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资源调查报告4篇

2020年11月29日19:10:01

山峡变平原 平畴千顷田—沟底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的调查报告 沟底村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东连泽州县,北依沁水县,西南与史山、皇城两村相邻。全村国土总面积442公顷,其中耕地60公顷,人口805人。 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凭借其优厚的地下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由贫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来,该村煤炭资源日趋枯竭,主要经济来源面临“干涸断流”的趋势,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机性的挑战。

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 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 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 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

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

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xx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

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 xx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

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 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 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 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 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 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 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 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

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 xx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

其发展规划为八大工程:

㈠、填沟造地工程。 填沟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点骨干工程,是沟底村改变历史上缺乏好地耕种的唯一途径,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基础与依托。为此,决定投资1159万元,在两道沟造地:一是樊水沟,二是王庄沟。该两沟每条沟长两公里,沟底至山顶120余米,沟平均宽度为220米。从xx年到xx年四年填沟造地500亩,亩均投资2.3万元,动用土石172.5万方,亩均3450方。其中,xx年到xx年完成樊水沟造地240亩的任务;xx年到xx年完成王庄沟造地260亩的任务。以此作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在有限的土地上多产出、高收入。

㈡、塘坝工程。 沟底村北部樊山山腰“老母掌沟”有一股地下泉水,长流不息。然而历史上却有水未用,任其顺沟而下,白白流去。为了对新造土地实行自流灌溉,计划投资120万元,在此处兴建小型塘坝一座,设计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水浇地。 此项工程xx年秋动工,xx年秋完成。

㈢、经济林与水土涵养生态林建设工程。 建设林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规划山岭瘠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计770亩,占总耕地的71.%,全部作为经济林基地,以种植优质核桃为主。xx年退耕430亩,xx年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山岭坡梁规划为生态林基地,计1500亩,xx年完成600亩,xx年全面完成。两项总投资70万元。

㈣、排洪渠工程。 为了保持水土不流失,投资60万元兴修排洪渠工程三公里,xx年到xx年分期完成。

㈤、引水隧道工程。 为使农林产业稳定发展,投资70万元,修筑引水隧道160米,xx年动工,xx年贯通。

㈥、田间道路工程。 为改善落后的交通道路环境,计划投资4.7万元,修筑田间道路13条。

㈦、高科技农业园区。 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规划樊水沟240亩新造沟坝地全部实施大棚生产,以栽培具有高产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品牌蔬菜及高营养食用菌为主要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

㈧、发展旅游观光业。 该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为清代名相陈廷敬之母的避暑山庄之地,且至今那座一进三院、占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尽管三百多年它饱经沧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开发它很有价值。

为此,规划此处在维修避暑山庄的基础上,修建“休闲度假村”一所,两层小楼50栋,作为游客到皇城相府观光后的休闲下塌之处。同时,以此为据点,开通旅游线路一条,让游客在休闲之际尚可巡游观光。此工程计划xx年筹建,xx年完工,总投资xx余万元。 上述八项工程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全部完成后,沟底将是一个富裕而秀美的“锦川”(沟底古称“锦川”)。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沟底村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及早动手,于xx年3月初,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就紧锣密鼓开工建设。 工程上马后,首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尽管沟底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数千万元的巨额投资不可能全部拿得出来。

为此,沟底村发出集资创业的号召。全村群众积极响应,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集资122万元,同时集体筹资76万元,购买了挖掘机、推土机、铲车、汽车以及空压机等大型机械六部,首先使填沟造地工程如期进入实战阶段。 xx年4月,填沟造地骨干工程启动运转。樊水沟上下,机声隆隆,车水马龙,艰苦奋战,热火朝天。无论是酷暑盛夏,还是冰雪严冬,人歇机不停,造地不停步。深沟被一截截淹没填起,平畴大田被一段段建起。 xx年8月,“老母掌沟”塘坝工程通过投标承包,按照图纸设计开始上马。

引水隧道工程相继进行。 与此同时,沟底村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全民上阵,大搞植树造林,决心让一道道山岭披上绿装。 ……

