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

2020年10月12日15:13:50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欢迎借鉴参考。

《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一)

书中的主人公王文宣,一个善良的知识分子,大家心目中的“老好人”,最后因肺核惨死家中。作者巴金先生绝不是简单地为我们展现肺结核这种病在医疗水平极其低下的旧社会中有多么的恐怖,而是借汪文宣之死向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黑暗社会提出的深沉的控诉!

主人公汪文宣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怀揣伟大的教育梦想的他,离校后只能在一个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里当一名小小的公务员。说到公务员,也许有很多人会很羡慕他,有一个衣食无忧的铁饭碗。事实上,在那个时候的社会,官商勾结等混乱腐败的政治格局,像汪文宣这样安分守己、老实厚道的知识分子就成了被压榨的对象,他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安安分分地做人,却依然换不来一家人的温饱和应有的社会地位。

然而对于汪文宣的遭遇,我除了深表同情之外,更多的是怒其不争。

在公司里,面对上司的欺压和同事的冷嘲热讽,他总是忍气吞声。他说:“为了生活,我只有忍受。”但是那个职位又能给他带来多大的帮助呢?有这么一个公务员的职位,儿子的学费还是得靠在银行里当“花瓶”的妻子支持,母亲不但享不了清福,一把年纪了还要去当老妈子帮忙添补家用。有多少次他对自己说“大不了我不做了。”但他只是想想而已,他不敢这么做。就这样,枯燥单调、薪水微薄的校对工作一点点地消磨他的意志。吞噬他的理想,他还在为它呕心沥血,慢慢耗尽自己的精力。

不死不活的困苦生活增加了意见不合的婆媳之间的纠纷,他爱妻子和母亲,爱任何一方都胜过于爱自己。但是他却没有能力去平衡妻子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对于妻子和母亲的冲突,他不敢去面对,甚至自欺欺人的告诉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直到看到妻子给他之前要求她写封长信给母亲道歉的回信后,他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意识到自己的天真。

他渴望改变生活,改变命运,但是他却没有起来反抗过、努力过。在困顿中,他总是这样安慰自己:“等抗战胜利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就这样美好的幻想支持他默默的承受生活的不公。然而真正到抗战胜利之时,却是他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之日。这实在是人生的悲剧。

《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二)

小说一开始就布置了一个压抑、恐慌,让人透不过气来的外部环境,日军的侵略导致社会环境的压迫式本文一个线索。然后由环境的烘托、汪文宣的肺病再加上婆媳之间的矛盾,更加压迫了汪文宣的精神和肉体。最后从汪文宣的角度扩展到整个当时社会的残酷,全文都是压抑的基调。

主人公汪文宣与曾树生曾经充满理想,追求个性解放与个人幸福,并通过自由恋爱组成了家庭。但是在艰难的现实与生活的重压之下,往日的和睦与平安都渐渐消失。曾树生陷入与婆婆无休止的争吵之中,对生活失望的她最终抛家弃子,而对现实无能为力的汪文宣也在贫病之中离开了人世。

小说的内容比较短,没有像电视剧从头至尾叙述。切入点就已经是小宣(两者的孩子)13岁,而汪文宣也已经体力不支,肺病愈来愈严重。

在人物刻画中,汪文宣:懦弱无能、逆来顺受,不敢抗争,奉行“为了生活,可以忍受”的新处世哲学。在家庭婆媳争吵中,他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他不敢批评谁,也不敢批判是非曲直。只能以自虐企图获得她们的同情,从而平息纷争。另一方面,汪文宣正直、善良、有正义感,内心也有对黑暗现实的不平与愤恨,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竭力想保持住好的品质。他老实、正派、不阿谀殷勤。

曾树生——个人主义者。健康、漂亮的她追求幸福和自由,她无法容忍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和婆婆的恶语中伤,整个家庭都笼罩着一股死亡的气息,她感到了压抑,并本能地企图摆脱这种压抑,于是她面临着道德的抉择和感情的折磨。最终因受不住生活希望的诱惑而离弃了丈夫和家庭。从小说文本看,巴金强调的是她选择了敢于改变的生活方式的道路,而没有恪守中国传统道德所要求妇女那样陪同这个毫无希望的家庭去牺牲。因而也谈不上是追求个性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她只是一个困境中企图拯救自己的妇女,她靠自己的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价值意义。在这个人物身上产生出一种反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出场镜头不少的婆婆,是一位很典型的封建女子的形象,读过书,但是旧观念已经无法改变。首先她认为没有用“轿子”娶回来的女子就是“姘头”,其次她看不惯树生整天打扮去聚会跳舞。婆媳之间的矛盾日渐增强。

