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0年07月17日15:52:43
发布部门: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发布文号: 川办函[2006]258号

省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关于《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转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六年十一月五日
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四川拥有丰富的纺织品资源和较为雄厚的纺织工业基础。为顺利实施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促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快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高整体水平,推进产业升级,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省纺织服装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全省企业总数约4000―5000家,规模以上纺织工业企业374家,从业人员逾30万人,为纺织工业提供桑蚕、棉麻等天然纤维原材料的农村劳动力超过300万人。纺织工业已形成缫丝、纺、织、印染、化学纤维制造、服装加工等为主,设计、科研、人才培养配套的工业体系。
(一)发展现状及特点。
1.投资和产能快速增长。据统计,“十五”期间全省纺织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产值、增加值与销售收入的增幅平均在30%以上。2005年全社会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5.30亿元(含服装),比上年增长了42.1%,规模以上纺织工业总产值234.74亿元,增长35.14%,工业增加值37.35亿元,增长29.2%,销售收入219.35亿元,增长32.39%。实现出口创汇7.6亿美元,增长21.9%,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16.1%。以上指标均为西部第一。
2.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得到提升。2005年全省技术改造投入增长了37.5%,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我省棉纺织设备中上世纪90年代先进纺纱锭达到45%,无梭织机比例达10%。高档无结头、精梳纱比率达10%,可纺纱支细度达到纯棉60S―120S;全省拥有缫丝生产能力40.9万绪,其中自动缫25.5万绪,生产能力列全国前茅。目前我省生丝、双宫丝产量列全国首位,坯绸、绢纺产量列全国第三;近年化纤工业发展迅速,全省化纤总产值已占全国的2%,尤其特种化纤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
3.龙头企业和品牌有所发展。目前四川朗瑞公司生丝生产规模居全国第1位,是全球第一大蚕丝生产企业,出口额也在全国同行业民营出口企业中列首位;丝丽雅集团公司的粘胶长丝国内、国际市场占有率名列国内同行业之首。公司被授誉为“中国维卡纤维大王”,“丝丽雅”品牌被商务部公布为2005―2006年度“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大竹金桥麻业是我省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综合分析评选,企业的竞争力的排名连续两年(2004年、2005年)居全国同行业的前列。此外,巨人树西服、琪达衬衣、可可斯童装等30多个服装品牌在西部地区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4.民营经济和产业集群呈现初步发展态势。我省纺织工业企业基本实现了股份制改造。大量的非公有制纺织企业已成为纺织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全省民营纺织企业新增纺纱锭150多万锭左右,其中社会和民间资本投入纺织行业比重增加,带动了整个行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产业集聚也开始形成。成都、德阳的服装和童装产业集群已显雏形,遂宁的棉纺、乐山的织造、南充的丝绸服装加工、达州的苎麻加工、成都的洗染整业也具备了一定规模和能力。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行业发展与沿海差距越来越大,同行业份额下降。2000年东部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83.77%,2004年上升到87%,利润和出口交货值均占全国90%以上,而2004年西部地区纺织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4%,比2000年下降2个百分点,产能以新疆、陕西和四川为主。2005年,四川纺织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1.15%。
2.产品结构不合理,行业分布不平衡。我省纺织工业以棉纺行业(含印染)、丝绢纺织业和化纤业为主体,三大产业的比重占全省纺织工业的75%。其他10个行业仅占25%左右。2004年印染行业占全国产量的0.7%,服装在全国份额也不足1%。上游产品附加值低,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大,低端产品竞争无序,量增价跌,企业运行不稳定,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差。
3.产业链不完善,企业盈利能力低。我省纺织产业上、下游配套发展不平衡,生产所需棉花、涤纶短纤维大部份要从省外调入,省内资源丰富的蚕丝、苎麻纤维和竹纤维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粘胶纤维后续产品加工能力不足。省内缺乏特宽幅印染加工、织物特殊后整理以及市场终端产品如服装面料、床上用品、装饰用品,相对于纺纱织布发展滞后,特别是在品种创新开发上滞后。造成我省纺织生产出的高支棉纱、布、生丝、特宽幅布、粘胶长丝和苎麻纱布均输送到沿海深加工,所需的棉花、涤纶短纤和服装面料又要大量从省外调入,不仅增大了企业经营成本,又加重了运输负担,造成企业盈利能力低。
4.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集群发展滞后。一是民营纺织企业起步较晚,起点低,总体实力弱。二是原有优势企业改制后还处在多元化整合期,观念转换相对滞后,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不足,设备改造滞后,尚未发挥对行业的幅射、影响和引领作用。三是纺织服装集群发展刚刚起步,企业小而散,不同区域的同类产品重复建设依然存在,规模化程度低,集聚效应较差。
5.公共服务平台不健全,社会化服务程度低。一是缺乏统一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二是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研发、担保、信息、培训等促进产业升级的创新平台,中小企业发展缓慢。三是市场化的行业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发育不足,行业自律机制不完善,市场秩序不稳定。四是融资平台不完善,资金瓶颈严重制约了企业技术开发、设备改造乃至生产经营。不少纺织企业由于改制时核呆处理等历史原因被金融机构列入不支持名单,融资困难。
