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追赶超越心得体会

2021年01月05日23:36:11

医务人员2017年的目标是追赶超越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下面是情缘阅读网整理的关于医务人员追赶超越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借鉴!

医务人员追赶超越心得体会范文一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进程中,在长安“追赶超越”的赛道上,做为“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区医院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发展能力,才能实现弯道超车,永不掉队。

一是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强化赶超意识。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市区政府的大政方针,深入贯彻落实市委“追赶超越”精神,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和主题主线,不断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坚定追赶超越的信心。

二是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把握公立医院改革机遇,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店小二”的作风服务于患者,优化就医流程方便患者,不断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医院快速发展。

三是抓好人才培养,强化进取意识。为满足群众健康需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开展形式多样的“比学赶超”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做好人才的梯队建设,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形成恪尽职守、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四是转变作风真抓实干,强化落实意识。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求真务实,时刻以人民的健康为重,杜绝“生冷硬、庸惰散”现象,争做人民健康的五星级服务员。

医务人员追赶超越心得体会范文二

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提出的“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是当前摆在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面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为实现这一目标,省委着眼于培养造就“追赶超越”型干部,制定出台了保障“追赶超越”的“三项机制”。如何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如何让省委“三项机制”在西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西安市委在全面承接省委制度要求、结合市情实际制定“三项机制”实施细则的基础上,把“三项机制”作为全市干部工作的总遵循、总导向,着力在实践运用上做文章、下功夫,着力使“三项机制”显其效、凝气神。

鼓励激励 让干得好的得奖励、受重用

实现“追赶超越”,贵在得人用人。西安正处在突破转型、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在全省“追赶超越”发展中“扛重头、挑大梁、走在前”,关键在于干部队伍的动力活力。“三项机制”中的鼓励激励导向,就是要让那些干得好的得奖励、受重用,最大限度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西安市“鼓励激励”实施细则中,各项条款主要针对担当有为者,从选树先进、物质奖励、成长进步、权益保障等方面多维度、深层次加大对业绩突出干部的褒扬、嘉奖与重用。

在实践运用中,西安市注重以干部选拔任用为切入点,与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相结合,以工作实绩作为依据,着力为能干事的干部搭建平台,让干成事的干部享有地位。西安一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曾在省级部门工作时,自愿加入援藏团队,期间能发挥自身优势,突出智力援藏,有力服务保障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到县上工作后,能扎根务实,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敢于直面矛盾和问题,使该县组织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在西安市区县换届中,市委积极运用“鼓励激励”机制,将该同志由副县级领导干部提拔重用为副区级领导干部。

广大干部群众对市委这种大胆提拔使用干部的做法反响热烈,在谈及学习“三项机制”心得体会时,大家一致认为,“鼓励激励”机制的出台,适应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顺应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期盼,落实运用“鼓励激励”,让那些德才兼备、能力素质好的干部走上重要岗位,是市委加强党的领导、激发干部队伍内生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

容错纠错 让敢担当者得宽容、受包容

实现“追赶超越”,离不开干将、闯将。要干要闯,就要为敢干敢闯的卸下包袱、打消顾虑,旗帜鲜明地营造在一定条件下允许失败、宽容失误的干事环境。“三项机制”中的容错纠错导向,就是要进一步强化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

在西安市“容错纠错”实施细则中,各项条款主要针对改革创新者,通过明确和规范容错适用范围和程序、纠错的实施主体和方法、结果运用和组织领导,细化“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让改革创新者能够清楚界定自己履职行为的边界,消除思想顾虑。

在实践运用中,西安市注重抓案例、树导向,坚持事后容错和事中纠错、事前防错协调推进。西安一街道办事处在辖区市场拆迁及建筑垃圾清运工程中,未按招投标规定程序组织实施,本应给予责任人党内警告处分,但鉴于该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该街办和责任人克服困难,连续作战,按期完成了任务。事后经调查,该工程费用处在合理范围,相关责任人也不存在“谋私利”问题。根据西安市“容错纠错”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对相关负责同志通过提醒谈话的方式予以了“容错纠错”。

一段时间以来,干部队伍中一定程度存在思想困惑增多、积极性不高等“不想为、不敢为”问题。通过这些 “容错纠错”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进一步表明了市委一贯保护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误者、纠正偏差者、警醒违纪者的鲜明立场。

