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广东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粤府办[2009]12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日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
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经济强省,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粤发[2008]7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粤发[2003]16号)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东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
按照择优支持、有保有舍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培育企业为培育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产业,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优势突出、企业协调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整体发展思路为:围绕3个关键领域,形成16个优势行业,壮大7大制造基地。即:在重大成套装备、通用专用基础装备、基础配套件3个关键领域,以重大专项支持的方式,有效整合主机、配套零部件产业的研发和制造资源,形成16个优势行业和7大制造基地:即电子通信设备,核电设备,风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高压和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船舶制造,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城市轨道交通和电气化铁路配套电气设备,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包装印刷机械设备,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海洋工程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大型、精密铸锻件,农机装备,最终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1—2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建设国际汽车制造基地;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发展中航通用飞机产业基地;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通信及电子设备产业基地;支持建立输变电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发展嵌入式智能平台(EIP)产业,壮大仪器仪表业制造基地。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3年,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新建5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打造25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做强做大60个以上大型企业(集团),开发一批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产品,建成以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产业优势突出、结构优化、集群化发展、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装备产业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营造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实现我省装备制造业从大向强的转变,使我省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二)总量目标。
到201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4500亿元,平均年增长15%;全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培育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超过8000亿元,其中:50家骨干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超过6800亿元,100家重点培育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超过1200亿元。形成60个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销售额超500亿元的企业达到3—5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优势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50家。
(三)技术目标。
到2013年,围绕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着力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向开放式自主创新方向发展。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在若干行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在重大成套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化和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实现本地化、市场化;攻克一批通用、专用等基础装备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基础配套件从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制造工艺得到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结构目标。
坚持发展重大成套装备与突破关键配套件共性技术相结合,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船舶、石油化工重大成套装备、输变电重大成套装备的自主化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基础配套产业的突破发展支撑重大成套装备产业的本地化、市场化;完善并优化装备产业链,健全装备产业配套体系。
根据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基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水平,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扩大装备成套生产规模,鼓励骨干企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引导中小型企业发展成为具有“专、精、新”优势的群体。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最终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
三、发展重点
(一)重大成套装备。
1.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成套装备。
(1)重点发展核岛主设备(1000MW核承压设备),常规岛发电主设备(1000MW电站汽轮机及1000MW汽轮发电机),燃气轮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船用成套发电设备,兆瓦级以上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高纯度多(单)晶硅材料无(少)污染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薄膜光电池新技术、建筑物一体化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及成套设备,大型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成套设备等。
(2)在广州南沙建设核电核岛主设备(核承压设备)、常规岛发电主设备(百万千瓦级汽轮机及汽轮发电机)生产基地,大力支持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百万千瓦级核承压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
(3)在中山、佛山和广州等地建设广东省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开展特殊环境下兆瓦级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及风轮、叶片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形成完整的风电设备上下游产业链。
(4)在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建设广东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制造基地和广东光伏发电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并以薄膜太阳能成套设备为重点,攻克关键技术、工艺及其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快速形成整条生产线研发与建设能力。同时以此为依托建设大型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电站示范项目,到2013年建成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容量12000KW.
2.船舶制造。
