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

2020年12月09日18:02:30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1

在这个暮春的午后,窗外呼啸着如鬼哭狼嚎一般的风声,伴随着室内时断时续的打印机声,让人的心情格外烦躁;我们财务部开始了本周的读书时间。

现在这个纷繁浮躁的社会,人们大多数都已经习惯了如速食面一般的快速阅读,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之为阅读,只能叫浏览。电脑、手机、平板、电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工具让人们有了可以快速获得信息的途径,但是伴随着这种快速的浏览,我们浏览了什么,百度、新闻,爆料,美女、奇闻异事诸多种种,最后得到了什么,恐怕诸多种种都如神马浮云,尘埃落定之后我们脑海里留下了什么……

这次我们采用了以往不一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每个人的朗读来大家共同学习,你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倾听同事的诵读,如果工作告一段落也可以停下专心听。“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随着诗仙李白的这段清远寂寥的诗,开始了婵婵开场的分享,正在ERP条码里逡巡的我,原本以为唤醒内在的智慧是一本教条式的人生教义,随着婵婵那清脆的朗读,感觉有点像跟随着徐霞客在高山森林畔游弋。“小心你所要求的,你很可能会如愿以偿。”这句话很像魔法师的开场白,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我们自导自演的魔法。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会去做什么样的努力,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恐惧、困惑、忧虑、困难这些时刻充斥着我们的心灵,如何才能拥有黄金般的自由、清明、宁静和喜悦。如何在现实艰困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伴随着王梅磁性的声音开始了寻找中庸之道—平衡法则的学习,感觉这一章和我们每周晨读的德道经不谋而合,身处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很难能做到独善其身、心平气和,正如书中所言,渴望和执着,牵引你向前,恐惧、抗拒和逃避,则让你后退。任何一种极端的形式,都会使你偏离平衡。失去衡量各方价值的机会。我们向来所习惯感知的情绪,不论是在身体或心理层面,即使是焦虑或极端的不平衡,对我们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都是“正常”的感受。因为你习惯了你习以为常的状态和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要改变习惯会觉得困难。真正的了解是做和行动,而不是口中的了解。“但是没有人说你一定要让生命这么困难,如果你注意到离树的距离太远,那就走近它,“这句话提醒我们,给自己一步一步的设定可行性大的小目标,在不断的自我平衡中,可以使我们在小小的成功感里逐渐的离我们的大目标越来越近。

在我朗读“取回我们的力量—选择法则的时候,我刻意的的运用了平衡法则,平常我说话的语速过快,过于急躁,分享这章的时候我有意的放慢了语速,感觉很明显,舒缓的阅读,让人没有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算是自身一次小小的平衡矫正了。正如我们无法控制所有的境遇;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临事物时的反应,我们命运的大部分是由现在的选择所决定的。不论生命给了你什么,你都可以选择要如何在内心响应。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认知到—每一个行动或不行动,都有其影响和结果,而你愿意接受这些结果,这个意愿便给了你力量和自由去选择你是谁,你在哪里,你要做什么。你可以抗拒,可以怨叹命运;或是,选择面对和拥抱,让生命无限延展。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丰富生命的厚度。周师按部就班—过程法则的分享,让我收获了这段醍醐灌顶的话:“面对生命,要学习一次专注于一件事,直到做对了为止;先将可以稍后再做的搁在一边,依事情的轻重缓急行事,凡事循序渐进。当你学会了整合纪律和耐心,它们便成为你不屈不挠,实践梦想的利器。热忱为你的步伐定下基调,但只有坚持和努力不懈,才能达到目标。过程、耐心和坚持,是通往任何目的地的门户。”

伴随着一章一章的朗读学习,我的心逐渐的平复下来,进入了一种神清气爽的状态,阅读真的有让人平静的力量。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只要我在身边,女儿总是让我给她读书,不管是漫画绘本还是杨红樱的童话小说,她总是喜欢让我给她读,在郑州总是失眠的我,晚上在给女儿读书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就瞌睡了,每次都是她摇摇我说,妈妈你还没有给我读完呢,怎么又睡着了。我的朗读给了女儿喜悦,也给了我自己心灵的平静。

