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委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0年07月17日08:49:05
发布部门: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吉政办发[2007]5号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经委《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我省工业园区建设的实际,认真落实。
二○○七年一月二十四日
关于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特色工业园区是以区域内的特色资源为基础,以骨干企业为主导,围绕资源、产业、产品优势以及重大项目建设而集聚形成的产业分工明确、协作配套紧密的专业化产业集聚区。按照《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我省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现就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快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我省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骨干企业为基础,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投入,上下联动,逐步建立起政府推动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大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广泛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一产、带动三产,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工业新格局。
(二)到2010年具体目标。
1.全省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资1600亿元,占全省工业投资的26%以上;力争实现销售收入33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新的吉林老工业基地。
2.初步建成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特色工业园区50个。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的10个,50亿元-100亿元的13个,30亿元-50亿元的9个,30亿元以下的18个。
3.走品牌发展道路,逐步探索入园企业共建品牌的路子,全力打造和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工业园区。其中:建成3个世界级特色工业园区,3个国家级特色工业园区,12个区域性特色工业园区。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立足区域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原则。特色工业园区应立足于区域资源优势,在规划、建设各项工作中,要充分结合当地工业基础、突出产业特色,加强产业延伸,把好入园企业准入关。
2.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特色工业园区建设要认真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在充分论证后组织实施。规划目标要明确,布局要合理,重点要突出。
3.坚持与城市化发展有机结合原则。特色工业园区要向城市、中心镇、工业重镇集聚。要依据新修编的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通过园区建设促进城镇发展。
4.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原则。特色工业园区布局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实行市场化运作。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服务,切实做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积极发挥特色工业园区自身的优势。
5.坚持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原则。建设特色工业园区要与全省产业总体规划协调一致,与工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相适应,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产业趋同和重复建设。
二、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布局
特色工业园区应建在市(县)区或中心城镇,园区的选址应符合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已经国家、省批准设立各类开发区或工业集中区的市(县)区,应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等条件,在区内构造“区中园”或“园中园”,以聚集特色产业促进、带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的发展。特色工业园区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化发展水平,合理定位园区特色。对工业基础较薄弱的地区,以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产品生产加工区为主。对于工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应充分发挥资金、人才、区位优势,建立技术密集型或外向型的高科技工业园或出口产品加工工业园,使特色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区。
(一)长春市:围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农产品加工、光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及现代中药等区域产业优势和技术、资源条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15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245亿元,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玉米深加工、现代中药、皮革加工、鹿产品加工、煤炭深加工等特色园区。
1.汽车及零部件: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内,充分利用长春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建设汽车模具工业园区,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汽车模具研发及加工基地;建设汽车电子工业园区,把汽车电子工业园区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汽车电子基地;围绕“一汽”的品牌、汽车底盘资源,建设改装车工业园区,全力打造全国特种车生产基地;以旭阳集团为主体,建设旭阳汽车内饰件工业园区;以“一汽”启明为主体,建设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汽”启明汽车软件工业园。