小说中没有什么好人坏人的观点,就是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矛盾。对于树生的离去我们无法批评,没有法律规定她必须留下来照顾家里,也没有法律规定媳妇必须受婆婆的气,对于她的离去我很理解并且认同。每月的汇款以及结尾的归来,都证明树生心里都放不下小宣和汪文宣。而面对有肺病软弱无能的丈夫、毫无活力的儿子以及恶语相向的婆婆,换做是我也会备受压抑。而汪文宣的人生和结果,在我看来,他自己必须承担百分之六十的责任,懦弱、自己受气、又坚决不去医院的性格就算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也会死去。

不得不说一个从古至今难以解决的矛盾,婆媳矛盾一直存在。婆婆觉得自己儿子最大,要求媳妇百依百顺,却从来没有想过女人嫁的是丈夫不是儿子,况且女人也是有爹娘生,花了大精力培养出来的,有什么理由为夫家做牛做马呢。三观正,通情达理的家庭就有一个和谐的氛围。

每个社会都有时代的印记,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只要大思路上步调一致,那么小细节双方商讨之后总能减少矛盾的范围。还有一个环节是我能理解但是不认同的观念,为什么女方一定要比男的赚钱少或者社会地位低呢?这难道不能说明女子能力强能共同抵抗家庭风险吗?本质来说这个社会还是属于男权下的社会!若是能解决家庭小孩的问题,解放女子在家庭中的束缚,那这个社会就会少很多这类不正的观念。

总体来说,不要局限于这个家庭的痛苦,从这个例子结合散乱的环境描写,尤其是尾声的内容,更加可以看书抗战时的残酷生活以及忍受残酷生活后,更为残酷的生活。

《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三)

回想起来,巴金是我四年前入学中文系后深入接触的第一位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爱情三部曲,再到人生三部曲,读完了巴金的几近全部作品后,我才打心眼儿里觉得,嗯,这辈子学文学应该是错不了了。我永远都记得自己彻悟的那一天,因而也永远对巴金保留着文学之外的敬畏与尊重。

相比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慷慨激昂的理想主义,我更喜欢人生三部曲中沉稳老练的文字和现实主义的张力,而这三部曲分别是《憩园》、《寒夜》、《第四病室》。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给我触动最深的一部,它的名字叫做《寒夜》,一部读罢能感到彻骨严寒的力作。

在中国现代文坛,塑造男性懦弱形象最为成功的作家当属巴金,而《寒夜》的主人公汪文宣就是一例典型。作品的背景设置在抗战时期,汪文宣携母亲和妻子曾树生自上海逃难至重庆,从1944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作品记录了汪文宣在这期间所经历的一切,以及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终点的,换句话说,这部作品就像文宣的死亡日记。

树生和母亲之间无休止的争吵与嫌隙,夹缝生存的文宣只感到窒息,在故事开始不久他便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呵!没有人真正关心到我!各人只顾自己。谁都不肯让步!”然而面对生活,文宣所选择的,只是一而再的隐忍与退让。他不曾想改变什么,也不曾真正改变过什么。“他没有方法把母亲和妻拉在一起,也没有毅力在两个人中间选取一个。永远是敷衍和拖。除了这个,他似乎再不能做别的事情。”这就是文宣,一个典型的懦弱知识分子形象,只有忍受苦难的折磨,却永远无法超度。

《寒夜》,文如其名,一场彻底的寒冷的夜,一些毫无生机与希望的生命。树生走了,抛下了孩子小宣,"她为了自己的幸福,却帮忙毁了别一个人的……”。唐柏青的太太难产而死,唐柏青被汽车活活轧死了,钟老也在一场霍乱中失了性命,还有梅表姐的死、小虎的死……身边人的纷纷离世,对文宣本就脆弱的神经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当然,文宣也逃不出命运的劫,他终染上了肺痨。冬天愈发冷,寒夜也愈发的长了起来,人们的绝望也变得更加深沉。随着病情的加重,文宣咳嗽不止,发展到后来竟至失声的地步,重病的他只能依靠纸笔与母亲交流。作品大部分笔墨都用在文宣的心理描写,那种赤裸裸的痛苦,和无能为力的苍白感,就像亲身体会了似的。

作品的无望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最戏剧化的是,1945年9月3日,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庆抗战胜利日的降临,文宣却在“这一天晕过去三次,而又醒了转来。他觉得已经到了一个人所能忍受的痛苦的顶点了,他愿意死马上来带他走。”终于,夜晚八点钟的光景,当街头锣鼓喧天的时候,文宣紧紧捏着母亲与儿子的手,咽了气。就像方太太说的那样,“胜利是他们胜利,不是我们胜利。我们没有发过国难财,却倒了胜利楣。”

