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奢侈品粉丝里六成是男性

2021年01月02日19:17:30

昨天,杭州大厦b座二楼总服务台的边上,一位三十出头的男士好奇地询问工作人员:“这里怎么又要开一家lv?”由于就在连廊的边上,所有从c座过来的人都会被这由巨大广告图包围的店铺所吸引。店铺的门还锁着,也看不到内部的动静,外墙上的字非常醒目:店铺升级改造中,路易威登专卖店于b座二楼继续为您服务。

“我们这家只是临时店,男装新店23日正式对外营业。”就在不远处,lv的男装店中,营业员看到记者进门,就很热情地介绍,“正式店铺比我们现在这大多了,也更好陈列,男装会丰富很多。”记者看到,由于面积有限,许多男装只是挂在一个衣物架上供客人挑选。

在杭州大厦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开两家店,还专为男士设店,这在奢侈品大市场唱衰的局面下显得很特别,其背后是奢侈品他势力的崛起。

齐刷刷开男士店

奢侈品们瞄准男人钱包

“新的男士店总面积195平方米,销售面积145平方米,离女士店差不多50米吧。”昨天,路易威登相关负责人向钱江晚报记者描述了新店的模样:店铺会主打鞋履、腕表和男士成衣系列,店铺设计上运用大面积的透明玻璃和橱窗布置,希望为潜在客户营造出一种更友好的氛围。

其实,开出男士店不是lv一家的举动。

整个XX年,杭州大厦精品们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不过有两家店笑得很开心:一是fendi,销售上涨主要得益于去年改造完的男装店;另一个是连老佛爷都要为之减肥的dior homme,XX年底进入杭州大厦以来表现不错,最近更是销售坚挺。

“我们是在XX年二三月时做了店铺改造,第一次把男装产品放进2楼店铺。”fendi相关负责人说,“特意没有打通一二层的两家店铺,就是希望有所区分。”其实fendi一直有男装,只是非常少,直到XX年1月的米兰秋冬男装周上,才第一次推出时装秀,之前都是小型的预览形式。首秀效果非常好,时装编辑纷纷点赞,那男款怪兽包都卖到断货呢。

dior homme就不用提了,在男人消费萌芽期就在杭州布好两家店,目前在中国已开了10多家店铺,近期还会有新店亮相。而gucci目前在中国也有2家男装专门店,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此外其全国6家店中还提供男装和男鞋的定制服务。爱马仕在美国开了男士专门店,中国虽没动静,但上海的爱马仕之家中已为男人打造了定制房间,有裁缝常年坐镇,为你服务。

不纠结折扣

男人下单更爽快

杭州大厦dior homme专卖店,三五个男人同时出现的场景也不少见。而这一群人中,一般总会有两三个人会买单。

“要亮,收身,还要潮,这是现在男人的诉求,而我们恰好很符合。”dior homme营业员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一般跨进门的男人,大约有七成最终会下单,比起漫无目的逛街的女人高太多了,而1万元的客单价是起码的(衬衣普遍都在四五千元),有些男士会成套买,衬衣、裤子、单件西服一起,就更多了。“一次购买五六万人民币的客人也不少,8万的都有。我们不打折,所以他们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念想,看中了就下单。”

也别以为只有女人喜欢购物的过程,男人也有囤货的爱好。曾在美国留学的allex说:“大学时经常通过网络购买奢侈品,数量不算多,但每件都很贵,尤其是一些限量版。但我平时很少穿,九成的东西只穿过一两次,有些干脆是全新的。一段时间后,觉得自己不那么喜欢了,就放到ebay上以新品七折左右的价格卖掉,再去买新的。”

“我们店里男女款商品基本是1比1,男性一直是店里的消费主力。往年折扣季我们打过5折,今年男装最低只有6折,但卖得还挺不错。”万象城菲拉格慕专柜店员介绍。男人消费金额普遍比女人高,因为买成衣较多,购买数量也在增加。