(1)重点建设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广州龙穴修造船基地和中船华南造船基地,重点发展大中型油船(VLCC及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大型矿砂船(VLOC)、好望角型散货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8000—10000标准箱)、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20万立方米以上)、客滚船、豪华游船等世界造船业的主流产品和尖端产品。
(2)依托中船集团在粤的中船龙穴、广船国际、文冲船厂、黄埔船厂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10万吨以下船舶建造,鼓励船厂发展品牌化船舶,形成特色优势,并带动珠江口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灵便型散货轮、油船等船舶建造,鼓励有条件的船厂面向珠江口区域发展分段建造,形成系列化、专业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3)在做大做强我省具有一定优势的船用配套设备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引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中低速柴油机曲轴、船用起重机、锚绞机、舵机、舾装件等产品技术,引导机械、电子、通信导航及仪器仪表行业参与船舶配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4)重点建设广州大岗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首期依托中船大岗船舶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船用低速柴油机、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大功率船用中速柴油机、柴油机配套产品及其他船舶配套产品,包括船用辅机(起重机、舵机、锚铰机等)、船用舱室机械、轴舵机、船用管系、船用中间产品(舱口盖、上层建筑、机舱单元)等。
3.海洋工程装备。
依托各造船基地和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中船广州龙穴修造船基地、中船华南造船基地和广东中远船务公司等),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品。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张力腿(TLP)平台、深水浮筒(SPAR)平台、钻井船等高技术海洋装备;同时,在推进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中小型造船企业发展三用工作船(AHTS),海洋工程拖船等特色海洋工程辅助设备。
4.航空设备。
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建设的中航通用飞机产业基地,发展公务机、水陆两用飞机、轻型涡桨飞机及大中型地效飞行器等及配套产业;利用国内航空产业资源和引进国外技术,重点发展飞机制造、飞机总装、飞机维修及改装、飞机发动机/部件改装、飞机零部件加工制造、数控中心、航空维护等项目。并进行新一代涡桨通用飞机、新型公务机、大中型地效飞行器及其他水陆两用飞机、机载设备的研制生产。
5.轨道交通设备。
围绕配套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由我省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与国内最具实力的城际轨道轨道交通车辆供应商合作,组建轨道交通生产、维修企业,突破车辆、维修、保养和制造关键技术,建设车辆总装生产线以及静调、动调试验线,开展车辆总装生产和车辆大、架修业务;发展与车辆维修配套的新型铝合金型材、微电子设备、高精度电气控制设备、精密气动设备等高新技术,建设车辆铝合金车体生产线。
6.汽车。
依托我省较好的汽车制造业基础,鼓励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大力发展车用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控制集成技术产品等自主品牌产品,掌握汽车核心技术,努力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
(1)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东风乘用车公司为基础,推动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在竞争、开放条件下自主发展我省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
(2)进一步扩大乘用车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先进适销对路产品,大力推动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及东风日产扩能,扶持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深圳比亚迪电动车基地、广汽日野商用车等项目建设,支持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扶持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改装车企业的发展。
7.农机装备。
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系列现代农业装备的大型农机成套装备制造集团。重点发展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及关键零部件和总成、甘蔗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水稻育秧工厂化成套设备、大马力新型拖拉机等关键设备。
(二)通用专用基础装备。
1.输变电重大设备。
加速推进交流220KV及以上高压(超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和±500KV、±800KV直流输电设备的开发生产;拓展与20KV电网配套电气设备的生产,持续提升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的技术水平,开发和拓展高端中压设备在核电、风电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依托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顺德顺特电气有限公司)和广州西电高压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220KV及以上电力变压器、110—500KV断路器及GIS,深入研究成套电气设备在新型能源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1—2家骨干企业发展成为集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一体化的输配电工程总承包公司。
2.数控机床及系统。
重点推进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企业,加快开发中高档数控机床以及具有世界技术水平和高速、精密、复合、柔性和环保等特点的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
以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开发用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加工的加工中心、镗铣机床、精密压力机等产品。
加快建设云埔工业园广州数控产业化基地、番禺数控机床产业园、广东西塱数控机床装备基地,依托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华隈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广州微点焊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钻攻机、雕铣机、数显式表、数控系统及光栅尺传感器、数控镗铣机床等产品。
3.通信与电子设备。
(1)通信及计算机设备。
重点发展3G/4G移动通信设备、全球卫星导航设备和北斗星系统、船用与通信导航设备。在无线宽带接入领域,重点发展接入网关、基站、终端、芯片等接入层设备;在传输交换领域,重点发展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设备、下一代网络(NGN)以及软交换设备等。
(2)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重点发展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需求量较大的精密封装、组装、检测设备和片式元器件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表面组装成套装备、芯片载体器件封装设备、微型化片式元器件生产设备、光学检测设备等,特别是面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专用封装、组装设备及高端元器件生产专用设备、高端服务器及工业控制机。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关键技术:贴片封装和电力器件封装技术,芯片级封装技术(CSP)、单列直插式封装技术(SIP)、多芯片组件(MCM)、倒装芯片(FLIPCHIP)封装技术。
(3)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
以配套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成套设备生产为重点,支持清洗机、移载设备、检测设备、模块组装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先进薄膜机、腐蚀机、刻蚀机、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少数难度较高、有攻关条件的关键设备及其核心零部件、材料等的研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专用设备。
(1)石油化工专用设备。