三、众志成城

“好梦初圆” 经过一年零六个月的艰苦奋战,沟底村的农业综合开发“好梦初园”,八大工程初现端倪。 填沟造地工程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骨干项目,工程之大,旷古未有,为此,他们以极大的精力和投入进行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动用土石55万方,投资370余万元,在樊水沟造出土地160余亩;同时,在xx年春季全部进行了培熟,并分别种上了玉米和蔬菜,使偌大一块北国“平原”展现在沟底群众面前。他们按照计划,再战今年一冬,使樊水沟下段80亩大田如期实现。 塘坝工程到目前基本建成。坝高23米,坝长120米,坝顶宽5米,工程总量1 .38万立方。 这项工程,不仅为农业产业实现水利化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其坝基为将来开通旅游线路打下了基础,同时为“老母掌”发展旅游业打开了交通大门。 经济林与生态林工程历经一年时间,已建成林业生产基地1030亩。

其中,退耕还林430亩,植造“晋龙”一号、二号核桃优良品种34000株,占应退耕770亩的近60%,xx年底将全面完成退耕任务。水土生态涵养林已建成600亩,占计划1500亩的40%,植造侧柏10万株。 排洪渠工程现已完成300余米,占工程总量的10%。 引水隧道工程全长160米,净高4 .2米,宽4米,工程总量6000余方,现已基本贯通。 田间道路工程是农业机械化的必由之路。为此,该村经过去冬今春的建设,投资4.7万余元,建成交叉成网的田间道路13条,总长5公里,使昔日的羊肠小道变成车辆驰行的宽阔大道。 旅游休闲度假村工程目前已与沁水县郑村乡王街村初步达成联合开发的意向(因“老母掌”属王街村辖境),并以皇城相府旅游景点为轴心,与周边史山、郭峪、大桥等村联合发展旅游产业,以此形成规模性的产业基地。

此外,高科技农业园区也正在筹划设计之中。

四、几点借鉴

总结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大胆发展思路与成功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必须由资源型向持续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就阳城而言,大凡富裕起来的农村,普遍是依托地下资源,很少在地面资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资源。这些村重工轻农,弃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挖空后何以生存?沟底村力开先河,并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第二,因地制宜,大胆作为,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鲜明特点。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填沟造地往往要被人们视为在做“学大寨”的蠢事。当时,这一举动,不仅在少数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此都顾虑重重。然而,沟底的干部认准了一条理,那就是,没有土地,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地。沟底的实际,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万代是“金板”。

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这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借鉴。当然,各地都有自己的实际,不可能照搬沟底的模式去发展,但因地制宜、走持续发展之路却是永恒的。 第三,危而思进,艰苦创业,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前进动力。他们在富裕起来之后,不是“高枕无忧”,而是敏锐地审视到失去煤炭资源后的严重危机,从而积极应对、大胆作为。填沟造田就是一项积极应对危机的成功实践。它利在当今,造福后代。如此巨大的工程,平畴数十公顷的高效农田,无论在沟底,还是在阳城全县,绝无仅有。

我们深信,规划全面实现后,沟底村必将是一个“山上山下一片绿,北国水乡赛江南”的富庶之地。 第四,德政工程,民心所向。沟底村的这一有效作为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党心。工程开始之初,虽然在少数村民中存在着疑虑,但随着工程建设的突飞猛进,特别是偌大一块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之后,沟底的群众振奋起来了,纷纷自觉投入到工程建设之中。同时,不少村民还主动提出再集资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在村办香园沟煤矿行停产关闭的一段时间里,沟底村曾一度人心恐慌,民心不安。而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后,尤其是当群众看到广阔的前景后,思想焕发,一心创业,使全村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水资源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党的xx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响应党的xx大精神,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给xx市民缔造一个安全放心的用水环境,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加大了东江xx段水污染治理力度,通过东江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治污保洁工程,现西支江水质稳定,西湖水面基本达到iv类水质标准,xx市基本消除了流经城市河段黑臭现象,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5%,基本完成“三年不黑不臭”的目标任务,保障了xx境内东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

但是,近年来xx市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来年均用水增长4000万~5000万立方米。据xx水利局公布,XX年全市用水量达到21.67亿立方米。根据XX年6月出台的《xx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预计,到2020年总用水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该市在正常来水年份的分配水量为25.33亿立方米,与其原计划用水量相差将近5亿立方米。届时,xx市将有近5亿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这一严峻现实,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因此,在结合xx市当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赴xx市惠城区进行了一系列关于xx市东江水质治理与市民节约用水意识的调研。本次调研采用查阅资料、派发问卷、采访当地居民、专访xx市环保局等方法,取得了明朗的结果。

1、研究方法

1.1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采访xx市环保局生态保护科、实地分点采集水样进行检测、对xx市惠城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等方法。