而fendi相关负责人最近研究其在全球的销售数据,结果发现,其中男装销售有50%来自中国人:“中国市场本身也在发力,我们发展得正是时候。很多男人喜欢配套购买,外套、裤子和包常常会一起带走。而且中国的年轻一代(30岁左右)喜欢较多的色彩和变化,比较敢穿。”

一份大牌调查报告显示

奢侈品粉丝里六成是男性

关于奢侈品消费人群的调查时常有,针对年龄、消费额、消费偏好等多方面给出调查结果,并用大把大把的数据来分析如今的整个奢侈品市场。有国外媒体报道,前不久出现的一份奢侈品调查受到多方关注——来自营销顾问公司epsilon和奢侈品研究咨询公司luxury institute的联合报告显示,一名真正的奢侈品消费者意味着拥有每年频繁购买高端产品的经济能力,最有可能是亚洲或中东的单身男士,年龄在25至44岁之间,没有子女。

传统上,奢侈品们经常把客群指向45岁以上、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女性,但这很可能错失了品牌的最佳买家。报告称,一半的奢侈品牌每年都失去了50%的主要客户。研究中比较了30000名主要奢侈品消费者,平均每年在奢侈品专卖店里花费超过30000美元、平均每单购物交易额超过1200美元、个人净值超过100万美元、综合财力超过200万美元。

报告奢侈品购买者进行了一个细致而有趣的分类:

“渴望型购买者”——希望拥有奢侈品,不会定期买,通常会选奥特莱斯折扣店,或线上的奢侈品折扣网站买。

“积攒型购买者”——为买某件奢侈品而攒钱,但不会频繁买奢侈品牌。

“装扮型购买者”——购买高端产品,但没有财力成为真正的奢侈品购买者。

“铁杆型购买者”——奢侈品零售商的最佳消费者,拥有全年频繁购买奢侈品牌和高端产品的财力。真正的奢侈品铁杆中近60%是男性,超过半数是单身,个人净值超过50万美元。

财力加需求成就消费

男人占据了铁杆粉丝的位置当然是有原因的,他们拥有财力,在家庭财产的支配中拥有主导权,同时,出于自身社会活动的需求,他们对穿着打扮开始有更高要求,对品位的追求上升为购物的需求。另外,男人消费理性有目的性,对折扣不敏感,买东西爽快,这恰恰是经济低迷时期奢侈品最渴望的。“一到折扣季,店内的女款商品销售会有非常明显的大幅增长,而男款商品的销售一直比较稳定。”菲拉格慕的营业员说。

其实,早在XX年左右,我们钱江晚报就曾经对购买奢侈品的男性消费者做过一些报道。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购买奢侈品的男人即便不是“另类”,也绝对算得上“独树一帜”。因为男人本来就对穿衣搭配这类“女人最喜欢做的事”不怎么感冒,更别说还要花上一大笔钱为自己去置办那些昂贵的行头了。六七年后,这些男人依然在我行我素地购买着他们喜欢的奢侈品,从数量到花费都是有增无减。有的人单店的年消费额达几十万元,有的人则每年都是能够免费去四大时装周上看秀的品牌vip。

从包鞋转向服装男人消费在升级

“男人和女人这两类消费群都是奢侈品销售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区别在于消费方向和心理不同。在硬奢方面,比如腕表、艺术品、豪华车等门类上,男人一直占据主导,如今,消费品质的提升让他们从原来消费的单一性转向多元化,以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钱报智库专家、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说,“相比女人更喜欢好的品牌和设计,男人对品牌知名度的偏好要低一些,更注重产品质量。”

这几年,一些高端小众的男士品牌开始陆续进入中国,以挖掘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而以女性化产品起家的大牌们趁此机会拓展男士产品也是看准时机而动,虽然它们会受到本身定位的影响,但前景无限,实在不能错过。“目前,男装服装类上升比较快,男人们从买包鞋转向了服装,这也是消费升级的表现。这个市场起步晚,起点低,而发展空间还很大。”周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