、区政府、市有关部门以及部省属大中型企业地震应急专项检查。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不断深入,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得到加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市未来地震形势预测和灾害风险估计,我市防震减灾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对防震减灾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需要。地震台网布局尚不完善,部分地区监测能力较弱。现有地震监测台网的观测设备和环境还有待改善。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经验性预测阶段,无论是对地震孕育机理的研究,还是对前兆复杂性等方面的认识都是初步的,距离准确预报地震还有很大距离。
――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城市潜伏较高风险,以城市地震隐伏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为基础的城市综合震灾预防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部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未按规定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或未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计;城市建设中一些基础设施设防标准较低;部分建筑物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能力不足;一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中的新型工程结构、抗震技术和措施尚未经受大地震的检验。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薄弱,抗震设防缺乏法律强制要求及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绝大多数未经正规设计与施工,几乎没有考虑抗震设防问题。
――地震应急系统和救援救助体系尚不完善。“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和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尚未启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支撑系统不完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尚不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不够齐全,城市应急避险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地震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
3.制约防震减灾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实现的需要,其影响和制约因素主要有:一些地方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不够,防震减灾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社会公众防灾意识不强,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能力薄弱,防震减灾总体投入不足。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06年―2020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紧紧围绕“两率先、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特别要提高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二)奋斗目标
1.奋斗目标
我市防震减灾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抗御符合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值的能力,各辖市、区城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综合抗御6级地震能力的基本指标体系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指标。本市辖区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本市辖区内地震速报时间达到8分钟,显著地震发生后(ML>5级),根据“镇江市地震局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工作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实际积累资料,对地震发展趋势及对本市的影响进行快速有效的判定。逐步实现全市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成功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能力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指标。城镇新建一般工程全部达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全部按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进行抗震设防;实施农居工程;完成镇江市城区地震活断层探测及其危险性评价;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
――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指标。市和各辖市、区地震应急管理组织和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机制健全;具有完善的分级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预案体系;具有完善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立体监控系统;市和各辖市、区城区具有合理的灾难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并具有必要的避险救助、救生设施;具有健全的救援力量及其支援保障体系,构建社会救援资源网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获取灾情信息及时,指挥系统全面运转,在1小时内组织实施救援。
――救灾恢复能力指标。具有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市和各辖市、区各拥有1个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确保地震灾区在6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24小时内恢复正常秩序。
我市在上述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应强化防御措施,建立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抗震设防要求,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建立大震警示与警报制度,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预警和紧急处置,推进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散机制。
3.分阶段目标
――2010年:丹阳市,丹徒、京口、润州区,镇江新区主城区全部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乡镇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2015年:丹阳市,丹徒、京口、润州区,镇江新区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其农村地区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其余辖市区全部城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2020年:所有辖、市区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丹阳市,丹徒、京口、润州区,镇江新区的所有城镇和农村地区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其他地区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三、防震减灾发展战略性措施
(一)把城市的地震安全作为防震减灾重中之重
城市是人口和财富密集区,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的安全是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在我市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要全面完善城市安全公共服务功能,必须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就作好规划和部署,加强城市直下型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加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使用更加先进的震害防御技术,加强地震应急与救援体系建设,加强救灾与恢复能力建设,以提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防止罕遇大地震和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损失。
(二)加强村镇建设的防震减灾管理
