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可灭掉曹魏 可孙权为何非要背盟夺取荆州

2020年07月29日05:15:08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五月,刘备与曹操之间近两年的汉中争夺战中宣告结束,曹魏主将夏侯渊阵亡,刘备取得汉中;八月,驻守南郡江陵的关羽在北攻南郡襄阳、樊城的战斗中取得大捷,斩杀曹魏大将庞德、俘获了大将于禁在内的三万人,连曹操都打算迁都躲避关羽锋芒。如果此时孙权能够在东线合肥用兵,东西万里三路发难,或许曹魏灭亡真的指日可待。不过就在此时,孙权却做出了袭杀关羽夺取荆州这种背盟弃义的事情。

网络配图

想要解释孙权背盟的这一行为,就要从荆州的历史说起。关于荆州的历史由来已久,在战国时代七雄之一的楚国占据着荆州,所以楚国又被称为荆楚,其都城郢都正是周瑜花了一年多时间才攻下、后来又借给刘备的南郡江陵。

另《汉书·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说的是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于将天下划分为十三个称为“州”的行政区,而荆州正是其中之一,其下辖七个郡,包括长江以北南阳、南郡、江夏三郡,长江以南零陵、武陵、桂阳、长沙四郡,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南省南部、两湖以及部分两广和江西省的领地,是一个四通八达的兵家必争之所。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到过荆州的重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此外,鲁肃和东吴猛将甘宁在最初投奔东吴时也都建议孙权尽早取下荆州,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网络配图

赤壁之战后,南阳与部分江夏郡仍为曹魏领地,而刘备出兵攻下了江南四郡,并向孙权借得吴军苦战一年有余才拿下的南郡江陵。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在刘备取得蜀地之后孙刘双方因荆州归属爆发战争,但在鲁肃的调解下很快握手言和。最后双方决定:以湘水为界中分荆州,南郡江陵归属刘备,但湘水以东的桂阳、长沙划归孙权作为补偿,荆州之争暂时告了一段落。

表面上看,此次争端东吴得荆州两郡,已获实利,但中分荆州并不代表着这一争端的彻底解决。蜀汉使者邓芝曾经对孙权说过:“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邓芝所说的“三江之阻”指的是长江、吴淞江和钱塘江,而其中最主要的天险就是长江。

网络配图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曹操没有冒进长江沿岸的赤壁,而是稳妥的渡过长江占领名义上已经归顺的荆南四郡,而后再蚕食吴地,那么东吴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呢?长江天险已失,江东腹地无险可守,作为后勤保障尚可,倘若想击退来犯强敌,恐怕真是难上加难。所以,如果说蜀汉是无汉中则无蜀的话,那么东吴就是无长江则无吴,长江天险岂容与他人共有?若想达成“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鼎足之势,就必须要取得跨越长江两岸的荆州!所以对东吴来说,即使面对的不是大意的关羽,荆州之争早晚仍会再次爆发,只不过绝不会那么顺利的将其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