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 国家技术监督局、机械部
发布文号: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它的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机械行业的广大职工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做了大量工作,机械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机械产品的质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机械工业企业存在的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机械工业制造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薄弱环节。因此,机械工业广大职工要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改革中要将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有效运行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自身充满生机活力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真正成为质量工作的主体。企业的质量工作不仅是企业行为,更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和机械工业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机械工业企业质量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机械工业企业必须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质量兴业”,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求发展,企业要加强全员的质量教育,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计量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增强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自身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依法经营,处理好“四自经营”与质量工作的关系,克服“以包代管”、“以股代管”的倾向,主动接受政府和用户的监督,真正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贯彻到生产、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积极争创国家名牌和国际名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要尽快转变质量观念,树立竞争性质量观、适用性质量观、全面质量的观念和质量法制观念,要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用户服务,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一切质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
三、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两条腿来支撑。技术是产品质量得以形成的基础,只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才能保证产品经济技术指标的最终实现,科技水平的最终体现是产品质量。企业要以提高实物质量为中心,增加质量投入,紧密依靠技术进步,重视技术改造,推行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工艺、材料、装备和先进的质量保证手段,提高产品的技术起点。
四、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是考核厂长业绩的重要内容。厂长必须亲自抓质量工作,做到思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培训,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建立企业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二)在企业建立质量例会制度并亲自主持质量例会;
(三)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由厂长直接领导,其职能要在法人层次上落实。
五、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要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坚决纠正削弱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错误做法。要落实各类机构的质量职能,并由质量管理机构对全部质量工作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考核。 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认真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努力使质量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要制订贯标计划,落实进度,加快贯标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步伐,贯标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要讲究实效,企业要加强内部审核工作,不断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有关认证机构要提高工作质量,并对认证企业实行有效的监督。
六、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检验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检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独立行使监督检验职能。任何人不得强迫检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制度和程序。要跟踪生产和科技发展,充实、更新检测仪器设备,以满足检测需要。要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
对坚持原则的检验人员不得打击报复。
七、企业要不断加强技术基础工作。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推行采标标志。鼓励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制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标准和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充实手段,严格管理,加快与国际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接轨步伐。
八、要继续深入开展“工艺突破口”工作。“工艺突破口”工作是从工艺工作入手,稳定与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提高企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根据部“关于围绕振兴机械工业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的要求,继续抓好“工艺突破口”工作,促进企业基础管理。
九、机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可靠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部门对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抓可靠性必须从产品设计开发抓起,要以用户和市场需求出发,加强可靠性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企业应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摸底,积累数据,制订可靠性的内控指标,并大力开展可靠性增长活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保证产品可靠性。
十、企业内部的分配应贯彻向质量倾斜的方针,实行以“质量否决权”为主要方式的分配制度,制订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相应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职工提升、晋级、奖励或处罚的重要条件。
十一、企业要把为用户服务工作作为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服务观念,改便服务态度,从“三包服务”变为“用户满意”,建立售前售后服务的规章制度,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并通过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要解决好现场质量问题,而且要重视企业内部整改,防止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十二、企业应自觉接受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国家实施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获准认证和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加强日常的质量管理,切实保证产品质量。
十三、各级机械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加强宏观调控,做好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各级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整改措施,扶优治劣,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机构改革后,政府部门着重在政策导向、质量监督、贯彻标准、示范引导等方面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注意培育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外部环境。加强市场和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明确市场的产品质量准入要求,试行经销单位质量先行负责制度。
