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接力知识散播寒假实践报告

2020年12月26日06:55:47

摘要:此次实践是为了向高三的学弟、学妹介绍各所大学,让他们能有更明确的目标,并鼓励他们为之努力奋斗。让他们的高三生活更充实;同时,也向他们介绍一下高中各门程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宣讲会宣威一中高三学习方法

一、实践背景和意义

正是由于高中老师的辛苦培养,我才能到xx,所以这个寒假我和人民大学、公安大学等学校的十多个高中同学回到了我们的母校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中学,并于2月号、2月4号两天晚上进行了两场宣讲会。当初高三的我们,也曾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迷茫,也曾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走了很多弯路,所以我和我的高中同学希望能将自己高中和大学的经验分享给母校的学弟学妹,一能对他们有所帮助,让他们对各所大学有一定的了解,高考后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也让他们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二也回报老师对我们的付出和辛苦栽培,毕竟现在的我们能为老师做的事并不多。

二、实践经过

第一阶段:我自十多所不同大学(xx大学钟xx、中国人民大学王xx、中国公安大学李xx、xx化工大学蒋xx、xx大学、xx交通大学王蕾等)分别向高三的学弟学妹介绍了各自在读的学校,让他们对各所大学有一定的了解,高考后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当初高三的我们,也曾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迷茫,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我们就各所大学的环境、体系、奖助学金体制、活动、以及所在地的景点、美食、录取分数线等一一做了介绍,记得去年也有一样的活动,去年的二月,上一届的学长学姐也回到了学校,向我们作介绍,还送了我们一些他们所在大学的纪念品,我们中有人真的以此为目标,并考上了该所大学,他就是我中国人民大学的同学王珂。今年,他将这纪念品有送给了一个学弟,作为接力,希望明年他也能考上中国人民大学。

第二阶段:我们就自己高中时所擅长的科目,向学弟学妹介绍了一些学习方法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以及曾经犯过的错误,给他们以帮助和警示。当初高三的我们,也曾因为学习方法不恰当而走了很多弯路,也曾因此而自暴自弃、钻牛角尖,犯了很多错误。希望我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能对他们有所帮助,我们的错误能给他们警示,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我介绍的是化学和理科综合,这也是我高中时学得最好的科目。我介绍了看错题、复习时不要对着本、多做题提高速度、每次考试都要总结经验、反思自己的过错等方法,我其他同学也分别介绍了背单词、学数学等的方法。这是去年的宣讲会所没有的环节,是和老师、副校长沟通后才新加的。

第三阶段:提问环节。这一环节由在座的的学弟学妹提问,我们回答。通过这一环节,我看到了学弟学妹们对大学的向往和憧憬,还有对高三的迷茫,我们一一做了解答,并给提问的同学赠送了明信片。其中,有问大学生活的,特别对当兵感兴趣的同学,更是针对我公安大学的同学提出了很多问题;也有问学习的,他们提出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当前的迷茫,问我们该如何解决或面对,比如做题速度不够快,我回答说多做题;考试时做题的时间安排,说做理科综合时有好多简单的题没时间做;我向他具体介绍了我做理科综合时的时间安排,多长时间做选择题,多长时间做每一道大题;还有问如果报考军校需要什么条的;我中国公安大学的同学李昭曦跟他讲了对身高、视力等的要求…

三、实践总结

这次回到自己高中时就读的学校,能和老师一起策划这两场宣讲会,我很高兴,能帮助学弟学妹,我也很高兴。宣讲会之后,我进行了总结。

1、高三的学弟学妹正经历着和当初的我们大同小异的问题和迷茫,相信我们的经验能帮到他们。

2、这种宣讲会是一种接力,可以将爱心和梦想一届届地传递下去。

3、这种活动是对培养我们的母校的一种回报,也是对辛苦教导我们的老师的回报。

四、实践体会

半年之后,再次回到母校,真的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但更多的是怀念,如今回过头想想曾经的自己,竟有和当初不同的体会,当初的自己不懂老师和家长,只会一味地埋怨,和他们对着干,曾经努力而没有得到回报,努力学习成绩却不如其他人,因此而自暴自弃、钻牛角尖,犯了很多错误,比如在堂上睡觉,无视老师,向家长发脾气。现在觉得当初的自己很幼稚、很不懂事,离家之后才明白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好。再次回到母校,只能感叹无法回到过去弥补自己的错误。当我坐在讲台上进行宣讲会,看作下面的学弟学妹,想起自己去年也曾坐在下面,听学长学姐讲,感受完全不一样,只希望他们能珍惜现在,不要再犯当初我犯过的错误,珍惜别人对自己的好。

我觉得这种返回母校的活动十分有意义,这种活动是对培养我们的母校的一种回报,也是对辛苦教导我们的老师的回报。这种宣讲会是一种接力,可以将爱心和梦想一届届地传递下去。虽然形式有点单一,只有演讲和问答,但我相信这对高三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因为去年学长学姐的宣讲会对我也有所帮助,而且可以逐渐改进,增添环节,比如今年新增的介绍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环节,相信活动会越越丰富多彩,参与的人也会越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