经过今天的读书时间,就我自己而言,朗读出来的印象还是最为深刻的,除过小说以外,这种学习型和学术性的书籍相对来说要枯燥一些,单纯的看,浮光掠影,一是印象不深刻,二是容易抛锚。朗读的过程也是也伴随着思考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产生一些形象性的思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章一节,能对一段话,一句话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共鸣都是我们的得到,对于我们来说最美妙的琴音就是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的那支曲子,我在学习,我在期待唤醒我内在的智慧。借用我喜欢的这句话作为结束语,知道和做到并不是同一件事,为了要活在当下,拥有现在,你必须投入此时此地,记得你在哪里和你所在的时刻,然后你就会明白你是谁。当下教导我们:你今天所做的非常重要,因为你是在用生命的一天交换。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2

以下是书中摘录的一些片段:

除非你体认到你有说“不”的力量,否则你不可能真正的说“好”。

当下教导为我们,你今天所做的非常重要,因为你是在用生命的一天交换。

你选择看的方向,决定了你所看到的事物,而你所选择往哪个方向看,决定于你希望看到什么。举例来说,如果你相信“不能信任人”,就会透过这片希望的滤镜观看这个世界,然后发现许多支持这个想法的证据。你的信念影响你的选择、你走的方向,甚至你遇到的朋友、对手和命运。

我们人类,就像核桃壳:如果硬是要再不对的时间打开,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一旦成熟,你只要在正确的地方轻轻一拍,很容易就敲开了。

臣服是谦逊的行为,是认知到生命的神秘与深不可测。

我们以独立,有着各自不同命运的个体身份,出现在地球上。但就象每一颗分离的雨水都是海洋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也是意识海洋——神的身体的一部分。在我们同属一个家族的最高真理中,找到爱和内在的宁静。

当你开始透过一体的眼睛去看朋友、敌人、所爱的人和陌生人,所有的为难、困境和冲突都化解了,所有的伤口都愈合了,所有的矛盾都因为这基本的真理而解开。

当我们听到或读到一些话时,由于我们还不具备一定的修行,往往对那些话毫不在意,甚至觉得那些话都是无稽之谈,可笑透顶,因而那些话在当时根本不能触动我们,以至丝毫不能给我们任何启示。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你经历了许多,思考过许多,再次听到或读到那些话时,你会象平地起惊雷一样,为之一振,如同在你心灵的深处,射进一道美丽的阳光,驱散那多年的乌云,为你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

正如书中提到的那个核桃壳一样,当我们的思想尚未成熟的时候,被青涩的皮包裹着,如果硬要砸开,里面其实什么也没有,而且会溅一身污渍,而被砸的核桃也很痛苦。瓜熟蒂落,你甚至不需要轻轻一拍,就可以享受美味的果实。

有些话,你可以和别人说,但不能指望别人懂。动静有时,万物合一。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3

身心灵是生命存在的方式,要亲近滋养心灵、开发智慧的方法,以获得更优质的生命。

当身一体的成长开始衰退,当智力的开发抵达顶峰,人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困惑或者无聊,这是每一个寻求更好人生的人追求灵一性一生活的起点。

灵一性一生活,与信仰和宗教没有必然联系,只要你全然承担起自己的生命,对一切遇见和感知负起责任,然后,按照身心灵生长的规律,遵守几条朴实的心灵法则。身心之外,“灵”作为生命的一部分一直和你在一起,只是它隐藏在欲一望之中,不那么容易被发现。

《唤醒内在的智慧》就是一本帮助我们发现并唤醒内在智慧的书。丹。米尔曼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他用文学的方法表达了哲学甚至“生命灵学”的智慧。

“什么是你从生活中所学到的最重要的生命本质?”悬念就此产生。他的回答是时间和经验给了他“心灵法则”。这些法则是什么呢?他去离家不远的山野间散步,遇见一位优雅、慈悲、具同理心的女一性一,她用各种“教学”方法,(如:变成一只猫、故意掉到山崖里)可谓是:言传身教,寓教于行,让他知道人生的智慧,还有获得这些智慧的原则。而这些智慧,其实就像深秋的核桃的果实,要成熟之后,在合适的契机,一敲而已。

