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朝自公元1127年宋高宗康王赵构称帝始,至1279年陆秀夫携宋怀宗赵昺崖山跳海殉国止,历152年,前遭金国蹂躏,后被蒙古亡国,历代皇帝可谓苟且偷生,多灾多难,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屈辱的一页。可是少有人知的是,在南宋建国初期,还曾出现过一位乳臭未干、年仅三岁的小皇帝,可惜他屁股还未坐热,在位仅28天后竟因受惊吓而撒手人寰,他就是被后世称为宋简宗的赵旉(赵构之子)。
说起赵旉得以称帝,还要从当时发生的“苗刘兵变”说起。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暴发,宋徽宗、钦宗二帝被金国所俘,北宋王朝正式宣告灭亡,史称“靖康之耻”。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响应国家抗金情绪,即位于宋金前线的应天府(今商丘),是为宋高宗。时隔不久,昏庸软弱、被金军吓破胆的赵构一路溃败至临安,建立了南宋小朝廷。他不思收复中原,却一意享乐,宠幸内侍省押班康履、王渊等宦官,赵构甚至下诏:“新除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免进呈书押本院公事 ”,即允许王渊掌管枢密院事务时,可不必呈书报奏皇帝。康履、王渊等人作威作福、横征暴敛、大发国难之财,引起了当时护卫临安的守将扈从统制苗傅和威州刺史刘正彦等人的强烈不满。
网络配图
1129年3月26日,正值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苗傅和刘正彦设下埋伏,命令士兵在王渊退朝时将其拖下马,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亲手将其杀死,随后高喊“苗傅不负国,只为天下除害”,率军进围皇宫,兵临城下。惊慌失措的赵构得到叛乱的消息后,哆哆嗦嗦登上城楼,试图招抚苗、刘二人投降,在这二人的要求下,他当场宣布任命苗傅为承宣使及御营都统制,刘正彦为观察使及御营副都统制,其他军士一律无罪,并将康履用竹篮垂吊下城交给叛军,恶贯满盈的康履马上遭到了叛军腰斩。苗、刘等人并不满足,害怕事后遭到宋高宗的报复,又在城下指出赵构的帝位来路不正,逼迫赵构退位,请求由隆佑太后(北宋末代皇帝宋哲宗的皇后孟氏)来垂帘听政,策立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万般无奈的赵构只好答应,当时天气寒冷,赵构坐在城楼没有被褥的竹椅上,派人去请太后时,楹立一侧而不肯就坐,百官请他上坐,他则表示“我已经不配坐这个座位了”。
“傅等言必立皇太子,太后力拒之。帝闻事急,诏禅位元子,太后垂帘听政。”(《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 )。赵构下诏逊位,并派大臣朱胜非下城宣读诏书。宣诏完毕,叛军随即退去,喧闹于市集,并大叫“天下太平了!”。垂帘听政的隆佑太后假意答应了苗、刘叛军的要求,立赵旉(也作赵敷)为帝,改年号为明受,是为宋简宗。当天赵构就被押前往显忠寺,尊为“睿圣仁孝皇帝”,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苗、傅等还派人前往探查,担心赵构多留内侍。
网络配图
“太后从之,每见傅等,曲加慰抚,傅等皆喜,韩世忠妻梁氏在傅军中,胜非以计脱之,太后召见,勉令世忠速来,以清岩陛”(《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孟太后一面好言好语稳住苗、刘二位叛将,一面又私下派当时身在叛军营中的大将韩世忠之妻梁红玉送达勤王诏书出城,要求当时身在外地的韩世忠、张浚等武将起兵勤王。当勤王的大军赶到杭州时,苗、刘二将惊恐万分,叛军很快土崩瓦解。由于宋高宗还在苗、刘二将的控制中,孟太后担心二人危急关头做出对高宗不利的事,于是孟太后出面,请求高宗赐给他们“不死”铁券,狡猾的赵构知道苗、刘两人学识不高,在铁券上写下了“除大逆外,余皆不论”。 4月20日,“太后下诏还政,皇帝复大位”,赵构还宫后,仅仅在位28天的赵旉又被重新恢复为皇太子。
就这样,一场仅仅持续了不到一个月的军营兵变以失败告终。恼羞成怒的宋高宗秋后算账,将苗傅、刘正彦两人寸磔于闹市而死。
网络配图
再看那位尚还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宋简宗,在懵懂之中被推上皇位,还未出满月就被打回原形,犹如南柯一梦,着实令人可笑。宋高宗复辟继位不久,噩耗传来,“太子立,属疾,宫人误蹴地上金炉有声,太子惊悸,疾转剧,薨,谥元懿” (《宋史•卷二百四十六•列传第五》),赵旉在从扬州回到临安的途中发了高烧,一个宫女走路不小心绊到了地上的炉子,发出巨响,竟将赵旉吓死,时年仅三岁。唯一的爱子突然早逝,让宋高宗和赵旉的生母潘贤妃痛不欲生,哭了整整三天,高宗一怒之下将随待赵旉的宫女一并处死,并追封赵旉为“元懿太子”。
宋高宗从此一生无子,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于公元1162年六月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这也算是上天对他在位期间对金屈膝投降,昏庸无道、重用秦桧,迫害打击抗金将领岳飞等的报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