重点支持发展大型和特大型石化容器产品、大型塔罐离心机、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40万千瓦及以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设备和我省石化产业急需的炼油装备、乙烯装备等。依托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大型石化成套专用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和成套工程服务基地。
(2)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依托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东莞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和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发展大注射量、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各类塑料注射成型机、多层共挤塑料加工装备、电动注塑机、塑料薄膜机等具有自主品牌、高效节能环保的数字化塑料加工设备,继续保持我省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
(3)食品饮料加工机械和印刷包装机械。
重点支持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啤酒灌装及软包装生产线、高效节能环保水乳浆灌装生产线、方便食品生产成套设备、节能环保精密高速印刷机、节能环保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节能环保高速贴标机等。依托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山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发展高端液体灌装设备、塑料包装设备。
(4)纺织服装专用设备。
重点发展高速数字化精密控制挠性剑杆织机、高速数字化精密控制剑杆提花商标机、高速数字化精密控制喷气织机、高效节能脱水机、激光切割机、雕刻机等纺织机械、印染与后整理机械产品。依托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广东丰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展高档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技术升级和研究开发工作,促进我省纺织机械工业化进程和产业技术升级。
(5)环保及综合利用设备。
重点支持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日处理规模2000吨垃圾焚烧成套设备与炉排式焚烧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表面处理废水废液与有色金属采矿冶金废水处理设备、废水深度处理净化消毒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噪声控制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如循环流化床锅炉、低NOX燃烧器、余热锅炉、节能风机和水泵、节能变压器等)、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设备、精密制造及特殊环境空气净化设备等;支持加快发展20万千瓦以上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备,提高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调试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采油平台尾气回收发电成套设备。依托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建设广州、佛山环保节能设备生产基地。
(6)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和建筑工程用机械。
重点发展3200吨以上的大吨位、节能环保建材自动生产线、陶瓷加工机械、玻璃加工机械、水泥制品机械、超高层施工升降机和特种超重施工机械。
(7)电梯楼宇装备。
重点发展高效能电梯、自动扶梯等升降输送设备、高性能楼宇智能化系统及成套设备。
(8)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生命信息监护仪、数字式超声诊断分析系统、生化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重大病诊断治疗设备等,依托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建设深圳医疗仪器设备产业基地;支持汕头发展壮大超声诊断仪器生产企业,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三)基础配套件。
1.汽车关键零部件。
(1)支持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广东韶铸集团、广东宏大齿轮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向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发展电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品,培育3家具有系统开发和供货能力、能面向国内外市场、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2)重点支持发动机、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支持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广汽本田、东风日产、深圳比亚迪等企业新建或扩建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扶持佛山发动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扶持中国汽车配套件中山产业基地的建设;鼓励广州、佛山、深圳等地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研发、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轻型柴油机。
(3)提高汽车产品应用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水平。在汽车关键零部件中扩大电子产品的比例,增加采用高性能、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积极推进代用燃料汽车的应用,促进我省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从引进外资和新技术入手,重点发展2—3家大型汽车关键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防滑装置(ASR)、巡航定速系统、缓速器、汽车诊断检测、全球卫星定位(GPS)、汽车数码智能防盗、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端汽车电子产品,提升汽车产品整体水平。
2.大型铸锻件及特种原材料。
以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韶关市韶铸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广重铸轧钢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为依托,扩建中山、佛山、韶关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为华南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核电及风电设备、石油化工装备、冶金钢铁装备等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
(1)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船舶结构件和海上钻、采、储油平台结构件以及舵系的大型铸钢件,船舶轴系以及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曲轴、连杆等大型锻件。
(2)风电与核电设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2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底座和风机轮毂大型球磨铸铁件、传动主轴合金钢锻件;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核岛压力壳、蒸汽发生器和稳压器壳体、换热器管板、主泵泵壳,以及常规岛汽轮机低压整体转子等低合金钢、不锈钢、超纯净合金钢大型锻件。
(3)石油化工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加氢裂解反应器以及煤液化反应器的筒体、封头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合金钢大型锻件。
(4)冶金钢铁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宽厚板轧机和轧辊等大型铸锻件。
(5)特种原材料。重点发展粉末冶金、耐磨耐蚀耐热合金材料,大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特种原材料。
3.精密及大型、复杂模具。
发挥我省在精密模具制造的优势,重点支持东莞、深圳市电子元器件制造所需精密级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支持其赶超国际领先水平。重点支持粤东的大型、复杂轮胎模具制造和广州、深圳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行业所需的注塑及压铸模具制造。
4.机床功能部件。
提高机床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开发中高档的全数字数控装置、数字驱动装置及交流伺服电机和主轴电机、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大推力直线电机与驱动系统、高速重载精密滚柱直线导轨副和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