能上能下 让平庸无为者下岗下课

实现“追赶超越”,也要淘汰不能为、不会为的干部。能上能下,重点就是“下”,解决“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适合 追赶超越 新要求、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问题,树立让平庸者下、让失职者下、让不适者下的导向。

在西安市“能上能下”实施细则中,各项条款主要针对为官不为者,采取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方式,规范干部“下”的程序和纪律保障,让不作为者知责任、有压力、受警醒。同时,实施细则对干部“下”之后如何“上”,也作出了规定,真正做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下”的干部。

在实践运用中,“下”是从严治吏的难点,对此,西安市把违法违纪“必须下”、退休届满“自然下”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应该下”同步推进,进一步畅通“下”的渠道。在西安市区县领导班子换届中,因各种原因“下”的干部达57人,其中有3名市管干部,因能力不足、动力不足、担当不足,市委予以 “下”的调整,全市反响强烈。同时,各区县、各部门对所属28名存在不作为、不担当问题的干部,进行了“下”的处理,引起了震动,传导了压力。

过去对“不贪不腐也不为”的懒政、惰政难以鉴别操作,“能上能下”机制的建立,有效弥补了这块短板。只要用好“能上能下”机制,就能增强“追赶超越”的外压力,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创造力,推动形成弊绝风清、积极进取、高效廉洁的政治生态,为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医务人员追赶超越心得体会范文三

我院心内科领导班子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下乡扶贫、对口支援及分院建设工作。2016年,在不断加强本院建设,做大做强心血管学科的同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投入感情、热情、激情做好对口帮扶工作;用心、细心、耐心做好医疗支援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交大一附院“心内人”的身影,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医疗任务。

真情援藏 爱在阿里--心内科援藏专家谢小鲁教授

2016年,承载着陕西人民的关怀与嘱托,西安交大一附院首批“组团式”援藏专家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谢小鲁教授顺利完成西藏阿里地区医疗援藏工作。

医疗援藏是我国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阿里是陕西赴藏支援的定点地区。作为阿里地区医疗保健定点医院之一,阿里人民医院不仅承担着噶尔县狮泉河镇干部职工体检、保健和在住人口的医疗任务,还承担了流动人口和7个县转来的疑难杂症患者就诊任务。

在最短内的时间内调整好身心状态后,谢小鲁教授便开始全心投入到工作中。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及当地医生特点,逐项纠正治疗、操作中的错误和不足,讲授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进展等内容。在一年的援藏时间里,谢教授经常深入病房,指导临床和教学工作;奔波于接诊门诊患者、会诊、义诊和授课第一线;主持内科疑难病例讨论,参加医院组织的病案讨论;推广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新技术,整个过程使当地医护人员得到了锻炼;他在全院范围内培训心电图课程,普及心电图相关知识;先后两次担任总检为援藏人员进行体检。他带领内科医务人员每天进行教学查房,以本学科多系统疾病(高原性高血压+高原红+肝硬化+高原性心脏病)、典型的高原病(高原性肺水肿,肺心病与高原心的鉴别诊断)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为主,查房的重点是新入院患者、危重症患者及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耐心为大家分析讲解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条件、治疗原则等,并且详细叙述如何记录上级医师的查房意见和病案的正确书写。

作为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内科的学术权威,当地卫生局和医院领导专门请谢小鲁教授为援藏的非医务人员讲解“高原病的自我保健”知识。为完成这项任务,谢教授跑图书馆查文献,找资料,结合高原病的特色为援藏人员讲解和分析。并把高原性肺水肿、高血压、肺心病、高原性心脏病等高原多发病的鉴别诊断问题,拟定诊疗流程、打印成册分享给大家,规范了诊断治疗。

2016年是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创“二甲”的关键期,谢小鲁教授援藏工作彰显实效,推动地区人民医院创“二甲”评审顺利通过,在奉献中践行着援藏专家的誓言、责任与担当,努力为藏族同胞的健康保驾护航!

