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的常见误区与对策

2020年10月09日10:50:48
         述职报告的常见误区与对策

    述职报告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干部依据考核要求,就一定时期内自己职务的任期目标,向任命机构、上级领导以及本单位的干部群众,汇报自己履行岗位责任情况的书面报告。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人事制度和干部体制改革的深入,不少单位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干部聘任制。作为民主考核干部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领导干部的述职越来越被重视,也越发显出其重要的意义。述职报告作为述职的文本,对述职的效果乃至考核结果至关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广大干部群众对述职人的看法和评价。

作为实用写作课的老师以及兼任行政职务的中层干部,笔者不但查阅、研究过不少述职报告的资料,也亲身经历了本单位多年的述职场面,从听同事的述职到自己去述职,真切地体会到写好述职报告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不少述职者虽然工作能力很强,业绩也不错,但由于对述职报告的认识和写作存在误区,导致其述职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颇为可惜。本文试从述职报告的常见误区入手,探究相应的破解对策,以求对写好述职报告有所启发。

一、述职报告的常见误区

在述职报告的撰写中,最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将述职与总结混为一谈

述职是对自己履行岗位责任情况的汇报,因此,述职报告与总结有相同之处,都有对过去一段时期工作的回顾,都可以谈经验、教训,都要求事实材料和观点紧密结合等。但是,述职报告与总结毕竟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因为它们的目的、作用不同,写作时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一是内容重点有所不同。个人总结的重点在于全面归纳工作情况,表现工作实绩;个人的工作述职报告则必须以履行职责方面的情况为重点,突出表现德、才、能、绩,表现履行职责的能力。因此,写作时总结要回答的是做了什么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什么不足,有何经验、教训等。述职报告要回答的则是承担什么职责,履行职责的能力如何,是怎样履行职责的,称职与否等。

总结主要运用叙述的方式和概括的语言,归纳工作结果;述职报告则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表述履行职责的有关情况,又说明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思路,还要申述处理问题的依据和理由。

二是涉及的工作范围不同。总结可以把个人所做的全部工作进行归纳、概括;述职,述的主要是职责所在的工作,述职绝不等于个人全部工作的总结,需要有的放矢。假如你是工厂的一个车间主任,那就该讲述如何管理好你们的车间、如何带领全车间的人完成了业绩指标的情况,而不能去讲述你同时作为一个工程师做了什么工作,哪怕你的工程师做得再出色,那也不是你要述的职;假如你是学院里的一个系主任,那就讲述一下你是如何领导一个系去开展工作的,除非你是要显示你在繁忙的工作中依然能履行好自己的主任职责,或者是想显示一下自己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勇于承担教学任务,否则,大谈自己作为一个教师担任了多少门课的教学任务对述职无甚意义,反而显得不得要领,离题万里。

2.只谈成绩不谈失误

不少述职者在述职时大谈特谈所取得的成绩,但对工作的失误避而不谈,以为这样就能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却往往事与愿违。其实,述职时突出成绩没有错,但只谈成绩不谈失误既显得不够真诚也显得缺乏正确面对失误的心态,因为,大家都知道人无完人,工作的失误是在所难免的,尤其是听众有不少是熟悉的同事。述职时谈完了成绩,不妨也坦诚地谈谈工作的失误,如果能提出破解之法,自然最好,即使暂时没有解决办法,也表明你有直面失误的勇气和改进的决心,这样,也容易在听众心中获得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