读到这里,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人生的夜真冷啊。人生的寒夜真无望啊。

巴金先生在一篇后记中说道:“我只写了一些耳闻目睹的小事,我只写了一个肺病患者的血痰,我只写了一个渺小的读书人的生与死。但是我并没有撒谎。我亲眼看见那些血痰,它们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际,它们逼着我拿起笔替那些吐尽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还没有吐尽血痰的人讲话。”

大时代背景下的个体命运总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战乱也好,平安也罢,永远是那么的无望。

《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四)

卒读此书,已不禁数次掩卷叹息痛恨以致落泪。

他是一个怀有梦想的老好人,真诚、有正义心、上而对母至孝、中而敬妻如宾。“文宣”为名,真深得孔氏要旨。然而竟患肺病,贫困、家庭破裂,呕血而亡。“汪文宣”真有“枉为文宣”、枉为至贤的味道。

她是一个怀有梦想、追逐和珍视青春的激进者,青春与活力从来没有消失于她的外表,然而对家庭的责任又让她心灵已不再青春。“曾树生”,暗示着昔日的活力湮灭于今朝。

她只有五十多岁,然而老花、头发花白以致最终全白,她希望以封建的旧文化固守这个家,却被不断袭来的生活困境一次次击败,最后丧独子,凄楚地离开,不知所踪。

“寒夜”是谁导致的 ?是家庭吗?

一开始,他在寒夜的街上犯愁,就是因为家里和妻子吵了架,她离家出走。而母亲又不接纳这个不守礼节的儿媳,以致他把她请回家后,家里的战争还不平息。这场家庭战役直到他患病才稍有缓和,可好景不长。而妻子远赴兰州,这斗争还以暗战的形式进行着,直到他死。看来寒夜之寒,缘于家庭。

可是母亲之恨妻子,是因为她的放浪。妻子厌母亲,是因为她的管束。这很大程度上,是新旧文化的不相容的结果。

母亲是知识分子,却是缠过小脚的封建知识分子。她重视家庭的尊卑关系,因而要求妻子对丈夫的绝对服从;她重视身份名分,因而不愿做老妈子的工作。她并非不能吃苦,只是以为知识分子的名头不容她涉足低贱的工作;她也因而厌恶儿媳在经济上高于儿子,不愿花费儿媳的工资来养家,因为在她看来,儿媳的诚意相助只是对其处境的鄙视和对其权威的挑战;所以她能据以攻击儿媳来显示自己的权威的方式也只有利用名分:儿媳并非明媒正娶,她只是“姘头”。同时,母亲的封建世界观让她难以接受新生事物。她抵触儿媳的各种新式生活方式,如外出应酬、打桥牌、送孩子上新式的贵族学堂、让丈夫看西医等。也让她骨子里相信上天为代表的彼岸世界。从而更加反对儿媳的享乐。

然而妻子却是新式教育下的知识分子,她进步、有理想,重视平等的社会关系和自由的生活以及爱情,热爱青春和事业。在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她的内心是苦闷的,她于是通过表面的青春——交际、应酬、打牌、去咖啡馆来欺骗自己,求得对梦想未竟的失落心情的补偿。然而母亲却阻挠了她。这让她害怕回家。因为家让她看到了现实的自己。她于是更加远离家庭,早出晚归,让浮华迷醉自我。而这种不规范的行为更让母亲难以接受了。于是矛盾愈来愈深。

家庭的矛盾,反映了新旧交替年代中,新旧文化的矛盾。并且具有普遍代表性:代表了广大知识分子之间的文化斗争和他们每个人内心的新与旧的自我矛盾。

但是,矛盾并不仅限于此。这种新旧盾本不该如此激烈。真正使之激化的,是现实社会生活本身。而汪文宣就代表了这个现实。

如果汪文宣有权有钱的话,母亲的名分上的自卑感必然荡然无存。而妻子的大办教育的梦想必然实现,那么她的青春,照她所言,也不会浪费了,她也必不会以纸醉金迷的生活来自我掩饰,至少形象上不会给母亲留下过坏的映像。

