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会战失败的原因 淞沪会战若干问题分析

2020年07月06日14:17:51

  导读:1937年“8.13”淞沪会战被认为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标志,在这场时间长达三个月惊天动地的会战中,中日双方动员兵力超过一百万人(日方动员兵力约25万人,伤亡4万余人;中方动员兵力约75万人,伤亡25万余人),蒋介石以最精锐嫡系部队的惨烈战斗牺牲换来西方国家对中国坚强不屈抗战精神的敬重,也使得共产党以及各路军阀对蒋介石领导抗战真正产生信任(以往为提防蒋介石利用抗战消灭异己,各路军阀更多采取敷衍应付态度);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将日本“三月亡华”的狂言彻底粉碎,也将日本拖入战争泥沼 1937年8月13日晨9时15分,日舰重炮向我闸北轰击。日海军陆战队一部,由天通庵及横浜路方面,越过淞沪路冲入宝山路,向我驻西宝兴路附近的保安队射击。我军为自卫计,予以抗击。“八·一三”淞沪抗战由此开始。

  地面作战经过及若干问题分析

  一、双方战前战略态势分析

  1、双方兵力与战力:

  中国军队方面:总兵力约五万人

  A、陆军:八十七、八十八、卅六师、独二十旅、上海市警察总队、江苏保安团队、炮兵二团又一营。

  B、海军:各式舰艇约十艘。

  C、空军:可支援战斗之飞机约二五0架。

  日本方面:地面总兵力约一万五千人。

  A、陆军:步兵一个大队约二一00人,在乡军人约叁六00人。

  B、海军:舰艇叁十多艘,陆战队约叁二00人,另抽调舰艇人员约叁千人加入陆战队。

  C、空军:约有百馀架新式飞机。

  就兵力数量而言,中国军队优於日军约二倍以上,但日军战力火力较强。

  2、双方兵力位置:

  日军可由长江口南岸及杭州湾北岸实施两栖登陆,然後突穿中国军队两翼阵线,师於京沪线上,截断中国军队补给线及退路,并完全包围中国军队。

  中国军队临江面海,无处可突穿,也没有足够的打击兵力,乘日军於两翼登陆处於分离之际予以各个击灭。

  3、双方兵力与其补给线之关系:

  中国军队主要基地在南京,补给线主要为京沪线及嘉兴─吴兴─南京之线,补给线与作战正面垂直,但受日空军干扰。

  日军基地在我国东北及其本土,其补给线甚长并经海上运补,但可获其海空军掩护,安全无虞。

  4、双方增援部队:

  中国军队可立即获得之增援有五六师及独一七一旅,五日後可抵达者有十八军及九十八师,但如上述部队到达後即可对日军形成五比一或八比一的优势。

  日军可获自华北东北及土本之增援,经准备与海上机动最快要叁至五日才可到达战场。

  5、结论:双方战前战略态势概略相等。理由如下:

  A、兵力数量:中国军队优势且增长迅速,但战力劣势。

  B、补给线:均和作战正面垂直,但中国军队在国境内作战,有就地徵补之利。

  C、兵力位置:日军拥有海空优势。

  二、中国军队攻势作为:

  民国廿六年八月十五日,中国军队以八十七师在左,八十八师在右,向上海日军发动攻击,起初攻击重点指向虹口,後改向公大纱厂,经数次战斗後,日军在上海的陆战队己被我军包围,但失军兵力有限,适时陈诚到上海视诚,陈诚向张治中商决後,始将卅六师九十八师投入攻击,同时改变重点指向汇山码头,企图由中央突破,将日军截成两段,再向两方

  席卷而扫荡之,可惜,攻击开始过早,至卅六师一部迫近汇山码头,後续部队九十八师仍未到来,攻击为之顿挫,往後更由主动变为被动。

  中国军队攻势作为分析

  1、由前述战略态势分析,可知双方态势概略相等,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攻势,必在增援部队到达後,兵力才占有绝对优势,对日军发动攻势,才有战胜的机。

  2、日军骄纵轻视中国军队,如果中国军队不先行发动攻势,则日军不致立即派兵增援,但中国军队一旦发动攻势後,则日军极有可能立即调兵增援,因此,中国军队发动攻势後,必须在日军增援到达前奏功。