二、加快我省纺织服装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纺织工业是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和国内的发展经验证明,纺织服装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工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都将纺织服装业作为主要支柱产业;集中我国纺织服装工业81%的东部5省市,其纺织服装工业在经济总量中均占有突出的地位。80年代的广东省、福建省和90年代的浙江省、山东省等沿海省区纺织行业的发展为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纺织工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我省是人口大省,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是我省鼓励发展的产业。国家《“十一五”发展纲要》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再次提出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优势的要求。多年来我省劳动力资源优势发挥还不充分,发展我省纺织服装工业可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对缓解我省就业压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建设和谐四川,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纺织工业是重要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我省《“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丝麻纺织的要求。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可直接拉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及相关服务业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
(四)纺织品是我省重要出口产品。纺织品一直是我省的第二大出口创汇产品,对出口创汇,增强四川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四川国际形象并作为四川通往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化经营的窗口都有着其他行业难以替代的作用。
三、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继续较高位增长给纺织服装业带来持续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城市居民用于衣着和家纺的消费支出平均年增长12.6%,人均纤维的消费量已达到14公斤。随着终端消费市场向多元化、差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纺织品在产业、国防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纺织纤维的需求量还将继续快速上升。
(二)新一轮的产业战略转移给四川纺织服装业带来跨越的机会。当前在东部沿海省区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纺织服装企业生产基地向土地、电力供应成本相对较低,劳动力充裕的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明显加快。2006年国家也明确提出要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为我省纺织工业积极承接转移,争取大有作为带来新的机遇。
(三)常规纺织产品能力过剩将导致我省主流上游产品竞争加剧。常规纺织产品能力的过剩和终端消费多元化之间的矛盾又促使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逐步从成本血拼升级到产品、品牌的竞争和人才、技术的竞争,结构调整成为当前全国和四川纺织工业发展的主线,逼迫常规上游产品为主的四川纺织业必须加速自主创新和设备更新。
(四)国际经济进一步推进纺织服装业竞争加剧。随着出口配额的取消,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的签署为企业出口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环境,出口仍将继续增长。同时纺织行业的对外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国际贸易摩擦呈现更加多样化、范围广、全方位的态势,国际国内竞争将更为激烈,
四、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为导向,结构调整为主线,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运用产业政策,紧紧依靠技术进步,大力推进品牌战略,积极实施“内引外联”,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着力打造产业集群,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规范市场环境,转变增长方式,巩固和提高四川省纺织服装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实现全行业整体实力的提升和产业升级。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导向。纺织服装工业是市场化程度高,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发育相对成熟的传统工业,必须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努力打造服务平台,千方百计维护公平市场环境,保护积极竞争态势。
2.坚持发挥资源优势。在石化原料日益紧张匮乏的今天,要更加注重发挥我省苎麻、蚕丝、竹等天然纤维的优势,积极巩固和发展桑、麻、棉等绿色原材料基地,培育新型原材料供应机制,保障天然纺织品生产。
3.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市场,用好两种资源,适应一体化经济,开拓国际化经营。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四川纺织工业产能和质量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4.坚持推进集聚发展。当前纺织行业的竞争已经从单个企业为主转向区域和集群之间的竞争为主。必须大力引导资源整合,促进民营中小企业有效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
5.坚持自主创新。四川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不能是东部纺织服装产业的简单重复,在技术、设计、管理上都要坚持自主创新,实施差别化和品牌战略。
6.坚持可持续发展。传统纺织工业长期以来能耗较高、污染治理任务较重。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资源上、工艺上、环境保护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
