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带来鲁隐公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鲁惠公在晚年迎娶了宋宣公的妹妹仲子,后来还被扣了一顶“强抢儿媳”的莫须有罪名。
公元前723年,鲁惠公去世。这一年,他的长子公子息三十岁,和仲子生的小儿子公子允也已经九岁了。
此时此刻,摆在鲁国君臣面前的尖锐问题就是:到底该由谁来继承鲁惠公的君位呢?
公子息作为长子,不仅拥有自己的班底,更兼之年富力强,由他继位似乎更合理。
公子允虽然只有九岁,但他是鲁惠公的嫡子,更有宋国做靠山,显然也没有让位于公子息的必要。
如果我们从礼乐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恐怕是得不出答案的,因为在那个传说中“礼乐传世”的年代,父子和兄弟为了君位骨肉相残的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长子的身份似乎很了不起,可如果这个长子没有自己的班底,那么他突然“被死亡”其实也不算什么大新闻。
嫡子的身份似乎更了不起,可春秋时期被杀被废的嫡子多如过江之鲫,如果只有这么一点依靠,那肯定也是成不了事的。
具体到公子息和公子允身上,他们双方各有优势,却也各有短板。于是鲁国众臣在经历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由公子允接任君位,但由于公子允年幼,所以国君之位由公子息暂代。
从这个角度看来,公子息和公子允的实力应该差不多,否则绝不会如此便宜行事。
如果公子息拥有压倒公子允的实力,那么他这一方定会站出来一位所谓的“忠臣”,痛斥公子允的支持者:国难当头,我们不该墨守成规!
如果公子允拥有压倒公子息的实力,那么他这一方也会站出来一位所谓的“忠臣”,痛斥公子息的支持者:上下有别,公子息应该恪守人臣本分!
公子息暂代君位之后,应该说口碑还是不错的,没听说他干过什么缺德带冒烟的事。
如果从好的方面看,公子息与西周开国功臣周公旦非常相似,周公旦就曾辅佐自己的侄子,可以算是一位身份纯粹的臣子。
如果从坏的方面看,公子息和篡位已经没什么区别了,史书对于公子息的称呼是鲁隐公,这是对国君的称呼,可见史书作者也觉得公子息有点“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味,当然那个时候还没有这个典故,但意思差不多。
或许有人会问:为什么鲁隐公被史书称为公,你就说他心怀叵测,而周公旦被称为公,你却觉得他只是一个身份纯粹的臣子呢?
在问这个问题之前,你首先要明白一点:周公旦的父亲叫周文王,哥哥叫周武王,侄子叫周成王,史书把周公旦称为周公,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公子息的父亲是鲁惠公,他的弟弟是鲁桓公,他自己被称为鲁隐公,这等于是把公子息等同于他父亲和弟弟了,说他没有人臣之心,恐怕也不算是对他的污蔑吧?
就算是污蔑,那也不是我在污蔑他,大家应该去质问给他定谥为“隐公”的人。
换言之,如果周公旦不被称为周公,而是类似于“周隐王”这样的称呼,谁还敢说他是忠臣呢?
言归正传:公子允拥有国君的合法地位,公子息则拥有国君的实际权力,这种“双头格局”一共维持了十一年。
从公元前723年到公元前712年,公子息从三十岁变成了四十一岁,公子允也从九岁变成了二十岁。
对于公子息而言,年龄的变化或许不会太明显;但对于公子允而言,则是从幼年变为成年。
九岁的孩童对于权力或许并不敏感,但二十岁的青年则完全不同。
到了此时,所有人心里或许都在问一个问题:此时的鲁国应该有谁说了算呢?
用大道理来说,公子允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只是由于年龄太小无法理政,才由哥哥公子息暂代国君这一职位。
可我们从权力博弈的角度来看,事实显然不是如此。
前面说过,正因为公子息实力强大,所以朝臣都需要考虑他的意见,这才弄出了一个不伦不类的“代理国君”。
如果真有人死心眼,紧咬着所谓的大道理不松口,万一公子息恼羞成怒怎么办?万一公子息在台下搞小动作怎么办?
让公子息做“代理国君”不过是为了安抚他,也是把当时就有可能爆发的矛盾延迟,等公子允长大之后再做计较。
现在,公子允长大了,这对兄弟会怎样对待彼此呢?
从哥哥公子息的角度来看,他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上策激进,那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弟弟公子允火并出局算了;
中策中庸,那就是装聋作哑,继续维持这种“双头格局”,让弟弟当象征,自己掌实权;
下策保守,那就是全方位退让,交出所有权力,争取让自己有一个相对安逸的晚年。
从弟弟公子允的角度来看,他也有上中下三策可选:
上策激进,那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哥哥公子息火并出局;
中策中庸,那就是装聋作哑,继续维持这种“双头格局”,但哥哥必须放出部分权力给自己;
下策保守,那就是全方位退让,主动将君位禅让给自己的哥哥,安心当一个富家翁。
我必须得说,鲁国是幸运的,因为这哥俩都不是穷凶极恶之辈,也不是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枭雄脾性。
在这种背景下,兄弟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中策:我们可以继续维持“双头格局”,并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一些不太敏感的利益,进行一些不太明显的争夺。
如果事情能按照这个发展步骤,鲁国的未来还真不好说会怎样,没准最终会像后世的宋襄公和哥哥公子目夷那样:表面嘻嘻哈哈,背地里咬牙切齿。
这其实是所有“双头格局”的弊端:权力的两端随时会陷入囚徒困境中,因为他们不确定对方是不是借机麻痹自己,然后趁机发动突然袭击。
在这种恐惧心理下,权力的两端恐怕都难免会想到一个词,那就是“先下手为强”。
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据说是某个小人劝说公子息干掉自己的弟弟公子允,借此谋求滔天之功,而公子息选择了拒绝。
这个小人害怕公子息把这件事告诉公子允,于是立刻找到公子允,说公子息命令自己来除掉你,但是我不忍心,如果你想反击,我可以帮助你。
大惊失色的公子允最初反复犹豫,但最终为了保命,还是选择了相信那个小人,于是趁机暗杀了公子息。
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挥惧子允闻而反诛之,乃反谮隐公於子允曰:“隐公欲遂立,去子,子其图之。请为子杀隐公。”子允许诺。十一月,隐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蔿氏。挥使人杀隐公于蔿氏,而立子允为君,是为桓公。
从表面上看,兄弟俩之所以会发生火并,完全是因为小人从中挑唆。实际上,这就是“囚徒困境”的完美体现。
公子息不愿意杀死弟弟公子允,就是因为他选择了中策,他认为弟弟如果足够理智,双方是可以和睦相处的。
但我们必须指出:公子息有两个没料到。
第一个没料到的是,公子允或许愿意继续维持“双头格局”,但不代表公子息依然可以大权独揽。如果公子息不愿意适当放权,那么即使没有小人从中作梗,这兄弟二人也早晚会火并。
第二个没料到的是,自己和公子允已经处于“囚徒困境”之中,如果真有小人从中作梗,就算公子允不会动心,但难保他不会为了保命而做出些什么事。
将心比心地说:如果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人公互换,谁敢说公子息不会为了保命而选择相信这个小人,进而抢先对公子允下手呢?
权力的两端,左右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