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读后感

2020年10月12日15:29:39

《穷人》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穷人》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穷人》读后感1

《穷人》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年11月11日—1881年2月9日)的成名作,他写这篇短片小说时仅有24岁。这位作家信仰基督教,成年后写过众所周知的世界名著《罪与罚》。选这篇小说是因为报名写作课的命题作文。

19世纪的俄国,还未迎来十月大革命的曙光,主人公处于黑暗的农奴制度中,贫富差异剧烈,90%的人都是穷苦的无产阶级,10%的贵族过着衣食无忧的阔绰生活。从作者描写的路上行人来看,都是面无表情,毫无快乐的。

这本书以书信体介绍了马卡尔和瓦尔瓦拉这对忘年交的爱情,马卡尔是一位快50岁的书写员,他属于最基层的公务员,拿着微薄的薪水度日;瓦卡瓦拉生事凄惨,年幼时无忧无虑,后来父亲失业病逝后,与母亲相依为命,结果母亲也得肺结核去世了,一个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全靠马卡尔接济和做一点手工活儿赚取家用。马卡尔每次得到了钱都先分给瓦卡瓦拉大半,自己只留够维持活下去的开销。有一次得了40卢布,马卡尔给了瓦卡瓦拉25卢布,自己留15卢布交房租等生活费用。为了瓦卡瓦拉,自己连烟都戒了,但是他还是要经常给瓦卡瓦拉买糖果,买花装饰又窄又小的屋子。他们靠书信交流从来都没有见面,即便是瓦卡瓦拉央求马卡尔来看她。最后,瓦卡瓦拉看马卡尔为了她实在快撑不下去了,决定嫁给脾气暴躁的老地主贝科夫。贝科夫出手真是阔绰啊,一下子就给了瓦卡瓦拉500卢布让她买糖吃。马卡尔在收到瓦卡瓦拉的信后,心都碎了,曾经给了他盼望,快乐,和情感安慰的瓦卡瓦拉即将到乡下的大宅子做地主夫人,心里的痛,失望,呐喊让人感同身受,非常同情。

说实话,在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心情大部分是阴郁的,两个人大段的书信往来,都是草草翻过。合上书,我还是想思考下这篇短篇小说带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什么?

首先第一点,我觉得是自尊。马卡尔经常衣衫褴褛,他变卖了他上班的礼服,扣子掉了一半,靴子都坏了。不得体的穿着让他在人们面前抬不起头。但他也是个东正教徒,经常去礼拜。好几次写信都会给瓦卡瓦拉和自己打气“您要记住,贫穷不是罪恶。我们不必绝望,困难都是暂时的。”在自己的靴子破的实在不能穿的时候“希腊的圣人是不穿靴子走路的,我们这号人又何必为这种无关紧要的东西操心呢?”

从外看,他的自尊受到周围人的打压,而他从内却很顽强地不断给自己打气,觉得衣着外在不重要。他真的很爱瓦卡瓦拉,宁愿自己穿着破烂,也要省下钱给瓦卡瓦拉做新衣服。

第二点,我学习到他们的自强。虽然马卡尔很贫穷,挣的钱很少,但是他很自豪:“不要依赖别人,我的面包是我自己的,虽然是普普通通的面包,有时甚至是又干又硬的面包。但是面包是我用劳动挣来的,我完全有权力合法享用。我很自豪,因为我在工作,我在流汗”。虽然他穷,但是自食其力让他活得很坦荡。

第三点,我想应该是作者想表达的制度。这样有自尊又想通过劳动来自食其力的人民,却吃不饱肚子,生不起病,谈不起恋爱,更别说幸福的生活。马卡拉每日每夜辛苦的抄写,只能把自己绝大部分的收入——几十卢布给瓦卡瓦拉,而那个老地主第一次见面,就给了500卢布让瓦卡瓦拉买糖。瓦卡瓦拉一方面想过得更好些,一方面也怕连累马卡拉,她最后选择了嫁给脾气暴躁,仅能让她衣食无忧,但未必幸福的老地主。

贫穷,不是他们的错,是这种农奴制度让他们没有办法通过劳动致富,虽然兢兢业业工作,但还是只能住窄小肮脏的出租屋,穿着破靴子,最终让爱情败给了面包,仅仅苟延残喘的活着。

《穷人》读后感2

本书主要讲述了是一位经济学教授、经济学家—— 尤努斯成功打造小额贷款新模式——格莱珉银行。他开创和发展了“小额贷款”服务,专门提供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创业者。20xx年,为表彰从社会底层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努力,尤努斯与孟加拉乡村银行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如今,由他倡导的小额贷款运动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上亿人口正从中受益。

正式阅读前,看了翻译人员的前言,《穷人的银行家》的译者,被誉为”打工皇后“的吴士宏女士,读完后“充满激动和崇拜”,““我从未这么崇拜过一个人!这个人太棒了!”所以,是带着好奇的.心态进行阅读的。