“十一五”期间使四川纺织服装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川产纺织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地位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将四川建设成为中国最大的茧丝绸和麻纺生产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构建纺织原材料基地完善和后整理及服装工业发达的完整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四川纺织品生产出口创汇保持中西部前茅。进一步发挥轻纺工业在扩大就业、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到2010年,纺织工业总产值翻一番;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60%;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0%;50%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际90年代的先进水平;主要纺织品质量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力争在5―10年内培育形成5―10个全国名牌产品,打造3―5个全国知名的区域品牌。
五、主要方向和任务
(一)巩固发展天然纺织材料基地。充分发挥我省桑蚕养殖传统优势和苎麻种植独特优势,巩固发展丝、麻、棉种养基地,保障工业原料供应。
1.加速推进基地建设。建设凉山、绵阳、南充、宜宾4大桑蚕基地,将凉山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蚕茧基地,实现年产鲜蚕茧2万吨以上;发展一批年产茧5000吨(10万担)和2500吨(5万担)的重点基地县,形成攀西、川北、川南三大优质蚕丝产业带;巩固和发展达州苎麻种植基地,形成麻纺织品,稳定以遂宁为主的棉花种植基地,抵御棉纺织原材料供应风险。
2.进一步创新基地建设和运行机制。积极整合现有茧丝绸产能资源,强化“公司+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经营模式,探索村企联合,以企带村等农工一体的发展新模式,推广科技应用和适用技术,提高茧、麻、棉等天然纤维原材料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丝麻制品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着力调整纺织服装产业结构。把结构调整作为纺织产业升级的关键和中心任务来抓,以市场为导向,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加速资源整合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1.调整纺织原材料结构。把握资源优势和市场趋势,重点发展丝、麻、棉、竹、桑等天然纤维和包括蛹蛋白、动物毛皮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人造新型纤维。加快发展差别化、绿色环保纤维和再生纤维等新型化学纤维原料,扩大产业用纺织纤维和非棉天然纤维的开发和利用。同时抓住成都80万吨乙烯项目上马机遇,突破四川化纤产业原材料瓶颈,发展高技术、高性能化纤生产。
2.调整纺织产品结构。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纺纱、织造、染整、服装等传统行业,提高产品附加值。着力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纺织面料和服装、家纺用品等深加工产品的比重,实现由初级加工向高档面料、练染后整理、服饰等精深加工均衡发展的转变。形成纺织面料、产业用布、工程用布、装饰用布和服装成衣等产品系列化发展的新格局。
3.调整企业组织结构。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鼓励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大力促进产业业态的转变。强化社会化分工协作关系,积极引导和扶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和下游产品综合配套能力,促进产业集聚。抓住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特别关注东部纺织大省产能向西部转移的势态,积极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实现结构调整。实现四川纺织工业产能和质量效益的跨越式发展。
(三)积极实施品牌经营战略。在继续发展贴牌加工,不断增强企业实力的同时,提高自创品牌比重,增强市场竞争力。
1.打造产品品牌。将发展思路从“机会导向”转向“战略导向”,努力塑造企业信誉度和知名度。近年来我省纺织服装工业虽然增长较快,但主要是以工装、休闲装为主的贴牌加工,创新设计不足,目前服装产品尚无全国名牌。要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取胜,在市场竞争力上必须利用市场多元化趋势,注重利用市场细分化出现的新领域和新空间发展自主品牌。着力打造以丝丽雅为代表的知名品牌,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四川纺织品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打造区域品牌。将品牌作为文化产品经营,提升川造品牌的国际国内知名度。通过加速市场建设,举办展销会等多种形式扩大产业集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中国绸都”等区域品牌。依托集群平台有效利用国内、国际资金,大力引进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高素质人才,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和吸纳设计人才,建设现代化信息系统,推动小企业之间以品牌为纽带的组织结构调整,逐步建立起不同层次的品牌集群。
(四)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根据现有产业基础提高产业集中度,发挥规模和集聚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坚持培育与引进相结合,扶持发展一批有创新能力、出口创汇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做大做强现有省内优势企业,并围绕我省纺织服装需要重点弥补和发展的环节积极引进省外及海外优势企业。支持、调控、引导企业深化改制重组、资源整合,大力推进企业跨区域合作和省内省外企业强强联合,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带动力,提高产品配套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改变四川纺织服装工业小而散的面貌,提升整体形象。
2.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坚持科、工、贸相结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或集中区,提高产业集约化程度。围绕龙头企业或重点产品和品牌,引导中小民营企业集聚发展,迅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科技转化率,最大限度获取规模经济利益。重点培育和促进南充丝绸、服装产业集群,德阳衬衣、生态彩棉服装及童装产业集群,遂宁、射洪棉纺产业集群,成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宜宾、自贡化纤纺织产业集群,达州麻纺织产业集群,绵阳、三台纺织工业集中区的发展。总体上形成沿成(成都)南(南充)高速公路到达州的四川纺织工业走廊和川南化纤产业基地。
3.突出地方特色优势。成都、德阳、绵阳一线要发挥都市优势,着力扶持无污染的服装设计及面料开发,发展都市纺织服装工业集群。成都更应充分利用中心城市的文化、教育、信息等优势,营造良好环境,广募人才,将成都打造成为西部纺织服装设计研发中心;南充等传统丝纺基地要充分利用现在丝纺传统优势,重点发展丝绸及后续产业,重整“中国绸都”的雄风;遂宁要继续发挥棉纺织工业优势,巩固在全省棉纺业的龙头地位,加速装备更新和新产品开发,发展绿色环保产品;宜宾、自贡要发挥丝丽雅、汇维仕等优势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配套产业链培育,进一步提高纤维差别化率和后续产品开发;达州要加速苎麻脱胶带状精干麻、染整及防污等关键技术攻关,提高加工深度和产品附加值。