1.2调研内容

采访xx市环保局主要了解东江综合治理的现状,包括政府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当前存在的问题等;实地采集水样进行检测主要研究了水质检测过程中可以较为简便的方法辨别的指标如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硬度等。其中取3个点,分别为xx西湖、。。每个点取5个水样;对惠城区市民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市民对东江治理的评价、对东江过去、现在的优劣势对比及对东江未来水环境的展望。

2、调研结果

2.1东江综合治理整体情况

2.1.1政府采取的措施

东江自古以来就是xx的母亲河,亦同时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市民的主要饮用水源,其水质的好坏不仅关系到xx市的生存发展,亦影响到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繁荣稳定。因此xx市历届党委、政府、人大、政协都高度重视东江水质的保护工作,将对其保护与治理当成一件大事,常抓不懈。

调研小组对xx市环保局生态保护科进行了专访,总结了xx市在保护母亲河、预防跟治理水污染上的先进经验跟有效措施。总结如下:

2.1.1.1严设关卡,全力保护东江母亲河

xx市委市政府对企业投资有着一套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划定了母亲河边可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每年出于保护母亲河的目的,有10%以上的投资项目不予准入。

2.1.1.2执法如山,严抓污染源监督管理

xx市委市政府对工业污染源强化了监督管理,在污染源的排放口实行了实时监控,严厉打击企业的偷排漏排现象,执法力度在省内名列前茅。对于屡教不改的企业,xx市亦建立了黑名单制,以限制这类企业在xx市的发展为手段进行排污限制。

2.1.1.3全力治理,重抓污染漏洞

由于xx市采取了以上2.2提到的一系列有力措施来减少工业、农业排污,因此东江xx段的主要污染源并非来自工业、农业,而是来自居民的生活污染。

原因在于:xx广大的农村地区污水收集难度大,难以集中处理,导致大部分生活污染都直接或间接的排入东江。

针对这种情况,现阶段xx市已加大财政投入进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大量兴建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等。据了解,目前xx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为49.15万吨每天。随着人口的增长,为了减轻生活污水排放量,xx市现阶段仍有十几座污水处理厂处于在建状态。

2.1.1.4 互帮互助,全力均衡全市污染治理水平

据xx市环保局提供资料显示,东江xx段沿线部分乡镇财力比较薄弱,难以承担生活污水处理费用及配套网管建设费用,以致成为东江xx段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针对这一情况,调研小组建议,政府应拨出财政专项资金扶助乡镇,先富带动后富,经济水平好的城镇帮助经济水平一般的城镇,实现全市污染控制与治理的水平保持在较均衡的状态。把对东江的污染治理放在首位,加强对东江沿线居民的宣传教育,保护好母亲河,方能实现水质性节约用水。

2.1.2分点采集水样检测结果

调研小组通过在xx西湖、东江惠城区境内等地方采集水样,观察检验水样的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值等,得出了一些结果。xx西湖分别采5个水样,代号为xh1—xh5,沿江分别采5个水样,代号为yj1—yj5,结果如下:

由表可见,xx西湖水质检测肉眼可见标准与官方公布的结果基本一致,属于水质iv类标准,沿江各采水点肉眼可见标准基本正常,ph值处于6—8之间,为正常水平。

2.1.3惠城区市民对东江综合治理的评价

调研小组通过派发问卷了解惠城区市民对东江综合治理的评价,共派发问卷200份,收回198份,有效问卷185份。调查问卷均采取封闭式问卷。派发地点有较强的针对性,分别为xx市数码步行街、xx市西湖、xx学院、xx市铁路学校、xx市火车北站员工住宅区等。在派发问卷的同时调研小组亦对市民进行了采访,接受采访的市民有100人,覆盖了老年、中年、青年跟少年,比例分别为 1:1:1:1,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75.7%认为东江xx段近三年来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作为xx的主要饮用水源,其水质越来越值得信赖,13.5%的市民觉得近三年的水质跟以前没有较大区别,而仅有10.8%的市民认为近三年来水质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东江xx段仍受到较大幅度的污染。60%的市民对政府近年来的治理决心及采取的治理措施表示赞许,同时有55.1%的市民对于东江现在的治理难处有所了解,分别为居民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水排放。

在采访过程中,较多市民对淡水河、淡澳河治理表示表示不满,认为

这是东江xx段综合治理的薄弱环节,直接影响和威胁到饮用水源的稳定,要求政府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市民享受到更明显的治理成效。

结束语

本次调研全程以东江治理为主线,从政府主导部门、市民到调研小组的亲身体验,深入探究了xx市治理东江水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意见。虽然如此,因时间与人力物力有限,本次的调研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读者见谅!