医疗扶贫 与爱同行--心内科对口支援医疗团队

我院心内科长期践行多种形式、全方位服务,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基层医院,送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以其精准扶贫行动受到广大医疗同仁和社会公众的好评。2016年心内科先后派出黄欣医师、任洁医师前往山阳县医院开展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将优质的医疗服务与健康理念送到当地百姓家门口,为基层老百姓送上优质医疗服务与健康理念,为基层医务工作者传播先进医疗技术,以实际行动服务百姓、健康扶贫。

2016年6月,心内科任洁主治医师作为新一轮对口支援医疗队成员,踏上了帮扶山阳县人民医院的征程。一到当地医院,任洁医师就克服各种苦难,马不停蹄地下到科室开展工作。任洁医生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制订了详细的医疗帮扶计划,临床查房、讲课及培训讲座工作有序开展。保持24小时待命状态,半年时间累积诊治病人约600余人,查房约700余次,会诊疑难病例30余例,抢救急危重患者50余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急重患者,依托西安交大一附院作为强大后盾,建立了“山阳县人民医院-交大一附院胸痛中心”微信网络平台,以最经济的方式实现远程会诊、双向转诊。近半年已有数十名山阳县急危重症心血管患者,经过及时、有效转诊或者网络会诊,病情转危为安。对于出院患者,首创建立出院患者登记及随访制度,对于规范患者二级预防的治疗,减少再住院,降低总体医疗成本有深远的意义。另外,指导开展 “床旁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新医疗新技术,填补了该领域该区域的空白。经过半年的帮扶,使受援医院和科室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健康报主办的“医疗扶贫,与爱同行”对口支援医疗扶贫交流颁奖大会上,任洁医生因出色表现喜获全国医疗“扶贫榜样”个人奖,并作为个人代表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作为最年轻的全国“扶贫榜样”奖获得者,任洁医师深有感触地说“深入基层工作,令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患者的缺医少药现实情况,以及基层医生工作的困难。广大基层医生和患者急需要我们通过对口支援医疗工作提高当地医师的业务水平,真正落实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分级诊疗,才能够真正解决广大基层患者疾苦。这次的支农工作,对我个人也是一次深刻的革命再教育,获益匪浅”。

尽职尽责 奉献分院--心内科积极响应分院学科建设

2016年,是医院发展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医院迎来了迁建60周年华诞的历史重要时刻,积极打造“两院、两区、四分院”战略布局,努力推进“健康中国”、“健康陕西”战略部署,为三秦父老及西北百姓提供最佳的健康保障。

在不断加强本院建设,做大做强学科的同时,我院心内科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分院心血管学科发展,先后派驻多位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和研究生至韩城分院和彬县分院,每周定期安排心超室医技人员赴分院帮扶心脏超声业务的开展和提高,已有多名韩城、彬县地区急危重症心血管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使患者在基层医院就可以得到大医院最专业的治疗和检查。这种上下合作的联动模式,将分级诊疗和百姓看病难的问题解决在源头,让优质医疗服务惠及更多基层老百姓,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为更好地造福韩城及彬县地区的百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春节来临之际,我院心内科牟建军主任、白玲副主任、刘美丽总护士长一行专门前往交大一附院彬县分院调研心血管学科发展情况,并看望慰问心内科派驻彬县分院的医护人员。

总院派驻彬县分院的心内科专家梁一木教授谈到2016年彬县分院心血管学科建设和发展情况时介绍到,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学系的全面支持,彬县分院形成了专业结构合理,特色优势明显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重视疾病规范化诊疗与知识更新,积极参与省市级、国家级临床教育项目及学术会议,成功救治多例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等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成功实施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填补了心脏介入治疗方面的区域空白,为后续心脏介入治疗的全面开展做好了铺垫,在各种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和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居全县领先水平。

总院派驻彬县分院的王烨护士长也带领分院内科护理团队强化护理工作、加强护理培训,不断分院提高护理水平。

无论是在八百里的秦川大地,还是在巍巍秦岭山水之间,总有“一附院心内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身影:从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对口援藏”重大决策,前赴西藏阿里地区开展医疗援助工作的我院首批“组团式”援藏专家谢小鲁教授;到响应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援疆巡回医疗工作,前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九师医院的郭宁教授;从努力推动西北地区胸痛中心建设的袁祖贻教授、牟建军教授,到多次下基层、进社区进行心血管健康宣讲的崔长琮教授、田刚教授、白玲教授、薛小临教授、兰燕平副教授;从积极响应韩城分院、彬县分院建设的孙超峰教授、王东琦教授、王燕妮教授、舒娟教授、梁一木教授,到完满完成对口支援医院支援工作的朱丹军副教授、雷新军副教授、白晓君副教授……

追赶超越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年西安交大一附院心内科将继续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做好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扩大学科影响力,推动分级诊疗模式的不断拓展,真正实现大医院与基层医院、社区医疗机构的资源共享、协作联动,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推动健康陕西、健康中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