  3、结论:中国军队於八月十五日拂晓发动攻势的决心欠当,应在增援部队到达後,於八月廿日左右,日军增援部队到达前,发动攻势,较为恰当。

  日军增援部队於八月廿叁日晨分别於吴淞宝山川沙口附近登陆,击败守军後,夺取沿江各要点,中国军队则抽调部队攻击日军增援部队,由於日军增援部队逐次到达战场,且配有战车及重炮,加以沿海之日本海空军均占优势,火力猛烈,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乃改采守势。

  三、中国军队守势作为

  日军自九月十日发动全面攻击,以主力指向罗店附近,双方发生激战,到十月中旬,日军兵力己增至六个师团,并有大量的空军重炮战车支援,主力并指向中国军队中央作战军方面,并以重点指向蕴藻滨,实施突穿作战,第叁战区鉴於若蕴藻滨被突穿,日军可直趋大场,对中国军队中央作战军侧背威胁甚大,遂决心对蕴藻滨方面的日军实施反击,自十月廿

  一日至廿六日经六日的战斗,损失惨重,便利用廿六日至廿七日夜间,向苏州河右岸转进,到十一月五日,双方对峙於浏河─罗店西方─苏州左岸─南店之线。

  评本项作为

  1、当日军以全力向蕴藻滨行突穿作战时,中国军队若以新到达的第廿一集团军使用於广福方面,或使用於大场东北方的空隙,则可以打击日军侧背,不但可以减轻日军的正面攻击压力,甚至可以击灭日军一部,而获得更佳的战果,但事实上逐次投入蕴藻滨,并未能阻止日军突穿。

  2、当日军於十月上旬突穿蕴藻滨,中央作战军侧背感受威胁之初,即应断然退守泾河西岸嘉定南翔苏州河西岸之阵线,因其具有下述条件:

  A、远离日军舰炮射程之外,避免损失。

  B、有既设工事可以利用,且有编组占领阵地之馀裕时间。

  C、占领此地,可达成拒止日军并迫使日军继续增援的目的。

  D、有适当的空间与退却路线,不致造成指挥协调困难与紊乱。

  E、两翼有浏河及黄埔江的掩护,不致被日军迂回包围。

  如此不但可以减少损害,更可凭藉既有阵地,实施更长时间的持久,但中国军队直到廿六日大场失守後,才向後转进,以致遭受重大伤亡,及无馀裕时间占领及增强既设阵地,而达有效拒止日军的日军。

  张发奎将军曾於八一叁淞沪战役回忆一文中,提到下述一段话:

  十月卅日,左翼方面的战况己达到极度的不利。突击我大场阵地的敌军已在周家宅姚家宅两处强渡苏州河,上海市区的我军便感受到侧背的重大威胁。以当时的情况判断,敌人似有从有大场以西向左右席卷的行动。...从整个战略上着眼,敌人强渡苏州河後,退却已是无可疑义而不能再迟延的事。这虽须要最高统帅部作很困难的决定,须当机立断的即下决心,但指导大军作战者,其最困难的条件也就在此。

  齐锡生先生在抗战中的军事一文中(收录在抗战胜利的代价)曾评述:

  此战役之最後失败,其责任并非战略之错误,乃是执行上的偏差。设若中国军队能提早两周脱离战场,从容撤退以保存实力,则此战役将是抗战史上最辉煌的胜利。可惜统帅部未能充分掌握战场变化,一心指望敌人防线崩溃,待敌人大量援军登陆,并直接威胁中国军队侧翼防线时才仓惶撤退,已无法挽回全线溃败的结局。

  3、日军於吴淞至浏间地区登陆,希望能解除当地日军被围歼的危机,并力求击灭中国军队的主力;但因登陆地区正如中国军队所预判,且距中国军队主力部队不远,中国军队可立即抽调部队予以拒止,甲此日军难以形成包围态势,进而迫中国军队决战。至於其重点指向蕴藻滨,企求突穿後各个击灭中国军队,如果中国军队能及时撤退,日军也无法达到目的。总之,日军此项登陆,仅能解决其上海驻军被围歼之危机及压迫中国军队後退而已。

  4、当日军登陆成功後,其被围攻之部队已无被围歼的虞虑时,则其在浏河川沙口附近登陆的主力部队,应指向太仓地区,该方面为中国军队侧翼,且兵力薄弱,日军可由该地区直趋京沪线,截断中国军队主要补给线,或可达到击灭大部份中国军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