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门诊实践报告范文

2020年10月24日07:09:07

按照学校要求,在今年暑假,我利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在镇里的一家卫生门诊进行了暑期实践活动。

门诊由一名医生,一名药剂师和两名护士组成。医生原来是镇卫生院的老院长,退休后开了这家门诊,由于是老院长开的,许多人慕名而来,因此这儿的知名度和来访患者都较其他门诊高些。同时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医生越老越吃香。

该门诊的建筑结构为两层小楼,位于马路的一侧,交通比较便利,再加之周围又都是居民区,因而该门诊的辐射范围比较广,每天的就诊患者也能保证一定的数量。门诊内部分为一层的医生门诊,二层的药房和输液室。

平时我是待在一楼见习,所以对一楼的情况比较了解。首先,这与一般医院差别较大。屋里有两张公文桌,两、三张患者就诊坐的长椅,再加上听诊器、压片、温度计等,这些就是医生的全部医疗用具。

而它与医院的不同具体体现在:由于这属于社区门诊,因而多了许多家庭气氛。这让我感觉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疗部门尤其是社区一级的医疗单位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大众化,让广大的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屋内前方摆放了一台电视机,让等待就医的患者不至于太烦躁。医生背后的墙上根据其本人的爱好贴了许多历史类的图文资料,在无患者时回身看看,也算是放松一下。这些东西出现在社区门诊里不仅不会影响医生问诊时的专注,反而还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让患者觉得这儿挺生活化的,使患者更随意地与医生诉说白己的病情。这些我在一般医院不可能看见的情况,在这里却是那么的和谐。这不禁让我感慨良多,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看病,都是浓浓的消毒水味以及医生那严肃的面孔,往往在医生询问我病情前,我就已经被吓住了,等医生问我时,我早已忘了该说什么。而如今在社区门诊里,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下,即使是当时的我也不会再觉得有什么恐惧。

当然,门诊在充满生活化的气息之外,医生也没有忘记基础医学知识的普及。屋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一些常见病的症状,以及一些中毒、休克的紧急处理手段,这都对提高附近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常识有着很重要的积极意义。因为往往就是这些小的方面就决定了患者的生死。与此同时,医生还贴出了医务人员职业操守,让患者对医生这个特殊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楼我也待了一段时间,空间小是小了点,但却安排得井然有序。二楼共分成三个房间,其中两间是输液室,里面错落有致地摆放了几张床,有不少患者正在输液。另一间是药房,这儿是“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数量虽然不多,但这里的药品足以满足周围群众每日的需求。

门诊每天早晨8点开门,一般在8点半以后才会有患者前来就诊。在9点半左右时,就诊患者数量达到高峰。临近中午,患者渐渐减少。下午的时候,人数较上午又少了许多,其中大多数人是来输液的。

每当医生问诊的时候,我就坐在他旁边学习他如何诊断。虽然很多听不大懂,但有些知识还是学过的,能听懂一些,并且我对问病流程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首先,医生先询问患者哪里不舒服,而且是引导着问,从头到脚,从体温到便色,一步步详细询问,因为如果不是这样,患者是很难完整描述的,很有可能会遗漏许多重要的关键点,而这些都关乎着患者康复的情况。

接下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既往病史以及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第一,问询既往病史可以从中得知患者的病症由来,以及是否还可能有其他的并发症,这对诊断依据具有重要意义。而询问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则是一个绝对不能遗漏的问题。因为如果真的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后果将是致命的,而且是无法挽回的损失,作为医生必将抱憾终身。

最后,医生就会按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因为城镇居民的收人不是很高,所以医生会不断缩减病人的支出。能用2块钱治好的绝不会让患者出3块。每每想到这里,我的心头总是一阵热,为患者服务,为患者着想,以患者的立场来决定用药,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医德吗?也只有全心为患者考虑,才能更好地为患者减轻病痛。也只有为患者考虑的医生,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医生。而这也正是我所追求的,我所憧憬的。

除了学习医生的问诊方式,我还注意到夏季是幼儿发病的高峰期,尤其是 5岁以下的婴幼儿。其中有一天上午,在8: 30到9: 30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段里,我观察到总共有14名5岁以下的婴幼儿前来就医,而5岁以上的患儿却只有3名。这也反映出在夏季,婴幼儿的体质较弱,需要家长更加注意孩子的

身体状况,有病及早就医,以免贻误病情。由此,我联想到有多少人因为缺乏对一些疾病的基本认识,忽略了一些发病征兆,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近期,我从新闻中就了解一例:一个婴儿长期高热,时间长了家长也就没太在意,后来家长发觉孩子不对劲了,上医院一检查,问题出来了。孩子由于长期高烧,导致生理发育不正常,很有可能对孩子的智力造成终生的影响。孩子父母这时后悔当初怎么不早来就医,但却为时已晚。

在这14名患婴中有一例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这名患婴在两天前发烧,打了一针退烧针,第二天走路略有困难。就医当天,该患婴走路明显困难,一条腿明显出现肌无力,无法直立,脚部随着身体的摆动而摇晃,无法定位。医生诊断这是药水的“后劲”,过一阵就好了。虽然我存有疑虑,但因为知识不够丰富,无法妄下推断,只好留下记录,等日后知识储备足够再做结论。而接下来的几日,该患婴都未来复诊,想必是已经好了。也希望这是我祀人忧天的想法。

最后,当然是无法回避的就业问题。在休息的空当,老医生告诉了我很多事情,将医生的各个科种的好坏得失都跟我讲了一下。例如,他说外科是“金外科”,属于高风险,高回报;内科则风险不那么大,但却很累人,同时也很锻炼人。他让我尽快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到术业有专攻,但同时也要做到全局抓。对于他这个卫生门诊,由于招牌写的就是陈广琪诊所,打的是他本人的招牌,很难会聘用其他人,而且周围群众也很难认同,所以学好专业知识,磨炼好自己的技术是我们医学生必须做到的。更何况如今全球爆发经济危机,我们大学生尤其是医学大学生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我觉得既因为社会能提供的工作有限,但更多的是由于我们自身的问题。直到现在很多大学生仍然处于 “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没有摆正心态。一方面很难于毕业以后在高级别的医院里谋得一份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想去基层的医疗单位。而我个人认为毕业后去基层,我们将有更多的机会遇到更多的病例,这对我们的经验积累,乃至今后的行医道路都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等到我们真正运用到这笔财富时,我想到那时没人会觉得这是一件很“掉面子”的事情,反而会庆幸自己当初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经过了这一个星期的见习,我收获了很多,但我发现自己该学习的还有更多。这也给予了我强大的动力,让我在新的学期里奋发前进,挑战自我,在期末无悔于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