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渝府发[2007]19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实施旅游主题年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我市将2007年确定为生态旅游主题年(以下简称生态旅游年)。2007生态旅游年将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生态旅游宣传活动,推进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促进全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现就实施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面推进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自然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多种目标。发展生态旅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增强人们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爱护生态的意识,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缙云山、金佛山、大巴山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长江三峡、芙蓉江等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武陵山、红池坝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级景区5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突出的资源优势为我市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市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与周边省市相比差距较大,缺乏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生态旅游,把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位置。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切实保护好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指导思想。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以重点旅游城镇为依托,重点生态旅游景区为载体,重点生态旅游项目为支撑,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为纽带,着力构建发展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交通体系、资源保护开发体系、宣传推广体系、经营管理体系,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促进生态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生态旅游年活动推动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全市旅游总收入比当年地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个百分点的总体目标。同时,围绕打造“壮丽三峡,激情重庆”这一品牌,着力抓好“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及武陵风光”“4+1”旅游精品,10个生态旅游景区,6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力争实现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8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亿元人民币,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协议金额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合同金额100亿元,实际投入资金50亿元;努力实现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全年新增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9个,开工建设100个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开展100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二、加强领导,协同配合,整体推进生态旅游年各项活动
为加强对生态旅游年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市生态旅游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旅游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年活动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制订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机制、督办问责制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统筹保障,切实推进生态旅游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发展合力。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中介组织、旅游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作用,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生态旅游的良好氛围。旅游、环保、建设、林业、文化、水利、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所辖区域各类生态旅游区、旅游项目、旅游活动的监督,有效防止旅游及其开发经营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旅游年活动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能,抓好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生态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交通部门要积极推进与生态旅游相配套的交通干线及支线项目计划安排和建设;文化部门要积极做好生态旅游中文化产品的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国土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部门负责做好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园林部门负责做好相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林业部门负责做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整合协调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制订相应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将生态旅游年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发挥品牌“节会”、重大活动的平台优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2007生态旅游年所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必须立足于早,着眼于实,全力以赴,实现重点突破。要围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和“大项目、大投入、大促销”的工作思路,在活动、项目的落实上狠下功夫。重中之重是必须确保生态旅游年“双百工程”任务(即生态旅游建设项目100个和宣传促销活动100项)的圆满完成,使我市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既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显见成效。
(一)办好“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重庆都市旅游节”等100项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实施100项宣传促销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全年旅游做到天天有内容,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为旅游招商引资和旅游产品营销搭建良好的平台,为吸引海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出游不断形成新的亮点和兴奋点;从而促使我市生态旅游深入人心、形成品牌,拉动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二)抓好项目建设。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充分利用我市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策划包装生态旅游大项目,多渠道招商引资,重点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景区 ,加强景区原生态保护,培植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精品。全市要启动100个生态旅游建设项目,总投资额500多亿元,全年要确保实际投入资金50亿元以上。要通过实施100个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推动一批生态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让广大游客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巨大变化。
(三)抓好招商引资。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大发展的突破口。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生态旅游大项目建设的主抓手,充分发挥三峡库区、西部开发、直辖市的特殊背景、特惠政策、特定资源、特殊感情等优势,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平台,多渠道招商引资。2007年全市要完成招商引资金额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合同金额1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亿元。
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理顺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坚持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导向作用,制定生态旅游投入政策,落实生态旅游建设资金。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用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要高于上年GDP增长幅度,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年度预算中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旅游建设。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银行贷款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倾斜,广泛吸纳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投入,全方位、多渠道、广范围筹集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资金。重庆交通旅游集团和重庆旅游控股集团两大政府性投融资平台要在资本运作和项目建设上发挥好导向和示范带动作用。
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推进我市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市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不搞“一刀切”,由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总体要求是:突出政府主导,明确政府主抓旅游工作的领导分管生态旅游景区,明确旅游局为生态旅游景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可以合署办公;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实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生态旅游景区涉及到文物、园林、国有森林等问题,要在坚持行政体制不变、产权关系不变、经营渠道不变、人员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多种方式的合作,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委托管理或共同管理,并积极探讨有利于管理的模式和机制。
