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秦皇岛市委、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意见

2020年07月21日09:54:30
发布部门: 河北省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河北省中共秦皇岛市委
发布文号: 秦字[2002]4号

近年来,我市旅游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旅游收入和旅游创汇持续增长,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实施“旅游兴市”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意义
1、旅游业是扩大城市对外开放,加快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塑造城市形象的新兴产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已经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以大力培育和扶持。加快旅游业发展既是提高现代城市功能,实现现代化、开放型城市宏伟目标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更是当前扩大内需、促进就业、拉动经济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2、我市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和潜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面对我国正式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的良好机遇和独特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做大做强旅游业已经成为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从建设“经济强市”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性,将旅游业作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育和扶持,推动旅游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加快旅游产业的发展
3、“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依靠观念创新、体制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实现由部门抓旅游向全社会抓旅游,由事业型旅游向产业型旅游,由粗放型旅游向集约型旅游转变,使旅游资源得到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提高旅游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水平。
4、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业继续保持在全省旅游行业的龙头地位,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旅游业发展的软硬环境明显改善,旅游业的品牌化、信息化、集约化初步形成,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商贸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产业群和产业带逐步显现,旅游经济有明显增长,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显著提高。到2005年旅游社会总收入达到50亿元,实现旅游创汇 8000万美元,把旅游业建成全市重要的龙型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5、实施旅游精品战略。依托我市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长城文化资源和山水生态旅游资源,积极谋划特色突出,前景广阔,对优化我市旅游产品结构有重大作用,有利于延长旺季、缩短淡季的项目,重点推出海、城、山特色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的精品线路。一是滨海风光游。搞好黄金海岸、南戴河、北戴河、海港区东、西浴场的环境整治和上水平工程建设,使蓝天、碧海、金沙、绿树的滨海风光成为全市旅游的王牌。同时,组建豪华游船公司,开通近海旅游观光专线,深入挖掘海上竞技、海上垂钓、海上游览及潜艇、潜水等参与性和娱乐性项目。二是长城文化游。深度发掘我市的古文化资源,加紧恢复山海关城内的明清风貌,复建山海关钟鼓楼、威远城,开辟和包装老龙头至义院口的长城徒步考察精品线路;三是山水生态游。充分利用祖山、碣石山、长寿山、角山及燕塞湖、天马湖等建设独具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度假区,大力开发“农家乐”特色旅游项目。四是城市环境游。搞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真正建成“园林城市”。加快奥体中心、会展中心、会议中心、文化广场、人民广场、高尔夫球场等项目建设,以美丽的城市面貌吸引广大游客。在旅游项目开发建设中,要坚持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效益的有机统一,坚决禁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有污染项目的建设。规范项目管理,新上旅游项目要经市旅游行业主管部门审查后,按建设程序报有关部门审批。
6、大力拓展旅游领域。一是大力发展工业旅游。鼓励我市港口、船舶、桥梁、玻璃、干红等优势企业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发展工业观光项目,开辟企业扩效增收的新途径。二是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结合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围绕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农林资源优势,加快建设以田园自然景观为基础的观光农业。三是发展商贸旅游。抓好各类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名店、名街的建设,不断拓宽旅游服务领域,满足国内外游客不同层次的购物需求。四是积极发展科技、文化、体育、教育旅游,加强科技、文化、体育、教育与旅游的结合,提高我市旅游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提升旅游产品档次。
7、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坚持软件与硬件并重的原则,优化旅游要素配置,形成完整的旅游发展体系。重点加快全市旅游公路建设,加快干线公路与旅游景区之间的专线旅游公路建设,实现景区、景点交融,确保景区间交通畅通。同时,要积极做好冀东支线机场的前期工作,协调组织好旅游专列、包机、包船。着力抓好城市环境和景区环境建设,完善景区供水、供电、通讯、绿化、环保等设施,把旅游景区厕所改造纳入各级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统一谋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组建游客服务中心,完善咨询预定、线路安排、导游服务、投诉受理等配套功能,为游客提供周到服务。