2.农产品加工: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资源,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发展食品级赖氨酸、结晶葡萄糖、山梨醇、木糖醇等产品,建设德惠玉米食品工业园区。
3.现代中药:以长春新宇制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建设集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方中药材特色工业园区。
4.光电子信息:以长春南部光电信息新城为依托,建设长春光电子信息工业园区。
5.皮革加工:以皓月集团为依托,利用其优质、丰富的原皮资源,进行下游产品深加工,建设集制革、革制品及市场流通为一体的中意国际皮革工业园。
6.鹿产品加工:以长春长双鹿业为主体,在现有主导产品基础上,建设集梅花鹿养殖、研发、加工、贸易、旅游为一体的鹿产业园区。
7.文化产业:充分利用长春市文化产业基础,建设以塑料包装等为主导产品的合隆包装工业园区和以包装、装潢及出版物印刷、商务印刷为主的长春文化印刷产业园区。
8.矿产资源:围绕长春龙家堡煤田勘探开发,规划建设原煤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产业园区。
(二)吉林市:围绕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化纤纺织、食品加工、建材等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10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695亿元,重点发展有机化工及精细化工、品牌食品、纺织、建材等特色园区。
1.石油化工:充分利用吉化公司得天独厚的原料资源,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建设吉林经济开发区化学工业特色园区。
2.食品加工:在吉林经济开发区内,主要依托康师傅、统一集团等国内著名企业,全力打造食品工业园区。
3.化纤纺织:充分利用化纤原料优势,积极发展纺织下游产业,构建吉林纺织工业特色园区。
4.建材:利用当地钾长石等矿产资源,规划建设桦甸陶瓷工业园区。利用蛟河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规划建设吉林天岗石材工业园区,全力打造“关东石材第一乡”。
(三)四平市:围绕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建材等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5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93亿元,重点发展换热器、农副产品加工、玻璃及制品、鹿产品深加工等特色园区。
1.机械制造:立足换热器产业基础,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附加值,打造省内最大、国内知名的换热器生产基地。
2.农产品加工:以黄龙食品有限公司和华正牧业公司等骨干企业为投资主体,建设公主岭市农副产品加工园区。
3.建材:充分利用石英砂资源和产业基础,规划建设浮法玻璃工业园区。
4.鹿产品加工:以吉云鹿业为骨干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鹿产品精深加工,全力打造吉云鹿业工业园区。
(四)辽源市:围绕纺织、医药、皮革等资源和产业优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3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57亿元,重点发展品牌袜子、皮革制品、生物制药等特色园区。
1.纺织行业:充分利用袜业产业基础,建设东北袜业工业园,全力打造全国著名的袜业生产基地。
2.皮革加工:以东亨皮革公司为投资主体,建设佛罗萨国际皮革工业园,全力打造国内著名的高档皮革生产加工基地。
3.生物制药:以雷尼森药业为技术平台,建设辽源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园。
(五)通化市:围绕矿产资源和冶金、林产、中药等产业优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3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207亿元,重点发展精品钢材、果仁食品、木家具及办公家具等特色园区。
1.冶金:以通化钢铁集团公司为依托,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围钢经济,建设钢铁深加工和机械产品加工园区。
2.食品加工:充分利用梅河口市果仁加工产业基础,集聚千余家果仁食品加工企业,建设梅河口果仁食品工业园区,打造亚洲最大的果仁食品加工集散地。
3.林产品加工: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林产工业基础,建设辉南抚民镇木椅工业园区,全力打造“关东木椅第一镇”。
4.长白山中药材加工:依托长白山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在现有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壮大修正、东宝等大型医药集团,增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东北“医药城”。
(六)白山市:围绕矿产资源和林产工业优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4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90亿元,重点发展矿泉水、地板、人参加工、硅藻土深加工等特色园区。
1.天然矿泉水:充分利用长白山天然矿泉水资源,建设长白山天然矿泉水白山市保护开发园区,创建“中国长白山”第一大品牌,全力打造继阿尔卑斯山,北高加索之后的国际第三大矿泉水生产基地。
2.林产品加工业:利用当地丰富的林产资源,以林、纸一体化为主要方向,建设白山林产品加工特色园区。
3.长白山特产资源:充分利用抚松等地人参产业基础,形成集人参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特色工业园区,培育创建“长白山人参”品牌。
4.矿产资源深加工:利用丰富的硅藻土资源,以发展硅藻土深加工为主导产品,全力打造国内最大的硅藻土生产加工基地。
(七)白城市:围绕皮革、食品加工等资源优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2个特色工业园区,投入13亿元,重点发展皮革加工、皮革制品等园区。利用我省西部丰富的原料皮集散地的资源优势和皮革加工基础,建设洮南制革园区和白城皮革制品园区。
(八)松原市:围绕石油、天然气、玉米等资源和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优势,“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5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94亿元,重点发展石油钻采机械、玉米加工、马铃薯深加工等特色园区。
1.机械制造:依托吉林油田,建设雅达虹机械加工园区,为吉林、大庆等油田勘探开发配套。
2.农产品加工: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资源,建设松原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园区,努力打造我省西部地区最大的玉米加工工业园区;充分利用马铃薯资源和中外驰名的三青山牌粉丝的优势,建设长岭县马铃薯加工园区。
(九)延边州:围绕林产、矿产资源及人参、医药等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8个特色工业园区,计划投入130亿元,重点发展地板、有色金属开采加工、医药、人参制品等产品。