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重点发展通用仪器仪表业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智能化电工仪器仪表和试验机;专用仪器仪表业的电工电气行业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汽车仪器仪表和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办公机械和电教设备;光学仪器。
(四)区域发展重点。
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区的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布局,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和转移。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重大成套装备,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压、超高压输变配电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食品、包装及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仪表等产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粤东地区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及包装、印刷专用设备、轻工成套设备;粤西地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石油化工装备、金属制品产业;粤北地区重点发展机械基础零部件、汽车零配件等基础件配套产业、铜铝材有色金属深加工制造产业以及以电线电缆为主要产品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过规划引导,加快形成珠三角装备制造核心区,带动发展环珠三角的基础配套产业带,并充分发挥专业协作、行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使我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基地。具体产业布局如下:
1.重大成套装备。
发展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中心的汽车产业,以广州、珠海、江门为中心的船舶产业,以广州、珠海为中心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珠海为中心的航空产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轨道交通产业,以广州、中山、佛山、深圳为中心的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成套装备产业。
2.通用专用基础装备。
发展以广州、佛山、肇庆为中心的输变电重大装备产业,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数控机床及系统制造业,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中心,带动中山、汕头发展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深圳、广州、东莞为中心的电子与通信设备产业。
3.基础配套件。
发展以广州为中心,辐射肇庆、韶关等地的汽车关键零部件、液压油缸等产业,以广州、佛山、中山为中心的大型铸锻件及特种原材料产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辐射粤东的精密及大型、复杂模具制造业。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省财政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国产设备抵免税等优惠政策,给予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培育企业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待遇;三是优先扶持已认定的省装备制造业骨干和重点培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列入规划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战略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组织若干重大关键设备的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优先实现突破;四是研究出台《广东省加快发展装备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设备界定办法》,大力扶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畅通投融资渠道,加强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入,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大力扶持和发展买方信贷;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优先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发行企业债券、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三)突出行业发展重点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突出发展重点,以规划为先导,政策为动力,通过大力引进跨国装备企业,或与国内装备大企业合资合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成套生产或单机生产、辐射带动力强的行业重点企业。同时,依托广东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加快扶持广东省装备制造业100家重点培育企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资源,推进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推进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相融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经营网络化,打造全数字化的大型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技术、产品、设备等研发;研究制定《广东省节能减排装备认定办法》,做好节能减排领域的自主创新设备产品认定及补贴工作,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向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等方向倾斜。推广精益生产、清洁生产模式,加大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五)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发展先进制造服务业。
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产品设计服务、信息系统服务、现代物流配送、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咨询、会展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模式。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在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展为用户提供前、后端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等业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长空间,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六)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
紧紧抓住国际装备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鼓励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合作或合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装备制造市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大力开拓装备制造国内市场。
大力引导、支持各类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参股国内外先进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利用其品牌优势,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
(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各地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将促进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及重点扶持上。要充分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组建向社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诊断、人才培训、科技信息、行业标准、测试分析、成果交易的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在行业规划、中小企业服务、项目评估、贸易仲裁、反倾销与应诉,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面向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重点方向和共性工程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支撑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加强装备制造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建立行业预警机制,指导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引导我省装备制造业向良性化发展。