随着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防震减灾工作要逐步向农村拓展,加强村镇建设的防震减灾管理,统筹城乡防震减灾管理与服务;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特别要加强我市新一轮村镇规划和建设中的灾害防御,村镇建筑和公用设施必须考虑抗震设防要求;要通过加强小城市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把防震减灾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对于我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建设要制定扶持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对于农村因灾返贫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
(三)防震减灾工作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明确和强化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公众需求相适应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通过防震减灾基础信息的提供,为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四)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坚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及网络建设,实施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工程。树立与地球共存、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发展先进的防灾文化。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培养志愿者队伍。加强公务员防灾素质教育,依法履行防灾职责,提高突发事件紧急处置能力。在充分利用现代化宣传教育手段,广泛宣传防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建立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增强公众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公众知情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促进社会公众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能力。
(五)加强防震减灾科技创新
针对地震监测预报、防震抗震、预警和应急处置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强化地震安全科技支撑和公共服务的能力。通过对市域及其邻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规律、中长期地震预报、区域及城市工程中的工程地震问题的研究,综合观测技术系统建设和相关监测及短临预报技术攻关的研究,实现地震预报的经验性预测到物理性预报的过渡,发展数值预报,努力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科学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在调整优化布局、逐步增加台网密度的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地震监测装备水平,努力实现地震监测台网的现代化。有重点地加强地震短临前兆台网实验研究和建设,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能力。
(二)努力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和政府应急决策水平
加强中强地震预报基础科学技术研究,逐步使地震预报由经验性预测向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概率性预报过渡;加强地震短临跟踪,落实震情跟踪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规范地震信息发布,逐步向社会公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各地区要加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和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保障。
(三)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
加强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作,为国土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城市潜在风险。加强以城市地震隐伏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为基础的城市综合震灾预防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适时开展镇江市老城区、南徐新城的活断层探测工作;争取开展各辖市、区城市的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争取完成各辖市、区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病险水库、易燃易爆易泄露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危旧校舍的抗震性能评估和查险加固工作。
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保证抗震设防要求在建设工程抗震设计中的合理使用。
加强地震工程基础建设与技术开发应用,组织开展新型结构抗震、隔振、减震和健康诊断等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并推广和应用。
(四)切实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研究制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我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地震群测群防经费渠道。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各乡(镇)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对群测群防站点的管理,并给予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地下水、动物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制定本地区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稳定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队伍;要制定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办法,加强指导和培训工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群测群防站点工作的管理力度,使我市群测群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五)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市地震、教育、宣传、科技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提高民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政策和措施,编制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
各级地震部门要主动会同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和单位,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完善宣传网络,加强基层宣传员培训,制作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的宣传作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市和各辖市、区要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或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小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的手段要改进、路子要拓宽,做到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六)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市建设、地震等主管部门,编制“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前,争取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立项和市财政专项补贴的落实,初步建立村镇房屋抗震设防政策扶持、引导体系。
加强农村民居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市地震局应主动协调建设等主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逐步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各辖市、区地震部门要采用各种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住宅建设防震抗震基本知识,积极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技术,把农居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村及农户;要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农村民居建设基本防震抗震技术措施,提高农居建设施工质量。
(七)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加强应急培训,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可操作。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