这些原则复杂么?不,一点也不。书中一共有12条“心灵”法则,关于身心平衡,关于时间、关于行动、关于人是之一不是唯一等等,非常质朴,却挑战我们固有的思维。智慧不是有非A即B的选择题,而是一种在特定机遇中做出最好选择的能力,是一种觉察环境与内心的方法。智慧是活在当下,是对万事万物的同理心,是慈悲,是对自己的信心。智慧是让心智不断成熟的能量。

这些原则看起来一点也不难,也很容易让读者认同,不过,如果仅仅读了书,知道了法则,作为知识储备,那么,真是莫大的遗憾。在我看来,这是一本智慧人生的一操一作手册,在故事的外壳里,藏着一步一步迈向智慧生命的秘笈,秘笈的背面,是幸福。幸福,是人对生命品质的终极追求,是人对有限今生的重要责任。为了幸福——这些秘笈,尽管很可能你已经知道,它们一直在你的生命里,值得你致力践行。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4

昨日午后在江边散步,注视着水中轻轻摆动的水草,觉得心绪也平静下来了,突然想到书中的平衡法则,能像水草这样与环境轻轻相和,不就是平衡吗?让自己融入环境,开放轻松的态度进入各种人群圈子,接受这个不完美和自己不一样的世界,欣赏这个世界中种种,让自己的言行适切合宜,透过内在的平衡,找到内心的清明和宁静。 (平衡法则)

以前我在不熟悉的环境会不自觉紧张,现在知道是我不平衡的表现,现在的我不会这样拘谨了,也不去揣测别人的想法,我认为既然我进入这个环境,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当事人,这个环境的气氛和能量场会因为我的加入而有所变动,轻松快乐还是抗拒紧张决定权都在于我,永远记得我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力量,我有不忍受的自由,正是这样的想法让我不再对即将来临的事情产生担忧。我现在能热情的参与其中,不去想未发生的任何可能带来焦虑的事情。作为当事人,我在其中的一份责任感告诉我,这段时间如果不愉快,我是要负责的。所以我只能坚定的相信现在就是好时光,此时此刻我在这里是有原因的,没发现的话就放大我的好奇心,或者静下心来去听,真像爱丽丝进入兔子洞一样觉得是乐趣。首先是使自己融入环境,有景融境,有人融情,其次是要把自己的正面能量传出去,因为我信任在我的心智无法触及之处,神依着更高的意念行事,这种感知到的慈爱和神秘智慧,让我有这样的信心去相信好的在后面。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5

《唤醒内在的智慧》我记的我看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的时候,就看过这本书的推荐,应该是张德芬推荐的吧。买了好久的书,翻开的时候似乎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整体架构和叙事方式,当真是和《遇见未知的自己》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这本书总的感觉,在阅读的时候会有很强的认同,很多东西的表达,虽说是似曾相识,但是,还是能引起强烈的认同感的。比如:

对于值得追求的目标,我们必须付出努力,愿意为它冒险牺牲。面对困难时,你必须在恐惧和疑虑中坚持;你必须靠向你的内在资源,变成比以往更坚强的人。每个新挑战都代表一个开始和启蒙;你会遇到令人沮丧、丧失意志的情况但你会克服种种困难、挫折和令人满门的事物,然后发现自己的潜力与本质。—P037

不要只是一再斟酌、犹豫或怀疑自己的想法;不要质疑你的方向,也不要依赖他人告诉你什么该做或不该做。去追随那些吸引你、激励你、启发你的方向——朝那些触及心灵的事物。问你自己,什么样的目标值得你在时间的过程中承诺、付出努力和牺牲。—P038

世上能肯定的事的确没几件。但是,人们真的很少失败——他们只是停止了尝试。—P040

享受你生命中的每个季节。耐心地准备土壤、播种,然后耕耘,辛劳的付出会有丰收的成果。接受好运与不幸、顺境与困厄,就如接受季节的转换般自然。享受冬天冰雪的美丽和夏日的燠热,因为很快地,每个季节,每一天,每一刻都将成为历史,而一摸一样的时刻不会再有。因此,与其在冬天的凛冽冷风中渴望夏天的温暖,或者在闷热的酷暑期盼凉爽的微风,何不尽情拥抱每个季节的礼物?让自己与实践的转换和循环一致,驾驭变化如同船舶乘浪而行。—P107

