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末年,蒙古的势力崛起的十分迅猛,两者之间也爆发了全面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南宋的灭亡告终,持续了近五十年。而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场战争就是钓鱼城之战。钓鱼城之战结果究竟怎样?是南宋意外获得胜利,还是蒙古顺利进行着扩张的霸业?
钓鱼城之战雕像
钓鱼城之战发生在1259年,当时的蒙古横扫欧洲、亚洲各国,势头迅猛。在蒙哥可汗的带领下对钓鱼城所在的四川发起攻击。钓鱼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在守将王坚的带领下,将蒙古的军队一次次挡在城门之外,再加上蒙古军队对蜀地天气环境的不适应,最终从钓鱼城撤退。钓鱼城之战的结果最直接的就是蒙古军队损失惨重退兵,蒙哥可汗去世。
钓鱼城之战的结果还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蒙古在这场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灭掉宋朝的战争全面瓦解,使得宋朝又延续了二十年。负责进攻四川的军队也开始撤退,护送可汗的灵柩返回蒙古。在忽必烈带领下的其它两支军队按照原计划进行的很顺利,但受此事件的影响也功亏一篑,忽必烈也开始为争夺可汗之位撤退。从更大的战局上来说,也让蒙古的第三次西征停顿了下来,蒙古自此扩张行动走向低潮,也从未攻进非洲。之后,忽必烈开始掌握了蒙古的掌权,他逐步改变了蒙军的政策,使得在之后钓鱼城投降时,钓鱼城的百姓没有遭到来自蒙军的屠杀。
宋朝钓鱼城之战简介
在说钓鱼城之战简介之前先来看看那个时候世界格局吧!钓鱼城之战发生在宋理宗嘉煕年间。至于为什么会有这场战争呢?当然是和蒙古人欺太甚有着直接的关系了。蒙古人为了能够让自己过上好的生活,实现自己一统天下的目的,开始了对南宋以及欧洲各国的进攻,所以那个时候不禁有中国被蒙古欺负,欧洲同样也是蒙古的战场。
钓鱼城之战
钓鱼城之战是宋朝和蒙古军战争中一次著名的战役,在钓鱼城之战简介中经常看到这句话。它就发生在今天的四川重庆合州。当时蒙古军一路杀过来都是毫无吹灰之力,所以他们就想着干脆就别让本王动手了,所以就派一使者去劝降,结果当时合州主管王竖不乐意了,如此嚣张岂能容忍,都说两国对仗,不杀使者,但气愤不过的王坚却楞是把使者给杀了。
所以蒙古人就决心要拿下钓鱼城,虽然说蒙古人采取了围攻的策略,奈何钓鱼城之战地热险要,所以他们终是没能攻下,即便是他们切断钓鱼城与外界的联系,可王坚依然是靠着地理优势稳稳地守住了自己的地盘,而且还总是乘其不备袭击蒙古军。
所以说蒙古军是越战越没有优势,城攻不下来。加上酷暑难当,很多士兵都已经体虚力乏了。而他们的主帅也因战受伤而亡。这样就剩下蒙古大汗一人独当大局了,但他终究也负伤而亡了。这样的结局想来出乎蒙军的意料。而至此钓鱼城之战简介也就介绍完了。
宋蒙钓鱼城之战介绍
宋蒙钓鱼城之战也被人们称作是钓鱼城保卫战或者合州之战,指的是公元1259年南宋和蒙古之间的一场战争。
忽必烈画像
公元1239年,彭大雅被任命为四川制置副使,在他任职期间,曾经下令甘闰初修筑钓鱼城。在他之后担任四川制置使同时兼任重庆府的余玠,在采纳了冉琎、冉璞两兄弟的建议后,在公元1243年开始重新修筑了钓鱼城,用来屯兵和囤积粮食,并将其作为是保卫重庆的屏障。当时蒙古建国之后,就开始横扫欧亚大陆,所以当时的钓鱼城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抗击北侵的蒙古大军。公元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命忽必烈进攻鄂州,令察塔儿进攻两淮,兀良哈台进攻云南,作为大汗的他则率兵攻打四川。同年2月,蒙哥大汗率领4万军队攻打到钓鱼城下,派遣使者前往劝降,遭到了当时守军的拒绝,在拒绝的同时还将使者斩首。
随后蒙哥下令开始攻城,宋蒙钓鱼城之战开始。但是因为之前对钓鱼城的复筑,加上王坚和副将张钰的顽强抵抗,蒙古大军的大将汪德臣战死,蒙哥可汗则被钓鱼城上的火炮击伤,这对于蒙古大军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在蒙哥可汗受伤后,蒙古大军并没有从钓鱼城下撤兵,相反的他们更加想要攻占钓鱼城用来泄愤,但是这一愿望并没有达成。因为在双方开战后不久,蒙哥可汗就在温泉寺病逝,没了最高指挥者的蒙古军队这才撤兵。公元1279年守将王立率领钓鱼城全城的百姓和士兵正式投降蒙古,宋蒙钓鱼城之战才正式画上了句点,历时三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