切实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市和各辖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安排专款,储备一定的地震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
(八)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
加强市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要结合我市实际,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工作机制。充分依靠公安、武警、解放军、民兵、预备役部队等,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发展救援志愿者队伍,壮大地震灾害救助力量。要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并明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各级民政部门要及时掌握灾情,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交通部门要保障救灾物资的紧急运输工作,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卫生部门要协调组织好震灾发生时伤员抢救、转运和治疗工作;要掌握周边医疗机构救治资源状况,特别要掌握群体性创伤的救治能力状况,统筹动员、组织和安置伤员的救治工作;组织开展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红十字会要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医疗救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电力、燃气、自来水等生命线工程正常运转,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以及建立防震减灾基金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五、“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一)镇江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和防震减灾中心工程建设项目
根据《镇江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和防震减灾中心工程可研报告》,该工程需投入资金1747万元,建设用地32.4亩。其中含土建和地震信息、震害预测、快速评估、地震应急决策等技术系统的建立。与此同时,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预测预警减灾水平。
(二)地震监测建设项目
1.数字地震台网建设项目
根据江苏省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项目总体要求,新增3台强震数字观测仪;规划在丹阳、句容市辖区内新建数字地震台,建立宽频、大动态和高分辨率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力争我市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监测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该项目需投入经费200万元。
2.数字前兆观测台网建设项目
对前兆观测井实施以观测项目综合化和观测技术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同时对前兆物理机制清楚,预报作用明显的观测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发展地震前兆信息探测新方法、新技术,推进我市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的现代化进程。该项目需投入经费195万元。
3.地震监测环境及设施建设项目
在现有的地震监测台网格局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有限资金,重点优化观测项目,加大对地震监测环境及设施的投入。该项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完成观测设施、基础设施中的供排水、供电、道路、房屋的更新改造以及办公条件的改善。该项目需投入经费250万元。
(三)震害综合防御系统工程
我市城镇密布、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富集中。实施以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为基础的城市震害综合防御系统工程,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建设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城市潜在危险,促进城市地震安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实施镇江市主城区、镇江新区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工程,建立以活断层信息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易产生次生灾害和易燃易爆易泄露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等内容的城市综合震灾预防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撑系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生命线工程健康诊断技术、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技术、地震应急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地震预警示范系统和地震应急控制示范系统;编制地震安全规划,开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地震安全标准研究,开展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建设、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小区建设;开展茅山断裂带地球物理勘探和地震预报预测理论和物理预报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该项目需投入经费500万元左右。活断层探测的费用,需调研论证后予以确定。
(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农村民房类型和震害调查总结,开展农村民房抗震设防要求和防震抗震技术方法研究,在遭受6级左右地震不倒塌的原则下,提出并设计一系列适用不同经济水平、地震环境、不同房屋类型和风俗习惯的房屋抗震技术和建造图集,在全市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村,通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农村工匠培训、服务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建设防震抗震示范工程。
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防震能力评价;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研究开发;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建设。
(五)防震减灾素质增强工程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系统的建设,提高宣传教育的能力,提升政府和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安全科普知识教育网络、安全应用技术教育网络。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我市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方面的配套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加强防震减灾技术标准的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地震计量工作。加强防震减灾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和管理。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震减灾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要加强抗震救灾指挥系统的建设,充实力量,切实保障各项责任落到实处。要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问题,保证防震减灾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进行。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发挥地震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中的组织作用。
(三)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遵照国务院国发〔2004〕25号和省政府苏政发〔2005〕20号文的要求,加大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力度,切实将防震减灾事业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逐步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并随着我市综合实力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而相应增加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核拨不低于100万元的经费,作为地震观测仪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以及监测环境改造和加强地震应急工作的专项费用。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赠、地震保险以及建立防震减灾基金相结合的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救灾和恢复重建投入机制。