经济特区金融人力资源调查报告

经过30年的发展,经济特区金融业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为主体,其他多种类型金融机构并存,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金融体系,影响力逐渐由珠三角辐射到全国,为经济特区市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济特区金融业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经初步估算,截止年12月底,金融业总资产约达到3.73万亿元,金融业实现增加值约达12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4%,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经济特区位居第五,成为我国内地城市中排名最为靠前的金融中心等。最近国家出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经济特区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规划》,提出经济特区要建设区域金融中心和金融业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区域金融中心指明了方向,创业板的成功开设又为经济特区市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迈出了重要步伐,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与此同时,随着北京、上海等金融中心的确立,以及天津、苏州、杭州作为新型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崛起,经济特区市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战。经济特区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突出表现在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难以满足金融业产业发展的需求。一方面,经济特区金融业积聚发展,对金融人才数量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实现金融人才的大量积聚,二是经济特区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社会能够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更多的熟悉国内国际金融市场业务的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本地高校资源缺乏和地区间的激烈竞争,使得经济特区市在积聚金融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战。

一、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概况

经济特区市各类金融机构194家,其中,银行类金融机构76家,17家证券公司,16基金公司,13期货公司,保险类金融机构60家,上市公司105家;保险中介机构197家,信用担保公司154家,创业投资公司25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24家。此外还有电子结算中心、征信公司、资信评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机构数百家。

(一)金融从业人员数量

从1990年起,伴随着经济特区市金融业的飞速发展,金融从业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从1990年不足15000人增长道1XX0人。截止目前,金融行业从业数量约12万人,其中,银行从业人员44984人,证券基金从业人员23888人,保险机构(包括保险营销员)从业人员4.8万人,期货公司从业人员1200人,创投类机构750人,金融辅助配套机构约2500人。

(二)金融从业人员结构

经济特区金融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从业人员已经向着专业化、年轻化、高学历化发展,而且金融从业人员中男女比例差别不大。通过调研,经济特区市金融业中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从业人员总量的53.71%(仅包括银行、保险、保险中介),其中保险中介行业30岁以下的从业人员竟占到总人数的70.67%。在学历层次上,整个金融行业中有47.16%的从业人员受到过高等教育,整体文化素质较高,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校扩招以及金融学教育的蓬勃发展。但是,在专业技术职称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尽占到了全部从业人员的6.34%,70%以上都是初级技术人才。

1、银行业

银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47.61%,全体从业人员中有奖金50%的员工受过高等教育,初级管理人员占到管理人员总数的70.63%。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年轻化的特点,40岁以下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3.61%;文化层次分布较为均匀,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较大,管理层人员分布呈金塔形状。

近年来,银行机构内部人员流出现象逐年上升,大部分流出人员为普通员工,拥有高学历、年龄40岁以下,流入同业的较多。主要原因:一是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导致银行间相互“挖角”;二是银行待遇不高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三是银行实行问责制度压力使得少数员工被动离职。

2、保险业

调研结果显示,保险行业中男性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为55.68%,与银行业相似,但保险业中营销人员所占比重为47.7%,高出保险业24.39个百分点。经济特区保险业现状是,保险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依然不能满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文化层次需要提高。

保险业是人才流动最频繁的金融机构,人才争夺和流动频繁的现象尤其严重。这不但增加了保险机构的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风险,影响到客户服务的水准。保险业是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最多的行业,招聘门槛较低,甚至一些保险公司为增加客户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流动频率过大带来的弊端,在招聘条件中增加了“深户、已婚者优先”,而对于学历、经历和其他素质和技能的要求反而很低。这种招聘人员的简单方式决定了保险人员的质量和流动性。

3、证券基金业

证券基金业在经济特区金融中心的建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经济特区金融人才最为集中地行业,从业人员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8.19%,女性所占比例为41.81%。同时,无论从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还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比例来看,都明显高于其他金融行业。

同时,证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所占比例较银行与保险行业高。这一方面归因于证券行业的知识高度密集性,另一方面得益于经济特区市证券投资行业发展已处于成熟阶段。但是,证券投资业作为高学历、高技术人才的集聚地,“挖角”现象突出,使得证券投资业薪酬普遍高于其他行业,增加了行业运营成本。

4、期货业

期货业起步较晚,从业人员学历和整体素质参差不齐,低至高中,高至硕士、博士。由于期货专业人士稀缺,且分类监管滞后,期货公司的人才建设问题日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5、外资金融机构

