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21年01月06日23:59:55

要全面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除了要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劲动力、提供坚强保证外。关键是要做好相关调研工作,立足本地实际,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一窝蜂冒进。结合南庄实际,本人浅谈一下在南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些感想。

一、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先进性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既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考验。从我镇情况看,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还存在四个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锐意进取精神。二是素质能力不适应。有些党员干部,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和谐社会上思路不宽、办法不多,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本领不强,没有真正发挥带头、带领、带动作用。三是工作方法不适应。有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没有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不善于做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难以担负起团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谋发展的重任。四是经济基础不适应。我镇大部分村集体经济薄弱,缺乏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影响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战斗力。

切实解决好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党组织先进性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思想教育为主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头脑,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坚定性;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及时调整基层组织设置,不断扩大农村党员的工作覆盖面;以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关键,全面提升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形成民主科学的运行体系,真正把农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

二、改进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农业产业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现途径和基本目标之一。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市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股份合作社等新兴经济社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大批农村党员和优秀人才聚集到农业产业链条上来。面对大量出现的新兴组织这一现状,党的建设如不及时跟进,势必会造成“缺位”和“断层”。因此,必须不断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全面提高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能力,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三、整体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能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培养素质能力较高的农村干部、党员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使他们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

首先,精心选育农村干部,立足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者。通过村民自治,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把那些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选进村党组织班子,尤其要选好配强村总支书记。同时,不断强化对农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运用县乡党校、示范基地、远程教育、院校教育、学习考察、研讨交流的培训模式,构建良好的农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善于发挥农村干部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

其次,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立足培养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者。农村党员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是新农村建设的先锋队和主力军。现实告诉我们,必须注重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农业科技素质,通过在思想上扶志、发展上扶业、生产上扶技、政策上扶贫,培养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的“双带型”农村党员。

第三,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资源,立足培养新农村建设的示范者。造就一支数量可观、素质优良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和现实所需。广泛实施把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农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农村干部的农科培训工程。近年来,由于政府支持和鼓励,南庄的一批农民老板不断地到蒙自、石屏等地学习石榴、枇杷和杨梅管理技术,致使这些农作物产业在我镇发展迅速,其中石榴产业已成为我镇农民致富增收的一个黄金产业,南庄石榴已远销东北、华北、华南等地。实践证明,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和作用发挥力度,才能促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前面、干在前面。

四、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循序渐进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循序渐进推动,切忌急功近利。

(一)明确思路,科学规划。正确的思路和科学的规划,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不加规划、一窝蜂冒进、走“大跃进”老路会激发农村各种矛盾,我镇共有 58 个自然村 158 个村民小组,村情不一,条件各异。这就决定了建设新农村的内容、途径、模式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必须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实际,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村、培育现代农民的总体要求,逐村制定出搞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确定近期、中期及远期目标,明确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工作思路和实施步骤,使广大党员群众有章可循。当前,特别要在理清思路、制定规划上狠下功夫,尽量不走或少走弯路,避免造成不应有的浪费。

(二)树立榜样,有序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既要有长期艰苦努力的准备,又要有具体现实的行动。这就要求坚持科学的态度,从现有条件和实际状况出发,从农民生产生活中最紧迫的实际问题入手,突出着力点,找准切入点,有计划、分步骤扎实推进。当前,我镇主要把条件成熟的高家营村、绵羊冲移民新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加以规划,规划成功后再向全镇分批逐步实施。“xx”期间,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我镇计划每年规划建设 3 至 5 个村社,预计到 2020 年,我镇所有自然村都基本得到规划建设。

(三)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有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为此,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引导有关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坚持统筹发展,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

(四)加强领导,求真务实。建设新农村,关键在领导。必须把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把中央的决策转化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抓好典型示范,着力规划建设一批示范点,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动,最终形成循序渐进的建设发展模式;加快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科学设置内部机构,提高行政效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为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搭建舞台;强化对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指导,尊重农民意愿,量力而行,不搞铺张浪费,不搞大撤大建,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形式主义,不搞浮夸滥调。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切忌脱离实际、一窝蜂冒进。这样才能确保新农村建设办成实事、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