(四)稳定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人才队伍
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引进3-4名专业对口、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技术人才,加强和充实我市防震减灾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地震监测一线人员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以稳定地震科技队伍。积极稳妥地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整体结构,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技术水平
积极开展纵向、横向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能力。
发布文号:
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镇江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六年十月九日
镇江市防震减灾“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
防震减灾是政府管理公共安全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保障我市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06―2020年,重点规划2006―2010年镇江市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规划编制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参考依据为《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发〔2004〕25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苏政发〔2005〕20号)。
本规划是市政府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决定防震减灾重大工程和安排投资的依据,也是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防震减灾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一、形势与需求
(一)地震构造概况和地震发生情况
1.地震构造概况
我市及其周边地区主要分布于扬子断块区的下扬子断块。下扬子断块西北以淮阴――响水口断裂、郯城――庐江断裂为界,与鲁苏断块、徐淮断块、大别山断褶带相接。东南以江山――绍兴断裂为界与华南断褶系相邻。我市地质构造和地貌条件较为复杂,许多断裂隐伏于现代沉积之下。我市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断裂带有:茅山东侧断裂带;金坛――南渡――东夏断裂;溧阳――湖熟――南京断裂;茅山――南渡――溧阳断裂;上沛――平桥断裂;汤山――东昌断裂;丹阳――小河断裂;宝埝――贡家村断裂;东乐庙――后周断裂;溧阳――庙西断裂;卜代――张渚断裂;下蜀――伏牛山断裂;江宁――石湫断裂;幕府山――焦山断裂;新城――新建断裂;朱林――埭头断裂;河头――十里牌断裂;孟河――礼河断裂等。其中前6条断裂为我市主要发震断裂。
2.地震发生情况
全市所有陆地面积位于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涉及丹阳、句容、扬中3市和丹徒、京口、润州、镇江新区4个区。
我市历史上曾发生过6次破坏性地震。1630年2月4日、1872年7月24日、1913年4月3日和1930年1月3日镇江市区和句容先后发生了43/4级、43/4级、51/2级和51/2级地震。这4次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市境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次,即溧阳1974年5.5级、1979年6.0级地震(当时溧阳属镇江地区管辖)。溧阳6.0级地震,伤亡人员3159人,损坏房屋55万多间,直接经济损失约2.4亿元。2000年以来,我市辖区内共发生ML≥1.5级以上地震7次,其中有感地震2次。同时,公元999年常州发生的5.5级地震,1624年扬州发生的6.0级地震、1984年5月21日南黄海发生的6.2级地震、1990年常熟发生的5.1级地震和1996年11月9日南黄海发生的6.1级地震以及其他周边地区发生的地震,均使我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
(二)未来地震形势及其灾害风险
1.未来地震形势预测
根据国家2001年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我市境内均需进行抗震设防。
根据专家对我市及邻区主要发震断裂与中强地震活动规律的关系、地震活动性、地震活动时序特征、地震活动加速模型、大地形变和流动重力测量以及地震地质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市及其邻区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未来15年内存在发生6级左右甚至6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市存在发生中强地震的现实危险。
2.未来灾害风险估计
未来的15年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沿江开发的扩展,大批重点建设工程的开工建设,使得人口、经济总量、社会财富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在当前我市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扩展的选址,向着不宜建筑地段拓展,面临着潜在的地震灾害的威胁。我市突出的石油化工等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大型企业、能源电力设施、重点水利枢纽、交通等生命线工程,也面临着中强地震的威胁。
据震害预测,一旦我市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破坏性地震,将造成建筑物的大面积严重破坏,导致数以千计的人员伤亡,以及生命线工程设施的毁坏,甚至造成我市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功能的瘫痪,直接经济损失将达数十亿元人民币,甚至更大,间接损失将无法估量。这些将严重影响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两个率先”目标的如期实现。因此,未来我市地震灾害的潜在威胁和影响不容忽视。
(三)我市“两个率先”对防震减灾的迫切要求
2006年―202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到2010年,我市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到2020年左右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省辖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能够预期未来的地震风险;避免和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应急工作有序高效,尽可能把应急状态控制在局部范围,减少对社会正常秩序的冲击;缩短灾害恢复周期,避免和减少灾害给经济运行造成的中断或迟滞;为社会提供适合需求的、高质量的防震减灾公共服务。
(四)防震减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防震减灾现状
――防震减灾法制建设得到加强。我市于2002年出台了《镇江市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实施细则》等政府规章,并加大了防震减灾管理的执法力度。绝大部分辖市、区也出台了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方面的规定。随着《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市政府和部分辖市、区政府相继公布了相应的防震减灾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和行政许可事项,规范了防震减灾行政许可行为。
――防震减灾工作体系逐步健全。市和各辖市、区均建立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负责协调辖区内的防震减灾工作。绝大部分辖市、区地震工作机构继续保持稳定,并得到加强。
――防震减灾投入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十五”期间,市和各辖市、区均能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初步建立起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市政府投入财政资金用于加强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各辖市、区也不同程度加大了对防震减灾工作的经费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监测预报、地震应急装备和工作条件。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的监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镇江地震台、句容苏16井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充分利用本省已有的地震信息资源,以镇江数字地震台与周边不同方位地区的6个子台,共同组成镇江市数字地震台网。在地震监测能力、地震信息含量、地震速报、地震数据的快速处理等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而提高了我市地震监测和分析预报水平。
――地震灾害预防能力得到加强。全市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审查覆盖率和合格率有所提高,危旧房改造、重大工程和生命线工程抗震加固工作稳步推进。
――地震应急能力和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加强了对辖市、区政府、市有关部门以及部省属大中型企业地震应急专项检查。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不断深入,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得到加强。
