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首辅乡试落榜 竟不是因为文章不好!

2020年08月01日00:43:05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湖北乡试在武昌举行,主持乡试的是湖光巡抚顾璘。顾璘是一代才子,自幼聪慧,21岁就中了进士,与同乡的陈沂、王韦并称“金陵三俊”,历史上说他“有知人鉴”,就是善于识人。这次主持考试,一个特殊的考生受到了他的特别关照,但关照的方式不是提拔,而是让他“落榜。”

这个特殊的考生就是后来名震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这时他刚刚13岁,是有名的才子。顾璘和张居正很熟,和他是忘年交。顾璘对张居正的谈吐和见识十分惊讶,以致“许以国士,呼为小友”。

网络配图

顾璘有一次把自己的儿子都叫出来拜见张居正,并对儿子们说“这位就是荆州张秀才,以后他当了中枢大要,你可以去见他,他一定会顾念到你是老朋友的儿子的。”顾璘已经认定张居正将来要发达,已经提前开始给儿子们拉关系。

张居正是这次考生中年龄最小的,卷子做的相当漂亮,然而正当主考官准备录取张居正的时候,却被顾璘给阻止了。

顾璘从张居正的诗中看出了一个少年得志的神童的自负和高傲。这是这些才子的通病,眼高手低,经不起任何挫折,不但自视甚高,而且心浮气躁。有多少少年才俊最后一生宦海沉浮,都是因为这个。

顾璘把朝廷派来监督乡试的赵御史请来,对他说:“张居正不是一般的人才,将来一定会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13岁就让他中举,这么早入了官场,将来不过是多一个官场上风花雪月、舞文弄墨的文人,对国家其实是一种损失。不如趁他现在年龄小,给他一个挫折,让他多经历一些。”

这事虽然副主考官和赵御史都不太愿意,但是也难以顾璘说出的理由,他们虽然也爱惜张居正的才华,但是最终还是按照顾璘的意见,给张居正亮起了红灯。

“江陵才子”张居正意外落榜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消息,对于早就已经习惯了顺风顺水和吹捧的张居正来说,由此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很长一段时间张居正都无法出门,为此愤愤不平,很是不服气。

网络配图

顾璘也没瞒着这件事,他找到张居正说:“是我坚持不录取你。”顾璘一句话,年少的张居正瞬间明白了这个忘年交对自己的期望,从此张居正闭门读书,开始戒去浮躁和才子光环,加强了自己的历练。

3年后,16岁的张居正再次参加乡试,并考中了举人。张居正考中后就去拜见了正在安陆督工的顾璘。

顾璘很高兴,将自己的一条犀牛皮的腰带给了他,希望他做伊尹,做颜渊,不要做少年成名的秀才。还说“你将来是要系玉带的,我的这一条配不上你,只能暂时委屈你了。”

在古代,官员的服装是不能随意换的,什么样的级别穿什么样的衣服,甚至系什么样的腰带都是有规定的,像顾璘这样级别的官员,系一条犀带已经算是最高级别了。但是在顾璘眼里,眼前的这个少年是要系玉带,执掌国政的。顾璘对张居正的期望已经不言而喻。

网络配图

最后的历史证明,张居正没有辜负顾璘的一片苦心,成为明朝最重要的内阁首辅和政治家,一代名相和事实上的皇帝。后人评价说“明只一相,张居正是也。”

作为一代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一生都感激那个让自己落榜的顾璘。张居正在给有友人的信中说最懂自己的人就是顾璘。

张居正一生都在感激这次“被落榜”,从张居正的经验来看,少年成名有的时候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受点挫折也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