他是一个达则兼济天下、悲天悯人的仁者。创办格莱珉的起因便是自己在堂皇的教室教授天花乱坠的经济学理论,而对面由于饥荒涌入城市的贫民却在麻木中死掉。这让他震惊,让他慌张。他是一位真正富有同情心的人。他本可以做一名生活的旁观者,凭借自己的学识继续在学院教授,也许会获得以经济理论为主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可以靠自己卓越的经济头脑,在商场打出一片天下。但是他都没有,他受自身的责任感的驱使,深入乡村找寻帮助极其贫困的人们的方法。他认为“无视贫困、无视真实世界中人的痛苦与愿望是经济学的失败!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他不愿也不要再漠然地面对孟加拉的贫困,他在帮穷人走出贫困,也在帮自己走出“贫困”。

他是一个对于理想敢于追求和实现的勇者。在外有孟加拉动荡的政局、频起的政党纷争、盛行的风造成的国际援助通道的受阻,内有孟加拉固有文化的妨碍、当地政府的刁难、宗教人员的劝阻等困境下,尤努斯倚靠其执着和胆识,使格莱珉在困难中走向成熟。他敢于挑战孟加拉的男权主义,只把钱贷给妇女;也敢于使格莱珉银行独立于司法之外,给借贷者以无穷信心;更加敢于积极面对国内外挑战,坚持以格莱珉独特的方式运作。格莱珉银行一直执着于一点:我们是一家乡下人的银行,是为乡下人服务的。这不是一条平坦之路,尤努斯却能够渐行渐远。

《穷人的银行家》让我看到了即便在如此现实的社会,也不乏真心为底层人民摆渡的有心者,很欣慰,很崇拜。不过,个人还是觉得尤努斯有些观点太过偏激。比如,他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穷人活着,这个事实就清楚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虽说,这个观点有积极的意义,他善于看到一切潜在的可能性,无论有多渺小细微,这也是他能带着格莱珉一起走下去的很好证明。可是在我看来,这种能力只是生存的必须,而非脱贫的必要。我们所处的是个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已经不再是穿兽皮打飞鸟茹毛饮血的时代了。虽然对穷人的培训会存在他提出的那些弊端,但“存在即为合理”,适当的培训会提升穷人的技能,令他们更有效率的摆脱贫困,获得更高层次的生活。

再联系下我们国家的实际。我国大约有九亿农民,“三农”问题被提上日程好多年了,仍然有待考量。个人认为倘若可以引进格莱珉模式,前景还是有看头的。虽然大部分农民对于接待的机制及运行流程没有专业化的深入了解。可从另一个方面看,中国是一个“面子社会”,欠债不还的人除非破罐子破摔,否则肯定是生活不下去的。尤其在农村,几乎一个村子里面的所有人都是老相识,村西头丢只猫,不到一天整个村庄包括相邻村庄的人都会妇孺皆知,大家对自己的名声是十分看重的,因而坏债的情况不会成为大问题。只是,从20xx年尤努斯的被迫辞职来看,格莱珉银行作为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的一个组织,其所具有的政治和社会意义是会让政府细细琢磨的。我国的民生问题亟待解决,希望政府能把握自己的定位,切实转变职能,放开手让真正有效的工程达到惠民的目标。

《穷人》读后感3

《穷人为什么穷》全书用白话文撰写,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极具可看性,结构清晰,总体感觉很好。全书共有社会篇、企业篇、个人篇三部分,其中,做个人篇告诉我们:有舍有得、不拘小节、团结协作、从小事做起、敢于放弃、吸取教训、注意量变、积累人脉、率性而为、以万变应不变、相信自己是走向成功的关键,经济社会,任何人都在追逐着财富,每个人都梦想着发财,恨不得瞬间飞黄腾达,可梦想总追是梦想,和理想有本质的区别,更何况它还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的,所以成功的人那么少。

是啊,你为什么是穷人呢?我也很想知道,所以,很想在书中找到一个答案,更想找到一个可以脱贫致富飞黄腾达的办法,或者说是捷径。尽管这是一个很严肃很正经的题目,可陈老师用自身的经历及各种事例幽默地表达出来,有时候自己都忍不住要笑出了声,但更多的时候是反复思考书中的问题和名言。

不得不佩服,作者把穷人的心理写的细致入微,细致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到了吃饭这么平常的事,穷人的自卑、穷人的渴望、穷人的无奈处处字字句句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然后又从各各方面去分析穷人为什么会穷,又如何才能致富,说到底我觉得终究是环境、思维方式和教育的方式不同,就像书中所说,穷人的孩子从小的理想,就是好好学习,上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就可以了,可富人不