2.存在的主要问题
针对我市未来地震形势预测和灾害风险估计,我市防震减灾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对防震减灾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水平不能满足需要。地震台网布局尚不完善,部分地区监测能力较弱。现有地震监测台网的观测设备和环境还有待改善。目前,地震预报仍处于经验性预测阶段,无论是对地震孕育机理的研究,还是对前兆复杂性等方面的认识都是初步的,距离准确预报地震还有很大距离。
――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城市潜伏较高风险,以城市地震隐伏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为基础的城市综合震灾预防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部分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未按规定进行专门地震安全性评价,或未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计;城市建设中一些基础设施设防标准较低;部分建筑物未考虑抗震设防或抗震能力不足;一些应用于高层建筑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中的新型工程结构、抗震技术和措施尚未经受大地震的检验。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薄弱,抗震设防缺乏法律强制要求及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绝大多数未经正规设计与施工,几乎没有考虑抗震设防问题。
――地震应急系统和救援救助体系尚不完善。“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和防震减灾中心工程”项目建设尚未启动,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支撑系统不完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工作机制和体制尚不健全,地震应急预案不够齐全,城市应急避险能力不强,缺乏必要的地震紧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
3.制约防震减灾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
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实现的需要,其影响和制约因素主要有:一些地方对防震减灾工作重视不够,防震减灾科技支撑力度不够,社会公众防灾意识不强,为社会提供的服务能力薄弱,防震减灾总体投入不足。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06年―2020年,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紧紧围绕“两率先、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管理机制,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综合防震减灾能力,特别要提高处置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提供可靠保障。
(二)奋斗目标
1.奋斗目标
我市防震减灾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市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抗御符合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值的能力,各辖市、区城区的防震减灾能力力争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综合抗御6级地震能力的基本指标体系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指标。本市辖区内地震监测能力达到1.5级,本市辖区内地震速报时间达到8分钟,显著地震发生后(ML>5级),根据“镇江市地震局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工作技术方案”,充分利用实际积累资料,对地震发展趋势及对本市的影响进行快速有效的判定。逐步实现全市长期预报更加科学,中期预报成功率不断提高,短临预报能力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
――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指标。城镇新建一般工程全部达到区划图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新建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重要基础设施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建设工程全部按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并进行抗震设防;实施农居工程;完成镇江市城区地震活断层探测及其危险性评价;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
――地震应急与救援能力指标。市和各辖市、区地震应急管理组织和地震灾害应急工作机制健全;具有完善的分级分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预案体系;具有完善的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和灾情立体监控系统;市和各辖市、区城区具有合理的灾难应急避难场所和紧急疏散通道,并具有必要的避险救助、救生设施;具有健全的救援力量及其支援保障体系,构建社会救援资源网络;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应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获取灾情信息及时,指挥系统全面运转,在1小时内组织实施救援。
――救灾恢复能力指标。具有完善的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市和各辖市、区各拥有1个救灾物资储备仓库,确保地震灾区在6小时内得到基本的生活救助,24小时内恢复正常秩序。
我市在上述能力指标的基础上,应强化防御措施,建立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抗震设防要求,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建立大震警示与警报制度,实现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预警和紧急处置,推进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逐步建立政府支持下的巨灾保险制度和风险分散机制。
3.分阶段目标
――2010年:丹阳市,丹徒、京口、润州区,镇江新区主城区全部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乡镇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2015年:丹阳市,丹徒、京口、润州区,镇江新区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其农村地区基本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其余辖市区全部城市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2020年:所有辖、市区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省内领先水平;丹阳市,丹徒、京口、润州区,镇江新区的所有城镇和农村地区具备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其他地区基本具备抗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
三、防震减灾发展战略性措施
(一)把城市的地震安全作为防震减灾重中之重
城市是人口和财富密集区,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的安全是防震减灾的重中之重。在我市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要全面完善城市安全公共服务功能,必须在城市发展的同时就作好规划和部署,加强城市直下型地震的监测预报工作,加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监管力度,使用更加先进的震害防御技术,加强地震应急与救援体系建设,加强救灾与恢复能力建设,以提升整体综合防御能力,防止罕遇大地震和城市直下型地震造成的巨大灾害损失。
(二)加强村镇建设的防震减灾管理
随着城市化健康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变,防震减灾工作要逐步向农村拓展,加强村镇建设的防震减灾管理,统筹城乡防震减灾管理与服务;要加强对农村民居建设的抗震设防管理和指导,特别要加强我市新一轮村镇规划和建设中的灾害防御,村镇建筑和公用设施必须考虑抗震设防要求;要通过加强小城市防震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把防震减灾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对于我市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建设要制定扶持政策,拓宽资金渠道;对于农村因灾返贫的问题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
(三)防震减灾工作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转变
明确和强化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责任,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社会和公众需求相适应的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通过防震减灾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通过防震减灾基础信息的提供,为社会、企业和公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四)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