经济特区市的外资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外资银行为主。与中资银行相比,外资银行在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学历构成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外资银行的岗位构成也较中资银行平衡。主要是因为外资银行具有良好的管理经验,能为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二、存在问题

(一)高素质人才引进难,对人才吸引力不够

由于金融业发展迅速,市场主体扩张较快,而专业人才的培养又是一个渐进、累积的过程,因此整个金融从业人员在数量、结构、素质等方面跟不上金融市场发展的需求,各方面的金融人才严重不足,位于人才梯队的高端和中端人才供应不足,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金融行业分析师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了解国际金融市场情况、熟悉国际金融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短缺。经济特区经过多年的发展,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但金融人才的占有率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区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同时,受房价高企、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多种因素影响,经济特区地区对人才、尤其是骨干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失去比较优势,难以形成人才聚集高地。由于各类人才相对紧缺,金融机构即使在付出较高成本的情况下仍然存在引进困难的问题。

(二)“挖角”现象突出,人才流动秩序待规范

在金融专业人才普遍短缺而市场需求较大的情况下,行业内“挖角”“护角”现象较为普遍,甚至出席“拔苗助长”的现象,人才流动秩序需要进一步规范。同时,由于人才流动频繁,行业内不同性质的机构之间企业文化和运营机制间差异较大,经常出现引入人才“水土不服”现象,不仅影响人才的发展,还对行业发展带来一些负面作用。

(三)银行、保险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银行、保险公司尚未健全合理的人才选拔体系和中长期激励机制,机构更是迫于市场压力追逐短期业务和短期激励,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碍着公司的正常稳定的经营,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同时,部分机构分配机制不合理、不公平,这些都无法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甚至挫伤员工的积极性,最终导致人员流失。

(四)引进人才难度大,经济特区比较优势有待上升

近年来,经济特区地区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居民生活成本不断提升,医疗、教育水平与其他大城市相比供给不足,同时国内很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工作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经济特区为人才提供的工作生活环境优势不再明显,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步弱化。经济特区现有金融高端、紧缺人才向北京上海等城市流动增多,造成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性矛盾更为突出。金融机构在招聘外地人才往往需要在薪资方面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在公司内部调动中,也遭遇过因高级人才考虑经济特区生活成本过高,不愿意离开原任职地到经济特区工作的尴尬。

(五)保险机构保险营销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突出

一是保险营销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一直以来,“能干的不爱干、愿意干的干不了”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保险行业。同时,营销员队伍的自我经营管理能力较弱,业报保险营销员的整体形象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但是,现在部分公司还停留在“人还战术”,精英销售员的队伍有待进一步扩大。二是营销员制度本身带来的营销员归属感不强。营销员的考核相对比较严格,营销员不但展业压力大,其在保险公司体系内生存下的压力也同样大,缺乏从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三是销售工作本身的特苏醒导致的营销员大进大出而带来的成本问题。如前所述,由于营销员考核的严格性和各家公司为增员而设置的优惠政策,造成营销员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了公司招聘、培训、管理营销员的成本较大。同时,新修订保险法事实上也对保险公司加强营销员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三、京沪深三地金融人才状况对比

以往,经济特区金融业凭借优惠的待遇和灵活的机制,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金融高端人才。正是因为众多金融人才的汇集,经济特区市金融业才能够在国内金融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北京历来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学云集,人才辈出,为全国各地培养了无数人才。而上海作为国家战略定位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积聚迅速,大学众多,也是金融人才大量积聚的地方。三地金融人才相比,各有优势,各有所长。

(一)人才现状

1、京沪深三地高等教育对比

高等教育与当地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与金融业发展也密不可分。对高等教育状况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一座城市后被力量和人才素质定位和提升的空间。在高等教育机构的数量上,北京拥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数量达到70多所;上海拥有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等国内一流名牌高校60多所。相比之下,经济特区本土高校经济特区大学显然不具备竞争优势。

2、京沪深三地金融从业人员比较

三地金融从业人员的数量,上海是经济特区的3倍多,北京是经济特区2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特区的金融人才存量储备上与上海、北京相比有较大差距。

三地金融业主要经济指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经济特区金融总量在三地之间的弱势。经济与金融总量的积累对于金融人才储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经济特区在这方面还稍显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比例和金融机构网点比例在全国均居前列。据有关数据显示,经济特区市每XX人就拥有一个银行网点。另外,经济特区信息服务业比较发达,从事信息服务业的企业超过3000多家,这些中介服务产业对于经济特区金融业的发展壮大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3、京沪深三地优惠政策的比较