励志的东西有很多,但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一句:人们真的很少失败——只是他们停止了尝试。这好像老祖宗的那个“浅尝辄止”我们努力过,面对失败,会轻易放弃。然后心安理得的告诉自己,我努力,还是失败了,那么,就这样吧。我们总会这样的规劝自己,这样的放过自己。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主旨是说:当你说尽力了的时候,问问你的心,你真的尽力了吗?事实上:很多时候,尽力,是我们原谅自己的托词。

《唤醒内在的智慧》梳理了12条行为法则分别是:寻找中庸之道【平衡法则】、取回我们的力量【选择法则】、按部就班【过程法则】、活在当下【现在法则】、唤醒悲悯【慈悲法则】、信任你的心【信心法则】、扩展我们的实相【期望法则】、活出真实的自我【诚实法则】、实践生命【行动法则】、随自然之歌起舞【循环法则】、拥抱更高的神圣意志【臣服法则】、记得我们与万物的联系【合一法则】。仔细读来,都是简单而浅显的道理,然而也是这样的简单和浅显的道理,是生活中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真谛。

我们都活在这个圆融的世界里,每天都在各种生活角色之中平衡着:工作、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我们喜欢的不喜欢的却都是我们必须扮演的角色里,我们我们演绎这生活,平衡着各种角色,也平衡着内心的自己和社会化的.自我。我们选择,然后践行我们的选择,不可能没有遗憾和后悔,但是,我们必须带着遗憾和后悔继续前行,事实上没有哪一种选择是标准答案,我们只是在众多的选择中,找到一个我们相对更容易接受和认可的路,然后走下去,就想书中提到的:

我们无法控制所有的境遇;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临事物时的反应。重新取回选择的力量,我们便找到了生存在世上的勇气。—P021

选择之后,就是按部就班的去完成,一步一步的走向我们的目标,不去看太远的东西,不去担忧过去,亦不忐忑未来,我们,只要做好每一个现在,享受每一个当下,满怀慈悯之心,爱他人,爱自己,用我们的信心和期待,诚实的践行我们的生命,我们应该能够看到物质自身的规律,不疾不徐的静观更替,遵循着最本源的规则,臣服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将自己与世界合一。

仔细想想,这本《唤醒内在的智慧》以及当下西方的这些心理研究,其实在几千年之前的孔孟之道中就有所体现,最古老的修身养性的书籍,应该是我们的《庄子》,最古老的励志启蒙书籍,应该是我们的《论语》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真心为叹服与我们的华夏文化,真心的,为祖国骄傲。

很多时候,读通了华夏文化,便能读透整个世界。

依然,感谢这次阅读,每次一读书,都有收获,我喜欢,这样的感觉。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6

好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书了,第一次看到这本书,就很喜欢,封皮很精美,蓝色给人很舒心的感觉。

刚开始看到目录和作者简介时,心里有一点抵触,因为对身心灵还没有概念;尤其是看到王季庆老师的推荐序——《智慧的明灯》,更有一种不知内里的无所适从感;但是因为张德芬老师亲笔推荐,又不忍释手。

带着疑惑开始进入正文,小说的模式很自然,文笔也很朴实,慢慢的被吸引了。然而,真正触及心灵的是作者在全书中娓娓道来的十二个法则,每一个法则都以故事的形式串连,行云流水中不乏真知灼见,沁人心脾,丝毫觉察不到光阴流转。

其中的选择、现在、慈悲、信心、诚实、合一法则让人难以忘怀。

米尔曼先生这样描述选择法则:“你不需做任何事,只要认知到——每一个行动或不行动,都有其影响和结果,而你愿意接受这些结果,这个意愿便给了你力量和自由去选择你是谁、你在哪里、你要做什么。”一切选择都掌握在我们手中,只要你愿意。

而讲到现在法则时,他用一只猫详细阐述道:“不论什么时候,你的问题和烦恼都和过去或未来有关;你等于是在现在这一刻延续了你的问题,你给了它们注意力和能量,让它们在你脑里居住。”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像一只猫那样——永远专注于现在,当下这个时刻。