坚持把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经常性的教育工作及网络建设,实施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工程。树立与地球共存、与自然和谐的发展观,发展先进的防灾文化。建立健全防震减灾社会动员机制,培养志愿者队伍。加强公务员防灾素质教育,依法履行防灾职责,提高突发事件紧急处置能力。在充分利用现代化宣传教育手段,广泛宣传防震知识的基础上,加大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的力度,增强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逐步建立地震信息发布制度,增强公众对地震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公众知情权,维护社会稳定。加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和科普示范学校建设,通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活动,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促进社会公众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科学有效地防御地震灾害,提高应对突发地震灾害的能力。
(五)加强防震减灾科技创新
针对地震监测预报、防震抗震、预警和应急处置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研究,强化地震安全科技支撑和公共服务的能力。通过对市域及其邻区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规律、中长期地震预报、区域及城市工程中的工程地震问题的研究,综合观测技术系统建设和相关监测及短临预报技术攻关的研究,实现地震预报的经验性预测到物理性预报的过渡,发展数值预报,努力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提升地震监测能力
科学规划全市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加强分级、分类管理,在调整优化布局、逐步增加台网密度的同时,应用高新技术,提高地震监测装备水平,努力实现地震监测台网的现代化。有重点地加强地震短临前兆台网实验研究和建设,提高地震前兆观测能力。
(二)努力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和政府应急决策水平
加强中强地震预报基础科学技术研究,逐步使地震预报由经验性预测向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概率性预报过渡;加强地震短临跟踪,落实震情跟踪措施;因地制宜地开展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规范地震信息发布,逐步向社会公布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危险区的判定信息。各地区要加强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灾情速报系统和应急救灾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为地震应急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信息保障。
(三)高度重视城市建设的地震安全
加强城市地震安全基础工作,为国土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降低城市潜在风险。加强以城市地震隐伏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为基础的城市综合震灾预防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适时开展镇江市老城区、南徐新城的活断层探测工作;争取开展各辖市、区城市的震害预测和地震小区划工作;争取完成各辖市、区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要特别重视和加强对病险水库、易燃易爆易泄露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以及危旧校舍的抗震性能评估和查险加固工作。
强化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配套制度,把抗震设防要求作为项目可行性论证、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必备内容,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保证抗震设防要求在建设工程抗震设计中的合理使用。
加强地震工程基础建设与技术开发应用,组织开展新型结构抗震、隔振、减震和健康诊断等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并推广和应用。
(四)切实加强地震群测群防工作
研究制定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我市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稳定的地震群测群防经费渠道。积极推进“三网一员”建设,即地震宏观测报网、地震灾情速报网和地震知识宣传网建设,在各乡(镇)设立防震减灾助理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切实加强对群测群防站点的管理,并给予技术指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地下水、动物等地震宏观异常观察,充分发挥群测群防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和普及地震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国家《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制定本地区地震群测群防网络建设方案,稳定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队伍;要制定群测群防工作管理办法,加强指导和培训工作,使地震群测群防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群测群防站点工作的管理力度,使我市群测群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
(五)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市地震、教育、宣传、科技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提高民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政策和措施,编制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建设。
各级地震部门要主动会同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和单位,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完善宣传网络,加强基层宣传员培训,制作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的宣传作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市和各辖市、区要建立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或一所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中小学的防震减灾知识普及教育的手段要改进、路子要拓宽,做到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
(六)逐步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市建设、地震等主管部门,编制“地震安全农居工程”实施方案。2010年前,争取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立项和市财政专项补贴的落实,初步建立村镇房屋抗震设防政策扶持、引导体系。
加强农村民居防震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和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市地震局应主动协调建设等主管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开发推广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农村民居建设图集和施工技术,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逐步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各辖市、区地震部门要采用各种方式,向农民群众宣传住宅建设防震抗震基本知识,积极推广使用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技术,把农居防震抗震知识普及到乡村及农户;要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农村民居建设基本防震抗震技术措施,提高农居建设施工质量。
(七)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修订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加强地震应急工作检查,加强应急培训,适时组织地震应急演习,检验反应能力,使地震应急预案更加科学、实用、可操作。要明确应急工作程序、层级管理职责和协调联动机制,做到临震不乱,决策科学,行动迅速,处置有力。
切实抓好地震应急基础装备建设,市和各辖市、区要结合各自实际,安排专款,储备一定的地震应急物资,保障应急工作及时、高效进行。
(八)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