京沪深三地都相继出台了引进金融人才的优惠政策:年《经济特区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及相关实施细则,北京在XX年出台了《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业发展的意见》和年4月4日上海出台了《-年浦东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纲要》。具体规定见下表

从上面三地优惠政策比较看,我们认为:北京要优于经济特区和上海。虽然北京与经济特区市在很多方面都出台了金融人才支持政策,但总体上讲,一是北京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门槛相对我们较低,二是北京市优惠政策惠及各层次金融人才,而经济特区优惠措施侧重于高层金融管理人员。最后,北京优惠政策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体现了灵活性。

四、经济特区吸引金融人才优势劣势分析

(一)优势

1、经济特区已形成比较完整的、开放的金融组织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这一优势,在全国只有上海能与经济特区相比。经济特区的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经济特区还是全国金融产品最齐全、金融服务质量较高、金融电子化水平最领先的地区。目前,全市每XX人就拥有一个金融网点,每100人中有一人从事金融业务,网点密度和从业人员比例居全国大众城市之首。

2、经济特区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经济特区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对外交通设施、城市园林绿化和美化工作、人均公共绿地在全国大众城市均名列前茅。

3、经济特区具有优良的民间创业传统和创新动力。经济特区市政府先后组建了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术市场信息中心、技术经纪行、专利代理服务网、高新技术产权交易中心,形成了一个包括交易市场中介结构、创业投资环境十分优越。经济特区市对金融企业开展金融创新十分支持,在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业外,大力支持创业投资、信用担保、私募证券等新兴的金融行业。这些行业对传统金融行业是很好的辅助和创新,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业务知识。这类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特区积累和储备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4、经济特区市具有良好的地缘优势。经济特区毗邻香港,而香港凭借其自由灵活的市场机制成为世界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香港拥有国际化的各类专业人才。所以经济特区加强与香港合作,简化通关手续,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

5、经济特区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新技术产业占全市工业总值的58%,排在全国城市首位,这吸引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高级金融人才应当具备金融知识、法律知识,计算机知识,信息知识。各类人才流入经济特区,有利于经济特区内部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素质。

6、经济特区金融业具有宽松的市场环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务。经济特区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发展,尊重金融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不以政府意志配置金融资源。这一宽松的市场环境得到了企业的高度好评。此外,市政府着力于为金融机构服务、为金融人才服务,出台了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等优惠政策,以及出台了金融高级人才的配偶子女入户就学等方面的政策并得到有效执行。

(二)劣势

1、经济特区移民城市的特征,使得金融人才的个体需求得不到满目。经济特区作为一个移民城市,巨大的制造业与劳动力的需求,使得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经济特区,为经济特区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人员往往来自农村地区,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庞大的劳动力群体构成了经济特区市人口的主题。经济特区金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受过高等教育,他们需求与外来务工人员有很大不同。在外来文化这个大的主题下,金融人才队伍建设的环境显得“先天不足”,政府难以为金融业人才需求提供额外的支持和保障。

2、经济特区在城市生活环境上不如北京和上海。一是生活成本高企,使得经济特区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面显得困难。经济特区是全国房价最高和涨幅最大的城市之一,金融人才虽然属于高收入群体,但在高涨的房价面前,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不是经济特区。二是经济特区作为新兴城市,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环境也不如北京、上海。三是经济特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治安状况一直没有彻底改观,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经济特区市对高级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3、金融培训资源不足,使得经济特区金融人才培养能力不足。北京上海高等院校众多,可以为当地金融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经济特区只有一所经济特区大学。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多需要引进和进行培训。一些金融机构为培养人才,自行建造培训学院,如中国平安集团,但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也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培训基地,需要与外单位合作开展培训活动。但由于本地金融培训机构少,这一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4、金融业内部尚未形成公平的人才竞争机制。经济特区金融业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匮乏,在市场压力下,很多金融机构急功近利,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塑造,为了业绩而过多的把资源投入到从其他单位挖掘人才和客户资源,金融机构离职率居高不下。

