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亚·哈克简介,齐亚·哈克个人资料介绍

2020年07月06日14:50:59

中文名:穆罕默德·齐亚·哈克

外文名:Muhammad Zia-ul-Haq

国 籍:巴基斯坦

出生地:英属印度北方邦

出生日期:1924年8月12日

逝世日期:1988年8月17日

职 业:巴基斯坦总统

毕业院校:台拉登印度皇家军事学院、巴基斯坦指挥和参谋学院

主要成就:巴基斯坦军政府总统

                20世纪80年代使巴基斯坦经济跃居南亚地区首位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巴基斯坦军政府总统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英语:Muhammad Zia-ul-Haq;1924年8月12日—1988年8月17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军政府总统(1978年9月16日至1988年8月17日在任)。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生于英属印度的北方邦,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英国部队中服役,参加英印军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作战。印巴分治后,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在巴基斯坦奎达任指挥官和军校教官。1965年、1971年参加印巴战争。1975年晋升中将,1976年年3月1日越级出任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晋升上将,被认为是阿里·布托的亲信之一。

1977年7月5日,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发动政变推翻阿里·布托政府,自任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和军事委员会主席。1978年9月接任总统。1980年宣布巴基斯坦经济伊斯兰化的三年计划,使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跃居南亚地区首位。1977年、1980年和1982年曾3次访华。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于1985年3月年正式连任总统。但1988年8月17日,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一行在乘专机返回伊斯兰堡时,专机发生爆炸,他和机上人员全部遇难,享年64岁。

人物生平

早年时期

1924年8月12日,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生于英属印度北方邦贾朗达尔一个中下层的阿拉因家庭,阿拉因人是英属印度时期的小自耕农。1945年毕业于台拉登印度皇家军事学院,1945年在英国军队中服役,参加英印军在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作战。印巴分治后,齐亚·哈克在巴基斯坦奎达任指挥官和军校教官。1955年毕业于巴基斯坦指挥和参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59年、1963年两度赴美国装甲兵军官进修学校和参谋军官进修学校进修。

1965年、1971年,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参加了印巴战争,1968年晋升为准将。1969年,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派往约旦援助其选练军队。1971年阿里·布托执政后,1972年改组军队的领导,由总统担任军事力量的总司令,由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四星将军协助其工作,阿里·布托选择新的参谋长的标准当然是听命于他的指挥。当时在其中比穆罕默德·齐亚·哈克资深的还有六人。时任巴基斯坦驻美大使馆的沙希布扎达·雅各布·阿里曾向阿里·布托转述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的出身、为人,并且证实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具有忠于职守、服从上级的优点。阿里·布托认为这正是他心目中的人选。于是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回国后于1972年晋升为巴基斯坦第三军军长,受命审判当年针对阿里·布托政府发动未遂政变的军官,同时被授予少将军衔。1972年3月1日,阿里·布托总理越过四名军阶比他高的将领,他成了军队中的第二号人物。1975年4月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晋升为中将,指挥驻扎在穆尔坦的巴基斯坦陆军第二军。1976年年3月1日越级出任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晋升上将,被认为是阿里·布托的亲信之一。

发动政变

1977年7月5日,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突然发动军事政变,推翻阿里·布托政府,自任军事管制首席执行官和军事委员会主席。这次政变是在阿里·布托政府和反对党巴基斯坦全国联盟会谈失败之后不到24小时发生的。军队成立了由三军司令组成的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将军担任军政府的首脑,这表明从1971年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巴基斯坦文官统治宣告结束。

对于这次政变,穆罕默德·齐亚·哈克说,他原先并未打算介入布托总理和反对派长达四个月的纠纷,但作为最后手段,他采取了行动。他在伊斯兰堡向200名官员发表讲话,表示军事接管只保持三个月,目的是要在今后三个月里为选举奠定应有的基础。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很快释放了布托,并承诺在三个月后举行大选。但是,随着阿里·布托很快恢复声望,哈克开始采取各种手段阻止其再度当选,于1977年9月再次逮捕阿里·布托,并于1977年10月1日宣布取消大选。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在政变后到卡拉奇视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他向国父真纳的墓地献花圈时,聚集在那里的几百人中有人喊出了“哈克将军万岁”的口号。穆罕默德·齐亚·哈克说他将鼓励被废黜的布托参加10月份的竞选。有人问他:“如果布托参加竞选并且获胜,你对他会怎样?”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回答说:“他就当总理,我当陆军参谋长。 我将比以前更利索地向他敬礼。”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在会见合众国际社记者时还谈到过去他曾多次警告阿里·布托,除非同反对党达成协议、结束暴力冲突,否则军队将发动政变夺取政权。他认为布托的代理人3月份操纵全国选举造成了历时四个月的政党间的暴力冲突。他说:“操纵选举并不是布托策划进行的,而是布托的部下和行政人员的行为,他们渴望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布托的忠诚,这是多余的行动。”