三、实施政策倾斜,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力度
8、放宽价格管理权限。对景区(点)门票价格管理要实现由政府定价向实行政府指导价转变,管大放小。门票价格10元以上的,由市物价局重新核定,提出指导价。在指导价范围内,允许景区(点)适当浮动。门票价格10元以下的(含10元)由县区物价部门确定。
9、增加财政性资金投入。从200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旅游基础设施、非经营性旅游项目及重点新建旅游项目的引导性补助投资。同时,每年从城市建设资金拿出 100万元,用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10、筹措旅游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根据省政府冀政[2001]37号文件精神,向旅游企业、景区(点)征收旅游发展促销费。全市景区(点)门票价格在10元以上的,每张门票收取1元;继续向三个城市区及开发区的宾馆、饭店、休疗单位征收市政公用设施使用费,收取标准为宾馆、饭店、休疗单位每入住1人,每天收取1元,用于全市旅游宣传促销。收费由市地税局代征,所收费用缴入市财政专户,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11、实行积极的土地政策。对兴办旅游度假村、度假区及农家乐项目用地,原则上采取先征为国有土地,再以出让的方式供地;也可在不改变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经依法批准将农业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参照国有土地出让、出租的办法供地;还可以土地入股,参与开发。对鱼塘、果园、花卉、观光大棚等农业旅游项目用地,可按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办理,不再办理农业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对于占用耕地新建永久性建筑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必须实行占一补一政策,保证耕地占补平衡;村集体所有的“四荒”土地,可作为农业观光旅游项目附属设施用地,经批准后由开发商或投资人进行开发利用。为了扶持旅游项目发展,在土地价格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优惠。
12、实施优惠的用水政策。认真落实国发[2001]9号和冀政[2001]37号文件精神,经物价局、财政局、公用局进一步测定后,对经市旅游部门核准的星级宾馆和定点接待单位的非洗浴、桑拿用水逐步实行与普通商业同等的用水价格,并由节水办合理制定节水指标。
13、简化旅游企业境外促销审批手续。对因公出国(境)开展旅游促销与交流的人员,经旅游、外事部门批准,出国(境)审批、政审手续,可采取“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做法,减少审批时间,以方便其开展经常性的对外旅游促销交流活动。
14、鼓励引进资金从事旅游项目建设。对引荐外来投资兴建旅游项目的单位或个人,根据引资额度给予奖励,奖励办法参照市政府《关于奖励引进中外商投资中介人的若干规定》执行。

四、强化旅游行业管理,推进旅游体制改革
15、深化旅游企业改革。按照“产权明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通过经营权转让、合资开发、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开发、经营旅游资源。对旅游企业进行资产重组,尽快组建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旅游集团,实现集约化经营,推动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资本合理流动,增强旅游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积极推进以公司制、股份制为主的多种形式产权制度改革,扶植鼓励旅游企业上市融资。
16、全面推行旅游行业标准化管理。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等定点企业,要按照“总量控制、优化结构、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旅行社审批,强化旅行社管理,对积极引进海内外客源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给予奖励,鼓励积极引进外资组建中外合资旅行社。加强对星级饭店的评定和管理,在旅游企业中推行ISO质量体系和环境体系认证工作。推行景区景点购物、餐饮等各类定点企业的业务年检,规范其经营行为。
17、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净化旅游环境。按照《河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和《秦皇岛市旅游业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和旅游市场的需要,市、县(区)旅游主管部门要普遍成立旅游监察机构,市、县(区)编委(办)、财政等部门要从人员配置、资金等方面予以保证。市、县(区)交通、公安、物价、卫生、工商、税务和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各司其职,积极协调配合,保证旅游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18、加强对旅游车辆及客运市场的管理。按照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要求,强化对车辆尾气排放污染的治理,鼓励发展高档旅游车型,在现有规模基础上,有计划地逐步淘汰落后车型及不合格车辆,加快对老旧车型的更新换代步伐。对欲进入客运市场的营运性旅游车辆实行服务质量招标,鼓励旅游汽车客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到“十五”期末,我市旅游车辆档次达到中高档标准。
19、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培养一支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过硬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全面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以燕山大学旅游学院、市职业技术学院、市外事旅游学校以及各级中等职业学校为基地,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要的高、中、初级旅游人才,实行旅游企业用人资格认证和考试制度,加大培训力度,形成学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的旅游教育网络体系。“十五”末,全行业持证上岗率达90%以上。
20、为旅游业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各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得随意到景区、景点和宾馆、酒店检查收费,影响正常的经营活动,更不能吃、拿、卡、要,影响政府和部门形象。除因特殊业务需要对相关酒店、宾馆进行查房外,其他任何单位不得到星级酒店、涉外宾馆查房。

五、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开拓国内外市场
21、进一步加大城市形象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对外宣传。在常年促销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文化、体育活动,及时发现、选准市场兴奋点,搞好旅游产品的策划包装。要充分发挥国际互联网的作用,提高旅游市场营销的现代化水平。各新闻单位要增加对旅游的宣传报导量,提高我市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22、积极拓展国内外旅游客源市场。要搞好对国内客源市场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周边热点旅游城市联手协作,使我市旅游资源成为区域旅游及专项旅游产品组合线的重要内容。“十五”期间,重点围绕巩固京津及东北等周边客源市场,积极与大连、烟台洽谈合作,共同推出“海上金三角”旅游热线;与承德、北京合作,推出“陆上金三角”旅游专线,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提高市场占有率;大力开发中西部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发内蒙、山西、上海、江苏、河南、湖北等新兴客源市场。境外客源要在巩固发展俄罗斯远东地区、东南亚和日、韩客源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欧美客源市场。

六、加强对旅游产业的组织领导
23、建立专门的组织领导机构。为加强对全市旅游业的协调管理,市委、市政府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能是:实施政府主导,研究制定全市旅游发展总体战略,对全市旅游业发展的各项工作进行谋划、决策;研究制定旅游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根据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审定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24、建立高效的协调机制。各县区要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指导、协调本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真正把旅游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本《意见》扎实有效地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