附件:
1.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攻关及产业重点(略)
2.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产业集群(略)
发布文号: 粤府办[2009]121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日
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意见
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我省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建设经济强省,根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粤发[2008]7号)、《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粤发[2003]16号)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广东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东省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广东省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
按照择优支持、有保有舍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培育企业为培育和发展重点,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产业,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优势突出、企业协调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的装备制造业体系。整体发展思路为:围绕3个关键领域,形成16个优势行业,壮大7大制造基地。即:在重大成套装备、通用专用基础装备、基础配套件3个关键领域,以重大专项支持的方式,有效整合主机、配套零部件产业的研发和制造资源,形成16个优势行业和7大制造基地:即电子通信设备,核电设备,风电设备,光伏发电设备,高压和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船舶制造,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城市轨道交通和电气化铁路配套电气设备,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包装印刷机械设备,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海洋工程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智能仪器仪表,大型、精密铸锻件,农机装备,最终形成世界级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加快发展以自主品牌和自主技术为主的汽车产业集群,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1—2家产值超千亿元的特大型汽车制造企业,建设国际汽车制造基地;发展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机等船舶关键配套装备,打造产能千万吨级的世界级大型修造船基地和具有现代化技术水平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发展中航通用飞机产业基地;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通信及电子设备产业基地;支持建立输变电重大装备制造基地;支持发展嵌入式智能平台(EIP)产业,壮大仪器仪表业制造基地。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3年,在装备制造业领域新建50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打造25家创新型龙头企业、做强做大60个以上大型企业(集团),开发一批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产品,建成以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产业优势突出、结构优化、集群化发展、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装备产业体系,同时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营造装备制造业的良好发展环境,实现我省装备制造业从大向强的转变,使我省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
(二)总量目标。
到201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4500亿元,平均年增长15%;全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培育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超过8000亿元,其中:50家骨干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超过6800亿元,100家重点培育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超过1200亿元。形成60个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销售额超1000亿元的企业达到2—3家,销售额超500亿元的企业达到3—5家,销售额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0家,销售额超10亿元的优势装备制造业企业达到50家。
(三)技术目标。
到2013年,围绕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着力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向开放式自主创新方向发展。建立和完善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在若干行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在重大成套装备、核心技术自主化和系统集成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逐步实现本地化、市场化;攻克一批通用、专用等基础装备共性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基础配套件从原材料供应到设计、制造工艺得到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技术总体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行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结构目标。
坚持发展重大成套装备与突破关键配套件共性技术相结合,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船舶、石油化工重大成套装备、输变电重大成套装备的自主化带动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以基础配套产业的突破发展支撑重大成套装备产业的本地化、市场化;完善并优化装备产业链,健全装备产业配套体系。
根据我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势和基础,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集聚的规模和水平,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低水平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扩大装备成套生产规模,鼓励骨干企业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引导中小型企业发展成为具有“专、精、新”优势的群体。充分发挥大企业在产业链中的核心作用,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最终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专业化配套的协作体系。
三、发展重点
(一)重大成套装备。
1.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成套装备。
(1)重点发展核岛主设备(1000MW核承压设备),常规岛发电主设备(1000MW电站汽轮机及1000MW汽轮发电机),燃气轮机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设备,船用成套发电设备,兆瓦级以上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组,高纯度多(单)晶硅材料无(少)污染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薄膜光电池新技术、建筑物一体化屋顶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设施及成套设备,大型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成套设备等。
(2)在广州南沙建设核电核岛主设备(核承压设备)、常规岛发电主设备(百万千瓦级汽轮机及汽轮发电机)生产基地,大力支持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百万千瓦级核承压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
(3)在中山、佛山和广州等地建设广东省风电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开展特殊环境下兆瓦级变桨、变速风力发电机组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以及风轮、叶片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形成完整的风电设备上下游产业链。