发布文号: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门,它的发展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机械行业的广大职工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做了大量工作,机械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机械产品的质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机械工业企业存在的装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管理水平低、质量不稳定、可靠性差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机械工业制造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薄弱环节。因此,机械工业广大职工要进一步提高对质量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在改革中要将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体系并有效运行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在企业内部建立起自身充满生机活力的质量保证机制,确保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真正成为质量工作的主体。企业的质量工作不仅是企业行为,更是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和机械工业的实际情况,现就加强机械工业企业质量工作作出如下决定:
一、机械工业企业必须坚决贯彻“质量第一”的方针,坚持“质量兴业”,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基础上求发展,企业要加强全员的质量教育,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计量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增强质量意识和法制观念,明确自身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依法经营,处理好“四自经营”与质量工作的关系,克服“以包代管”、“以股代管”的倾向,主动接受政府和用户的监督,真正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贯彻到生产、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树立名牌意识,实施名牌战略,积极争创国家名牌和国际名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
二、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企业要尽快转变质量观念,树立竞争性质量观、适用性质量观、全面质量的观念和质量法制观念,要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用户服务,把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作为一切质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竞争能力,增加经济效益。
三、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依靠管理和技术两条腿来支撑。技术是产品质量得以形成的基础,只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才能保证产品经济技术指标的最终实现,科技水平的最终体现是产品质量。企业要以提高实物质量为中心,增加质量投入,紧密依靠技术进步,重视技术改造,推行科学管理方法,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工艺、材料、装备和先进的质量保证手段,提高产品的技术起点。
四、企业的厂长(经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者,企业产品的质量状况是考核厂长业绩的重要内容。厂长必须亲自抓质量工作,做到思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的培训,并做到以下几点:
(一)组织建立企业质量体系并使其有效运行;
(二)在企业建立质量例会制度并亲自主持质量例会;
(三)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由厂长直接领导,其职能要在法人层次上落实。
五、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企业要严格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坚决纠正削弱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错误做法。要落实各类机构的质量职能,并由质量管理机构对全部质量工作过程实行有效的监督考核。 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 认真贯彻GB/T19000--ISO9000系列标准,努力使质量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要制订贯标计划,落实进度,加快贯标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步伐,贯标和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要讲究实效,企业要加强内部审核工作,不断提高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有关认证机构要提高工作质量,并对认证企业实行有效的监督。
六、企业要进一步加强质量检验工作,严把产品质量关,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保证检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独立行使监督检验职能。任何人不得强迫检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制度和程序。要跟踪生产和科技发展,充实、更新检测仪器设备,以满足检测需要。要不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
对坚持原则的检验人员不得打击报复。
七、企业要不断加强技术基础工作。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推行采标标志。鼓励企业参照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制订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标准和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建立和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充实手段,严格管理,加快与国际企业计量管理水平接轨步伐。
八、要继续深入开展“工艺突破口”工作。“工艺突破口”工作是从工艺工作入手,稳定与提高产品质量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和提高企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根据部“关于围绕振兴机械工业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活动”的要求,继续抓好“工艺突破口”工作,促进企业基础管理。
九、机电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可靠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部门对机电产品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抓可靠性必须从产品设计开发抓起,要以用户和市场需求出发,加强可靠性设计和试验研究工作。企业应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可靠性分析摸底,积累数据,制订可靠性的内控指标,并大力开展可靠性增长活动,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来保证产品可靠性。
十、企业内部的分配应贯彻向质量倾斜的方针,实行以“质量否决权”为主要方式的分配制度,制订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和相应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职工提升、晋级、奖励或处罚的重要条件。
十一、企业要把为用户服务工作作为产品质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服务观念,改便服务态度,从“三包服务”变为“用户满意”,建立售前售后服务的规章制度,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并通过服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要解决好现场质量问题,而且要重视企业内部整改,防止同类问题的重复发生。
十二、企业应自觉接受法律、法规所规定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国家实施安全认证强制性监督管理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企业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获准认证和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加强日常的质量管理,切实保证产品质量。
十三、各级机械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加强宏观调控,做好指导、监督、协调和服务。各级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强质量监督,严格整改措施,扶优治劣,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与制约机制。机构改革后,政府部门着重在政策导向、质量监督、贯彻标准、示范引导等方面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注意培育市场,规范市场行为,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外部环境。加强市场和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明确市场的产品质量准入要求,试行经销单位质量先行负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