在慈悲这一章,米尔曼先生用简单的故事彻底触动了我的心灵:“就如你能从白鹭学习平衡,向猫学习现在法则,你也可以跟地球学习慈悲法则。我们人类蹂躏、践踏她的皮肤,我们砍伐、燃烧她的树林,我们剥削她丰富的宝藏,只顾自己的利益,却从未想过要得到她的同意或向她表达感谢。”“如果地球能原谅你的错误,你为什么不能宽恕自己,并给予他人同样的悲悯?”宽恕不仅是对自己,对别人更要宽容。

听过很多关于信心的说法,但是看到这本书时,突然发现原来自然界最美的信心是这样的不可思议:“在自然界中,花是最细致与柔弱的生命形态之一。一朵花的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一个大意的脚步、一个干燥的冬天、一次倾盆大雨,都对盛开的花朵有决定性的生死影响。然而,每天早上,它依然美丽的绽放。”一朵花尚且如此,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失去自己的信心呢?

而在诚实法则里,作者引导我们对自己诚实:“直到我们能接受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我们所希望或伪装的假象,我们才算真正地对自我诚实。”这句话一直回想在脑海,我对自己诚实了吗?

在最后一章里,米尔曼先生讲述了人类最神秘也是最为终极的合一法则:“当你透过一体的眼睛去看朋友、敌人、所爱的人和陌生人,所有的为难、困境和冲突都化解了,所有的伤口都治愈了,所有的矛盾都因这基本的真理而解开。”看到这里,眼前呈现的是萨顶顶那首《万物生》的画面,是呀,万物皆为一体,如同中国的太极,天地乾坤,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真正意识到这点,所有的一切才能化解。

自从第一次看完,每当有困惑时,总还记着拿起来翻看一下,总会让自己找回平和。在此分享给每一位有缘认识的朋友,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丝慰藉和温暖。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7

在这个暮春的午后,窗外呼啸着如鬼哭狼嚎一般的风声,伴随着室内时断时续的打印机声,让人的心情格外烦躁;我们财务部开始了本周的读书时间。

现在这个纷繁浮躁的社会,人们大多数都已经习惯了如速食面一般的快速阅读,实际上已经不能称之为阅读,只能叫浏览。电脑、手机、平板、电视各种各样的现代化工具让人们有了可以快速获得信息的途径,但是伴随着这种快速的浏览,我们浏览了什么,百度、新闻,爆料,美一女、奇闻异事诸多种种,最后得到了什么,恐怕诸多种种都如神马浮云,尘埃落定之后我们脑海里留下了什么……

这次我们采用了以往不一样的学习方式,通过每个人的朗读来大家共同学习,你可以在工作的同时倾听同事的诵读,如果工作告一段落也可以停下专心听。“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随着诗仙李白的这段清远寂寥的诗,开始了婵婵开场的分享,正在ERP条码里逡巡的我,原本以为唤醒内在的智慧是一本教条式的人生教义,随着婵婵那清脆的朗读,感觉有点像跟随着徐霞客在高山森林畔游弋。“小心你所要求的,你很可能会如愿以偿。”这句话很像魔法师的开场白,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场我们自导自演的魔法。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会去做什么样的努力,做了什么样的努力,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恐惧、困惑、忧虑、困难这些时刻充斥着我们的心灵,如何才能拥有黄金般的自一由、清明、宁静和喜悦。如何在现实艰困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伴随着王梅磁一性一的声音开始了寻找中庸之道—平衡法则的学习,感觉这一章和我们每周晨读的德道经不谋而合,身处这个浮躁的社会,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凡夫俗子很难能做到独善其身、心平气和,正如书中所言,渴望和执着,牵引你向前,恐惧、抗拒和逃避,则让你后退。任何一种极端的形式,都会使你偏离平衡。失去衡量各方价值的机会。我们向来所习惯感知的情绪,不论是在身一体或心理层面,即使是焦虑或极端的不平衡,对我们来说,都已经习以为常,都是“正常”的感受。因为你习惯了你习以为常的状态和行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要改变习惯会觉得困难。真正的了解是做和行动,而不是口中的了解。“但是没有人说你一定要让生命这么困难,如果你注意到离树的距离太远,那就走近它,“这句话提醒我们,给自己一步一步的设定可行一性一大的小目标,在不断的自我平衡中,可以使我们在小小的成功感里逐渐的离我们的大目标越来越近。