然而汪文宣穷困而没有权势。

他有足够的才气,有足够的正直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然而他始终在下位徘徊。因为他过于正直了。他不愿媚上,他自立自强。于是他的才气便为机械化的、毫无自由的日复一日的工作所禁锢,他的心也便为虚假、谄媚、自私、冷酷所中伤。这一层的不得志,再加上家庭关系的扭曲,让他首先在精神上垮了下来,随即生了重病。妻子认为他的失败是因为过于老好、懦弱,可真正让他失败的却是社会,而真正损失了的,也是社会本身。社会应当让人们尽其才来去在其中打拼的,可是这个不合格的社会却让无能、腐败、投机和谎言占了上风,让它们肆虐在真正有能力者的头顶。“你应该看明白了:这个年头,人是最不值钱的,尤其是我们这些良心没有丧尽的读书人……”此言得之。这个不合格的社会也因此而变得更加不合格:失去了真实的创造者,而靠虚无度日,只能日益堕落。战争来了,只能封锁消息来求得短期的稳定。这种亡羊补牢的行动,开始得恐怕也过于晚了。

他的懦弱,与其说是由于本身,不如说是由于社会。在那样一个变异的社会,为了生计,自然不能发表什么不满,于是出于累卵之境的他,对周主任的眼睛只能是在心底愤恨、对同事的嘲讽也只能假装视而不见。这简直是悲哀。心中的痛苦只能埋藏得更深。而对于家庭呢,只能说是出于爱。母亲和妻子都十分爱他,他也因此爱她们。她们互相攻击,他却处于维系家庭而把压力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要知道,贫穷的家庭更加吃不住这等矛盾。双重的痛苦加之于心而不能言之,他只学会了借酒、借梦境来派遣和抒发不快。要知道这种无私的爱是何等伟大,然而它在那个社会中竟无生息之地。

他反而并非懦弱的人。同学唐柏青、同事钟又安相继死去、妻子又写信说离开自己,他的心理防线就这样一道道地被打破,然而他最终并未放弃生的希望。当母亲说到死时,他悲愤地说:“我们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为什么我们不该活呢?”这是正义的勇士在向不公的世界抗争啊,这种生活的欲望怎能同“懦弱”挂钩呢? 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在要求着公平,悲愤地抗争着现实的命运。

就连孩童也被恶寒所拘。小宣的麻木冷漠和少言寡语的过度成熟及病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个社会不仅毁灭了人才、毁灭了梦想,还毁灭了最朴实的爱。不准爱和梦想进入,焉得不寒,又焉得不黑暗?寒夜就是那个社会。寒夜,是指一种生理上的寒冷与黑暗,更指精神上的苦闷和无助,同时还是一个用冷酷无穷无尽地折磨人的时代。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他认识‘将来’,‘将来’像一张凶恶的鬼脸,有着两排可怕的白牙”。时代的可怕和黑暗,让人不相信将来。书的最后只有难明长夜:“她需要温暖”。这怎么不是那时每个真正的人的心声呢?

文中的现象是值得审视的,其悲中之愤,正如发硎之剑,直刺社会、直刺人心。这是读书人的血泪史,又何不是每个贫民的悲哀呢?那个“炒米糖开水”的冰冷喊声数次在寒夜的最深处响起,不正在控诉着社会的非人道吗?

这一家人一开始总把不幸归乎日本侵略,于是数以“抗战胜利”自慰,及至抗战真的胜利了,他们有有何改观?只是汪死、母迁罢了。不幸在于何处呢?作者以胜利庆祝日与汪文宣之死同日来引导我们思考。

这本书的艺术方面有很大的特色。

首先是象征和隐喻。整个环境都作为了喻体。寒夜、老鼠、路、雾、雨、蜡烛、屋内的灯光和停电后的屋子、母亲卧房的门、红灯……都有一定的寓意。构成了整体的幽暗、昏黑、寒冷、凄怆、孤寂、迷茫的色彩。象征了社会的难以捉摸和冷酷、可畏。

梦境作为象征者,有预兆和谶语的色彩。比如汪文宣做的第一个梦,梦到妻子和母亲矛盾的极端凸显,再如后来梦到妻子离去等等。

其次是大量的心理描写。文章通过景物移情、心理独白、人物书信、人物感官上的刺激和梦境来显示其心理活动,甚至大段故事情节都在意识流动中展开。而心理描写的主要对象又在他和妻子之间跳跃。从而剖析了二人的矛盾和联系。尤其是感官和梦境,使得情感更加真实和打动人心,用英语中的一个词形容较好:empathetic。如他的病痛和心理负担二者的表现,就主要以感官和梦境为媒介。最典型的莫过于唐柏青之死和钟又安之死了。对于唐柏青的死,作者并未作正面描写,而是以现场汪文宣的感官刺激为支点进行表现,有适当转换为半知视角的感觉。先是声音“轰隆隆”,接着是尖叫,接着是眼前的模糊,之后是“仿佛”的猜测,之后便宕开一笔,转向人群。看似不连贯的片段组合成一个通过想象即可完整还原的场景,同时景象本身的破碎感又加重了情感上的恐怖、悲恸。然而对这种悲痛,作者并不仅限于现场的描绘。后来汪便生病了,脑中时时出现的幻象不断敲打着汪,也不断刺激着读者的心。这同时也为其噩梦创造了氛围。以致他分不清梦与醒。他的回避的态度可见于此。再说钟又安的死。没有直接描写,只是间接地通过同事的传言得知。这又突出了人际关系的冷漠。汪在钟的葬礼上把花圈上的名字看成自己的,正是一种幻觉,显示了深深的畏惧。