(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设备更新。
1.加速建立创新体系。走产、学、研联合的道路,提高创新能力和新产品的产业化水平。一是通过政府推动、协会能动、企业互动整合研发和设计资源,建立产业研发或设计中心,培植生产力促进中心,实施“公司+工厂”模式,开展技术、信息和培训等服务,搭建科技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加速发展,孵化产业链的延伸和集群的壮大。二要以企业为主体,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投入,加速新产品产业化发展。
2.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重点研发和引进对企业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印染后整理技术和前道高精尖技术,促进丝绸产品向高档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支持丝麻等天然纤维加工新技术研发和苎麻纤维关键技术攻关,切实促进蛹蛋白纤维、桑皮纤维等自主研发新型特色纤维的产业化发展。促进聚苯硫醚纤维等填补国内空白的新型高技术纤维自主研发,继续发挥粘胶长丝生产优势,积极突破溶剂法(无毒纺丝)纤维生产技术,大力开发绿色环保纤维和清洁化生产工艺技术,加大印染和脱胶等污水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实现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
3.加快关键设备更新改造。积极研发先进工艺,推动技术改良和设备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清钢联、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和无梭织机等先进设备的装备比例,发展优质精梳纱、无结头纱和无梭布;采用复合、改性、多组份纤维生产技术提高化纤差别化纤维率;采用先进印染和涂层、柔软、抗皱免烫等多功能后整理技术提高化纤仿真面料、纤维混纺、复合、交织面料及纯棉、呢绒等天然面料的印染后整理水平。此外,鼓励利用我省机械制造能力发展纺织机械工业,填补我省纺织机械生产空白。
六、政策和措施
(一)加强产业政策引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的通知》(发改工业[2006]1072号)精神,加强银企联合,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投资主管部门严格执行对纺织项目的核准和登记备案,发布相关投资信息,防止低水平产能扩张。各金融机构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合理配置信贷资金,支持机构调整。对提出的我省纺织工业发展方向,特别是填补产业链断点,延伸产业链条,对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和企业要在资金扶持、知识产权保护、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认真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经济环境。
(二)加强规划引导。在本意见指导下加强产业和区域规划。形成丝绸、化纤、服装等上下衔接,区域互动,层次分明,特色突出的产业战略规划体系。在规划中要具体提出重点发展的若干项技术和若干类产品,协调区域布局,避免产业同构。策划制定“中国绸都”等区位品牌发展战略,以产业集群和集中区为载体,重点策划特色产业方向,资源整合及专业协作,集群信誉平台建设,行业形象提升等关键举措。同时在全省范围内选择条件较好的产业集中区作为产业升级示范区,在规划、机制、政策上给予重点指导,形成示范效应,推动全省纺织服装工业升级。
(三)建立公共服务平台。一是建立相关政策保障。鼓励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扶持政策;鼓励承接产业转移,对承接海外及沿海产业转移项目除按规定享受西部开发优惠政策外,在土地、收费等方面享受地方招商引资政策;鼓励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失地无业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二是政府组织,市场运作,建立产品研发体系、检测及质量服务体系、教育和培训体系、信息化服务体系、电子商务及物流配送体系,形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依靠行业协会创建行业信息平台,发展中介机构,加强对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信息、融资担保等服务,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推进产业升级。
(四)完善创新和出口激励机制。积极争取国家对产品差别化、纺织机械国产化等相关专项的国债资金支持,利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西部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和高新技术产品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财政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提高纺织企业广告费税前扣除比例的相关政策,支持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升级的关键技术和成套设备研究以及纺织品服装科技成果就地产业化和填补市场空白新产品项目;支持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培育名优品牌,提高自产纺织品在全省纺织品出口额中的比例,扩大纺织企业自营出口。重视培养、发掘和引进人才,鼓励参加和积极开展展销会和技术设计创新评审等活动,对首次获奖或国家和省名牌商标评定中获选的个人和企业给予奖励。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融资支持创新体系建设。
(五)培育积极的竞争态势,提升基础设施及配套体系。建立公平、有序、公正的市场经营环境,提高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建设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深化诚信建设,规范企业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利用多种手段取缔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公平竞争,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对在基地建设上不投入、不发展、不服务,损害农民利益,技术水平低下,恶性争夺资源的企业坚决予以遏制;完善市场机制,强化行业自律,大力培育市场化的行业组织,充分发挥协会的行业自律作用,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完善纺织服装产业集中区(集群)的道路通讯、水、电、器、三废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规划产品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各环节基础设施建设,使企业能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由概念变成商品,及时、高质量、低成本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增强各企业的有效供应能力和产业链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