在我朗读“取回我们的力量—选择法则的时候,我刻意的的运用了平衡法则,平常我说话的语速过快,过于急躁,分享这章的时候我有意的放慢了语速,感觉很明显,舒缓的阅读,让人没有那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算是自身一次小小的平衡矫正了。正如我们无法控制所有的境遇;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临事物时的反应,我们命运的大部分是由现在的选择所决定的。不论生命给了你什么,你都可以选择要如何在内心响应。你不需要做任何事,只要认知到—每一个行动或不行动,都有其影响和结果,而你愿意接受这些结果,这个意愿便给了你力量和自一由去选择你是谁,你在哪里,你要做什么。你可以抗拒,可以怨叹命运;或是,选择面对和拥抱,让生命无限延展。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丰富生命的厚度。周师按部就班—过程法则的分享,让我收获了这段醍醐灌顶的话:“面对生命,要学习一次专注于一件事,直到做对了为止;先将可以稍后再做的搁在一边,依事情的轻重缓急行一事,凡事循序渐进。当你学会了整合纪律和耐心,它们便成为你不屈不挠,实践梦想的利器。热忱为你的步伐定下基调,但只有坚持和努力不懈,才能达到目标。过程、耐心和坚持,是通往任何目的地的门户。”

伴随着一章一章的朗读学习,我的心逐渐的平复下来,进入了一种神清气爽的状态,阅读真的有让人平静的力量。我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只要我在身边,女儿总是让我给她读书,不管是漫画绘本还是杨红樱的童话小说,她总是喜欢让我给她读,在郑州总是失眠的我,晚上在给女儿读书的时候总是不知不觉就瞌睡了,每次都是她摇摇我说,一妈一一妈一你还没有给我读完呢,怎么又睡着了。我的朗读给了女儿喜悦,也给了我自己心灵的平静。

经过今天的读书时间,就我自己而言,朗读出来的印象还是最为深刻的,除过小说以外,这种学习型和学术一性一的书籍相对来说要枯燥一些,单纯的看,浮光掠影,一是印象不深刻,二是容易抛锚。朗读的过程也是也伴随着思考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产生一些形象一性一的思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章一节,能对一段话,一句话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共鸣都是我们的得到,对于我们来说最美妙的琴音就是引起我们心灵共鸣的那支曲子,我在学习,我在期待唤醒我内在的智慧。借用我喜欢的这句话作为结束语,知道和做到并不是同一件事,为了要活在当下,拥有现在,你必须投入此时此地,记得你在哪里和你所在的时刻,然后你就会明白你是谁。当下教导我们:你今天所做的非常重要,因为你是在用生命的一天交换。

唤醒内在的智慧读后感8

一个月,完成了<唤醒内在的智慧> 这本书,很喜欢读书会的形式,不仅因为有美食,重要的是可以吸收到不一样的角度对这本书的理解。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但我们的意识又是一个整体。所以越来越喜欢团体的活动。或许是因为现在的职业,没有了特定的组织,所以更需要参加不同的社团。

很欢喜,因为读书会,认识了一群很开朗的主妇们。还因为书友,又认识了跳排舞蹈的太太们。我的业余生活也丰富了起来,不然没课只能呆在家里看书,因为我的老朋友们都在上班。

回到《唤醒内在的智慧》这本书,让我最深的感受是,要学会拥抱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还有就是要有耐性的智慧,懂得什么时候该安静,什么时候需要爆发。一切要顺其自然,顺势而为,也明白了老子的无为而为。

又一本身心灵的书,联系起最近同修的大方等如来藏经,意义都是一样的。人生来都是智慧善良的,只不过因为社会的浸染,我们纯净的心灵被深深宝裹起来。每个人都有一颗慈悲心,只是像宝藏一样,深深埋在土里,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开发。经书也好,佛法也好,身心灵的书籍也好,都是帮助我们开发自己潜能的一把钥匙。

如果没有接触过身心灵的朋友,很建议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