会这么想,富人想的是我为什么要成为别人挣钱的工具,而不是成为那个使用工具为自己收获更多财富的人。我们总是用各种的方式为自己贴金,为自己提高身价,无非是让各多的人赏识自己,然后给一个相应自己觉得合理的工钱,这样一辈子就满意了,大多数人恐怕都是这么想的,如果你不这么想,反而大家会觉得你是个异类,你不正常。 相应的,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富人也有富人的无奈和痛苦,这就像是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一样,他拥有那么多,是因为他付出了更多,他承受的压力和经受的痛苦,恐怕是你无法承受的,当机遇在眼前时,他有胆量去争取,也许你只会退缩,你会前怕狼后怕虎,最终让机会从眼前白白溜走,而他不顾一切抓住了机会,而且他懂经营和管理,所以,他不会轻易投资,投资了也不会一下子翻船。所以,就算没钱的穷人也不用仇富,只能怨自己不如别人那般勤奋努力,穷人是很穷,至少他可以左右自己的婚姻,富人连自己的婚姻都无法完全控制。

穷人总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想当然富人的思维,结果往往是错的,甚至穷人经常有意无意的进了富人的圈套,把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再心甘情愿的交给富人,就像书上讲的 人要有野心有欲望。

也许是因为读者的心理需求,作者写了关于投资和创业的一些内容,但结果,让人很辛酸,因为成功的机率小之又小,几乎是不可能,原因在哪里呢?资本不足,管理不善,用更贴切的话来说,投资其实就是有钱人挣穷人钱的一个游戏,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股市。

最后,书中其中一节讲到30岁之前不要想着赚钱,我对这节感触很深,因为刚好我在30左右的年龄,其中的一些痛苦的经历都有经历过。总结一下,就是“多多学习,广交良师益友”,就是说,你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站在社会 的前端,要站在前端,就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社会知识,专业知识等等,这些都是要靠努力学才能,广交良师益友,可以在交流过程当中吸纳一些对方比较好的观点和想法,丰富自身内在。也是一种很好学习方式,毕竟从书上学到的东西是有那么有限,同是也 以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等,一举多得。最后要说明下的是,《穷人为什么穷》这本书就是一位良师,一位益友,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当中有很多 事情的处理都可以在书中得到参考,是本很不错的书,有幸得到,受益非浅。

《穷人》读后感4

寒假中,我们预习了六年级下册语文,其中《穷人》一文对我们产生了很深刻的印象。我们和孩子轮流进行了朗读、赏析。

先读了一遍课文。接下来,我们让孩子讲述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的意思,大概就是讲渔夫一家的日子家境贫寒,生活十分艰难。但是当邻居西蒙去世后,他们却还是不顾自己生活的困难,毫不犹豫地将那两个孩子抱了过来,并收养着两个孩子,决定将他们抚养成人的故事。”

“是啊!这篇文章里有一些片段是讲桑娜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凭着坚定的信念,把孩子留了下来。里面细致的描写了桑娜矛盾的心情,既想把孩子留下来,又怕丈夫的反对,她陷入了两难中。最终善良的心战胜了一切。这一段非常感人。”爱人说道。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第二遍诵读。

当读到,“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时,我们都有些伤心。接着,“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都是卷头发,圆脸蛋,身上盖着旧衣服,蜷缩着身子,两个浅黄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靠在一起。显然,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孩子的呼吸均匀而平静,他们睡得又香又甜。”我们又感到欣喜和担忧。

“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从中我们看到了桑娜的矛盾自责,又看到了她的善良与慈爱。她宁愿自己挨揍,家庭负担更重、生活更穷苦,也不抛弃邻居家的孩子。

他搔搔后脑勺说,“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可以看出渔夫也有一颗慈爱的心。他知道自己的处境,已经5个孩子,一家7口,生活是“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可是,他依然决定收留邻居的2个孩子。

“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从文章的结尾处,我们看到两颗同样善良的心,他们想到了一处。

“是啊!渔夫和桑娜,虽然,他们在物质上的确是贫穷的人,他们的灵魂是高尚的,精神是富有的。他们拥有人与人之间最为富有的东西——爱。他们充满了爱心,折射而出的人间的真善美,人世间朴实而美好的善良。”孩子说。

我忽然想起了《麦琪的礼物》。就对孩子说“有一则故事,也很感人:一对贫穷的夫妻,妻子有一头长长的漂亮的金发,丈夫有一只家传的金表,因为贫困,妻子没有一把漂亮的发卡,丈夫的金表一直没有表链。在圣诞节那天,&读后感%&丈夫和妻子都想给对方一个惊喜,妻子买了一条银光闪闪的表链给丈夫,丈夫买了一个漂亮的发卡送给妻子,当他们各自拿出礼物时,才发现,妻子为买表链卖掉了那头美丽的长发,丈夫为了买发卡卖掉了金表。现在,礼物对他们都没有什么用了。丈夫二人却流着泪拥抱在一起,发誓要永远珍藏这两件“无用”的礼物,就像珍藏他们的爱情。”

“他们之间为什么没有提前商量一下,这样就不会买到没有用的‘礼物’!”孩子说。

“他们虽然很贫穷,那条‘表链’和那个‘发卡’也许没有用,但同样让我们看到了真爱。有了爱,生活无论多么苦涩,总会有甜蜜和幸福光顾。”爱人说道!

