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下读后感

2020年10月12日14:50:00

在轮下读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轮下读后感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轮下读后感 1

学校、父亲以及两三个教师残酷的名誉心践踏着少年汉斯,繁重的课业,宿舍生活的严苛规定,终于使得汉斯的身心失去了平衡。

赫尔曼·黑塞的《在轮下》读来令人心惊。

作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我们也该思考我们的教育有没有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剥夺孩子应有的欢乐,只剩下填鸭式的教育。

今天一个学生告诉我,她的寒假生活是这样度过的:早上补英语,下午补语文和数学,补到下午六点二十结束。关键是这个孩子并不对这样的寒假生活的安排有什么异议,她认命地在寒冷的冬日里奔波。我想,与她一样的孩子不在少数,即使内心不乐意,他们也不会反抗,父母都是为了我好啊,况且父母也要付出时间和金钱的。

云舒这次期末考试考得不错,我真担心过多的赞誉和期待给她太大的压力,我宁愿她考试分数低一些,但希望她永远是个这样的孩子:上学路上闻得见腊梅的芬芳,寒冷的冬日晚上发现得了灌木上垂挂的冰凌,路过水景桥时能欣赏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拂过水面的垂柳,甚至她可以在岸边的椅子上坐坐,可以停下来逗逗水里的游鱼……她可以发呆,可以看看喜欢的动漫和电影,可以无所事事,可以和朋友谈笑风生……她应该时常徜徉在自然里,奔跑在阳光下……

就是不希望她成天困在教室和书房里,成为"睡眠不足,脸色发青,眼神疲倦,畏畏缩缩"的样子。现今的教育大环境下,我的愿望显得有些不切实际,可这不应该是所有的青少年应有的样子吗?

不能理解柔软而微妙的孩童心理的教育车轮,残酷地把孩子牺牲掉了,甚至一些满怀教育热忱的老师,都不能或不愿意去理解少年对生命的倦怠感,于是"疲倦和不安"使得可怜的汉斯"不由自主地投入死亡的阴影里".可如今那些在教育的车轮碾压下,将分数视为命根,对上补习班习以为常的孩子不是更加可怜吗?

独立性是天才的基本特征。

在轮下读后感 2

在一个周日的午后,翻完了这本200页出头的小说,感触很深。怀疑自己也像主人公汉斯那样,看似快速地学习了很多知识,到最后却是头脑里一锅混沌。或许是我对黑塞的作品理解尚浅,或许是我眼下的心境所致,但无论如何,我并不认同主流评价中的抨击教育和压抑的气息。

汉斯和海尔纳应该是黑塞自身写照的两面,他真实的教育经历与汉斯并无二致,而内心却是海尔纳那样的诗人情怀。他的确借海尔纳的行为抒发自己对当时教育的不满和,也像海尔纳那样逃离神学院的`教条禁锢。至于书中两位主人公之间的情谊,虽有过甜蜜美好却终究无疾而终。总体上这还是对黑塞的过去一个比较客观的回顾、对黑塞心理一个比较深入细致的记录。

汉斯的死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解脱,他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我原先坚定不移的志向是要在神学院里保持前面的名词,尽可能成为第一名。你把这称作向上爬,也许你说得对,可是它曾经是我的一种理想方式,我并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他自小生活在父亲、牧师、校长和所有人的期望之下,没有自己的追求,刻苦勤奋以保持前茅已经占据他年幼时光的很大一部分,做自己喜欢的事钓鱼都成了一种奢求。他的人生轨迹没有像所有人期盼的那样,可能连他自己都预想不到这样的结局。原先“坚定不移的志向”也轰然倒塌,人总是向往那些自身不具备的特质,汉斯被海尔纳吸引,也纯粹是因为他自身的单纯单薄,包括对恋爱的概念、对神学院教育的反叛和对死读书意义的反思,其实都不是自身的。

树被砍掉主杆之后,会在根旁发芽。黑塞终究还是将汉斯的循规蹈矩和刻苦努力视为树的主杆,却刻意回避了汉斯不审视内心的主要矛盾,然而这主杆又怎能成为构成一个人灵魂的主心骨呢?

愿我们在敏锐又懵懂,渴求又彷徨的年纪,以自己的力量发现道路和自我。

  • 版权声明: 该文章为原创文章,于2020年10月12日14:50:00,由 发布。
  • 转载请注明: 在轮下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