附件:1.2007生态旅游主题年宣传促销活动一览表
发布文号: 渝府发[2007]19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按照市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和市政府“十一五”期间实施旅游主题年活动方案的总体安排,我市将2007年确定为生态旅游主题年(以下简称生态旅游年)。2007生态旅游年将以生态旅游为主线,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开展一系列生态旅游宣传活动,推进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促进全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现就实施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面推进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
生态旅游是建立在可持续基础上的自然旅游,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兼顾经济、社会、环境多种目标。发展生态旅游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力量。发展生态旅游对于增强人们珍惜资源、关爱环境、爱护生态的意识,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截至2005年底,全市共有缙云山、金佛山、大巴山3个国家自然保护区,长江三峡、芙蓉江等6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武陵山、红池坝等22个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级景区53个,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2个。突出的资源优势为我市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我市生态旅游发展起步晚,与周边省市相比差距较大,缺乏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我们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去认识生态旅游,把发展生态旅游,建设旅游经济强市的重要任务,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的位置。坚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切实保护好旅游景区、旅游线路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旅游产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指导思想。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并进,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以重点旅游城镇为依托,重点生态旅游景区为载体,重点生态旅游项目为支撑,精品生态旅游线路为纽带,着力构建发展生态旅游的产品体系、交通体系、资源保护开发体系、宣传推广体系、经营管理体系,以点串线、以线带面,促进生态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通过生态旅游年活动推动全市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全市旅游总收入比当年地方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个百分点的总体目标。同时,围绕打造“壮丽三峡,激情重庆”这一品牌,着力抓好“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及武陵风光”“4+1”旅游精品,10个生态旅游景区,6条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力争实现全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80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00亿元人民币,完成旅游项目招商协议金额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合同金额100亿元,实际投入资金50亿元;努力实现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全年新增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9个,开工建设100个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开展100项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二、加强领导,协同配合,整体推进生态旅游年各项活动
为加强对生态旅游年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市生态旅游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生态旅游年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和促销活动,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生态旅游年活动的各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制订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定期议事协调制度、目标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机制、督办问责制度,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强统筹保障,切实推进生态旅游年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
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形成发展合力。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旅游企业、科研机构、新闻媒体、中介组织、旅游消费者以及社会公众的作用,营造社会各界支持、关心和参与生态旅游的良好氛围。旅游、环保、建设、林业、文化、水利、国土等行政主管部门要各负其责,切实加强对所辖区域各类生态旅游区、旅游项目、旅游活动的监督,有效防止旅游及其开发经营活动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生态旅游年活动的综合协调和日常管理职能,抓好生态旅游项目的规划指导、线路组织、宣传促销、管理服务和人员培训;发展改革部门要把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生态旅游发展项目库,做好项目审核和投资计划安排,组织协调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交通部门要积极推进与生态旅游相配套的交通干线及支线项目计划安排和建设;文化部门要积极做好生态旅游中文化产品的开发指导和文物保护协调工作;国土部门要积极支持生态旅游项目的建设用地;规划部门负责做好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编制的指导和审批;园林部门负责做好相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工作;林业部门负责做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整合协调工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分工负责,制订相应方案,提出具体措施,将生态旅游年各项工作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发挥品牌“节会”、重大活动的平台优势,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
2007生态旅游年所涉及的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必须立足于早,着眼于实,全力以赴,实现重点突破。要围绕“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和“大项目、大投入、大促销”的工作思路,在活动、项目的落实上狠下功夫。重中之重是必须确保生态旅游年“双百工程”任务(即生态旅游建设项目100个和宣传促销活动100项)的圆满完成,使我市2007生态旅游年活动既搞得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显见成效。
(一)办好“中国重庆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重庆都市旅游节”等100项宣传促销活动。通过实施100项宣传促销活动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旅游氛围,全年旅游做到天天有内容,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为旅游招商引资和旅游产品营销搭建良好的平台,为吸引海内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出游不断形成新的亮点和兴奋点;从而促使我市生态旅游深入人心、形成品牌,拉动全市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快速增长。
(二)抓好项目建设。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效率管理”的思路,充分利用我市搭建的招商引资平台,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积极策划包装生态旅游大项目,多渠道招商引资,重点打造一批生态旅游景区 ,加强景区原生态保护,培植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精品。全市要启动100个生态旅游建设项目,总投资额500多亿元,全年要确保实际投入资金50亿元以上。要通过实施100个生态旅游建设项目,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推动一批生态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让广大游客有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巨大变化。
(三)抓好招商引资。增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大发展的突破口。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生态旅游大项目建设的主抓手,充分发挥三峡库区、西部开发、直辖市的特殊背景、特惠政策、特定资源、特殊感情等优势,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平台,多渠道招商引资。2007年全市要完成招商引资金额200亿元人民币,其中合同金额1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0亿元。
四、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理顺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坚持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导向作用,制定生态旅游投入政策,落实生态旅游建设资金。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用于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资金要高于上年GDP增长幅度,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年度预算中要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生态旅游建设。要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制,鼓励银行贷款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倾斜,广泛吸纳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投入,全方位、多渠道、广范围筹集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资金。重庆交通旅游集团和重庆旅游控股集团两大政府性投融资平台要在资本运作和项目建设上发挥好导向和示范带动作用。
实现管理体制的创新是推进我市生态旅游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我市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体制不搞“一刀切”,由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总体要求是:突出政府主导,明确政府主抓旅游工作的领导分管生态旅游景区,明确旅游局为生态旅游景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有条件的可以合署办公;对生态旅游景区的管理实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生态旅游景区涉及到文物、园林、国有森林等问题,要在坚持行政体制不变、产权关系不变、经营渠道不变、人员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多种方式的合作,在一定范围、一定期限内,委托管理或共同管理,并积极探讨有利于管理的模式和机制。
附件:1.2007生态旅游主题年宣传促销活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