“两个故事,有同样的道理,让我们看到了人世间的真爱!”我补充说!

渔夫一家的生活那么困难,还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而今社会上,有些人有很多钱却不为那些有困难的人着想,甚至为富不仁。我们不能因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而怀疑人世间的真爱,我们要学习渔夫和桑娜,充满爱心,去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更美好!”孩子感慨地说。

就这样,我们一家又在一块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穷人》读后感5

前几天,老师引导我们学习了《穷人》这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渔夫和妻子桑娜知道邻居西蒙死了,不顾自己生活艰难,主动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件事。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学了《穷人》一文之后,我真觉得良心有愧。就说前天上美术课的事吧。上美术课时,老师要求我们用水彩笔,把自己的画涂上颜色。班上只有我和另几位同学有水彩笔,那几位同学的水彩笔都被同学们借得差不多了,我的水彩笔还没有人来借。突然,我的同桌祝四海说:“易成安,把你的水彩笔借给我用一下,好吗?”

我故意从笔盒里找出一支彩水不足的水彩笔给祝四海看,并说:“你看,彩水只有一点点了,待会儿,我自己还得用呢!”祝四海听了我的话,失望地转过脸去了。其实,我还有一瓶这样的水彩,我只不过舍不得给别人用罢了。

同学没有水彩笔用时,我非但不主动拿出来,而且,当别人找我借时,我还舍不得给别人用。学了《穷人》一文,我觉得非常惭愧。。我借给祝四海水彩笔用,与桑娜主动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这件事相比,真是西瓜对芝麻。桑娜在自己家境非常艰难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收养了两个孤儿,我借给祝四海水彩笔用,却是举手之劳,但我就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就那么舍不得。

学了《穷人》一文,我懂得了做人应像《穷人》一文中的桑娜那样,具备救人之难的善良品质,看到别人有困难时,要伸出援助之手。这样,既帮助别人度过了难关,又养成了自己助人为乐的品质。要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桑娜那样的善良品质,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和谐,社会风气才会更美好。

《穷人》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但令我知道了一个人必须有仁爱的精神,还让我明白了一个一生受用的哲学道理。

《穷人》讲述渔夫一家十分穷,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当渔夫妻子看到邻居西蒙病死了,身旁还有两个还不懂事的孩子这幅凄惨而感人的画面时,就毫不犹豫自家的困难,把他们抱回家。经过一系列心理斗争,渔夫与桑娜坚定信念,无论再苦也要把这两个孩子抚养成人的感人故事。

这篇文章里有一个片段是讲桑娜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斗争,凭着坚定的信念,把孩子留了下来。里面细致的描写了桑娜矛盾的心情,既想把孩子留下来,又怕丈夫的反对,她陷入了两难中。最终善良的心战胜了一切。这一段非常感人。

《穷人》这篇课文唤醒了我脑海中一段尘封的记忆,记得那天,我也像桑娜一样矛盾过,可我却……

那天万里无云,我在公交车上被挤得满头大汗,很难得终于抢到了一个座位,于是悠然自得地坐下了。过了一会儿,一位满头银丝,体弱多病的老奶奶柱着拐杖缓慢地移动着脚步上了车,她走走停停艰难地来到了我身旁,看来她是要在这儿“落地生根”了,“哼!别想抢走我的位”我心里生出了一种邪念,但我又想起了老师重小教诲我们要尊老爱幼,此时,我脑海里的天使和恶魔正在激烈的战斗着。

纯洁的天使挥动着翅膀说:“尊老爱幼是你应该去做的,你看,老奶奶多可怜啊!”我望了望老奶奶,她皱皱的细纹正诉说着不满,这时恶魔也不甘示弱了,她拿起叉子喊道:“别忘了爱幼啊!你也只是个小孩而已。”我想想也是,尊老也比需爱幼。

这时我的站到了。下了车,回头一看,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呆了!老奶奶见我下车了,并没有立刻坐下来,而是让给她背后的那位小朋友坐,小朋友立刻礼貌地说:“谢谢奶奶,不用了!”老奶奶微笑着说:“你不坐,我也不坐哦。”……我已经没看下去了,因为我的双眼已经被泪水淹没了。

一个人,就算是穷,但不说谎,不打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去偷,不去抢,品德高尚,那这个人走到哪,都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