五、政策建议

(一)建立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战略

1、建设金融人才交流平台。建立适合金融业需要的人才库,着眼于全球金融高峰领域,立足于经济特区经济发展,组织赴国外举办海外人才的招聘活动,引进熟悉国际经济金融人才和年富力强、有一定经验的留学人才,进一步提升经济特区金融保险业高层次人才的整体水平。举办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国际交流会,吸引国内外的金融业专才和国内外的金融机构前来求职招聘,将经济特区打造为金融业专业人才和高端人才的聚集区。在经济特区定期举办金融业高端论坛峰会,分别建立各类金融高端专业人才的定期交流机制,将经济特区打造成为金融高端专业人才俱乐部。

2、加大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注重金融机构高层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养,解决经济特区金融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后劲,以政府牵头建立“大金融”理念的高级人才的培养计划,筹建设立经济特区各类金融高级院校,聘请国际和国内有相当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讲学,实行在职人才后续教育和全日制毕业生培养并重,一方面为经济特区培养和吸引专业人才,增强经济特区在金融人才培养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发挥院校与经济特区金融业实现研发成果的转换,达到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

3、建立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的培训体系。政府出台支持政策,为金融机构开展人才培训提供自主。充分发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经济特区大学等高等院校作用,利用高校培训资源优势,推动金融企业开展广泛的人才培训活动。同时,支持金融各行业在经济特区建立全国性的培训中心,将经济特区发展成为金融创新人才孵化地和领先区。

4、加强金融产业服务链创新。在加快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业同时,大力发展与传统金融业密切相关的金融服务产业,如创业投资、私募基金、产业基金、信用担保等,把经济特区打造成为新兴金融产业的积聚基地,从而为经济特区积累相关的金融人才。同时,利用经济特区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中的“加快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建设辐射亚太地区的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机遇,加大力度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为经济特区金融业提供既熟悉高新技术,又熟悉金融市场业务的人才。

(二)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机制

1、更好发挥“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作用。经济特区市政府设立了“经济特区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高级人才可以享受市政府颁发的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奖励。该项政策对金融业吸引高端人才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但在执行中,由于我市金融行业发展势头迅猛,金融机构数量、从业人员以及个人薪酬,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提升,金融业在申请奖励的人才数量中,比例偏大。受政府奖励额度的限制,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不得不提高金融业人才申请奖励的标准,减少金融业受奖人员数量,致使该项政策在执行中无法保持普惠性和持续性。建议以市政府加大该项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该政策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作用。

2、进一步落实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经济特区XX年出台了关于高层次人才的“1+6文件”,对引进高端人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未对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的认定等进行明确,建议专门制定金融各类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促进“1+6文件”在金融业的落实。

3、对引进境外人才给予特殊支持。经济特区毗邻香港,应充分发挥这一地缘优势,下大力气吸收引进香港高素质的专业及管理人才,这对提高经济特区人才整体竞争力有巨大、长远的现实意义。由于目前缺乏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在香港人才引进的具体运作上,困难还比较多。直接表现在:一方面,两地个人所得税制度区别较大,为保持同等收入水平,企业在引进香港人才时需要付出更高昂的薪酬成本;另一方面,两地出入境生活便利措施不足,如港籍人士就存在赴港车牌难以办理等情况,也影响香港人士赴深工作的意愿。建议提供一些必要的政策支持,如港籍专家个人所得税优惠、生活便利措施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4、关注各行业金融监管部门中人才需求。驻深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金融市场,发布有关金融监督管理和业务的命令和规章,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合法合规运作等,日常监管任务繁重。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监管部门收入增长困难,干部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人才队伍的吸引力不断降低。建议请市政府关注驻深金融监管部门人才状况,在住房、周转房、子女入托、入学、干部收入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

(三)对各类金融机构出台中长期激励机制给予支持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公司高管人员利益、股东利益及上市公司价值之间一致性问题的有效办法,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如能有效地实施此激励制度,将能够使经理人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经济特区如能在股权激励制度上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将大大提升经济特区对金融行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四)改善经济特区居住生活环境

目前的人才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气候、区位、政策、待遇等方面的比拼,而是各方面的综合较量,其中生活质量、幸福感、成就感等因素对人才流动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特区应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文化、交通等公共资源投入力度,提升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提高经济特区市民的幸福指数,为落户经济特区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暑假期间,我对××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xx年8月9日——15日

调查人员:×××

调查地点:××××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等)

一、××村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

××村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庄(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包括道路、桥梁、河滩等)159亩。

经调查,××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

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

一等(平整黄土地) 、

二等(洼地、沙土地等) 、三等(岭地、拓荒地等) ,(注:图文不一)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单位:亩

2. 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

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太小,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集约性差,严重束缚了劳动力。