在结构上,又有双线的意味。一条是抗战,一条是汪文宣调整家庭和工作矛盾。开始二者处于平行状态,后来二者有了极大的冲突,这种整体结构上的冲突显得尤其剧烈。在浪尖之上,主人公死去。悲剧性在此得到升华。胜利、死亡,一喜一悲,发人深省。

所有的事情都不该发生,但悲剧却在一个没有抢过人,偷过人,害过人的忠厚知识分子身上。同时这不是个例,包括唐、钟、汪母、树生在内的所有正直肯干的诚实的知识分子以致千万贫苦百姓,都冻死在、或挣扎在、或即将惨死在这寒夜。这就是寒夜,其中生活的人,需要温暖。

《寒夜》读后感范文5篇(五)

《寒夜》是巴金解放前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虽然穿着厚厚的衣服,但是仍然感到寒冷。巴金写《寒夜》是为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是为了”宣判旧社会、旧制度的死刑“。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 ”乡村化、家庭化“ 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川银行当”花瓶“。汪文宣的老母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特赶来操持家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很不和,汪文宣一直夹在中间受气,不久又患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最后曾树生跟随一位年轻的银行经理乘飞机去了兰州,而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只好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明老家。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八年抗战时期的事,可我仍然觉的他是如此真切,仿佛是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常常发生的事情一样。现在社会的医学已经很发达了,再也不会有人因隐患肺病、霍乱、痨病而死去了。在现实社会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因贫穷,因善良,因无能而向汪文轩一样的人,妻离子散,最终走向毁灭的地步。

汪母是一个尤其另人同情的不幸人物。年轻守寡,守着孤儿寡孙度日,仅有的爱全部都给了他们,甚至不能允许别人分享,包括儿子的妻子以及孙子的母亲,总是吵吵闹闹的。她的爱表现得无微不至,却也是独断专行,因此也是制造这个家庭悲剧的核心人物。我可以理她解作为母亲的苦心亦同情其不幸的身世,但是却无法接受她对于儿子和孙子的爱的偏执。就是这份爱,才导致了事情的悲剧。”树生“是一个思想比较开放,不甘心于现状,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她为了解决温饱不得不当”花瓶“,她追求婚姻自由却不得不面对婆婆的絮叨,这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的特点,虽然懂得走出,但是在经济上却没有独立,显得很彷徨、无助、是一位值得同情的女性。而”我“夹在她们之中,让我倍受煎熬,使我变的软弱、无计可施、隐忍,最终让我病魔缠身。这三位主人公就是生活在充满了苦难的日子里,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不能够获得幸福的日子。个人悲剧的产生和时代的悲剧密不可分,和个人性格的矛盾密不可分。每个人不可能完全逃离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小说反映的人物悲剧带有那个时代的普遍性。

小说借 ” 文宣 “ 的嘴巴反复说过 ” 我做过什么错事呢?我一个安分的老好人!为什么我该接受这惩罚? “” 文宣 “ 最终以无声的呐喊 ” 要求公平,他能够在哪里找到公平呢?他不能够喊出他的悲愤,他必须沉默的死去。 “ 小说最后这样描写宣的离世。 ” 最后他断气时,眼睛半睁着,眼珠往上翻,口张开,好象还在向谁要求公平。这样的描写更渲染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描写 “ 文宣 ” 的性格时,用了无数的梦境来衬托他的无助矛盾的心理,还有反复的自言自语甚至害怕发出的声音都形象的把 “ 文宣 ” 这个人物呈现再我的面前。 他怀着一个模糊的渴望,想找一个使他忘记一切的地方,或者干脆毁灭自己。痛苦的担子太重了,他的肩头挑不起。他受不了零碎的宰割和没有终止的煎熬。他宁愿来一个痛痛快快的了结。 “ 文宣 ” 最终的绝望来自于对生命苦难的无法承受,从精神到肉体都渴望摆脱。

家庭是永远的港湾,可惜风雨飘摇的世界里,一个小小的港湾同样不能躲避风浪的侵袭。这就是我对于巴金老人的长篇小说《寒夜》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