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借东风”的故事。在曹操进攻荆州的时候,刘备、孙权两家结成了抗曹联盟。孙权的大将周瑜十分嫉妒刘备的军师诸葛亮的才能,想把他置于死地。于是周瑜让诸葛亮十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立下军令状,若误期造不出便以军法从事。诸葛亮巧妙地利用长江的大雾,在夜里用数十只绑满稻草人的船只,在曹营前击鼓呐喊。曹军用箭射击,结果全都射在稻草人身上,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便得箭十多万支。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诸葛亮又与周瑜共同制订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作法。几天之后,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了。诸葛亮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一句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但正史却是这样的:诸葛亮并没有参与赤壁之战,也没有呼风唤雨的能力,指挥赤壁之战的人是周瑜。东风是长江上的一种自然现象,长期在当地操练水军的周瑜和黄盖对什么时候起东风非常清楚。他们聪明地抓住了这一战机打败了曹军,此外周瑜心胸也非常宽广,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完全不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也有人说,诸葛亮借东风,虽然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很可能确有其事。谁都知道,每一场大战前夕,都得进行战前动员,目的是为了鼓舞士气。所以,孙刘两家在准备赤壁之战时,不能等到刮东南风后再进行战前动员。因此,为了能充分利用刮东南风的时间,必须在刮东南风之前,提前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而在这隆冬季节,老天爷通常刮的都是西北风,刮东南风却是一件十分稀罕的事情,这也难怪在周瑜明白了当时的气候状况后,急得直吐血。所以,知道什么时候刮东南风对于打败曹军来说十分重要。而东吴方面好像也没有在这方面能掐会算的人才,否则的话,吴国的史书早就让他留名青史了。所以只有“孔明借东风”这个情节的存在,一切才会显得顺理成章。因此,“孔明借东风”应该是确有其事的。
既然借东风之事是存在的,那么,在这隆冬季节有没有可能存在刮来南风的条件呢?在赤壁,严冬时节,最有可能刮东南风的时间段是冬至过后的两三天时间内。民谚有云:冬至一阳生。意思是说,冬季到了冬至那天,气候就会从极冷转暖,这样的气候变化导致刮东南风的可能性较大,所以,当赤壁之战这天夜里东南风大起,程昱叫曹操小心提防的时候,曹操哈哈大笑说:“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意思就是说:冬至一阳生,刮点东南风很正常,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见曹操的生活常识是很丰富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冬至的到来,并不是老天爷刮东南风的充分条件,也有可能不会刮东南风。因此诸葛亮早在登坛祭风之前,就给自己安排好了万一不刮东南风的退路,在其临行之前,吩咐鲁肃说:“子敬现在就回去帮助周公瑾调兵遣将,万一我没有借到东南风,你们到时候也不要怪我误了你们的大事。”所以,即使诸葛亮没有借到东南风,他也用不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也就是说,不管结果如何,诸葛亮借东风是一桩只赚不赔的买卖。
由此可以看出,诸葛亮上演借东风这出好戏,既不需要诸葛亮事先准确算出哪天能刮东南风,也不要求他具有呼风唤雨的特异功能,而只需他具有较丰富的生活常识,然后自己稍加运用就可以获得演出的圆满成功。在诸葛亮登坛不久后,还真的刮起了东南风,这实在是诸葛亮的好运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