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3年,春季,四川盆地万物回春,生机盎然。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永安城里却是人心惶惶,气氛压抑,因为蜀汉皇帝刘备的人生走到了尽头。
临终之前,刘备把远在成都的诸葛亮诏来托付后事。这一年,刘备62岁,诸葛亮42岁。作为一起打天下十几年的老战友,如今物是人非,即将天人永隔,两人都是不胜唏嘘。面对已经两鬓略苍的诸葛亮,刘备留下遗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短短两三句对话,在后世却成为历史谜案。许多人认为,刘备托孤,意在试探或牵制诸葛亮,更有甚者认为,刘备当时已经在宫里埋伏了刀斧手,一旦见诸葛亮意图不轨,刀斧手就会立刻冲出,让诸葛亮血溅五步。
有没有这种可能呢?探讨谜底,应该了解刘备托孤的背景。
刘备手下大致有四大势力:
元老派,指的是从刘备创业初期就追随他的老哥们儿,代表人物是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荆州派,指的是刘备居住在荆州,寄刘表篱下时,跟随他的势力集团,代表人物是诸葛亮、庞统、魏延等人;
东州派,这是刘璋的父亲刘焉当初在益州打天下的时候,追随他的创业元老,对于益州派来说,他们是外来户,代表人物是法正、李严、孟达等人;
益州派,指的是益州本地的名门大族和当地豪强,代表人物是黄权、彭羕、许靖、谯周等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备当初能够迅速抢下刘璋的码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耍了一手“以夷制夷”——刘璋治下的东州派和益州派矛盾很大,益州派本来是地头蛇,刘焉带领东州派到来之后,把他们压住了;刘焉的儿子刘璋比较弱,压不住场,益州派又反过来吞噬东州派;为了翻身,东州派又反过来依附刘备打压益州派。
对于这四大派别,刘备的政治策略是,坚决依靠元老派,紧密团结荆州派,尽量拉拢东州派,有选择地打压益州派。
夺取刘璋的地盘之后,刘备成立政权初期,有过短暂的发展期,尤其是关羽水淹七军、几乎迫使曹操迁都之时,蜀汉的势力更是如日中天。这段时间里,益州派虽然有所不满,但是无力反抗。然而好景不长,蜀汉的发展期只走了开头,局势就急转直下。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魏联手孙吴偷袭荆州,关羽兵败被斩。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刘备出兵伐吴,张飞在出征路上被部将刺杀。至此,元老派势力日暮西山。对于根基尚不稳定的蜀汉政权来说,中坚势力江河日下,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威胁。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可以说是一个转移国内矛盾、调动蜀汉一致对外的机会。于是,关羽和张飞暴亡之后,刘备调动大军,对孙吴发动了猛攻。然而,经过夷陵之战,刘备的希望落空了。在这次大战当中,刘备不但没有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来加强蜀国人的团结,反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败。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战后,荆州派受到重创,元气大伤;东州派虽然也受到创伤,但是实力犹存,没有遭到根本上的伤害;至于益州派,则成了势力最大的集团。且不说外患问题,仅仅内部的派系林立这一条,就够蜀汉喝一壶。这就是刘备托孤的背景。
刘备本人是个政治强人,一辈子经历过血雨腥风,从尸山血海里走过来,气场足够强大,能压住场,但遗憾的是——经过夷陵之战的打击,身心俱疲的刘皇叔已经气息奄奄。
自己死后,这个风雨飘摇的蜀汉该怎么办呢?这就是刘备托孤的时候考虑的主要问题。经过夷陵之战的创伤,蜀汉目前已经无力外斗,对内维护稳定才是第一位,而维持蜀汉内部稳定,燃眉之急就是解决派系争斗的问题。
三国是个军阀割据的乱世,一代创业、二代败家的短命鬼政权屡见不鲜。刘备在为创业奔波的漂泊岁月里,不停地投靠这个、依靠那个,这样的事例他见得太多了。比如,他曾经投靠过刘表,刘表一死,人亡政息;比如,他投靠过袁绍,袁绍一死,祸起萧墙;再比如最近的一次——他投靠过的刘璋就是个二世祖。而刘表、袁绍、刘璋的家业之所以及身而没,极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内斗。在吸取内斗教训这一方面,刘备可以说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
刘备去世时,刘禅才17岁,斗争经验不够,也不怎么聪明,刘备对这一点也心知肚明。显然,一旦蜀汉的内斗闹起来,刘禅是压不住场的。刘备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找一个气场够强的人,来震慑蠢蠢欲动的势力。
首先是益州派,这一派势力最大,也最不可靠。其次是东州派,这一派稍微可靠一些,但是他们的着眼点在于维护自身的派系利益,倾向于保守,向外发展的兴趣并不大,与刘备的意愿不符,全局观差一些。再次是元老派,这一派最可靠,但是已经接近消亡。
唯一的选择就是荆州派,以及荆州派的首脑诸葛亮。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打天下的宏伟规划就是他和诸葛亮共同制定的,对于蜀汉的路线方针,诸葛亮最能坚决执行,而且荆州派倾向于向外发展,与刘备志向相投。
换句话说,即使刘备去世了,他的精神也会依然活在诸葛亮的心里,死去的刘备就是活着的诸葛亮,活着的诸葛亮就是死去的刘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所以,刘备临终的时候必须给予诸葛亮足够的权威,以确立诸葛亮在实际上的领导地位,便于诸葛亮维持内部稳定,弹压蜀汉内部蠢蠢欲动的分裂势力,进而有利于向外发展。
除了诸葛亮,托孤大臣还有另外一个人——李严。
李严的身份比较特殊,既属于东州派,又与益州派有很大的交集。刘备把他和诸葛亮都作为托孤大臣,安抚的意图不言而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李严本来就在永安,而诸葛亮是特意从成都召来的,而且,刘备在托孤时只授予了诸葛亮绝对权威,没有给李严同样的待遇。刘备去世之后,诸葛亮的权威上升到了巅峰,“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李严也没有这样的待遇。因此,如果说刘备托孤时,确实有所忌惮,那么他忌惮的也不是跟他风雨同舟的老战友诸葛亮,而是有可能破坏统一战线的李严,以及李严背后错综复杂的东州派和益州派。
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情也证明,刘备的安排是正确的:一开始,李严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基本上能够和诸葛亮同舟共济,然而,随着时日迁移,李严就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试图破坏统一战线,挑拨诸葛亮效仿曹操,“受九锡,进爵为王”,用意也无非是为自己进一步操持权柄做铺垫,对此,诸葛亮毫不犹豫地拒绝,及时掐灭了有可能导致蜀汉分裂的苗头,维护了刘备在世时的既定方针。再往后,李严又做了几件傻事,终于被诸葛亮一举拿下。
关于李严,《江表传》里有一个很准确的评价:“用性深刻,苟利其身”,只为自己做打算,目无大局,过于看重个人利益。
李严被罢免之后,“常冀亮当自补复,策后人不能”,认为能够重新启用他的只有诸葛亮,此外再无他人。等到诸葛亮病死的消息传来,李严知道启用无望,不久郁郁而终。即使被诸葛亮拿下,他依然对诸葛亮寄予希望,这从侧面说明,他打心里对诸葛亮的公正还是很认可的。
用一个公正的人,压制一个过于看重个人利益和集团利益的人;用一个能坚持执行既定方针的人,压制一个路线有问题的人;用一个面面兼顾的人,压制一个目无全局的人,这也说明刘备有识人之明,深谋远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