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上用步兵击败骑兵的只有一个人,明武宗,他在应州与装备精良骁勇善战的达延汗大战,以基本的步兵对抗数万蒙古骑兵。明武宗这个从来没打过仗的家伙却是个战术大师,他知道骑兵快马风刀往来如飞,不能拉开战线打,更不能笨到平推。
网络配图
他先命令王勋所部前出,利诱达延汗进攻,达延汗中计,集中兵力围攻王勋所部,王勋死守,骑兵在面对步兵阵列的时候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步兵的长弓射程远,又有盾牌保护,设立拒马可以让骑兵望而怯步,达延汗只能围但是无法短时间内吃掉王勋所部。明武宗命令游击时春、辽东左参将萧滓驰援王勋,游击周政、副总兵朱銮、大同右卫参将麻循、平虏城参将高时尾追,调宣府总兵朱振、参将左钦、都勲、庞阴,游击靳英勒兵与诸军在阳和汇合。参将江桓、张晨为后应。
张輗、孙镇、陈钰、王勋在应州城南五里寨与蒙古大战,傍晚,蒙古骑兵沿居住山撤退,部分兵力围王勋部。次日清晨大雾,鞑靼撤兵。王勋、朱銮、守备左卫城都指挥徐辅入应州城。十月初五,王勋等出城与鞑靼战于涧子村,萧滓、时春、周政、麻循等部与蒙古骑兵交战。武宗率太监张永、魏彬、张忠,都督朱(江)彬及振杰、王钦、勲英、隆雄,参将郑骠等带兵从阳和来援。武宗亲自上阵,鞑靼撤兵,明军汇合。日暮扎营。次日鞑靼进攻,武宗指挥诸将抵抗,自辰时战至酉时,鞑靼退兵,十月初七,明军向西,武宗与诸将且战且退,至平虏堡和朔州附近。此时大风,天昏军疲,武宗命王勋及巡抚金都、御史胡瓒向北京报捷。
网络配图
其实明武宗就是不断地示弱,而且让敌人知道他就在阵中,达延汗受到诱惑,感觉面对数量不占绝对优势的明军而且又有皇帝在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像当年土木堡一样大败明军就无法继续维持自己的权威,更无法压服其他附属的部落。所以达延汗不得不和明军打最不能打的消耗战。
明军数量虽多但是每次出动都不是太多,轮次作战,不断消耗达延汗的兵力,达延汗的部队是游骑,给养不是太多,不能支持长时间作战,而且达延汗的部队损失很大,先是强攻王勋所部不克,而后多次与明军作战又没有明显的战果,反观明军,一方面没有太大损失,另一方面士兵处于皇帝御驾亲征的狂热中,每战冲锋在前,达延汗最后占不到便宜,又不断地损兵折将,不得不最后撤走。其实这也是达延汗唯一的选择,明军战线已经建立,无隙可乘,达延汗如果这个时候再不撤走就有被切割包围的危险,这个时候如果达延汗再进攻,就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没有胜算。
网络配图
尽管明武宗并没有歼灭达延汗主力,但是这一仗却是让达延汗所部损失惨重,而且这一次的劳师远征但却劳而无功也让其名誉扫地,让其丧失了在蒙古各部中的威信,达延汗败战而回之后,很多原本依附于他的部落都趁机反叛,达延汗不得不在之后的很多年都再次去征服其他蒙古部落,本来岌岌可危的明朝边境形势转危为安,战略上还是明军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