二、存在的问题

1.耕地使用不规范情况较多

目前,由于我国实行土地承包30年不变,广大农村现存的农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土地下户时农户、人口的分配土地订立承包合同,明确30年不变的。这一做法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很多弊病。一则村里的人口变动使土地多寡现象凸显,土地分配有失公平。二是一些人看重眼前利益,随意改变土地使用类型,在耕地上建房、种树,严重蚕食了有限的耕地。

2.粗放经营,有耕地闲置状况

由于耕地面积较少,仅仅靠农作物收成无法维持生活,多数居民选择了外出务工,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农田便让给其他人种,这样一户种着多户的地,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或者干脆不种,造成农田荒芜,严重威胁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缺乏有效整合,农作物种植的选择有待优化

耕地的零碎给农户的管理带了诸多的不便,又不宜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的生产率下降,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其次,在农作物种植方面,往往是农户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缺乏正确的方法指导,也造成耕地的生产率下降。

4.建设用地缺乏规划,土地利用率低

居民点分散建设,布局零乱,占用土地面积大。甚至出现个别农户住宅任意建设,村民建房没有统一规划,个别人只顾自己方便,缺乏整体和全局性,土地纠纷不断。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出现了“马路经济”,公路建设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隐患,也占用了大量土地。另外,村民住房建设标准差、乱。村民建房一户一样,没有统一设计,统一标准,靠农村“建筑师”自行建设,住房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致使新建住房达不到应该达到的美观和质量要求。此外,基础设施水平低。村内道路不成网,高低不平,给排水无要求,下雨天污水满街。“死胡同太多”,房前屋后空间大,浪费土地,公益设施配套严重不足,雨天满身泥,晴天满身土,降低了居住环境水平。 注:图文不一

三、建议和意见

(一)农用地管理方面

1.责任到户,保证质量。按农产承包合同,逐户核准承包土地面积,明确土地质量。对少数种地过多、广种薄收粗放经营户给予适当调整。

2.合理规划,严格管理。要以科学合理的态度,按照土地管理要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重新对乡村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修订完善。农用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经过确定之后,严格按照各级签订的责任状,层层负责,年年检查,严格监督,严厉查处。

3.划块经营,集约管理。在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允许的情况下,多方筹措,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将土地划块经营,发展集约型农业。

4.优化土地用途,提高土地使用率。由村委会或政府部门统一规划,专家论证,选择适宜的农作物进行耕种,以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5.合理分类,优化配置。对耕种良田要加强管理,确保优种优收。对边远荒芜土地或还林还草,或栽种经济作物,如建设果园、药材基地等。

(二)建设用地方面

1.制定科学的用地标准

根据法律法规确定适宜的村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把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作为约束性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土地资源和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建设规划,既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要保证居民的住房质量和生产生活需求。

2.合理安排规划建设用地

在现有房屋的基础之上,规划引导,尽最大可能保证村庄的街道畅通,杜绝“死胡同”。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前提下,尽量统一房屋建设,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

3.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根据个村庄不同的情况,通过政府拨款、集资、融资、村民义务工等方式,积极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好农村给排水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文化教育设施等,是土地资源真正地造福居民。另外,还应通过培训教育、义务劳动等方式,努力维护好已经建设好并投入使用的设施。同时,也应栽些花草树木,提高居住环境水平

4. 盘活建设用地资源

一是要按照一户一宅的原则,妥善解决好农户住新房闲旧屋的问题。二是要处理好国家、集体单位在农村闲置的土地。三是要搞好无人村旧宅基地复垦和荒芜土地复耕、利用。

5.加强执法力度,优化土地管理

加强执法监督力度,严惩越权批地现实非法占地的问题,对非法占地用地地人或单位要从严从重严肃处理,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另外还要积极推进土地市场建设,依法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坚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强化土地信访工作,维护好群众利益和农村稳定,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和村委会也应协调好建设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努力缓解土地资源紧张的局面。

四、后记

为期六天的调查活动虽然不长,但却让我收获良多。以前虽然也对以上这些土地资源利用现象有所耳闻,但终究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际依据,借暑期实践这个机会,鉴于国家近年来提出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便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虽然天气炎热,调查活动也比较辛苦,但这期间使我在课堂上学习的统计、管理等知识得到了施展,也很好地锻炼了我,使我在实地考察、人际交往、计算测量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成果,以及所获得的积极评价,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同时我也衷心希望我的调查成果能够为农村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实际依据,给当前的新农村建设贡献一份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