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感慨他人无子孙上坟 自己却被斩做八块

2020年07月31日21:51:37

清明节,查古人写的清明的诗。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自然是最著名的。然另有元未明初人高启的一首“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几孙来”,比之杜牧的写行人之孤独、从时代变迁的大处着眼,落于百姓之命运,真与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遥相呼应了。

网络配图

然这高启,写了一首留传于世的清明诗,却一语成谶,没有好命。

他是才子。“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所长,无不兼之”——学什么像什么。若能假以时日,说不定能形成自己独特风格并名传于世——但,朱元璋,没给他这机会。

元灭之后,洪武元年,他被召入宫,授翰林院编修,参撰《元史》。后来又欲以户部右侍郎的官职留他,他却不给朱元璋面子,楞不做官。想来朱元璋强他不过,于是放还,回老家教书去了——但,或多或少让皇帝感觉很不爽了——而且,他还曾写过《题宫女图》诗:“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多疑的朱元璋觉得他是在讽刺自己,更加记恨在心。

网络配图

到得六年之后,洪武七年,苏州知府魏观嫌现下的官府太过狭小,不方便办公,因此将府衙迁回朱元璋曾经的老对头张士诚的宫殿旧址上——之所以说迁回,原因在于,张士诚的宫殿处,本来就是府衙,被他占了,将府衙迁到了别处——这下捅了马蜂窝。他的政敌两三五除二,构陷他你在张士诚的宫殿上兴建官府,啥意思啊?怀念张士诚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终被腰斩。

而高启背时之处在于,他曾替魏观写过《郡治上梁文》——没错,就是现在建房子上梁的那个上梁——房子主体摆好,总要找个人赞赞的——内有龙盘虎踞几个字——这又不得了了,又来个对张士诚念念不忘的——新仇旧恨加一起,高启想不死也难啊——而且,是被截为八段——时年三十七岁。

网络配图

有人评价,他是明初不与朝廷合作的文人的代表,杀了他,是要告诉天下读书人,我朱元璋想让你们来帮我,那是你们天大的荣幸。不合作?高启就是榜样啊!

不知当年高启坟前,有无子孙敢去上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