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渝办发[2006]183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05)59号)精神,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平衡人口性别结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意义
“十五”时期,我市广泛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大力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国情国策意识和生殖健康自我保健能力,对稳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有些地方认识不到位,部门配合不力,经费投入不足,忽视长效机制建设,陈旧婚育观念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加之现代科技手段也为选择性别生育提供了条件,故我市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形势依然很严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1(正常值为103-107),2005年市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为114.0。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将会导致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迫在眉睫。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明确新时期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主要目标
从2006年开始,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到2010年,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女孩的浓厚氛围,基本建立起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普遍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和溺弃女婴等现象明显减少,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到2015年,性别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等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比较全面的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更趋完善,基本消除“两非”和溺弃女婴等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二)工作原则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以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合力。
规范管理,依法惩处。加强对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依法严厉惩处“两非”和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引导扶持,着力治本。切实抓好转变落后生育观念的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有计划地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指导和督促力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
三、严格执行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依法惩处“两非”等违法行为。严格掌握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医疗服务的适用条件,按照《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建立完善超声波诊断仪和染色体检测机构备案登记、超声波妊娠检查诊断登记、人工终止妊娠登记、终止妊娠药品使用登记等管理制度,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和防范“两非”发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开展惩处有关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两非”、溺弃女婴的案件。建立举报制度,充分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两非”和溺弃女婴的违法行为,动员全社会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二)加强孕情监测和孕期服务,建立出生性别、引产登记报告和分析评估制度。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和技术服务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对育龄夫妇避孕的指导和孕情检查,对意外怀孕早发现、早补救;对正常怀孕的妇女,尤其是对怀孕第二胎的妇女,做好定期随访,指导孕期保健,防止出现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建立出生性别、引产监测网络和登记报告制度,依法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积极推行住院分娩,切实加强医护队伍管理,严禁不具备执业资格的机构和人员从事接生等医疗服务。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经常对出生人口性别比走势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
(三)兑现农村独生女父母的奖励政策。按照《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兑现农村独生女父母的奖励政策。继续对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独生女父母每人每月增发20元奖励扶助金;积极推进“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对符合再生育条件主动放弃再生育的农村独生女父母给予一次性奖励,并鼓励和引导这些家庭把奖励金用于发展生产。
(四)完善和落实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优待政策。严格落实市招办、市人口计生委联合制定的农村独生女报考市内院校加分照顾政策;把帮扶贫困独生女家庭纳入我市计划生育“惠民三百万计划”内容,优先帮助、支持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对农村独生女家庭,在建制镇规划区内新建房屋的,可免缴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对农村特困独生女家庭在建制镇规划区内的扶贫建房和救灾建房,可免缴城市建设配套费;农村独生女户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可对其培训费予以优惠;为农村有困难的独生女户解决就医困难,努力为农村女孩有病及时就医创造条件,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拓宽妇女就业门路,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在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招聘过程中,不得设置性别歧视条件,实现男女平等就业;重视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加强女干部的选拔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扶助政策。把独生女夭折、伤残的家庭作为60岁以下特困计划生育家庭扶助行动的重点,为受助家庭提供个性化、多样性的扶助服务;在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地区,要优先将农村独生女和双女户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大力实施独生女贫困家庭“助学工程”,积极为女孩读书升学创造条件,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女孩、残疾女孩、流动人口中女孩的义务教育问题,帮助失学、辍学女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缩小男女孩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优先为农村经济困难的独生女家庭进行特困救助和医疗救助;采取多种形式为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提供法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独生女父母优先安排进入乡镇敬老院。
四、切实做好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保障工作
(一)加强组织保障。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定计划,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在人口计生部门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考核评估。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落实情况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重视、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惩处“两非”、孕情随访、统计监测等方面的情况。各区县(自治县、市)要将本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展情况列为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市人口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区县(自治县、市)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
(三)推动综合治理。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努力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合力。鼓励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关爱女孩行动,构建广泛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群众基础。
(四)强化宣传教育。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加强对关爱女孩的宣传,发挥舆论导向和科普教育的作用,营造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动员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机场、车站、码头、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设立大型公益宣传画、标语牌。要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要组织开展咨询、培训、知识竞赛、演讲、座谈、文化娱乐等群众性活动。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发布文号: 渝办发[2006]183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05)59号)精神,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平衡人口性别结构,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我市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意义
