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7年重庆市工业投资工作意见的通知

2020年07月23日13:22:33
发布部门: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渝办发[2007]90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2007年重庆市工业投资工作意见》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四月七日
2007年重庆市工业投资工作意见

2006年,全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新型工业化“5444”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强化产业导向,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工业投资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5亿元,同比增长33.4%,工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30%,比2005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全年工业投资目标任务。为做好2007年全市工业投资工作,确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特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一、明确目标责任,确保完成全年工业投资任务
2007年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目标是:确保完成900亿元,力争完成1000亿元,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30%以上。为保证全年工业投资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投资统计属地化原则,将工业投资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区县(自治县)(见附件1)和有关大型企业集团(见附件2),年终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工业投资年度目标任务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办发〔2005〕243号)进行考核奖励。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和有关大型企业集团要提高认识,认真总结2006年工业投资工作经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为我市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出贡献。
二、加大投资力度,促进工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一)夯实“1小时经济圈”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市委、市政府“1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集中力量,继续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优势项目入驻园区;引导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大力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减排;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化“1小时经济圈”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把“1小时经济圈”打造成为重庆直辖市的重要载体、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依托、全国区域经济新增长极的战略核心。
(二)全面推进工业投资“1311”工程。重点推进10个投资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实施30个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在1亿元级的基础性项目,确保当年工业投资“一号工程”竣工投产。其中,50亿级的重大项目包括“811”项目、重庆钢铁集团环保搬迁、风力发电成套装备、“百亿川维”工程、重庆隆鑫集团世界级热动力基地建设等10个项目;10亿级重点项目包括玖龙纸业(重庆)有限公司年产45万吨高档纸、重庆龙煜精密铜管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精密铜管、扬子江乙酰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醋酸等30个项目;1亿元级基础支撑项目包括重庆亿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5万件中低压电器、重庆北奔汽车有限公司1万台重型汽车等101个项目;2007年工业投资“一号工程”为“811”项目,项目总投资9.6亿美元,建设72万片8英寸芯片生产线,今年年底前基本建成投产。
(三)滚动实施工业技术改造“双百”计划。按照“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准备一批”的原则,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产品,滚动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双百”计划,重点推进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3万吨细纱二期等100个项目的建设实施。其中,确保中国核工业建峰化工总厂三聚氰胺、徐工重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一期工程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重庆秦川工贸有限公司三元催化转化器、民用直升机等100个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项目加快启动实施。通过滚动实施“双百”计划,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档次和水平,带动全市工业经济整体实力的提高。
(四)充实完善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库。围绕轿车、重型车、风力发电成套设备、乙烯下游产品(石油化工)、硅微粉及电子硅产品、造纸及纸制品、包装印刷、纺织面料及印染、文化传媒等24条产业链,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核心,前瞻性、高起点地策划一批带动产业链延伸发展的项目,力争全市工业投资项目储备库的规模达到6000亿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在产业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布局及核准、资源能源保障、增强创新能力、装备制造业发展等方面对我市予以支持,以利于加快重大项目的推进实施。
三、全力推进十大工业项目,向直辖10周年献礼
为大力宣传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加快推进工业重大项目建设实施,向直辖10周年献礼。市政府确定了“811”微电子产业项目、重庆钢铁集团环保搬迁项目、长安汽车集团搬迁及结构调整项目、中国铝加工基地建设项目、重庆化医集团建峰化工基地建设项目、风力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重庆隆鑫集团世界级热动力基地建设项目、“百亿川维”工程、市电力公司城市电网改造扩建项目、重庆煤炭集团电煤基地建设等10个项目为我市“十大工业献礼项目”。
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为十大工业项目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项目开工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久拖不办、推卸责任、互相扯皮等现象的单位,要启动行政责任追究程序。
四、落实有效措施,促进工业投资稳定增长
全市各级人民政府要强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强研究保持工业投资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制定有效工作措施,确保工业投资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促进工业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依据发展规划和环境承载能力,重点引进污染小、占地少、就业多、带动强的重大项目,同时注重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做大规模,增强实力。
全市各级政府部门要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各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热情,充分利用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全社会工业投资不断增长。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各类专项资金要向工业投资重点项目倾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促进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和投产达效。
各特色工业园区要积极发挥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应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国家土地政策对工业园区发展的影响。针对园区自身特点,创新思路,转变方式,实现工业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规范项目用地方式,全面推广工业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工业用地集约度,提高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提高工业园区土地投入产出强度,进入主城区、渝西地区和三峡库区的项目,每平方公里产出不低于50亿元、30亿元和20亿元。
各项目业主单位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善各项建设手续,落实建设资金,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有序推进项目进程,按计划建成投产,尽快发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协调服务,创造良好投资环境
市、区县(自治县)有关部门要大力树立“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观念,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创造良好投资环境,配合做好重大项目建设实施,为投资者服好务。加强煤电油运气水等资源调节和需求侧管理,保障新投产项目的生产要素配置,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
充分发挥市三峡库区产业担保公司、区县(自治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等各类担保机构的职能作用,构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着力解决项目融资问题。市三峡库区产业担保公司今年力争担保额达到100亿元,为库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加强重点项目协调和监督检查,及时跟踪掌握项目工作进展,组织协调重大项目实施,解决落实有关重大问题,对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推动项目顺利实施和建成投产,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工业投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