(4)在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建设广东太阳能电池原材料制造基地和广东光伏发电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并以薄膜太阳能成套设备为重点,攻克关键技术、工艺及其关键零部件及材料,快速形成整条生产线研发与建设能力。同时以此为依托建设大型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电站示范项目,到2013年建成大型并网光伏电站容量12000KW.
2.船舶制造。
(1)重点建设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广州龙穴修造船基地和中船华南造船基地,重点发展大中型油船(VLCC及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大型矿砂船(VLOC)、好望角型散货船、大型汽车运输船、大型集装箱船(8000—10000标准箱)、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20万立方米以上)、客滚船、豪华游船等世界造船业的主流产品和尖端产品。
(2)依托中船集团在粤的中船龙穴、广船国际、文冲船厂、黄埔船厂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10万吨以下船舶建造,鼓励船厂发展品牌化船舶,形成特色优势,并带动珠江口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灵便型散货轮、油船等船舶建造,鼓励有条件的船厂面向珠江口区域发展分段建造,形成系列化、专业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3)在做大做强我省具有一定优势的船用配套设备产品的基础上,重点引进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中低速柴油机曲轴、船用起重机、锚绞机、舵机、舾装件等产品技术,引导机械、电子、通信导航及仪器仪表行业参与船舶配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
(4)重点建设广州大岗重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首期依托中船大岗船舶配套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船用低速柴油机、船用低速柴油机曲轴、大功率船用中速柴油机、柴油机配套产品及其他船舶配套产品,包括船用辅机(起重机、舵机、锚铰机等)、船用舱室机械、轴舵机、船用管系、船用中间产品(舱口盖、上层建筑、机舱单元)等。
3.海洋工程装备。
依托各造船基地和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中船广州龙穴修造船基地、中船华南造船基地和广东中远船务公司等),积极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品。重点发展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张力腿(TLP)平台、深水浮筒(SPAR)平台、钻井船等高技术海洋装备;同时,在推进资源整合和重组的基础上,鼓励和支持中小型造船企业发展三用工作船(AHTS),海洋工程拖船等特色海洋工程辅助设备。
4.航空设备。
依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在珠海建设的中航通用飞机产业基地,发展公务机、水陆两用飞机、轻型涡桨飞机及大中型地效飞行器等及配套产业;利用国内航空产业资源和引进国外技术,重点发展飞机制造、飞机总装、飞机维修及改装、飞机发动机/部件改装、飞机零部件加工制造、数控中心、航空维护等项目。并进行新一代涡桨通用飞机、新型公务机、大中型地效飞行器及其他水陆两用飞机、机载设备的研制生产。
5.轨道交通设备。
围绕配套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由我省有一定基础的企业与国内最具实力的城际轨道轨道交通车辆供应商合作,组建轨道交通生产、维修企业,突破车辆、维修、保养和制造关键技术,建设车辆总装生产线以及静调、动调试验线,开展车辆总装生产和车辆大、架修业务;发展与车辆维修配套的新型铝合金型材、微电子设备、高精度电气控制设备、精密气动设备等高新技术,建设车辆铝合金车体生产线。
6.汽车。
依托我省较好的汽车制造业基础,鼓励自主品牌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大力发展车用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控制集成技术产品等自主品牌产品,掌握汽车核心技术,努力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
(1)以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东风乘用车公司为基础,推动行业战略性重组,培育2—3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成为在竞争、开放条件下自主发展我省汽车产业的中坚力量。
(2)进一步扩大乘用车生产规模,不断增加先进适销对路产品,大力推动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及东风日产扩能,扶持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深圳比亚迪电动车基地、广汽日野商用车等项目建设,支持广州汽车工业集团、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扶持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地改装车企业的发展。
7.农机装备。
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能够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系列现代农业装备的大型农机成套装备制造集团。重点发展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及关键零部件和总成、甘蔗收获机械、水稻高速插秧机、水稻育秧工厂化成套设备、大马力新型拖拉机等关键设备。
(二)通用专用基础装备。
1.输变电重大设备。
加速推进交流220KV及以上高压(超高压)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和±500KV、±800KV直流输电设备的开发生产;拓展与20KV电网配套电气设备的生产,持续提升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的技术水平,开发和拓展高端中压设备在核电、风电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依托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顺德顺特电气有限公司)和广州西电高压电气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发220KV及以上电力变压器、110—500KV断路器及GIS,深入研究成套电气设备在新型能源和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重点支持1—2家骨干企业发展成为集系统设计、设备制造一体化的输配电工程总承包公司。
2.数控机床及系统。
重点推进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建设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中高档数控机床企业,加快开发中高档数控机床以及具有世界技术水平和高速、精密、复合、柔性和环保等特点的机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
以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广东锻压机床厂有限公司)为龙头,重点开发用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核心零部件加工的加工中心、镗铣机床、精密压力机等产品。
加快建设云埔工业园广州数控产业化基地、番禺数控机床产业园、广东西塱数控机床装备基地,依托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诺信数字测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华隈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广州微点焊设备有限公司、广东巨轮模具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重点发展钻攻机、雕铣机、数显式表、数控系统及光栅尺传感器、数控镗铣机床等产品。
3.通信与电子设备。
(1)通信及计算机设备。
重点发展3G/4G移动通信设备、全球卫星导航设备和北斗星系统、船用与通信导航设备。在无线宽带接入领域,重点发展接入网关、基站、终端、芯片等接入层设备;在传输交换领域,重点发展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设备、下一代网络(NGN)以及软交换设备等。
(2)电子工业专用设备。
重点发展我省电子信息产业需求量较大的精密封装、组装、检测设备和片式元器件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全自动表面组装成套装备、芯片载体器件封装设备、微型化片式元器件生产设备、光学检测设备等,特别是面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专用封装、组装设备及高端元器件生产专用设备、高端服务器及工业控制机。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关键技术:贴片封装和电力器件封装技术,芯片级封装技术(CSP)、单列直插式封装技术(SIP)、多芯片组件(MCM)、倒装芯片(FLIPCHIP)封装技术。
(3)新型显示器件专用设备。
以配套薄膜场效应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成套设备生产为重点,支持清洗机、移载设备、检测设备、模块组装设备及其关键零部件、材料等的研发和产业化,支持先进薄膜机、腐蚀机、刻蚀机、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少数难度较高、有攻关条件的关键设备及其核心零部件、材料等的研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专用设备。
(1)石油化工专用设备。