“十五”时期,我市广泛开展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宣传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大力普及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知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国情国策意识和生殖健康自我保健能力,对稳定低生育水平,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势头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有些地方认识不到位,部门配合不力,经费投入不足,忽视长效机制建设,陈旧婚育观念在短期内难以完全消除,加之现代科技手段也为选择性别生育提供了条件,故我市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形势依然很严峻。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1(正常值为103-107),2005年市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为114.0。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将会导致人口性别结构严重失衡,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因此,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迫在眉睫。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作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动员全社会力量,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明确新时期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主要目标
从2006年开始,力争通过10年的努力,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到2010年,在全社会形成关爱女孩的浓厚氛围,基本建立起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普遍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两非”(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和溺弃女婴等现象明显减少,出生人口性别比趋向正常。到2015年,性别平等、生男生女顺其自然等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比较全面的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优质服务更趋完善,基本消除“两非”和溺弃女婴等现象,出生人口性别比实现自然平衡。
(二)工作原则
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在全市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以关爱女孩行动为载体,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合力。
规范管理,依法惩处。加强对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依法严厉惩处“两非”和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
引导扶持,着力治本。切实抓好转变落后生育观念的工作,建立健全有利于女孩及计划生育女儿户的利益导向机制,注重从根本上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有计划地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大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偏高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指导和督促力度,促进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治理。
三、严格执行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方面的管理,依法惩处“两非”等违法行为。严格掌握利用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技术手段进行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手术和药物应用等医疗服务的适用条件,按照《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建立完善超声波诊断仪和染色体检测机构备案登记、超声波妊娠检查诊断登记、人工终止妊娠登记、终止妊娠药品使用登记等管理制度,切实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禁止和防范“两非”发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开展惩处有关违法犯罪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两非”、溺弃女婴的案件。建立举报制度,充分发动群众检举、揭发“两非”和溺弃女婴的违法行为,动员全社会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二)加强孕情监测和孕期服务,建立出生性别、引产登记报告和分析评估制度。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和技术服务措施,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强对育龄夫妇避孕的指导和孕情检查,对意外怀孕早发现、早补救;对正常怀孕的妇女,尤其是对怀孕第二胎的妇女,做好定期随访,指导孕期保健,防止出现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建立出生性别、引产监测网络和登记报告制度,依法加强对出生医学证明的管理,积极推行住院分娩,切实加强医护队伍管理,严禁不具备执业资格的机构和人员从事接生等医疗服务。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经常对出生人口性别比走势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
(三)兑现农村独生女父母的奖励政策。按照《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兑现农村独生女父母的奖励政策。继续对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条件的农村独生女父母每人每月增发20元奖励扶助金;积极推进“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对符合再生育条件主动放弃再生育的农村独生女父母给予一次性奖励,并鼓励和引导这些家庭把奖励金用于发展生产。
(四)完善和落实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优待政策。严格落实市招办、市人口计生委联合制定的农村独生女报考市内院校加分照顾政策;把帮扶贫困独生女家庭纳入我市计划生育“惠民三百万计划”内容,优先帮助、支持其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对农村独生女家庭,在建制镇规划区内新建房屋的,可免缴部分城市建设配套费;对农村特困独生女家庭在建制镇规划区内的扶贫建房和救灾建房,可免缴城市建设配套费;农村独生女户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可对其培训费予以优惠;为农村有困难的独生女户解决就医困难,努力为农村女孩有病及时就医创造条件,提高健康保障水平;拓宽妇女就业门路,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在公务员招录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企业职工招聘过程中,不得设置性别歧视条件,实现男女平等就业;重视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及决策,加强女干部的选拔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对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的扶助政策。把独生女夭折、伤残的家庭作为60岁以下特困计划生育家庭扶助行动的重点,为受助家庭提供个性化、多样性的扶助服务;在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地区,要优先将农村独生女和双女户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大力实施独生女贫困家庭“助学工程”,积极为女孩读书升学创造条件,重点解决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女孩、残疾女孩、流动人口中女孩的义务教育问题,帮助失学、辍学女孩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缩小男女孩受教育程度的差距;优先为农村经济困难的独生女家庭进行特困救助和医疗救助;采取多种形式为女孩和计划生育女儿户提供法律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独生女父母优先安排进入乡镇敬老院。
四、切实做好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保障工作
(一)加强组织保障。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定计划,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建立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领导小组,并在人口计生部门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要保证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二)加强考核评估。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把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落实情况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领导重视、宣传教育、利益导向、惩处“两非”、孕情随访、统计监测等方面的情况。各区县(自治县、市)要将本地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进展情况列为年度报告的重要内容。市人口计生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各区县(自治县、市)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
(三)推动综合治理。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努力形成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合力。鼓励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关爱女孩行动,构建广泛的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群众基础。
(四)强化宣传教育。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加强对关爱女孩的宣传,发挥舆论导向和科普教育的作用,营造关爱女孩、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动员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在机场、车站、码头、集市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设立大型公益宣传画、标语牌。要制作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品,免费发放到群众手中。要组织开展咨询、培训、知识竞赛、演讲、座谈、文化娱乐等群众性活动。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让群众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