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聂伯河会战的战争背景是怎样的?双方投入了多少兵力

2020年07月06日09:58:28

下第聂伯河攻势(也称为“下第聂伯河战役”)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一场最大的军事行动,涉及双方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和全长1400千米长的战线。在4个月的军事行动期间,苏联5个方面军从德军手中解放第聂伯河东岸,包括进行了数次渡河攻击在西岸建立数个桥头堡。随后,基辅在独立攻势中被解放了。

作为苏德战争中其中一个代价最昂贵的军事行动,双方估计伤亡人数170万人到270万人。该攻势包括几个较小的军事行动段落:梅利托波尔战役、扎波罗热战役、顿巴斯战役、兹纳缅卡攻势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攻势。

1943年8月中旬,苏军为了收复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发起第聂伯河会战。

按照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命令,沃罗涅日方面军从行进间渡过第聂伯河,夺取了基辅东南约140公里的大布克林登陆场。

此时,德军组织强大的力量发起反击。

经过两次大交战,苏军进攻受挫。

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决定把主要突击方向转移到德军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

命令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等主力部队,再悄悄地调回到第聂伯河东岸,然后沿着战线往北隐蔽行军,在基辅以北约40公里处重新渡河,从柳捷日登陆场发起攻击。

为了掩盖这一行动,苏军编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并有意让其落入敌手。

与此同时,还广泛制造全线转入固守,以及准备了从大布克林重新发起进攻的假象。

在这些假象掩盖下,主力部队安全转移到目的地。

希特勒同以前一样,将基本军队集团部署在西南方向上。在这里,与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对峙的是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编有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第8和第6集团军,以及从“中央”集团军群调来的德国第2集团军,总共62个师,其中14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8月15—30日,德军有8个师补充编入“南方”军队集群,其中有2个装甲师。)。“南方”军队集群共有124万名官兵,12,600门火炮和迫击炮,约2,1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近2000架作战飞机。曼施坦因元帅指挥“南方”集团军群。

苏军共有263万人,51,200门火炮和迫击炮,2,4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2,850架飞机。因此,苏军为实施进攻战役而拥有的优势不大:人员为敌军的2.1倍,坦克为1.1倍,飞机为1.4倍,仅在火炮方面为敌军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