重点支持发展大型和特大型石化容器产品、大型塔罐离心机、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锅炉制造、40万千瓦及以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设备和我省石化产业急需的炼油装备、乙烯装备等。依托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大型石化成套专用机械设备研发、制造和成套工程服务基地。
(2)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依托佛山市顺德区震德塑料机械厂有限公司、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东莞东华机械有限公司、广东金明塑胶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泓利机器有限公司和广州博创机械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发展大注射量、高精度、机电一体化的各类塑料注射成型机、多层共挤塑料加工装备、电动注塑机、塑料薄膜机等具有自主品牌、高效节能环保的数字化塑料加工设备,继续保持我省在此领域的领先地位。
(3)食品饮料加工机械和印刷包装机械。
重点支持发展高效节能环保啤酒灌装及软包装生产线、高效节能环保水乳浆灌装生产线、方便食品生产成套设备、节能环保精密高速印刷机、节能环保高速瓦楞纸板生产线、节能环保高速贴标机等。依托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山松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广东轻工机械二厂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发展高端液体灌装设备、塑料包装设备。
(4)纺织服装专用设备。
重点发展高速数字化精密控制挠性剑杆织机、高速数字化精密控制剑杆提花商标机、高速数字化精密控制喷气织机、高效节能脱水机、激光切割机、雕刻机等纺织机械、印染与后整理机械产品。依托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广东丰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开展高档高速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的技术升级和研究开发工作,促进我省纺织机械工业化进程和产业技术升级。
(5)环保及综合利用设备。
重点支持发展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日处理规模2000吨垃圾焚烧成套设备与炉排式焚烧炉、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设备、表面处理废水废液与有色金属采矿冶金废水处理设备、废水深度处理净化消毒设备、空气污染治理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噪声控制设备、环境监测设备、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设备(如循环流化床锅炉、低NOX燃烧器、余热锅炉、节能风机和水泵、节能变压器等)、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设备、精密制造及特殊环境空气净化设备等;支持加快发展20万千瓦以上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备,提高系统设计、成套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调试运行管理水平;培育发展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采油平台尾气回收发电成套设备。依托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建设广州、佛山环保节能设备生产基地。
(6)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和建筑工程用机械。
重点发展3200吨以上的大吨位、节能环保建材自动生产线、陶瓷加工机械、玻璃加工机械、水泥制品机械、超高层施工升降机和特种超重施工机械。
(7)电梯楼宇装备。
重点发展高效能电梯、自动扶梯等升降输送设备、高性能楼宇智能化系统及成套设备。
(8)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
重点发展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生命信息监护仪、数字式超声诊断分析系统、生化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重大病诊断治疗设备等,依托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建设深圳医疗仪器设备产业基地;支持汕头发展壮大超声诊断仪器生产企业,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三)基础配套件。
1.汽车关键零部件。
(1)支持广州汽车集团零部件有限公司、广州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广东韶铸集团、广东宏大齿轮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重点企业向系统开发、模块化供货的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发展电动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品,培育3家具有系统开发和供货能力、能面向国内外市场、按经济规模组织生产的零部件企业(集团)。
(2)重点支持发动机、变速器、电子控制系统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支持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广汽本田、东风日产、深圳比亚迪等企业新建或扩建发动机、变速器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扶持佛山发动机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的建设;扶持中国汽车配套件中山产业基地的建设;鼓励广州、佛山、深圳等地汽车发动机及零部件企业研发、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轻型柴油机。
(3)提高汽车产品应用电子、信息等新技术的水平。在汽车关键零部件中扩大电子产品的比例,增加采用高性能、轻量、节能、环保材料的比重,积极推进代用燃料汽车的应用,促进我省汽车产品在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从引进外资和新技术入手,重点发展2—3家大型汽车关键电子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防滑装置(ASR)、巡航定速系统、缓速器、汽车诊断检测、全球卫星定位(GPS)、汽车数码智能防盗、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等高端汽车电子产品,提升汽车产品整体水平。
2.大型铸锻件及特种原材料。
以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韶关市韶铸集团有限公司、中山市广重铸轧钢有限公司等省装备制造业骨干、重点企业为依托,扩建中山、佛山、韶关大型铸锻件生产基地,为华南地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核电及风电设备、石油化工装备、冶金钢铁装备等产业发展提供配套,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
(1)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船舶结构件和海上钻、采、储油平台结构件以及舵系的大型铸钢件,船舶轴系以及船用大功率柴油机曲轴、连杆等大型锻件。
(2)风电与核电设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2MW及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底座和风机轮毂大型球磨铸铁件、传动主轴合金钢锻件;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核岛压力壳、蒸汽发生器和稳压器壳体、换热器管板、主泵泵壳,以及常规岛汽轮机低压整体转子等低合金钢、不锈钢、超纯净合金钢大型锻件。
(3)石油化工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加氢裂解反应器以及煤液化反应器的筒体、封头等耐高温高压、耐腐蚀合金钢大型锻件。
(4)冶金钢铁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重点发展宽厚板轧机和轧辊等大型铸锻件。
(5)特种原材料。重点发展粉末冶金、耐磨耐蚀耐热合金材料,大型变压器用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压、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用绝缘材料,高强度、耐高温、低磨损、长寿命复合密封材料等特种原材料。
3.精密及大型、复杂模具。
发挥我省在精密模具制造的优势,重点支持东莞、深圳市电子元器件制造所需精密级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支持其赶超国际领先水平。重点支持粤东的大型、复杂轮胎模具制造和广州、深圳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行业所需的注塑及压铸模具制造。
4.机床功能部件。
提高机床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开发中高档的全数字数控装置、数字驱动装置及交流伺服电机和主轴电机、高速高刚度大功率电主轴、大推力直线电机与驱动系统、高速重载精密滚柱直线导轨副和双摆角数控万能铣头等。
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
重点发展通用仪器仪表业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智能化电工仪器仪表和试验机;专用仪器仪表业的电工电气行业专用检测仪器设备、汽车仪器仪表和环境监测仪器仪表;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的办公机械和电教设备;光学仪器。
(四)区域发展重点。