1.林产品加工:充分利用珲春林业资源和特殊区位优势,在规划建设“珲春木材大市场”的同时,建设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地板工业园区。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珲春杨金沟钨矿、前山等金矿,大六道金铜矿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建设国内重要的钨、金、铜有色金属工业园区。
3.人参加工:利用安图等地丰富的长白山特产人参资源,建设安图长白山人参加工园区。
4.医药:以现有医药产业为基础,打造延边敖东医药产业园区。5.医疗器械:以延吉喜来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主,建设延吉医疗器械工业园区。
三、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
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的组织领导,设立工业园区领导小组,由经贸、财政、发展改革、国土资源、环保、安全、建设等部门组成。各级经(贸)委要牵头负责园区的规划指导和监督实施,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通过兼并、资产重组或异地改造等方式进入园区。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组织机构设在省经委,主要负责规划指导,政策制定,协调服务等,并重点扶持40个左右的特色工业园区,作为各地经验交流和学习的基地,以推进全省重点特色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
各地要结合区域资源和产业优势,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按产业和区域发展内在规律构造特色工业园区,并抓紧制定和完善特色工业园区“十一五”发展规划。各特色工业园区,要根据企业发展要求及园区发展目标,确定未来发展方向。
(二)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提倡和鼓励入园企业之间、生产企业与园区经营管理者之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通过联合、股份制等形式实行资产重组,把企业制度创新与要素优化重组结合起来,努力创新特色园区建设、经营管理模式,加快促进大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既能发挥整体优势,又能发挥企业效率的特色企业组织结构。
(三)推进科技创新,为特色工业园区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充分调动全社会科技力量,积极参与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建立自主创新研发平台,为特色工业园区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特色工业园区的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在特色工业园区布局、规划指导、规范运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制定有效措施,鼓励、引导和扶持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省政府从2006年设立了省级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全省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重点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对特色工业园区的建设用地,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规划管理,保证用地基本需求。环保、城建等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工业园区的发展。加强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传导,努力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对有条件的地区可建立风险基金或在园区设立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进入特色工业园区提供融资服务和资金支持。进一步探索出口加工区及以园区组团设立上市公司的发展模式。
(五)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努力节能降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园区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安全措施建设“三同时”制度。园区“三废”处理应采取集中治理方式,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先进的清洁和安全生产工艺,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对效率低、污染大、安全性能低的老、旧、落后设备要坚决淘汰。
(六)建立和完善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鼓励企业向特色工业园区集聚。
特色工业园区应根据自身产业特点和发展前景,制定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对产品市场前景较好、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或有技术创新内在要求,成长性较好的企业应优先鼓励其入园,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妥善处理好产业输出地和接受地的利益关系,实行“产值分计,税收分享”政策,鼓励和支持跨地区的产业合理转移,对迁入企业所缴纳税收地方留成部分,从纳税年度起第1-3年按6∶4的比例分成,第4年以后按4∶6的比例分成。对企业创造的销售收入及工业增加值,也按同样的比例,分别纳入转入地和迁入地的统计口径。对园区内企业在一个时期生产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污染严重的,取消已获得的优惠政策,促其进行资产重组,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关闭整改。
(七)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发展。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特色工业园区在区位、资源、产品技术、成本、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创新招商方式,不断加大特色园区的招商力度。针对特色工业园区不同情况,合理利用中介组织招商、有偿招商等招商方式。为加大特色工业园区招商工作力度,特色园区招商要列入全省专项招商计划。
(八)加强特色工业园区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
园区通过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骨干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推进园区企业管理工作与现代化管理水平接轨。各地区还应根据特色园区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利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培训基地,不断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逐步扩大和提高专业人员的队伍和素质,并争取用更优惠的政策和措施来吸引、留住国内外高级人才,保障园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