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存在问题

2020年10月08日12:53:01

近期,我们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人员深入部分镇、部门、单位,就当前机关干部作风方面一些突出问题的表现、成因以及对策,开展了专题调研和思考,倾听了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深感干部作风建设直接影响发展全局,在我县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强化措施,加以解决。

一、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办理公务缺乏效率。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不彻底,有的部门审批前置条件互相交叉,增加了服务对象办事的难度。如工商、质检、食药监管等部门存在前置条件互相交叉的情况,县市民中心成立多年,还有一些单位的审批事项未进服务中心,有的进了作用也发挥不好。不少群众反映,过去干部作风是“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如今是“门好进、脸好看、话好说,但办事还是难”。有些部门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办,本月的事拖到下月干,有的只说“不能办”,不说“怎么办”,有的把审办要求不一次性告知,让群众跑冤枉路。

(二)遇到问题推诿扯皮。少数干部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意识比较淡薄,遇到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不担当,不去研究具体解决办法,只是充当“二传手”,一级转一级,一转了事。少数部门在推进工作中缺乏沟通,协作配合不够,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遇到难事往往是“踢”字当头,来回“踢皮球”。个别领导干部满足于守摊子、保位子,怕担风险,工作缩手缩脚,对损害发展环境和群众利益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么“绕道走”,推之绕之,要么“和稀泥”,听之任之,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最终损坏了群众利益,也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三)人浮于事苦乐不均。群众用三个“三分之一”来形容机关工作现状,即三分之一的人埋头实干,三分之一的人边看边干,三分之一的人只看不干。少数干部在机关无所事事,个别领导干部退二线后没有上班,但仍然占着编制,享受着与同级干部一样的各种福利待遇,影响了真正干事者的情绪,也挫伤了在岗干部的积极性。部门与部门之间、单位内部股室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苦乐不均。处于一线的部门非常辛苦,有的单位非常清闲;有的股室和干部坚持“5+2”、“白+黑”, 任劳任怨干工作,有的干部却抱着“混日子”的态度,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只关心福利和待遇,忘记职责和奉献。

(四)作风漂浮热衷形式。个别领导干部缺乏正确的政绩观,不谋做事,只谋做“秀”,重“唱”功、轻“做”功,喊大而空口号,耍花拳绣腿。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甚至照抄照搬,搞文字游戏;有些领导干部对本地、本单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漠视群众的诉求;有的领导干部缺乏群众观点,不走群众路线,搞调研浮光掠影,做决策不切合实际,抓落实长官意志。

二、干部作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主观世界改造不够,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极少数党员干部,受党培养教育多年,对于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坚定理想信念,态度上是自觉的,认识上是一贯的,立场也是坚定的。但实事求是地说,思想上的高度警惕性、警觉性还是有所下降,特别是与时俱进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持续改造等方面,有时结合得不够紧、坚持得不够好。少数领导和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沉不下心来认真学习,放松了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久而久之,出现宗旨意识淡薄、群众观念淡化、群众路线执行不力等问题,甚至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道德情操滑坡等问题。

二是正确的世界观、政绩观、权力观树得不牢。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说到底都是与世界观、政绩观、权力观树得不牢联系在一起的。有的干部没有树立和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存在急于求成的心态。有的干部缺乏正确的权力观,深入调查研究不够,甚至凭经验决策、凭印象表态,导致一些决策与客观实际结合得不够紧,与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贴得不近。有的干部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党性修养坚持不够、思想改造不彻底,革命意志消退、奋斗精神消减,甚至错误地认为吃喝是小事、无碍大局,导致在生活待遇方面有时只能往上走、不能往下走,久而久之,滋生了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三是干部人事制度不科学。少数单位在干部职称评定、考核奖励中存在的搞平衡、给照顾、论资排辈等问题,挫伤了能干事的干部的积极性;干部轮岗交流不畅,有的干部在一个中层岗位上一干就是一二十年甚至干到退休,消磨了锐气激情;干部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老化严重,更新缓慢,损耗了活力;干部经济待遇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没有形成一种激励人想干事、多干事、干好事的奖惩机制;干部考核“以票取人”,少干事、不干事、不得罪人,多得优秀票;多干事会犯错,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容易得罪人,致使干部不敢大胆抓、大胆管、大胆干。

三、改进干部作风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教育引导。作风建设的基础在教育。要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制定县、镇、村三级干部培训计划,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开展,让思想政治教育占领中心组学习、党内民主生活、支部“三会一课”等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实施廉政文化传播工程、精品工程和示范工程,扎实开展岗位廉政教育,在党员干部队伍经常性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理论教育、服务宗旨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通过集体学习、集中讨论、个别谈话、交心谈心等方式,促使使广大党员干部明白“为谁执政、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立场与奋进的状态。

(二)强化监督管理。干部监督是加执政党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大力推行阳光党务、全面实行政务公开,扩大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无论是重大决策、干部选拔,还是土地使用、项目审批,只要不涉及工作机密,都要面向社会,把工作内容、政策依据、办事程序、相关要求、纪律规定等情况公之于众。要积极探索完善包括政务公开、办事指南、要情通报、公告公示在内的公开形式,广泛设立咨询窗口与服务热线,建立群众监督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电子政务监察评议系统、全面公开举报电话、扎实抓好信访直通车和领导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工作,实行县级联点领导包抓巡查、职能部门严抓细管、新闻媒体监督曝光、监督机构跟踪问效、作风建设常态检查“五位一体”干部作风建设机制。将干部工作与部门权力运行情况,全方位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充分发挥纪律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干部作风的执纪检查力度,对违法行政、服务缺位、以权谋私、效率低下等行为,一经查实,严格照章办事,绝不手软,对存在重大问题、群众反响强烈的,要从严从重处置,真正让腐败分子、作风不谨的干部失去生存的土壤。

(三)建立长效机制。干部作风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生命线,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以有效的机制保障与巩固作风建设工作效果。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特点的时代精神武装头脑,大力宣扬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以优秀的文化引领党风、匡扶民风,为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要加大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力度,凡不符合政企分开和政事分开原则、妨碍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以及实际上难以发挥作用的行政审批,坚决予以取消。要规范政府职能运行,加强市民大厅、镇便民中心、村服务站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方便群众办事。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度,按照岗位工作要求科学制定工作目标,并将目标细化量化,到人到时。认真落实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和效能建设责任追究办法,对群众办事的受理责任、办理程序、工作时限与纪律要求作出全面严格的规定,对办事过程中的过错、无为与低效行为,严格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继续办好“百姓问政”、“广播热线”、“电视访谈”节目,扎实开展行风测评、调查问卷、民主评议股所长和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多措并举抓行风、改作风。

(四)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要多层面、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发现、培养和使用干部,全面推行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以实绩论“英雄”,凭德才用干部,让思想作风好、能力素质高、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适时得到提拔重用。鉴于我县干部队伍中相当一批干部学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的实际,在继续注重知识化、年轻化,改善干部队伍结构的同时,在选拔任用干部时,除政策另有规定的以外,对不同层次学历和年龄的干部给予同等的竞争选拔机会,以工作实绩作为最主要的评判标准,把学历低、年龄偏大,但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干部选拔任用到合适的岗位上。

(五)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坚持每年度对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进行表彰和奖励,营造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从多方位考察掌握干部的工作实绩,制定能力席位标准,确保人人都有清晰的责任、明确的目标,将考评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挂钩,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发挥考核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继续加大对庸懒散软等不正之风、不良行为的整治力度,实现治庸问责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及时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行为。干部出了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应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的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