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真的是明朝的拯救者吗?真相是什么

2020年07月29日06:48:08

你真的了解朱棣吗?情缘阅读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长久以来,一提建文帝,人们都习惯谈他跟朱棣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甚至许多人,还从太子朱标那里推导出,倘若没有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皇位。建文帝会带着大明繁荣昌盛起来。

但愿望虽好,却谁也没法回避,明明实力全面碾压朱棣的建文帝,会输得那么惨,以至于都输得,把自己搞成了“历史谜团”之一。

倘若把建文帝和朱棣,看成是一次“擂台王者竞争”的话,那么显然建文帝的能力,比朱棣差得太远了。如何能担负起大明王朝的这个重任?

人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恐怕更多的是出于弱者同情心理,本来建文帝已经够惨了,何必再雪上加霜?况且,朱棣又实在太过强势,弑杀之心堪比朱元璋,因此就 “举起建文帝”影射朱棣了,这点估计都明白。

所以,就算没有朱棣篡位,以建文帝当政时期,表现出的能力来看,大明朝若继续让他当掌舵人的话,别说繁荣昌盛了,搞不好就会闹出第二个“南北朝”来,甚至不排除成为短命王朝。

其一、敌人在哪?

任何一个王朝若想生存和发展下去,首要解决的就是“敌人在哪”。明朝的敌人,显然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经过朱元璋八次讨伐,但却只是打掉了龙头老大“北元”,而其他各部落,也趁机摆脱北元,开始了各自发展,并不断南迁。

所以,此刻国都就成了关键!倘若建文帝继续当皇上,他必不会迁都北京。而从后来北方各部落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明朝能否顶住这些游牧部落的冲击,是个问题。

例子就是,朱棣那么横,都要五伐漠北,以至于死在北伐途中。朱祁镇“北狩”,成了人家俘虏。所以倘若明朝不迁都,不能以“天子之身”,调配全国资源的话,估计用不了多少年,北方就会变成两个结果,一个是成为明朝不堪承受的负担,第二个就是被游牧民族重新占领。

不要指望出现洪武时期的兵威,须知常遇春、徐达、蓝玉等,这些开国藐视天下的统帅、大将,都是靠一次次战斗洗礼出来的。所以,建文帝若继续当皇上,只要他依然定都在南京,而不北移的话,上面所说的那两种结果,会大概率发生。

其二、建文帝的“乱弹琴”

以建文帝的思路来看,显然是要走守成之路,所谓“洪武”对应“建文”,从国号也能看出来建文帝要文治。第一条已谈,敌人虎视,文治为时过早,不现实!但最要命的却是,建文帝的文治,存在着巨大问题。

比如,建文帝听从方孝孺的建议,想要恢复周礼,并实行“井田制”。尤其是这井田制,完全是开历史的倒车。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王莽就曾玩过“井田制”,导致了地主势力的强烈反弹,给玩砸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条也非常关键,就是建文帝要改掉朱元璋制定的科举“南北榜”,这是在动读书人的命根子!须知朱元璋实施科举“南北榜”,本质上言就是他向读书人示好。

由于明朝时,经济中心早已转移到了南方,所以科考选出的51位贡生,都是南方江浙一带的人。北方考生全面抗议,而朝堂内的北方官员,也是群情激愤。由此爆发了洪武三十的所谓“科场舞弊案”。朱元璋查来查去,最后不得不承认,根本没有舞弊,就是由于南北两方考生的差距实在过大造成的。

所以朱元璋这才最终实施“南北榜”,这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措施。直至如今,依然被借鉴。毕竟谁都懂,经济越发达地区,资源就越集中,自然考生质量就越高。可建文帝却要推翻,恢复到过去的模样。

井田制,已经动摇了统治层。南北榜,若再被撤销,再堵住了读书人上升渠道,这后果是啥,已经不用笔者说了,就四个字:大明必乱!

所以才说,朱棣虽发动了靖难之役,被后人多有诋毁,哪料却因此成了大明朝的拯救者。倘若让建文帝继续统治下去,大明前途是非常堪忧的,很有可能提前就灭亡了。