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范例

2021年01月05日07:25:13

“3个小女孩,第一次下乡,你们吃得消啊?”开车的白师傅一边说,一边忙着去药店买晕车药,160多公里,3个多小时的山路,途中要盘旋无数个弯道,最近几年,白师傅都没这样跑过了。

8月7日,原生态土家女儿会在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石灰窑村上演。石灰窑是土家女儿会的发源地之一,但由于地处偏远,山路崎岖蜿蜒,交通闭塞,很少有人能亲临现场去体会这份原始。

经过反复讨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微博]大二学生孙石和她的两名队友最终决定:到女儿会的发源地去感受一番、探个究竟。现代文明对原始的少数民族文化到底进行了怎样的冲击?当地的村民是不是已经把自己的习俗和文化忘记?这个选题,先后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团委、团北京市委立项,经过层层筛选,入选“2016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项目。

去哪里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石灰窑的女儿会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政府在搞旅游,想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把女儿会从石灰窑搬到了市区的女儿城,女儿会的当天,我们应该去女儿城。”队员赵璐说。

“过去留下的东西是活的还是死的?仅仅是在那边立了一个发源地的碑,我们就要去那里吗?”孙石自己问自己。

“不过,红土乡政府的微博说,今年的石灰窑土家女儿会除了赶场相亲、民间文艺汇演、傩戏展演等传统项目外,还增加了原生态婚俗、背媳妇比赛、最美女儿、模范女儿评选等新内容,应该会更接地气、更有意思吧!”队员毛明子说。

激烈地讨论,就此展开。下乡调研,还是留在新造的景区体验,成了让队员们头疼的问题。

石灰窑,远离尘嚣,民风原始古朴,受现代文明冲击少,至今非常完美地保存着傩戏、山民歌、女儿会、婚丧习俗等原生态文化遗产。每年农历七月十二这一天,年轻漂亮的土家幺哥阿妹打扮一新,相互邀约,从四面八方的山寨走出,踏着幽径,唱着山歌,来到石灰窑,寻找自己的“白雪公主”或“白马王子”。在恩施博物馆,队员们看到了这样的介绍。

“那些东西不能只是放在博物馆里啊,得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如果我们能用文字、影像等方式将其尽可能地保留和宣传出去,岂不更好?”孙石说,这时,她想到了当初促使他们申报课题的一个发问:“老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可是怎么博大精深了?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我们是来做课题的,我们不能只当游客去体验,第一手的资料,对我们更有意义。”最终,3人达成了共识:下乡。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谁舍得自己的孩子去吃那份苦啊?!下乡可是需要勇气和决心的,大热天的,条件艰苦,还可能遇上雨。”白师傅说,不过,从他内心,还是很支持现在一些“养尊处优”的大学生下乡的,也因此,她对今天车里这3个女孩,点了好几个赞。“鼓励大学生下乡是对的,特别是那些城里长大的孩子,真正地去村里看一看、走一走,对他们是很有意义的。我接触的很多大学生,连田地是什么样的、农民是怎么生活的、现在的农村有哪些变化都不知道,这以后怎么做群众工作啊?”白师傅说。

下乡,寻找文化的源头

不到3000人的常住人口,来了1.5万人,“通街都满了”,听到这个介绍,孙石和小伙伴着实惊呆了,她们没有想到,一个农村的女儿会,办得比市里的还热闹,这不符合她们对“竞争效果”的预判。“我们与恩施市女儿城的女儿会不存在竞争,我们纯属自娱自乐,你可能觉得我们演的节目不好看,没关系,村民们玩儿得开心就好。但是,确实没有想到今天来了这么多人。” 从红土乡党委宣传委员谭玉珑这里,孙石找到了答案。

根据一些摄影爱好者和游客的反馈,他们更愿意来参加石灰窑的女儿会,因为有更多原生态的东西。“我们知道,我们的舞台即使搭得再华丽,也比不过央视的舞台,所以宁愿办得‘土’一点,越‘土’越好,这是我们的一个宗旨,要让农民来参与,贴近我们自己的生活,连节目的内容反映的都是老百姓之间的琐事,很多都是父子、母女同台演出,有些村民一年也不背一次自己的媳妇,在我们的舞台上,背着就跑。” 谭玉珑说。

就在前几天,石灰窑村里来了另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他们来自湖北民族学院,调研的内容也是土家族女儿会的发展情况,“在恩施女儿城,我们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不太了解,但有些老人却对传统文化的继承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是神圣的,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绵延和交流。”调研队在微博上说。但当他们来到石灰窑,看到那条丁字街中古老的房屋和质朴的人们时,队员们感觉到了浓郁的文化底蕴,“这里记载着石窑人们原始的历史生活,还有他们心里最美好的记忆,那是关于他们的节日。”他们写道。

在2016年的这个暑假,像孙石这样“三下乡”的社会实践团队不少。7月11日,广东海洋大学[微微博]寸金学院“曦望”暑期服务队(以下简称“曦望”队)跨越千里,来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长塘瑶族乡,进行为期8天的“三下乡”活动。

在城市里长大的队员没有见过碾米机,而这种当地最为原始的农家工具,让他们觉得“再新鲜不过了”。在邻居的指导帮助下,队员们亲自上阵,经过几轮分离、研磨的操作,稻谷明显被分离成大米和米糠、稻壳。队员们还借用邻居家的石磨磨起了豆浆,洗净的黄豆被研磨成白白的豆汁顺着磨口流出,没等到豆汁煮好,队员们就被浓浓的豆香味馋出了口水。

之后,“曦望”队队员又来到该乡老艾坪村的村长戴昌路家,他们得知村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棕包脑”瑶族祭祀舞的第二代传人后,便开始“连番轰炸”,访谈、记录、邀请村长亲自表演,不想错过任何一个有利于调研的细节。“棕包脑”舞蹈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因舞者用棕叶包住脑袋而得名,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棕包舞”舞者们会穿上瑶服走村串寨,为瑶族同胞送去新春祝福。村长从12岁开始学习“棕包舞”,而且“舞功”相当了得,访谈之余,他还专门穿上了瑶服,拿着木棍,为队员们来了一段即兴表演。

做好一个守望的“稻草人”

7月18日,超强台风“威尔逊”袭击华南地区。岭南师范学院“稻草人”实践队的实践基地阳江也受到了影响。“长这么大,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一个夜晚,停水停电,没有灯光,周遭都陷入一片黑暗。和其他的几个队友躺在教室的课桌上(床都是用课桌拼成的),外面的风很大,把树木的枝桠都吹断了。雨点噼啪噼啪打在窗户上,大家都纷纷喊着,很想回家,要崩溃了……当时强忍在眼眶的泪水就无声落下。”队员张琼写道。

其实,来的第一天,她就有了想回家的念头。“我知道下乡的条件很艰苦,比如食宿,有的在教室的地板上打地铺,有的睡在课桌上,煮饭要自己劈柴生火,没有热水洗澡,水都是从地底下抽上来的,即使在酷热的7月,往身上泼洒,也是彻骨的;厕所的排水不好,总是积水……很多很多的事情,从小到大第一次遇见。虽然自己不是娇生惯养,但遇到这样的境况,还是有点手足无措。”张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