根据我省的具体情况和各地区的产业优势,科学规划全省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布局,积极推进产业调整和转移。珠三角地区重点发展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重大成套装备,通信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高压、超高压输变配电设备,数控机床及系统,食品、包装及塑料加工专用设备,专用仪器仪表等产业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粤东地区重点发展医疗器械及包装、印刷专用设备、轻工成套设备;粤西地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机械、石油化工装备、金属制品产业;粤北地区重点发展机械基础零部件、汽车零配件等基础件配套产业、铜铝材有色金属深加工制造产业以及以电线电缆为主要产品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过规划引导,加快形成珠三角装备制造核心区,带动发展环珠三角的基础配套产业带,并充分发挥专业协作、行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产业集聚效应,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使我省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基地。具体产业布局如下:
1.重大成套装备。
发展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中心的汽车产业,以广州、珠海、江门为中心的船舶产业,以广州、珠海为中心的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以珠海为中心的航空产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轨道交通产业,以广州、中山、佛山、深圳为中心的核电、风电、光伏发电成套装备产业。
2.通用专用基础装备。
发展以广州、佛山、肇庆为中心的输变电重大装备产业,以广州、佛山为中心的数控机床及系统制造业,以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为中心,带动中山、汕头发展的专用设备制造业,以深圳、广州、东莞为中心的电子与通信设备产业。
3.基础配套件。
发展以广州为中心,辐射肇庆、韶关等地的汽车关键零部件、液压油缸等产业,以广州、佛山、中山为中心的大型铸锻件及特种原材料产业,以广州、深圳为中心辐射粤东的精密及大型、复杂模具制造业。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扶持力度,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省财政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不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二是认真落实国家有关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国产设备抵免税等优惠政策,给予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和100家重点培育企业省技术创新优势企业待遇;三是优先扶持已认定的省装备制造业骨干和重点培育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对列入规划的重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以企业为主体,鼓励产学研战略合作,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模式,组织若干重大关键设备的攻关,争取在短时间内优先实现突破;四是研究出台《广东省加快发展装备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设备界定办法》,大力扶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二)畅通投融资渠道,加强信贷支持。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和项目的信贷投入,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大力扶持和发展买方信贷;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优先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通过新发或增发股票、发行企业债券、引入风险投资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
(三)突出行业发展重点和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突出发展重点,以规划为先导,政策为动力,通过大力引进跨国装备企业,或与国内装备大企业合资合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成套生产或单机生产、辐射带动力强的行业重点企业。同时,依托广东省装备制造业50家骨干企业,加快扶持广东省装备制造业100家重点培育企业,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各地区结合本地资源,推进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打造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
(四)推进信息化与装备制造业相融合,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加快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现设计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管理信息化、经营网络化,打造全数字化的大型骨干装备制造业企业;加快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步伐,鼓励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节能技术、产品、设备等研发;研究制定《广东省节能减排装备认定办法》,做好节能减排领域的自主创新设备产品认定及补贴工作,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向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等方向倾斜。推广精益生产、清洁生产模式,加大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五)推动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合,发展先进制造服务业。
积极推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产品设计服务、信息系统服务、现代物流配送、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咨询、会展等非核心业务外包模式。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产业链延伸,在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展为用户提供前、后端的服务和全面解决方案等业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长空间,提升装备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装备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
(六)鼓励企业并购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
紧紧抓住国际装备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鼓励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进行合作或合资,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装备制造市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决策部署,大力开拓装备制造国内市场。
大力引导、支持各类装备制造业企业进行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重组,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参股国内外先进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利用其品牌优势,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集团。
(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中介机构作用。
各地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将促进当地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工作重点放在宏观调控、规划引导及重点扶持上。要充分发挥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在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组建向社会提供科技咨询、技术诊断、人才培训、科技信息、行业标准、测试分析、成果交易的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在行业规划、中小企业服务、项目评估、贸易仲裁、反倾销与应诉,法律法规及标准制定、市场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面向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重点方向和共性工程技术问题开展研究,支撑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引导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加强装备制造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建立行业预警机制,指导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危机,引导我省装备制造业向良性化发展。
附件:
1.广东省装备制造业技术攻关及产业重点(略)
2.广东省装备制造业重点培育产业集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