加强市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要结合我市实际,整合现有应急救援资源,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的工作机制。充分依靠公安、武警、解放军、民兵、预备役部队等,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发展救援志愿者队伍,壮大地震灾害救助力量。要充分利用现有空间,结合城市广场、绿地、公园等建设,规划设置并明确必需的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配置必要的避险救生设施。各级民政部门要及时掌握灾情,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交通部门要保障救灾物资的紧急运输工作,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卫生部门要协调组织好震灾发生时伤员抢救、转运和治疗工作;要掌握周边医疗机构救治资源状况,特别要掌握群体性创伤的救治能力状况,统筹动员、组织和安置伤员的救治工作;组织开展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红十字会要动员和组织群众参加医疗救护知识培训,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组织开展人道主义救援工作。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确保电力、燃气、自来水等生命线工程正常运转,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以及建立防震减灾基金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五、“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项目
(一)镇江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和防震减灾中心工程建设项目
根据《镇江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系统和防震减灾中心工程可研报告》,该工程需投入资金1747万元,建设用地32.4亩。其中含土建和地震信息、震害预测、快速评估、地震应急决策等技术系统的建立。与此同时,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加强对地震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预测预警减灾水平。
(二)地震监测建设项目
1.数字地震台网建设项目
根据江苏省防震减灾技术系统建设项目总体要求,新增3台强震数字观测仪;规划在丹阳、句容市辖区内新建数字地震台,建立宽频、大动态和高分辨率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力争我市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监测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该项目需投入经费200万元。
2.数字前兆观测台网建设项目
对前兆观测井实施以观测项目综合化和观测技术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同时对前兆物理机制清楚,预报作用明显的观测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发展地震前兆信息探测新方法、新技术,推进我市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的现代化进程。该项目需投入经费195万元。
3.地震监测环境及设施建设项目
在现有的地震监测台网格局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有限资金,重点优化观测项目,加大对地震监测环境及设施的投入。该项目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完成观测设施、基础设施中的供排水、供电、道路、房屋的更新改造以及办公条件的改善。该项目需投入经费250万元。
(三)震害综合防御系统工程
我市城镇密布、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财富集中。实施以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为基础的城市震害综合防御系统工程,为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建设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对降低城市潜在危险,促进城市地震安全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实施镇江市主城区、镇江新区地震活断层探测和危险性评价工程,建立以活断层信息为基础的,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易产生次生灾害和易燃易爆易泄露有害物质的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等内容的城市综合震灾预防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撑系统、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以生命线工程健康诊断技术、地震应急辅助决策技术、地震应急控制技术为基础的地震预警示范系统和地震应急控制示范系统;编制地震安全规划,开展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地震安全标准研究,开展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建设、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小区建设;开展茅山断裂带地球物理勘探和地震预报预测理论和物理预报方法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抗震能力。该项目需投入经费500万元左右。活断层探测的费用,需调研论证后予以确定。
(四)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
通过对全市不同区域农村民房类型和震害调查总结,开展农村民房抗震设防要求和防震抗震技术方法研究,在遭受6级左右地震不倒塌的原则下,提出并设计一系列适用不同经济水平、地震环境、不同房屋类型和风俗习惯的房屋抗震技术和建造图集,在全市选择有代表性的农村,通过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农村工匠培训、服务网络建设,组织开展农村民居建设防震抗震示范工程。
本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民居基础资料调查与抗震防震能力评价;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研究开发;地震安全农居示范工程建设;农村民居抗震防震知识宣传和技术培训;农村民居抗震防震技术服务网建设。
(五)防震减灾素质增强工程
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系统的建设,提高宣传教育的能力,提升政府和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建设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网络、安全科普知识教育网络、安全应用技术教育网络。
六、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法制建设,完善防震减灾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我市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方面的配套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加强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加强防震减灾技术标准的监督管理,稳步推进地震计量工作。加强防震减灾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和管理。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防震减灾工作机制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要加强抗震救灾指挥系统的建设,充实力量,切实保障各项责任落到实处。要完善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及时解决问题,保证防震减灾工作协调、有序、高效进行。要进一步加强地震工作机构建设,进一步充实工作力量,发挥地震工作机构在防震减灾中的组织作用。
(三)健全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
遵照国务院国发〔2004〕25号和省政府苏政发〔2005〕20号文的要求,加大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力度,切实将防震减灾事业纳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财政预算,逐步完善稳定可靠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防震减灾需求相适应,并随着我市综合实力和财政收入的不断增加而相应增加的防震减灾投入机制。“十一五”期间,市财政每年核拨不低于100万元的经费,作为地震观测仪器、设备、设施的更新、维护以及监测环境改造和加强地震应急工作的专项费用。
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逐步建立政府财政投入、社会捐赠、地震保险以及建立防震减灾基金相结合的多种资金渠道共同支撑的救灾和恢复重建投入机制。
(四)稳定和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防震减灾人才队伍
以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改善队伍总体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引进3-4名专业对口、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技术人才,加强和充实我市防震减灾专业技术队伍;提高地震监测一线人员的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以稳定地震科技队伍。积极稳妥地改善防震减灾队伍的整体结构,加强对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为开创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强合作与交流,提高防震减灾技术水平
积极开展纵向、横向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我市防震减灾技术支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