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朝时,敬敏皇贵妃(皇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生母)于康熙三十八年七月逝,康熙帝对这个妃子很是宠爱,便特谕旨打开景陵地宫大门。开了清代帝陵先入葬皇贵妃的先例。按清朝门顺治便有的规定,皇后先死,或者皇后虽然死在皇帝之后,但皇帝梓宫尚未入葬时,可以与皇帝合葬在同一陵寝的地宫内,皇帝生前喜欢的妃子也可以合葬。但如果皇帝先死了,入葬地宫,石门已封闭,皇后后死,就要在皇帝陵旁另建山陵,奉安皇后梓宫。在泰陵东北三华里处,建有泰东陵(因在泰陵之东而得名),这里葬着雍正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图片来源于网络
纽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是满洲镶黄旗族人,四品典仪官凌柱的女儿。13岁时成为雍正胤稹的侧福晋。—次,胤稹患重病,几乎丧命,钮祜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煎药,无不周到。胤稹病愈后,对她很感激,而且也十分钟爱。康熙五十年八月三十日,生皇子弘历。弘历聪明颖秀,深得祖父康熙喜爱,12岁时被祖父接到皇宫去读书,亲自教导抚养,并称赞弘历的福分要超过自己。胤稹登上帝位后,先封钮钻禄氏为熹妃,不久又晋封为熹贵妃。弘历在25岁那年果然即了帝位,年号乾隆,熹贵妃被封皇太后,乾隆帝将其视为国母,有言必遵。
乾隆在位期间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上五台山,—次巡幸中州,以及渴东陵,猎木兰,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与其左右不离,遇万寿节(太后的生日)必率王大臣行庆贺礼。宫有—幅藏画题为《嫠延干梵》图,画的就是1761年乾隆母亲70大寿时,乾隆皇帝在大正觉寺(今五塔寺)为母亲做寿的场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千名剌嘛被请来颂经祝寿,鼓铙齐鸣,经声如潮,场面极其宏大。据清东陵裕陵《裕陵神功圣德碑文》中记的乾隆皇帝“事孝圣宪皇后四十二年,晨昏问侍,扶掖安辇,极尊养之,隆祝厘让,善至于终身。”乾隆四十二年正月,86岁的太后去世,举国致哀,尊徽谥号定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蔓棋子豫孝圣宪皇后”23个字,葬于泰东陵。
在此之前,世宗雍正皇帝的梓宫,已经奉安到泰陵地宫了。乾隆特向皇太后请示,是否要按景陵之例,为她留个袝葬的地方。钮祜禄氏说,世宗宪皇帝的梓宫奉安地宫后,以永远肃静为对。若是我死了再把陵墓重新开动,安放棺椁,实在于心不安。应该按照西陵、孝东陵的例子,再建陵寝,不必在泰陵预留份位了。于是乾隆帝在乾隆二年开始兴建泰东陵,历时40年,至乾隆四十二年建成。营造期间,乾隆帝曾亲临现场验看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这样,在泰陵地宫关闭39年后,孝圣宪皇后葬入泰东陵。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泰东陵的主体建筑和泰陵差不多,只是规制略小—些,建筑形式是一样的,另外还栽植了—占松12500株。在泰东陵东南二华里处,建有泰妃园寝,也就是雍正帝妃嫔的墓葬群。在绿色琉璃瓦盖顶的围墙内,共有2l座宝顶,就是21个大小不一的坟头,从南向北分为三排,前排的最大,二排次之,三排最小,当然前排的显赫,是为尊葬,自右向左为丁妃武氏,齐妃李氏,纯懿皇贵妃耿氏,谦妃刘氏,懋妃末氏。二排是嫔和贵人,最后一排是清后宫八个等级最下等的常在、答应等人。园寝建筑有三孔石拱桥一座,朝房、班房、配殿各二座,隆恩门、隆恩殿、三座门各一座。没有方城、明楼等建筑。按规定配殿也不该建的,然而却建了,是个例外吧。很可能妃嫔之中有极受雍正宠爱或乾隆十分尊敬的人,否则不会有配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