政变后当政的穆罕默德·齐亚·哈克首先会见了反对党巴基斯坦全国联盟主席马哈茂德,后来又会见了布托,主要讨论了这个国家的政局和预定在10月份举行的大选。事后,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对记者表示:“军队对执政党和反对党双方的政治活动家是同样尊重的。”接着,两派领导人获准在拘留地会见各自的人员。

总统任内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当政的11年中,大力发展国内生产,促进国际贸易。在其治理下,巴基斯坦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国民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3%,年人均收入达390美元,居南亚各国之首。在国际事务中,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奉行独立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伊斯兰世界,在不结盟运动和联合国讲坛上,巴基斯坦主持公道,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好评。他强调巴基斯坦愿意同所有国家,特别是同邻国保持和平友好关系;主张建立“南亚和平区”或南亚和印度洋“无核武器区”;支持巴勒斯坦、南部非洲等人民的斗争;坚决反对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和侵略扩张政策;强烈谴责苏联入侵阿富汗,要求苏联军队无条件撤出阿富汗;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对越南侵略的斗争,要求越南根据联合国决议撤出它的侵柬部队。国际社会为了表彰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和巴基斯坦对世界和平和国际合作所作的贡献,授予他1981年国际和平和合作金奖。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总统任上主张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在任期间,巴基斯坦同中国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他本人曾多次访问中国。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向美国靠拢,在其支持下加强军事力量,反对苏联的扩张。在他的领导下,巴基斯坦接纳了300万阿富汗难民,美国和阿拉伯国家对阿富汗圣战者组织的支援源源不断地通过巴基斯坦进入阿富汗。这些政策扭转了西方国家和阿拉伯社会对其的态度,使其走出了执政后的困难时期。在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下,巴基斯坦保持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实现了粮食自给。在伊斯兰神学协会的支持下,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在巴基斯坦社会推行伊斯兰教思想,巩固了统治基础。但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执政期间,成功和失误并行,功名和危险同在。由于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在巴基斯坦实行的是军人独裁统治,他的政敌无时不在暗算他。

1982年秋,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从外地视察返回拉瓦尔品第,正当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的座机在首都上空盘旋降落时,一枚导弹向飞机射来,擦着飞机飞过。导弹是从拉瓦尔品第的郊区发射的,由于发射比较匆忙,没有雷达、通讯等方面的配合而偏离了方向,因此躲过一劫。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是军人出身,在军中有很高的声望,但由于巴基斯坦援助阿富汗游击队的武器太多,在军队里,特别是中层军官中怨声迭起。1984年,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举行公民投票,宣布获得大部分选民支持,于1985年正式连任总统。此后,穆罕默德·齐亚·哈克宣布宣布取消军法管制,把行政权力移交给新组建的文官政府,开始民主化进程。

空难丧命

1988年8月17日,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从伊斯兰堡机场乘坐C—130座机,前往巴基斯坦靠近印度的巴哈瓦尔普尔视察驻守在那里的部队,并观看了美国提供的新式坦克在沙漠中的作战演习。下午3时30分,穆罕默德·齐亚·哈克一行又登上C—130座机,准备返回拉瓦尔品第。3时47分,飞机从巴哈瓦尔普尔的机场起飞,同时起飞的还有两架护航的飞机。机队起飞后仅几分钟,总统座机冒出烟雾和火花。齐亚·哈克和包括时任美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在内的29位随行人员全部遇难。他们的遗骸与飞机残片散落在一片空地上,其中一些人、包括齐亚·哈克总统的遗体是靠他们身上佩带的勋章才被辨认出来的。

穆罕默德·齐亚·哈克的遇难,标志着其对巴基斯坦11年统治的结束。此后,巴基斯坦政府为他举行了国葬,将其葬于费萨尔清真寺南侧。美国、苏联等国领导人均发来唁电;印度为其哀悼三天;时任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也予以其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